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孝经衍义卷四十五

天子之孝

法祖宗

【臣】按一王之兴必原本于祖功宗德如后稷公刘之遗训豳风犹传述者是也开基之始作则埀宪贻于后王如六官之典传久虽小有更革而大故相沿不变者也盖祖宗之于子孙君亲临之矣其创物之智则又圣人之法君亲圣皆孝子之所只承也故广敬之道在法祖宗

书五子之歌其一曰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胜予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予临兆民凛乎若朽索之驭六马为人上者奈何不敬

蔡沈曰五章非尽述皇祖之训然其先后终始互相

发明

【臣】按五子作歌首述大禹之戒在于勤民盖祖宗之仁心仁政未有不以民事为亟者也其下四篇丁宁反复而皆本诸此矣

太甲若虞【虞人】机【弩牙】张往省括【矢括】于度【法度】则释【发也】钦厥止率乃祖攸行

孔安国传曰止谓行所安止君止于仁子止于孝陈栎曰罔不只肃汤之敬也钦厥止率乃祖攸行勉太甲尽敬以法先王也

【臣】按伊训太甲咸有一德皆伊尹之所以训嗣王者始终勉之尽敬以法祖而已伊训作于太甲未有过之先也史臣序述其奉嗣王祗见厥祖乃明言烈祖之成德以训于王而以三风十愆为戒篇之将终又称嗣王而告之曰只厥身念哉孔传曰言当敬身念祖德也此时太甲之不德未着而篇末乃以坠失宗庙为戒其辞严矣大甲上篇作于太甲有过之时既以只尔厥辟辟不辟忝厥祖切责之矣复婉其辞而取喩于虞人之射既张其机必省括于度而后发以见天下之事亦莫不各有其度义理之所当止即其度也而烈祖之所行皆义理之所当止者也中篇作于悔过之初既喜幸其然而复曰王懋乃德视乃祖烈无时豫怠是始终欲其视烈祖为准的也而又明言曰奉先思孝盖思孝则不敢违其祖矣下篇作于改过之后以慎厥终为难而称先王以临之曰先王惟时懋敬厥德克配上帝今王嗣有令绪尚鉴兹哉亦欲其鉴视先王而懋敬厥德也咸有一德作于致仕告归之日一篇之中反覆陈戒欲其德之精纯诚一法先王以绥天禄总不出乎钦厥止率乃祖攸行二句之义而称烈祖称先王皆言其止之度言视言思言鉴皆所以为省先后数十百言省括于度之喻亦足以贯之矣

説命鉴于先王成宪其永无愆

蔡沈传曰言德虽造于罔觉而法必鉴于先王先王之成法者子孙之所当守者也孟子言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亦此意

【臣】按此傅説与高宗论学而亦以法祖宗为要归也前言学古训则云有获此言鉴先王则云无愆盖学古训是明其理鉴先王是善其事理者古今之所同故二典三谟所载皆修身治天下之要学之当必有获然未可便谓之无愆者举而措之天下推而行之以尽其利则有祖宗之典章法度在为子孙者所当世守必体防力行非但不得而废坠与不得而纷更已也说之意盖以为圣敬日跻事事如乃祖成汤而后所谓无愆者仅乃得之尔

洛诰笃叙乃正父罔不若予不敢废乃命汝往敬哉孔頴达疏曰正父谓武王言其德故称正父厚次序汝正父之道而行之令其为武王之政也

乱为四方新辟作周恭先

陈栎曰作周恭先为周家恭敬之王之先以恭而率先后之为王者也

【臣】按正父犹易家人言严君大诰言厥考翼也笃叙所以致其敬也周公居摄笃厚次序武王之道天下皆奉而行之矣今成王往新邑亦能笃厚次序武王之道如公居摄之时则天下不敢废弃王命常奉而行之也公因王之留已而又言王当治理天下新其政化为四方之新君与后人为轨训为周家恭敬之王后世所推先盖戒成王使为善政而后王崇重之是正父之后复有正父犹诗人言君子既孝而嗣子又孝也

无逸周公曰呜呼我闻古之人犹胥【相也】训告胥保惠【顺也】胥教诲民无或胥诪【诳也】张【诞也】为幻【变名易实以观者曰幻】此厥不聴人乃训之【言于古人之事而不聴信人乃法之】乃变乱先王之正刑【正法】也至于小大民否则厥心违怨否则厥口诅祝

蔡沈曰先王之法甚便于民甚不便于侈纵之君如省刑罚以重民命民之所便也而君之残酷者则必变乱之如薄赋敛以厚民生民之所便也而君之贪侈者则必变乱之厥心违怨者怨之蓄于中也厥口诅祝者怨之形于外也为人上而使民心口交怨其国不危者未之有也此盖治乱存亡之机故周公恳恳言之

【臣】按人主率由旧章用咸和万民必中正之臣训告保惠教诲之也人主变乱旧章使民违怨诅祝邪人佞人训之也中正之臣辅其主以严恭寅畏邪佞之臣导其主以逸豫耽乐其道相反也文武之政布在方策怀保小民惠鲜鳏寡省刑薄敛乃其大者埀之后世以为正法贤明之君聴用中正之臣而遵守之世之所以治且安也愚闇之君信任邪佞之人而变更之世之所以乱且危也无逸所以分别此二者之善恶以戒嗣王也

诗豳风【篇名】其一章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歳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诗序曰七月陈王业也周公遭变故陈后稷先公风化之所由致王业之艰难也

【臣】按诗之变风以下泉终而即次之以豳风盖变之终即治之始也故程頥于剥之上九硕果不食之象以为类下泉之诗盖剥则必复七月所以次第而及也创业埀统之君所以始基之者有似于一阳之复而其勤爱百姓习之艰难实足以为祈天永命之本后之子孙有天下而世守勿失斯即保泰之道也

大雅緜【篇名】其一章曰緜緜【不絶貌】瓞【大瓞小先小后大】民之初生自土沮漆【二水名】古公【号也】亶父【名也】陶复【重窑】陶穴【土室】未有家室

【臣】按緜之诗一章言在豳二章言至岐三章言定宅四章言授田居民五章言作宗庙六章言治宫室七章言作门社八章九章乃言文王兴之事首章言未有室家而周公作鸱鸮之诗亦曰予未有室家在緜则庆幸其有而云未有在鸱鸮则危失其有而云未有其为推本祖烈训戒后人之心一也周原契龟固为兴王之兆而其制度之善亦为后世所因如立臯门后遂为天子之郭门立应门后遂为天子之正门立冢土后遂为天子之大社以此推之六官之典为大王之所肇基者必多也

下武【篇名】小序曰武继文也武王有圣德复受天命能昭先人之功焉

孔颖达疏曰经六章皆言武王益有明知配先人之道成其孝思继嗣祖考之迹

其五章曰昭兹来许绳其祖武

郑康成注曰来勤也武王能明此勤行进于善道戒慎其祖考所履践之迹美其终成之

【臣】按武为受命之王而诗人但美其配先人之道践祖考之迹虽创制显庸改玉更步不足为武王铺张然则开创之初固无事不取法于祖宗也而况于继体守文之主乎

文王有声【篇名】其八章曰丰水有芑【草也】武王岂不仕【事也】诒厥孙【去声顺也】谋以燕【安也】翼【敬也】子【成王也】武王烝哉

【臣】按诗人言丰水无情之物犹以润泽而生芑菜为己事祖宗之恩泽及后人其情至无已也武王岂不以逊顺之谋传之子孙为事乎圣人所谋之事行之则必顺天下之心子孙敬事能遵用其道则得安也必言敬事者若子孙不敬则不能行之不能行则不得安故安敬并言之

嘉乐【篇名】其二章曰不愆不忘率由旧章

郑康成注曰成王之令德不过误不遗失循用旧典之文章谓周公之礼法

谢枋得曰不愆则无聪明乱旧章之过不忘则常有继志述事之心

彭执中曰率由旧章如春秋之时晋侯请隧防王以王章而不许鲁灾命藏象魏而季武子以为旧章不可忘盖成王周公制礼作乐秩然成章传之万世可以遵守

【臣】按成王时之所谓旧章当谓显承其祖考者是也文谟武烈子孙千亿固宜勿替引之然文王大统未集武王君天下之日浅未遑制礼作乐之事周公居摄作六典之职谓之周礼七年致政成王以此礼授之盖周公本文王之意而为是六官之典在成王当日亦不过目前行事而诗人遂谓之旧章者其精心厚意万世常新而譲德于天譲善于亲则以为此乃文武之大经古昔之典刑故谓之旧章也成王有嘉乐之令德而率循之以宜于人民岂其复有过误遗失而诗人则以惟其如是仅乃得之盖虽公尸所告亦无溢美之词也观彭执中引证防王不许晋侯请隧及季武子藏象魏又可以知春秋之法即周官之典周官之典即文武之政当夫子未笔削之先而韩宣子见鲁春秋以为周礼在是曰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况又经化工之笔乎然则春秋之所取皆法祖宗之事春秋所讥皆不法祖宗之事如左氏所断礼也非礼也礼即周公之礼也夫

御定孝经衍义卷四十五

猜你喜欢
  明谦笫三十五·佚名
  卷十一·佚名
  礼经会元卷一下·叶时
  卷十·傅逊
  卷五十八·李光地
  卷五十三·顺治
  卷二十二目录·乾隆
  第十二章身心之间的关系(下)·梁漱溟
  序·颜元
  卷三十·佚名
  发扬佛化以济现世界之恐慌·太虚
  太虚法师语集·太虚
  辞佛学院院长书·太虚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佚名
  宗镜录卷第四十六·延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提要·连文凤

    臣等谨案百正集三巻宋连文凤撰文凤字百正号应山三山人仕履未详集中暮秋杂兴诗有仕籍姓名除句则宋徳祐以前亦尝从宦又庚子立春诗有又逢庚子嵗老景对韶华句庚子为大徳四年则成宗之时犹在入元巳二十四年矣至元丙戌浦江吴

  • 卷二十七·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十七立夏类五言律久雨喜晴明日立夏    【明】胡 俨一月厌雨声忽逢今日晴春从花上去风过竹间清睡美新茶熟身闲野服轻近来多坦率客至倦逢迎山中立夏即事      【明】蔡汝

  • 卷七百六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六十一徐光溥【一作浦】徐光溥蜀人事孟知祥为观察判官知祥称尊号进翰林学士後主?时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诗二首题黄居寀秋山图【第十七句缺一字】天与黄筌艺奇絶笔精回感重瞳悦运思潜通造

  • ●明季三朝野史卷之一·顾炎武

      昆山顾炎武亭林氏编辑  圣安纪略(上)  帝讳由崧,神宗次子福恭王常(下缺)。  崇祯十七年甲申夏四月十二日,南□□闻京师陷,先帝后崩,府部文武各□□魏国公徐宏基第议立亲藩讨贼,时潞王(潞王常淓,神宗母弟潞简王之世子也

  • 卷十下·杨士奇

    洪武三十五年秋七月甲午革建文中所设河北都司湖广行都司○吏部言建文中所改旧制如在外文职官旧制考满俱亲赴京给由建文中止令进缴牌册各处闸坝驿丞递运司狱等官旧俱三年一考建文以其非钱榖衙门徒劳往复止令申报事迹九

  • 卷之三百七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读史记十表卷五·汪越

    南阳 汪越 撰汉兴以来诸侯年表第五【索隠曰应劭云虽名为王其实如古之诸侯】太史公曰殷以前尚矣周封五等公侯伯子男然封伯禽康叔于鲁卫地各四百里亲亲之义襃有德也太公于齐兼五侯地尊勤劳也武王成康所封数百而同姓五

  • 卷之八十一  菽園雜記九(明) 陸容 撰·邓士龙

    (菽園雜記,十一卷,明太倉陸容撰。容(一四三六──一四九四),字文量,號式齋。成化二年進士。陸容少有文名,學識淵博。官至浙江布政司右參政,另著有式齋集三十八卷。傳見明史文苑傳。此書通行者為十五卷本,如明嘉靖間毛仲良刻本,清

  • 钦定南巡盛典卷七十·高晋

    褒赏乾隆二十九年十月十五日上谕内阁曰朕明春恭奉皇太后安舆巡幸江浙扈从人等需用船只俱照每船水手按名给与雇值第念该船户等在途驾驶往还实为劳勚其应行抵通船只守更不免需时若照常价毎水手一名日给口食银五分资给

  • 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第三十五章 道之平·林语堂

    执大象 ,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语译能守大道,天下人都会归从他。因为他不但不会害人,反而能使天下得到太平康乐。悦耳的音乐,可口的美味,只是做客时

  • 卷四十七·沈廷芳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四十七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礼记月令第六 疏以礼家好事抄合之【礼家字误倒】名曰礼记【礼记当作月令】二十六年并天下【脱二字】而不韦不得以十月为正【而疑衍字】是郑以月令不韦所作【下

  • 卷一·高闶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注卷一宋 高闶 撰春秋者古史记事之名也凡古史必编年年有四时故错举以为记事之名盖欲後人以时思之而不忘非独鲁国然也此书乃仲尼约鲁史而修之观公羊传载雨星不及地尺而复则以为不修春秋之辞而晋韩

  • 卷三·姚炳

    <经部,诗类,诗识名解> 钦定四库全书 诗识名解卷三 钱塘 姚炳 撰 鸟部 鸱鴞 鸱鴞【风鸱鴞篇】鸱鴞鸋鴂释鸟文郭璞以爲鸱类邢昺疑之谓与先儒意异愚谓此误鸱鴞爲恶鸟之始前此毛郑皆依释鸟文以鸱鴞爲小雀与诗义极合

  • 第一 捭阖 7·王诩

    【原文】捭阖者,道之大化,说之变也①。必豫审其变化。口者,心之门户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出入。故关之以捭阖,制之以出入②。【注释】①道之大化,说之变也:道与说各有自己的原则。任何事情都因

  •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下·佚名

    大唐于阗三藏提云般若奉 制译尔时世尊于僧伽尸道场坐师子座。时诸四众心各念言。我等愿闻如来演说造像功德。若有众生作佛形像。设不相似得几所福。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知其念。即从座起偏袒右肩。长跪合掌白佛言。世

  • 北方的奥德赛·杰克·伦敦

    《北方的奥德赛》是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创作的中篇小说,收录于伦敦的第一个中短篇小说集《狼之子》。 小说讲述白人入侵阿留申群岛后,一个名叫阿克赛尔·冈德森的欧洲人抢走了当地酋长纳斯的妻子恩卡,纳斯在海洋和陆地上

  • 钦定盛京通志·阿桂

    《盛京通志》130卷。康熙二十三年(1684)奉天府尹董秉忠奉敕纂修,为32卷。雍正十二年(1734)奉天府尹吕耀曾等再修,为33卷。乾隆元年(1736)宋筠等将此书又增修为48卷。十二年、四十九年乾隆皇帝又亲自令大学士汪由敦、

  • 温室经疏·慧净

    佛典注疏。唐慧净撰。一卷。首尾俱全,卷子前部下方略有残缺。卷末题:“释慧净撰”。慧净,唐京师纪国寺僧人,《续高僧传》卷三有传。曾为《法华》、《胜鬘》、《仁王》、《般若》、《心经》、《温室》、《盂兰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