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吴元珪传

吴元珪字君璋,广平人。父亲名鼎,任燕南提刑按察副使。元珪生活简朴,为人持重,喜思考,凡征战方略、治国之道、律令章程的知识,都是家中传授的。至元十四年(1277)世祖召见,命授后卫经历,佩戴金符。十七年随帝去上都,受命去大都万岁山取药,不到一昼夜就到了,帝惊奇他的神速,提升枢密都事,升经历。曾随俺伯进西蕃铠甲,帝问西蕃的制度,回答得非常详细、明白,帝更奇其才能。

当时江南已平定,枢密奏请裁定官属,京师五卫、行省、万户府各设官吏,都有俸禄,给医药,设学校,置屯田,这些多为元 珪建议。二十六年参议枢密院,不久升枢密院判官。奏请规定万户用军八人,千户四人,百户二人,多役者有罚。二十八年任礼部侍郎,调迁左司郎中。三十一年参议中书省事。

大德元年(1297),任吏部尚书,官吏的选拔考核多数人偏袒自己同乡,元 珪说“:此风不能助长,川党、朔党兴起,就是宋朝衰败的原因。”三年,任燕南宣抚,弹劾贪吏若干人。又迁工部尚书。河朔连年水灾,五谷不收,元 珪说:“《春秋》一书的宗旨,是以养民为本,凡用民力一定有记载,民力得到休息,人民生活就会好,人民生活好,就能进行教化,风俗也就好了。”宰相很称赞这席话。六年,任命河南中书省佥事,又任命浙江省参知政事。当时江浙省臣只元 珪一人没有贪财贿赂之事。

武宗即位,由枢密院佥事升枢密副使。诏令元珪二十多人议政,提出惜人力、严选举、节财用、定律令、谨赏罚、建科举、劝农桑、汰冗员、易封赠,都是当时必办之事。帝久闻元 珪之名,特加封平章政事,赐银二百五十两,只孙衣四套。

仁宗即位,诏元珪等十六人议论时政。皇庆元年(1312)出任江浙行省左丞。江淮漕臣提出要搜括江南的民田,元 珪反对说:“江南四年来都较太平,户有定籍,田有定亩,一有动摇,危害不小。”争执一月不下,元珪称病离去。延..元年(1314)任甘肃行省左丞。一年多召回,以宣抚身份到辽阳郡,又任枢密副使,帝在嘉禧殿召见他说:“你是前朝旧臣,应该仍任原职。”特加封荣禄大夫,赐钞五千缗、貂裘衣两套。元 珪上奏说:“从前世祖限制四百亩田供给军需,剩余的田全部要纳赋税。现在管理江淮田地的官员,以多报田亩来显示自己的能力,加上当地官府苛敛民财,使善良的百姓,一天天更加困苦,臣恐一旦生变,危害国家,惟望陛下稍加计虑。”帝曰:“凡你军士的田,都依旧制。”

至治元年(1321)英宗即位,元 珪与帖木儿不花上奏有关军民的十多件事,大抵是:诸王近侍,不能干预军政;管军的官吏,不能剥削军户;有才能的军官,应该升迁;官府征收赋税,一定要公正,不能偏颇;军官袭职,只传嫡嗣。帝赞许并降旨施行。元 珪因年老辞官退隐,至治二年起用商议中书省事务。三年卒。泰定元年(1324)赠光禄大夫、河南等处行省平章政事、柱国,追封赵国公,谥号忠简。三年,又加推诚佐理功臣、光禄大夫、司徒。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六·列传第三十六·卓行·脱脱
  卷一百九十二·列传第七十九·良吏二·宋濂
  卷二十三 补遗·计六奇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八十六·乾隆
  元经卷六·王通
  卷二百五十七·杨士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七十一·佚名
  卷之一百十六·佚名
  卷之二百五十三·佚名
  ◎萨镇冰与张作霖·刘以芬
  第二○谕太岁(实则光绪)十七年十月十六日一一一○七-一六·佚名
  吕坤传·张廷玉
  卷八十八·佚名
  卷五十八·佚名
  十九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张危页·唐圭璋

      危页,携李人。曾守高邮。其姓氏屡见陈造江湖长翁集中。   水调歌头   徐高士游洞霄   雨后烟景绿,春水涨桃花。系舟溪上,笋舆十里达平沙。路转峰回胜处,无数青荧玉树,缥缈羽人家。楼观倚空碧,水竹湛清华。   纵

  • 第三折·佚名

    (梁鸿同正旦上,诗云)一去孟从叔,来依皋伯通。将何度朝夕,且与作佣工。小生粱鸿,自从孟老相公赶将俺两口儿出来,到这皋大公庄儿上居住,俺两口儿与人家舂米为生。小姐,你如何受的这等苦楚也?(正旦云)秀才,你怎生这般说?岂不闻夫唱

  • 志第二 礼仪二·刘昫

    隋文帝开皇中,将作大匠宇文恺依《月令》造明堂木样以献。帝令有司于京城安业里内规兆其地,方欲崇建,而诸儒争论不定,竟议罢之。炀帝时 ,恺复献明堂木样并议状,属迁都兴役,事又不就。终于隋代,季秋大享,恆在雩坛设祀。 高祖受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十七·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五年三月甲戌朔建武军承宣使提举江州太平观王<王燮>降授濠州团练使<王燮>既罢军职而侍御史张致远殿中侍御史张绚再论其罪致远言昔秦穆公赦孟明遂霸西戎周世宗杀樊爱能等乃走契丹臣尝考其故盖孟明以力

  • 跋·薛时雨

    白门为自古靡丽之乡,山温水软,美著东南,素来风尚,侈声伎,耽游宴繁华之积习,沿淫冶之遗风,盖扰有南朝金粉之流芬余韵焉。其间月地花天,舞衫歌扇,艳情绮思,选胜寻芳,犹可想见于《板桥杂记》、《画舫诸录》中,此所以极士女嬉游之乐,而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十八·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卷之四百二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跋·朱国祯

    是编起己酉之春。至辛酉冬月。积可三十余册。凡经、稗、海、诸书所载。行于世者。都不敢录。然耄而忘。随汰随忘。又不可胜计。要以见意澹宕。自喜而已。生平原无文。又绝无著作。洵举笔。并其稿失去。以为常。即此亦

  • 韩礟传·脱脱

    韩窻,字公美,燕京人。他的先人在辽国做官,几代官运亨通,地位显达。韩窻五岁丧父,哭泣能尽哀。辽天庆二年(1112),韩窻高中进士第一名。补任右拾遗的官职,后转史馆修撰。曾迁任少府少监、乾文阁待制。又加任卫尉卿、知制诰,并充

  • 卷七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七十五郊社考祈禳【祷疾 祓除祷水旱已见雩祭门】宋寜宗嘉定元年六月以蝗祷於天地社稷八年八月蝗祷於霍山九年六月蝗祷羣祀理宗绍定四年九月以太庙火灾告於天地宗庙社稷嘉三年八月以浙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二十九·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九 洪武十三年春正月癸巳朔,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命妇朝皇后于坤宁宫,锡宴。 高丽贡不如约,以诏问之曰:“曩元之驭宇,运未百年而天命更,朕代元为君,临御十有三载,四夷入贡,惟三方如旧,独尔东

  • 第十一章 23·辜鸿铭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间。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辜讲孔子祖国(鲁国)大权在握的贵族,也就是

  • 卷一百八十·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八十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五十三巡狩宋史礼志巡幸之制唐开元礼有告至肆觐考制度之仪开寳通礼因之太祖幸西京所过赐夏秋田租之半真宗朝诸陵乃举大礼途中皆服折

  • 左传折诸卷二十七·张尚瑗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折诸卷二十七 兴国县知县张尚瑗 撰哀公楚子围蔡报柏举也经书楚子随侯许男围蔡史通驳之云许既灭矣君执家亡能重列诸侯举兵围国者哉其间行事必当有説经既不书传又阙载缺略如此寻绎难知杜注云经定六年

  • 哀公·哀公十三年·左丘明

    【经】十有三年春,郑罕达帅师取宋师于岩。夏,许男成卒。公会晋侯及吴子于黄池。楚公子申帅师伐陈。于越入吴。秋,公至自会。晋魏曼多帅师侵卫。葬许元公。九月,螽。冬十有一月,有星孛于东方。盗杀陈夏区夫。十有二月,螽。【

  • 法句譬喻经好喜品第二十四·佚名

    昔佛在舍卫精舍。时有四新学比丘。相将至奈树下坐禅行道。奈华荣茂色好且香。因相谓曰:世间万物何者可爱以快人情。一人言:仲春之月日木荣华游戏原野此最为乐。一人言:宗亲吉会觞酌交错。音乐歌舞此最为乐。一人言:多积财

  • 治河图略·王喜

    元代水利学著作。元王喜撰。一卷。王喜曾任河工,继都实(又译作笃什)、潘昂霄之后据实绘图,详加图说成书,约四千字。绘有禹河之图、汉河之图、宋河之图、今河之图、治河之图、河源之图共十二幅,图末各系图说,据文献资

  • 法集名数经·佚名

    一卷,赵宋施护译,集佛所说出世间及世间法之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