首页 / 正文

卷五·本纪第五·成祖一

    ◎成祖一

  成祖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讳棣,太祖第四子也。母孝慈高皇后。洪武三年,封燕王。十三年,之藩北平。王貌奇伟,美髭髯。智勇有大略,能推诚任人。二十三年,同晋王讨乃儿不花。晋王怯不敢进,王倍道趋迤都山,获其全部而还,太祖大喜,是后屡帅诸将出征,并令王节制沿边士马,王威名大振。

  三十一年闰五月,太祖崩,皇太孙即位,遗诏诸王临国中,毋得至京师。王自北平入奔丧,闻诏乃止。时谙王以尊属拥重兵,多不法。帝纳齐泰、黄子澄谋,欲因事以次削除之。惮燕王强,未发,乃先废周王橚,欲以牵引燕。于是告讦四起,湘、代、齐、岷皆以罪废。王内自危,佯狂称疾。泰、子澄密劝帝除王,帝未决。

  建文元年夏六月,燕山百户倪谅告变,逮官校于谅、周铎等伏诛。下诏让王,并遣中官逮王府傣,王遂称疾笃。都指挥使谢贵、布政使张昺以兵守王宫。王密与僧道衍谋,令指挥张玉、朱能潜纳勇士八百人入府守卫。

  秋七月癸酉,匿壮士端礼门,绐贵,昺入,杀之,遂夺九门。上书天子指泰、子澄为奸臣,并援《祖训》“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书既发,遂举兵。自署官属,称其师曰“靖难”。拔居庸关,破怀来,执宋忠,取密云,克遵化,降永平。二旬众至数万。

  八月,天子以耿炳文为大将军,帅师致讨。己酉,师至真定,前锋抵雄县。壬子,王夜渡白沟河,围雄,拔其城,屠之。甲寅,都指挥潘忠、杨松自鄚州来援,伏兵擒之,遂据鄚州,还驻白沟。大将军部校张保来降,言大将军军三十万,先至者十三万,半营滹沱河南,半营河北。王惧与北军战,南军且乘之也,乃纵保归,俾扬言王帅兵且至,诱其军尽北渡河。壬戌,王至真定,与张玉、谭渊等夹击炳文军,大破之,获其副将李坚、甯忠及都督顾成等,斩首三万级。进围真定,二日不下,乃引去。天子闻炳文败,遣曹国公李景隆代领其军。九月戊辰,江阴侯吴高以辽东兵围永平。戊寅,景隆合兵五十万,进营河间。王语诸将曰:“景隆色厉而中馁,闻我在必不敢遽来,不若往援永平以致其师。吴高怯不任战,我至必走,然后还击景隆。坚城在前,大军在后,必成擒矣。”丙戌,燕师援永平。壬辰,吴高闻王至,果走,追击败这。遂北趋大宁。

  冬十月壬寅,以计入其城。居七日,挟宁王权,拔大宁之众及朵颜三卫卒俱南。乙卯,至会州。始立五军,张玉将中军,郑亨、何寿副之,朱能将左军,朱荣、李浚副之,李彬将右军,徐理、孟善副之;徐忠将前军,陈文、吴达副之;房宽将后军,和允中、毛整副之。丁巳,入松亭关。景隆闻王征大宁,果引军围北平,筑垒九门,世子坚守不战。十一月庚午,王次孤山。逻骑还报曰白河流澌不可渡。王祷于神,至则冰合,乃济师。景隆遣都督陈晖侦敌,道左,出王军后。王分军还击之,晖众争渡河,冰忽解,溺死无算。辛未,与景隆战于郑村坝。王以精骑先破其七营,诸将继至,景隆大败,奔还。乙亥,复上书自诉。十二月,景隆调兵德州,期以明年春大举。王乃谋侵大同,曰:“攻大同,彼必赴救,大同苦寒,南军脆弱,且不战疲矣。”庚申,降广昌。

  二年春正月丙寅,克蔚州。二月癸丑,至大同。景隆果由紫荆关来援。王已旋军居庸,景隆兵多冻馁死者,不见敌而还。

  夏四月,景隆进兵河间,与郭英、吴杰、平安期会白沟河。乙卯,王营苏家桥。己未,遇平安兵河侧。王以百骑前,佯却,诱安阵动,乘之,安败走。遂薄景隆军,战不利。暝收军,王以三骑殿,夜迷失道,下马伏地视河流,乃辨东西,渡河去。庚申,复战。景隆横阵数十里,破燕后军。王自帅精骑横击之,斩瞿能父子。令丘福冲中坚,不得入。王荡其左,景隆兵乃绕出王后,大战良久,飞矢雨注。王三易马,矢尽挥剑,剑折走登堤,佯引鞭若招后继者。景隆疑有伏,不敢前,高煦救至,乃解。时南军益集,燕将士皆失色。王奋然曰:“吾不进,敌不退,有战耳。”乃复以劲卒突出其背,夹攻之。会旋风起,折景隆旗,王乘风纵火奋击,斩首数万溺死者十余万人。郭英溃而西,景隆溃而南,尽丧其所赐玺书斧钺,走德州。五月癸酉,王入德州,景隆走济南。庚辰,攻济南,败景隆军城下。铁铉、盛庸坚守,不克。

  秋八月戊申,解围还北平。九月,盛庸代李景隆将,复取德州,与吴杰、平安、徐凯相掎角,以困北平。时徐凯方城沧州,王佯出兵攻辽东,至通州,循河而南,渡直沽,昼夜兼行。

  冬十月戊午,袭执徐凯,破其城,夜坑降卒三千人。遂渡河过德州。盛庸遣兵来袭,击败之。十一月壬申,至临清。十二月丁酉,袭破盛庸将孙霖于滑口。乙卯,及庸战于东昌,庸以火器劲弩歼王兵。会平安军至,合围数重,王大败,溃围以免,亡数万人,张玉战死。

  三年春正月辛酉,败吴杰、平安于威县,又败之于深州,遂还北平。二月乙巳,复帅师南下。三月辛巳,与盛庸遇于夹河,谭渊战死。朱能、张武殊死斗,庸军少却。会日暮,各敛兵入营。王以十余骑逼庸营野宿,及明起视,已在围中。乃从容引马,鸣角穿营而去。诸将以天子有诏,毋使负杀叔父名,仓卒相顾愕贻,不敢发一矢。是日复战,自辰至未,两军相胜负,东北风忽起,尘埃蔽天,燕兵大呼,乘风纵击,庸大败。走德州。吴杰、平安自真定引军与庸会,未至八十里,闻败引还。王以计诱之,杰、安出兵袭王。闰月戊戌,遇于藁城。己亥,与战,大风拔木,杰、安败走,追至真定城下。癸丑,至大名,闻齐泰、黄子澄已罢,上书请召还吴杰、平安、盛庸兵。天子使大理少卿薛岩来报,谕王释甲,王不奉诏。

  夏五月,杰、安、庸分兵断燕饷道,王遣指挥武胜上书,诘其故。天子怒,下胜狱。王遂遣李远略沛县,焚粮舟万计。

  秋七月己丑,掠彰德。丙申,降林县。平安乘虚捣北平,王遣刘江迎战,安败走。房昭屯易州西水寨,攻保定,王引兵围之。

  冬十月丁巳,都指挥花英援昭,败之峨眉山下,斩首万级,昭弃寨走。己卯,还北平。十一月乙巳,王自为文祭南北阵亡将士。当是时,王称兵三年矣。亲战阵,冒矢石,以身先士卒,常乘胜逐北,然亦屡濒于危。所克城邑,兵去旋复为朝廷守,仅据有北平、保定、永平三府而已。无何,中官被黜者来奔,具言京师空虚可取状。王乃慨然曰:“频年用兵,何时已平?要当临江一决,不复返顾矣。”十二月丙寅,复出师。

  四年春正月乙未,由馆陶渡河。癸丑,徇徐州。三月壬辰,平安以四万骑蹑王军,王设伏淝河,大败之。丙午,遣谭清断徐州饷道,还至大店,为铁铉军所围。王引兵驰援,清突围出,合击败之。

  夏四月丙寅,王营小河,为桥以济,平安趋争桥,陈文战死。平安军桥南,王军桥北,相持数日。平安转战,遇王于北坂,王几为安槊所及。番骑王骐跃入阵,掖王逸去。王曰:“南军饥,更一二日饷至,猝未易破。”乃令千余人守桥,夜半渡河而南,绕出安军后。比旦,安始觉,适徐辉祖来会。甲戌,大战齐眉山下。时燕连失大将,淮士盛暑蒸湿,诸将请休军小河东,就麦观衅。王曰:“今敌持久饥疲,遮其饷道,可以坐困,奈何北渡懈将士心。”乃下令欲渡河者左,诸将争趋左。王怒曰:“任公等所之。”乃无敢复言。丁丑,何福等营灵璧,燕遮其饷道,平安分兵六万人护之。己卯,王帅精锐横击。断其军为二。何福空壁来援,王军少却,高煦伏兵起,福败走。辛巳,进薄其垒,破之,生擒平安、陈晖等三十七人,何福走免。五月己丑,下泗州,谒祖陵,赐父老牛酒。辛卯,盛庸扼淮南岸,朱能、丘福潜济袭走之,遂克盱贻。

  癸巳,王集诸将议所向,或言宜取凤阳,或言先取淮安。王曰:“凤阳楼橹完,淮安多积粟,攻之未易下。不若乘胜直趋扬州,指仪真,则淮、凤自震。我耀兵江上,京师孤危,必有内变。”诸将皆曰善。己亥,徇扬州,驻军江北。天子遣庆成郡主至军中,许割地以和,不听。六月癸丑,江防都督佥事陈瑄以舟师叛,附于王。甲寅,祭大江。乙卯,自瓜州渡,盛庸以海艘迎战,败绩。戊午,下镇江。庚申,次龙潭。辛酉,天子复遣大臣议割地,诸王继至,皆不听。乙丑,至金川门,谷王橞、李景隆等开门纳王,都城遂陷。是日,王分命诸将守城及皇城,还驻龙江,下令抚安军民。大索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五十余人,榜其姓名曰奸臣。丙寅,诸王群臣上表劝进。己巳,王谒孝陵。群臣备法驾,奉宝玺,迎呼万岁。王升辇,诣奉天殿即皇帝位。复周王橚、齐王榑爵。壬申,葬建文皇帝。丁丑,杀齐泰、黄子澄、方孝孺,并夷其族。坐奸党死者甚众。戊寅,迁兴宗孝康皇帝主于陵园,仍称懿文太子。

  秋七月壬午朔,大祀天地于南郊,奉太祖配。诏:“今年以洪武三十五年为纪,明年为永乐元年。建文中更改成法,一复旧制。山东、北平、河南被兵州县,复徭役三年,未被兵者与凤阳、淮安、徐、滁、扬三州蠲租一年,馀天下州县悉蠲今年田租之半。”癸未,召前北平按察使陈瑛为左副都御史,尽复建文朝废斥者官。甲申,复官制。癸巳,改封吴王允熥广泽王,衡主允熞怀恩王,徐王允熙敷惠王,随母妃吕氏居懿文太子陵园。癸卯,江阴侯吴高督河南、陕西兵备,抚安军民。甲辰,尚书严震直、王钝,府尹薛正言等巡视山西、山东、河南、陕西。

  八月壬子,侍读解缙、编修黄淮入直文渊阁。寻命侍读胡广,修撰杨荣,编修杨士奇,检讨金幼孜、故俨同入直,并预机务。执兵部尚书铁铉至,不屈,杀之。左军都督刘真镇辽东。丁巳,分遣御史察天下利弊。戊午,都督何福为征虏将军,镇宁夏,节制陕西行都司。都督同知韩观练兵江西,节制广东、福建。甲子,西平侯沐晟镇云南。九月甲申,论靖难功,封丘福淇国公,朱能成国公,张武等侯者十三人,徐祥等伯者十一人。论欸附功,封驸马都尉王宁为侯,茹瑺、陈瑄及都督同知王佐皆为伯。甲午,定功臣死罪减禄例。乙未,徙山西民无田者实北平,赐之钞,复五年,韩观为征南将军,镇广西。

  冬十月丁巳,命北平州县弃官避靖难兵者朱宁等二百一十九人入粟免死,戍兴州。己未,脩《太祖实录》。丙寅,镇远侯顾成镇贵州。壬申,徙封谷王橞于长沙。甲戌,诏从征将士掠民间子女者还其家。十一月壬辰,立妃徐氏为皇后。废广泽王允熥、怀恩王允熞为庶人。十二月癸丑,蠲被兵州县明年夏税。

猜你喜欢
  卷八十四·毕沅
  第三十七回 平大憝群臣进爵 立幼主太后临朝·蔡东藩
  卷之一百三十四·佚名
  古史原叙·苏辙
  二七三 署云贵总督觉罗图思德奏遵旨查办书籍版片情形折·佚名
  前集卷六·宋名臣言行录
  卷二十二·高士奇
  列传卷第十 高丽史九十七·郑麟趾
   三、言志篇·林语堂
  吴元珪传·宋濂
  齐纪六 高宗明皇帝中建武二年(乙亥、495)·司马光
  宋纪十六 苍梧王下元徽四年(丙辰、476)·司马光
  三·钱穆
  卷十七·佚名
  卷四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十二·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十二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豫章先生诗集罗从彦字仲素南劒州罗源人从山游以累举恩授惠州博罗县主簿绍兴初卒学者称豫章先生淳祐间諡文质有集观书有感静处观心尘不染闲中稽古意

  • 雍熈乐府卷十三·郭勋

    越调闘鹌鹑电绕枢星虹流华渚紫气氤氲清香馥郁海晏河清修文演武感圣恩过舜禹喜遇着万夀佳辰更值着三冬莭序●花児序丹墀内齐排着仙仗玉炉里细袅名香金杯中满泛着醍醐托吾皇有徳保四海无虞民乐康衢见昨夜长庚灿太虚正值

  • 卷三十五·志第十一·历五·张廷玉

        ◎历五   大统历法三上   大统推步,悉本《授时》,惟去消长而已。然《通轨》诸捷法,实为布算所须,其间次序,亦有与《历经》微别者。如气朔发敛,《授时》原分二章,今古合为一。《授时》盈缩差在日躔,迟疾差

  • 卷第二百九·胡三省

    唐纪二十五〔起着雍涒滩(戊申),尽上章阉茂(庚戌)七月,凡二年有奇。〕《中宗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下》景龙二年〔(戊申、七○八)〕1春,二月,庚寅,〔【严:「寅」改「辰」。】宫中言皇后衣笥裙上有五色云起,上令图以示百官。韦巨源请布

  • 第28章 我检阅湘黔川军队·冯玉祥

    一九三八年,有一天,蒋对我说,希望我到湘、黔、川各省去检阅军队。我说:“很好,我很愿意去。”用的廿多位文武官员,都是由各部调来的。我把要同我出发的文武官吏都集合在一起,一面讲话,一面规定几件事如下:一、不许喝

  • 有凤来仪:思凡·胡兰成

    有凤来仪:思凡三嫂嫂一次叫我小官人,我一笑,她也笑了,说:“你笑什麽?难道我叫错了?太陽未出总是早,老婆未讨总是小,况且包皮文正称嫂嫂为嫂娘,我不比你大?”是年我已十八,正议亲事,是前冈芦田进去,离胡 村五十里里山地方,

  • 齐废帝东昏侯本纪·李延寿

    废帝东昏侯名叫萧宝卷,字智藏,是明帝的第二个儿子。本来名叫明贤,明帝辅政以后把名改了。建武元年(494),立为皇太子。永泰元年(498)七月三十日,明帝逝世,太子即皇帝位。八月十一日,镇北将军晋安王萧宝义晋升称号为征北大将军

  • 卷六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六十四歌颂四【大臣三】万寿颂【有序】︵字位过密 无法显示︶ 【臣】揆俶【臣】闻景运方中两曜之光久照太和在宇四时之气先春行健者天至圣法天而不息永贞者地大君应地而无疆惟德与上下同流斯

  • 孙显惠·周诒春

    孙显惠 字德卿。年三十一岁。生于杭州。已婚。子一。女二。初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任浙江高等学堂。安定学堂。及金衢严公学英文教员。宣统元年。以官费游美。入哥仑比亚大学。习矿业工程。民国二年。得矿工程师学

  • 四十七年·佚名

    (辛卯)四十七年清乾隆三十六年春正月1月1日○朔癸卯,上詣太廟展謁,仍詣昌德宮,先拜璿源殿,出御仁政殿,王世孫率百官陳賀。禮畢,詣毓祥宮展禮,還宮。○上受賀,親製敎文,略曰:「昨冬今春,邦禮稠疊,是誰之賜?受陟降賜,深悶稠疊,初則固拒,沖

  • 卷三十四·沈廷芳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三十四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仪礼士相见礼第三○郑目録云【上毛本衍注字】疏案周礼行夫是士官其有美恶无礼特行无介【行夫误行人美经作注云美福庆也恶丧荒也此事之小者无礼】贽冬用雉节注

  • 卷十九之上·何楷

    <经部,诗类,诗经世本古义>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世本古义卷十九之上 明 何楷 撰 周平王之世诗三十四篇 瞻彼洛矣纪东迁也【按史周幽王十有一年申侯与犬戎入寇戎弑王于骊山之下郑桓公友死之郑人共立其子掘突是为武公时

  • 酒正/掌次·佚名

    酒正掌管有关酒的政令,按照法式授给[酒人]造酒的材料。凡为公事酿造酒的,也按法式授给造酒的材料。辨别五齐的名称种类:一是泛齐,二是醴齐,三是盎齐,四是缇齐,五是沉齐。辨别三种酒的名称种类:一是事酒,二是昔酒,三是清酒。辨别

  • 昭公·昭公十七年·左丘明

    【经】十有七年春,小邾子来朝。夏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秋,郯子来朝。八月,晋荀吴帅师灭陆浑之戎。冬,有星孛于大辰。楚人及吴战于长岸。【传】十七年春,小邾穆公来朝,公与之燕。季平子赋《采叔》,穆公赋《菁菁者莪》。昭子曰

  • 论语正义卷二·刘宝楠

    爲政第二集解凡二十四章子曰:&ldquo;爲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共之。&rdquo; 【〔注〕包曰: &ldquo;德者无爲,犹北辰之不移而众星共之。&rdquo;】○正义曰:《说文》:&ldquo;譬,谕也。&rdquo;《墨子&middot;小取篇》:&ldq

  • 卷下·佚名

    尔时文殊师利童子,外道众中渐次开示如是正法。令五百外道远离尘垢得法眼净。八千外道发於无上正真道心。尔时文殊师利童子,所可化作五百徒众。於文殊师利前。五体投地作如是言:南无佛陀。南无佛陀。馀诸外道未信解者,见五

  • 大乘中观释论 第五卷·安慧

    大乘中观释论 第五卷安慧菩萨造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观染法染者品第六复次有异宗言。于胜义谛中诸界处等性与无性有所知解。由彼杂染成其有性。如佛所言。染者着染

  • 续一切经音义卷第二·希麟

    燕京崇仁寺沙门希麟集续音新大方广佛花严经四十卷右第一尽十五此卷续音。新大方广佛花严经卷第一室罗筏(下音伐梵语西域国名也具足应云室罗筏悉底此翻为礼德或曰闻物即旧云舍卫国也谓此城中多出人物好行道德五天共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