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五十八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

梁孝王武者孝文皇帝子也而与孝景帝同母母窦太后也孝文帝凡四男长子曰太子是为孝景帝次子武次子参次子胜【正义汉书胜作揖又云诸姬生代孝王参梁怀王揖言诸姬者衆妾卑贱史不书姓故云诸姬也】孝文帝即位二年以武为代王【集解徐广曰都中都正义括地志云中都故城在汾州平遥县西十二里】以参为太原王【集解徐广曰都晋阳正义括地志云并州太原地名大明城即古晋阳城智伯与韩魏攻赵襄子於晋阳即此城是也】以胜为梁王【集解徐广曰都睢阳索隐汉书梁王名揖盖是矣按景帝子中山靖王名胜是史记误耳正义括地志云宋州宋城县在州南二里外城中本汉之睢阳县也汉文帝封子武於大梁以其卑湿徙雎阳故改曰梁也】二岁徙代王为淮阳王【集解徐广曰都陈正义即古陈国城也】以代尽与太原王号曰代王参立十七年孝文後二年卒谥为孝王子登嗣立是为代共王立二十九年元光二年卒子义立是为代王十九年汉广关以常山为限而徙代王王清河【集解徐广曰都清阳正义括地志云 清阳故城在贝州清阳县西北八里也】清河王徙以元鼎三年也初武为淮阳王十年而梁王胜卒谥为梁怀王怀王最少子爱幸异於他子其明年徙淮阳王武为梁王梁王之初王梁孝文帝之十二年也梁王自初王通历已十一年矣【索隐谓自文帝二年初封代後徙淮阳又徙梁通数文帝二年至十二年徙梁为十一年也】梁王十四年入朝十七年十八年比年入朝留其明年乃之国二十一年入朝二十二年孝文帝崩二十四年入朝二十五年复入朝是时上未置太子也上与梁王燕饮尝从容言曰千秋万岁後传於王王辞谢虽知非至言然心内喜太后亦然其春吴楚齐赵七国反吴楚先击梁棘壁【集解文颖曰地名索隐按左氏传宣公二年宋华元战于大棘杜预云在襄邑东南盖即棘壁是也正义括地志云大棘故城在宋州寜陵县西南七十里】杀数万人梁孝王城守睢阳而使韩安国张羽等为大将军以距吴楚吴楚以梁为限不敢过而西与太尉亚夫等相距三月吴楚破而梁所破杀虏略与汉中分【集解駰案汉书音义曰梁所虏吴楚之捷略与汉等】明年汉立太子其後梁最亲有功又为大国居天下膏腴地地北界泰山西至高阳【集解徐广曰在陈留圉县駰案司马彪曰圉有高阳亭也索隐圉县属陈留高阳乡名也注引司马彪者出续汉书郡国志也】四十余城皆多大县孝王窦太后少子也爱之赏赐不可胜道於是孝王筑东苑【索隐筑谓建也白虎通云苑所以东者何盖以东方生物故也】方三百余里【索隐盖言其奢非实辞或者梁国封域之方正义括地志云苑园在宋州宋城县东南十里葛洪西京杂记云梁孝王苑中有落猨岩栖龙岫鴈池鹤洲鳬岛诸宫观相连奇果佳树瑰禽异兽靡不毕备俗人言梁孝王竹园也】广睢阳城七十里【索隐苏林云广其径也太康地理记云城方十三里梁孝王筑之鼓倡节杵而後下和之者称雎阳曲今踵以为故所以乐家有睢阳曲盖采其遗音也】大治宫室为复道自宫连属於平台五十余里【集解徐广曰睢阳有平台里駰案如淳曰在梁东北离宫所在也晋灼曰或说在城中东北角索隐如淳曰在梁东北离宫所在也按今城东二十里临新河有故台址不甚高俗云平台又一名修竹院西京杂记云有落猿岩鳬洲鴈渚连亘七十余里是也】得赐天子旌旗出从千乘万骑【索隐汉官仪云天子法驾三十六乘大驾八十一乘皆备千乘万骑而出也】东西驰猎拟於天子出言?入言警【索隐汉旧仪云皇帝辇动称警出殿则传跸止人清道言出入者互文耳入亦有跸】招延四方豪杰自山以东游说之士莫不毕至齐人羊胜公孙诡邹阳之属公孙诡多奇邪计【索隐周礼有奇衺之人郑玄云奇衺谲恠非常也奇音纪宜反衺音斜也】初见王赐千金官至中尉梁号之曰公孙将军梁多作兵器弩弓矛数十万而府库金钱且百巨万【索隐如淳云巨亦大与大百万同也韦昭云大百万今万万】珠玉宝器多於京师二十九年十月梁孝王入朝景帝使使持节乘舆驷马迎梁王於阙下【集解邓展曰但将驷马往瓒曰称乘舆驷马则车马皆往言不驾六马耳天子副车驾驷马】既朝上疏因留以太后亲故王入则侍景帝同辇出则同车游猎射禽兽上林中梁之侍中郎谒者着籍引出入天子殿门与汉宦官无异【正义着竹畧反籍谓名簿也若今通引出入门也】十一月上废栗太子窦太后心欲以孝王为後嗣大臣及袁盎等有所关说於景帝【索隐袁盎云汉家法周道立子是有所关涉之说於帝也一云关者隔也引事而关隔其说不得行也】窦太后议格【集解如淳曰攱阁不得下索隐张晏云格止也服?云格谓格阁不行苏林音阁周成杂字攱阁也通俗文云高置立攱棚云攱阁字林音纪又音诡也】亦遂不复言以梁王为嗣事由此以事袐世莫知乃辞归国其夏四月上立胶东王为太子梁王怨袁盎及议臣乃与羊胜公孙诡之属隂使人刺杀袁盎及他议臣十余人逐其贼未得也於是天子意梁王【索隐谓意疑梁刺之】逐贼果梁使之乃遣使冠盖相望於道覆按梁捕公孙诡羊胜公孙诡羊胜匿王後宫使者责二千石急梁相轩邱豹及内史韩安国进谏王【正义姓轩邱名豹也】王乃命胜诡皆自杀出之上由此怨望於梁王梁王恐乃使韩安国因长公主谢罪太后然後得释上怒稍解因上书请朝既至关茅兰说王【集解駰案汉书音义曰茅兰孝王臣】使乘布车【集解张晏曰布车降服自比丧人】从两骑入匿於长公主园汉使使迎王王已入关车骑尽居外不知王处太后泣曰帝杀吾子景帝忧恐於是梁王伏斧质於阙下谢罪然後太后景帝大喜相泣复如故悉召王从官入关然景帝益疏王不同车辇矣三十五年冬复朝上疏欲留上弗许归国意忽忽不乐北猎良山【索隐汉书作梁山述征记云良山际清水今夀张县南有良山服?云是此山也正义括地志云梁山在郓州寿张县南三十五里即猎处也】有献牛足出背上【索隐张晏云足当处下所以辅身也今出背上象孝王背朝以干上也北者隂也又在梁山明为梁也牛者丑之畜冲在六月北方数六故六月六日薨也】孝王恶之六月中病热六日卒谥曰孝王【索隐述征记砀有梁孝王之冢】孝王慈孝每闻太后病口不能食居不安寝常欲留长安侍太后太后亦爱之及闻梁王薨窦太后哭极哀不食曰帝果杀吾子景帝哀惧不知所为与长公主计之乃分梁为五国【索隐长子买梁共王子明济川王子彭离济东王子定山阳王子不识济隂王】尽立孝王男五人为王女五人皆食汤沐邑於是奏之太后太后乃说为帝加壹飡梁孝王长子买为梁王是为共王子明为济川王子彭离为济东王子定为山阳王子不识为济隂王孝王未死时财以巨万计不可胜数及死藏府余黄金尚四十余万斤他财物称是梁共王三年景帝崩共王立七年卒子襄立是为平王

梁平王襄【索隐汉书作让】十四年母曰陈太后共王母曰李太后李太后亲平王之大母也而平王之后姓任曰任王后任王后甚有宠於平王襄初孝王在时有罍樽直千金【集解郑德曰上盖刻为云雷象索隐应劭曰诗云酌彼金罍罍有画云雷之象以金饰之】孝王诫後世善保罍樽无得以与人任王后闻而欲得罍樽平王太母李太后曰先王有命无得以罍樽与人他物虽百巨万犹自恣也任王后絶欲得之平王襄直使人开府取罍樽赐任王后李太后大怒汉使者来欲自言平王襄及任王后遮止闭门李太后与争门措指【集解晋灼曰许慎措置措以为笮索隐措音迮侧格反汉书王陵传廹迮前队皆作此字说文云廹笮也谓为门扉所笮】遂不得见汉使者李太后亦私与食官长及郎中尹霸等士通乱【正义张先生旧本有士字先生疑是衍字又不敢除故以朱大点其字中心今按食官长及郎中尹霸等是士人太后与通乱其义亦通也】而王与任王后以此使人风止李太后李太后内有淫行亦已後病薨病时任后未尝请病薨又不持丧元朔中睢阳人类犴反者【索隐韦昭云犴音岸按类犴反人姓名也反字或作友】人有辱其父而与淮阳太守客出同车太守客出下车类犴反杀其仇於车上而去淮阳太守怒以让梁二千石二千石以下求反甚急执反亲戚反知国隂事乃上变事具告知王与大母争樽状时丞相以下具知之欲以伤梁长吏其书闻天子天子下吏验问有之公卿请废襄为庶人天子曰李太后有淫行而梁王襄无良师傅故陷不义乃削梁八城枭任王后首于市梁余尚有十城襄立三十九年卒谥为平王子无伤立为梁王也

济川王明者梁孝王子以桓邑侯【索隐地理志桓邑阙】孝景中六年为济川王七岁坐射杀其中尉汉有司请诛天子弗忍诛废明为庶人迁房陵地入于汉为郡

济东王彭离者梁孝王子以孝景中六年为济东王二十九年彭离骄悍无人君礼昬暮私与其奴亡命少年数十人行剽杀人取财物以为好【集解如淳曰以是为好喜之事】所杀发觉者百余人国皆知之莫敢夜行所杀者子上书言汉有司请诛上不忍废以为庶人迁上庸地入于汉为大河郡

山阳哀王定者梁孝王子以孝景中六年为山阳王九年卒无子国除地入于汉为山阳郡

济隂哀王不识者梁孝王子以孝景中六年为济隂王一岁卒无子国除地入于汉为济隂郡

太史公曰梁孝王虽以亲爱之故王膏腴之地然会汉家隆盛百姓殷富故能植其财货广宫室车服拟於天子然亦僭矣

褚先生曰臣为郎时闻之於宫殿中老郎吏好事者称道之也窃以为令梁孝王怨望欲为不善者事从中生今太后女主也以爱少子故欲令梁王为太子大臣不时正言其不可状阿意治小私说意以受赏赐非忠臣也齐如魏其侯窦婴之正言也【索隐窦婴袁盎皆言如周家立子不合立弟】何以有後祸景帝与王燕见侍太后饮景帝曰千秋万岁之後传王太后喜说窦婴在前据地言曰汉法之约传子适孙今帝何以得传弟擅乱高帝约乎於是景帝默然无声太后意不说故成王与小弱弟立树下取一桐叶以与之曰吾用封汝周公闻之进见曰天王封弟甚善成王曰吾直与戏耳周公曰人主无过举不当有戏言言之必行之於是乃封小弟以应县【索隐此说与晋世家不同事与封叔虞同彼云封唐此云封应应亦成王之弟或别有所见故不同正义括地志云故应城故应郷也在汝州鲁山县东四十里吕氏春秋云成王戏削桐叶为圭以封叔虞非应侯也又汲冢古文云殷时已有应国非成王所造也】是後成王没齿不敢有戏言言必行之孝经曰非法不言非道不行此圣人之法言也今主上不宜出好言於梁王梁王上有太后之重骄蹇日久数闻景帝好言千秋万世之後传王而实不行又诸侯王朝见天子汉法凡当四见耳始到入小见到正月朔旦奉皮荐璧玉贺正月法见後三日为王置酒赐金钱财物後二日复入小见辞去凡留长安不过二十日小见者燕见於禁门内饮於省中非士人所得入也今梁王西朝因留且半岁入与人主同辇出与同车示风以大言而实不与令出怨言谋畔逆乃随而忧之不亦远乎非大贤人不知退让今汉之仪法朝见贺正月者常一王与四侯俱朝见十余岁一至今梁王常比年入朝见久留鄙语曰骄子不孝非恶言也故诸侯王当为置良师傅相忠言之士如汲黯韩长孺等敢直言极谏安得有患害盖闻梁王西入朝谒窦太后燕见与景帝俱侍坐於太后前语言私说太后谓帝曰吾闻殷道亲亲周道尊尊其义一也【索隐殷人尚质亲亲谓亲其弟而授之周人尚文尊尊谓尊祖之正体故立其子尊其祖也】安车大驾用梁孝王为寄景帝跪席举身曰诺罢酒出帝召袁盎诸大臣通经术者曰太后言如是何谓也皆对曰太后意欲立梁王为帝太子帝问其状袁盎等曰殷道亲亲者立弟周道尊尊者立子殷道质质者法天亲其所亲故立弟周道文文者法地尊者敬也敬其本始故立长子周道太子死立适孙殷道太子死立其弟帝曰於公何如皆对曰方今汉家法周周道不得立弟当立子故春秋所以非宋宣公宋宣公死不立子而与弟弟受国死复反之与兄之子弟之子争之以为我当代父後即刺杀兄子以故国乱祸不絶故春秋曰君子大居正宋之祸宣公为之臣请见太后白之袁盎等入见太后太后言欲立梁王梁王即终欲谁立太后曰吾复立帝子袁盎等以宋宣公不立正生祸祸乱後五世不絶小不忍害大义状报太后太后乃解说即使梁王归就国而梁王闻其议出於袁盎诸大臣所怨望使人来杀袁盎袁盎顾之曰我所谓袁将军者也公得毋误乎刺者曰是矣刺之置其剑剑着身视其剑新治问长安中削厉工工曰梁郎某子来治此剑【索隐谓梁国之郎是孝王官属某子史失其姓名也】以此知而发觉之发使者捕逐之独梁王所欲杀大臣十余人文吏穷本之谋反端颇见太后不食日夜泣不止景帝甚忧之问公卿大臣大臣以为遣经术吏往治之乃可解於是遣田叔吕季主往治之此二人皆通经术知大礼来还至霸昌廐【正义括地志云汉霸昌廐在雍州万年县东北三十八里】取火悉烧梁之反辞但空手来对景帝景帝曰何如对曰言梁王不知也造为之者独其幸臣羊胜公孙诡之属为之耳谨以伏诛死梁王无恙也景帝喜说曰急趋谒太后太后闻之立起坐飡气平复故曰不通经术知古今之大礼不可以为三公及左右近臣少见之人如从管中闚天也

【索隐述赞曰文帝少子徙封於梁太后锺爱广筑雎阳旌旗警跸势拟天王功扞吴楚计丑孙羊窦婴正议袁盎劫伤汉穷梁狱冠盖相望祸成骄子致此猖狂虽分五国卒亦不昌】

史记卷五十八

史记卷五十八考证

梁孝王世家乃使韩安国因长公主谢罪太后○归有光曰安国传因长公主谢太后事在前非为胜诡事

使乘布车集解张晏曰布车降服自比丧人○顾炎武曰乘布车谓微服而行使人不知耳无降服自比丧人之意

史记卷五十八考证

 

猜你喜欢
  卷十四 十二诸侯年表第二·司马迁
  卷十五·本纪第十五·宣宗中·脱脱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二十二·乾隆
  卷之三百七十一·佚名
  卷之九百三·佚名
  尚史卷三十一·李锴
  第四十七卷 仕绩 三 八·缪荃孙
  ●让台记彰化吴德功着·佚名
  胥鼎传·脱脱
  七八、魏围邯郸考·钱穆
  第十八章委员及其报告·孙中山
  卷十五·雍正
  卷四十二·徐一夔
  卷六十五·纪昀
  227.三保太监下西洋·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出 探留·陆采

    【玉漏迟】〔生上〕辞家浪游。叹山劳匹马。水怯孤舟。红槿香中。一声越鸟添愁。回首故园池馆。淸风满目人消受。名成否。先自将人憔瘦。【前腔】〔丑上〕风尘奔走。叹肩挑琴剑。汗透征裘。绿柳阴中。小姬唤客垆头。

  • 续集巻五·黄昇

    钦定四库全书花庵词选续集卷五    宋 黄升 撰宋词刘德修名光祖号后溪蜀之名士有鹤林文集小词附焉鹊桥仙【畱别】相逢一笑又成相避南鴈归时霜透明朝人在短亭西看舞袖双双行酒 歌声此处秋声何处几度乱愁搔首如何

  • 和靖诗钞·吴之振

    林逋送牛秀才之山阳省兄之子咏陟冈,别我岁时晏。后夜失群鹤,高天着行雁。楚山远近出,江树青红间。尊酒无足辞,离愁满行盼。和运使陈学士游灵隐寺寓怀山壑气相合,旦暮生秋阴。松门韵虚籁,铮若鸣瑶琴。举目群状动,倾耳百虑沉。

  • 卷三·佚名

    台湾诗钞卷三弘历赵翼陈寿祺弘历弘历,姓爱新觉罗氏,即清乾隆帝;在位六十年,庙号高宗。在位时,征伐无宁晷,有初定金川、初定准噶尔、再定准噶尔、平定回部、再定两金川、平定台湾、平定缅甸、平定安南、初定廓尔喀及再定廓尔

  • 卷三百九十·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九十蓼花类五言古蓼滩          【明】袁 凯衍迤近横塘坡陀间幽渚轻穂含夕霏丛条偃秋雨縦横覆鱼队閴寂来鸥侣杖策时一临逍遥更延伫五言律蓼花          【

  • 卷八十五 吕不韦列传第二十五·司马迁

    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秦昭王四十年,太子死。其四十二年,以其次子安国君为太子。安国君有子二十馀人。安国君有所甚爱姬,立以为正夫人,号曰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安国君中男名子楚,子楚母曰夏姬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二·佚名

    万历三年九月丙申朔上御皇极殿受礼部进 郊 庙等祀日册○贵州右参政吴椿为广西按察使○丁酉 上御经筵○刑科都给事中严用和为大业方隆恳 圣明益懋时几以保久安长治 上答以儆戒忧勤未尝一时自懈尔大小臣工亦宜精勤

  • 卷之二百八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八十七下上·郝经

    <史部,别史类,郝氏续後汉书>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八十七下上  元 郝经 撰 録第五下上 礼乐 律吕  声音 自孔子没周鲁乐正散而之四方乐已崩矣【原注论语太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七 列传一百二十七·纪昀

    列传宋 【三十一】○宋三十一王尧臣孙抃 田况田锡 王禹偁张咏王尧臣孙抃田况田锡王禹偁张咏△王尧臣王尧臣字伯庸应天府虞城人举进士第一授将作监丞通判湖州召试改秘书省著作郎 【案欧阳修撰尧臣墓志铭作著作佐郎】

  • 第三十二章 首都革命以后·冯玉祥

    首都革命最初的目的,原是要扫除军阀势力,打倒贿选政府,拥护中山先生主义,实现和平统一的主张。但因在军事胜利之中,没有能够建立革命政府,结果仅是给予当时最凶恶的军阀曹锟、吴佩孚一个致命的打击,或能减去异日革命上不少的

  • 卷九·钱时

    钦定四库全书融堂书解卷九宋 钱时 撰周书泰誓上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月戊午师渡孟津作泰誓三篇序云十有一年经云十有三年当是序误一月即十三年正月商之正朔已絶而周之正朔未颁故但云一月也惟十有三年春大防于孟津王

  • 卷一·胡广

    钦定四库全书诗传大全卷一     明 胡广等 撰国风一【安成刘氏曰集传于国风之下系以一者以国风居四诗之首也下文周南一之一者周南又居国风中十五国之首也后仿此】国者诸侯所封之域而风者民俗歌谣之诗也谓之风者

  • 第13章 述而篇第七(2)·孔子

    译文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为师值得我学习的人。我选择其中好的并且学习,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过来。”名家注解朱熹注:“三人同行,其一我也。彼二人者,一善一恶,则我从其善而改其恶焉,是二人者皆我师也。”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三十二·念常

      大元。  ⊙(乙丑) 太祖应天启运圣武皇帝。是年征西夏。明年大会于斡难河。建九游之白旗。共上尊号曰。  成吉思皇帝。都和林 观夫。  圣人出世。威灵气焰。自天佑之。膺命立极。超今迈古。且以凤凰在壳。

  • 佛说清净心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 诏译  佛世尊。一时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苾刍众俱。  佛告诸苾刍言。汝等谛听。若诸声闻修习正行欲得清净心者。当断五法修习七法而令圆满。何等五

  • 四六鸳鸯谱·佚名

    明阴化阳,苏紫盖汇辑明崇祯间刻本《禁书总目》《违碍书目》《禁毁书目·补遗一》载:查鸳鸯谱系明阴化阳辑,皆所摘四六活套之语,殊为狠鄙不堪,中间悖碍处甚多,应请销毁。框20.5*15厘米,四周单边,九行行十八字,小字双行

  • 偏安排日事迹·佚名

    十四卷,不着撰人;接月排日记南明弘光朝事。考此书在谢国桢「晚明史籍考」并无著录,惟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藏有抄本,为一罕见之书。书用「纲目」体裁,自弘光帝即位至北狩一年期间,约有二百七十余日日有记事;且所记颇多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