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于翼传

于翼字文若,是太师、燕公于谨的儿子。

风度潇洒,有识见器量。

十一岁时,娶太祖之女平原公主为妻,授员外散骑常侍,封安平县公,食邑一千户。

大统十六年(550),晋封郡公,加大都督衔,率领太祖随从,为皇宫宿卫。

升镇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散骑常侍、武卫将军。

于谨平定长江以南,把赏赐的奴婢物品,分给儿子们。

于翼什么也不要,只挑选关内名门子弟中有士人风度的,给以优遇。

太祖听说,特地赐给奴婢二百人,于翼坚决推辞,不敢接受。

随即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加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等衔。

六官设置以后,被任命为左宫伯。

孝闵帝登基,出任渭州刺史。

于翼之兄于萛原先在该州任职,施政仁惠。

于翼又以诚相待,严守信用,施政宽和简要,蛮汉各族百姓都感激喜悦,把他们兄弟比作大小冯君。

当时吐谷浑入侵黄河以西,凉、鄯、河三州都被围攻,派使者前来告急。

秦州都督派于翼赶去援救,于翼不服从命令。

下属的官员都以此为话题。

于翼说:“攻打进取的战术,不是蛮族的长处。

这次敌人来侵,不过是抢掠边境牧民罢了。

怎能屯兵城下,多日围攻?抢掠而无所得,势必自行退去。

出动军队前往,也一定追不上。

我估计这件事已经结束,不必再说。”过了几天传来消息,果然同于翼预计的一样。

贺兰祥讨伐吐谷浑,于翼率领州兵担任先锋,深入敌境。

以战功增加食邑一千二百户。

随即征调入朝,授右宫伯。

世宗很喜欢文史,建立麟趾学,凡朝内有专长者,不论地位贵贱,都可参加听讲。

以致于萧扌为、王褒等人以及下贱小人同时成了学士。

于翼对皇帝说:“萧扌为是梁主的嫡子,王褒是梁国的的公卿。

如今与仆役之流混在一起,恐怕不合尊尚贤能、重视官爵的道理。”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诏命于翼规定次序,于是有了区别。

世宗驾崩,于翼与晋公宇文护一同接受遗诏,立高祖为帝。

保定元年(561),贬为军司马。

三年,改封常山郡公,食邑二千九百户。

天和初年,升任司会中大夫,食邑增至三千七百户。

三年(568),皇后阿史那氏从突厥来到,高祖行迎亲之礼,命令于翼总管礼仪制度。

蛮族虽然素无礼节,可是都害怕于翼的礼法,没有人敢于违犯。

后因父亲去世而离职,服丧时过于哀伤,为当时人所称赞。

随即下达诏命,令他任职。

高祖又认为于翼善于鉴别人物,让皇太子及诸王等人的丞相、太傅以下的官员,都委派于翼挑选。

他所提拔的人,都为民众所赞誉,当时舆论都认为他能够任用人才。

升任大将军,总管内外宿卫兵事。

晋公宇文护认为皇帝把于翼视为亲信,心怀猜忌。

就让他转任小司徒,加授柱国。

虽然表面上职位更高,实际上是疏远排斥他。

宇文护被处死以后,皇帝召见于翼,派他前往河东捉拿宇文护之子、中山公宇文训,并代宇文训镇守蒲州。

于翼说:“冢宰目无君王,欺凌皇上,自取灭亡。

元凶既已除掉,余党也应消灭。

可是都是陛下骨肉,而关系疏远者不参与关系亲近者之间的事。

陛下不派用诸王,而派用我这异姓臣子,不仅会遭到人们的肆意议论,愚臣也心有不安。”皇帝认为他的话对,就派越王宇文盛代替于翼。

最初,与齐、陈二国的边境,各自修整边防,虽然互通使节,但每年都要交战。

由于彼此相当,所以都没有取得什么战果。

高祖亲理朝政以后,打算东征,诏命边境城镇,增加储备,加派士兵。

齐、陈二国得到消息,也各自加强边防。

于翼规劝道:“宇文护执政时,曾经出兵到洛阳,不战而败,损失惨重。

数十年积蓄,一下子丢失净尽。

虽然原因在于宇文护没有克敌制胜的计策,但也由于敌人已有防备。

况且沙场交战,互有胜败,白白损失兵员储备,不是高明的策略。

不如解除边境的戒严状态,减少边防军人数,双方继续维持友好关系,让百姓休养生息,对进入我方境内的人员以礼待之。

对方也必然喜欢互通友好,以致边防懈怠而疏于防范,然后再突然出兵,一下子便可占领太行山以东。

如果依然袭用过去的办法,恐怕不是平定的计谋。”皇帝采纳了他建议。

建德二年(573),出任安随等六州五防诸军事、安州总管。

当时大旱,..水断流。

过去的风俗,每逢大旱,要到白兆山祈雨。

高祖已经禁止各种祭祀,将山庙拆除。

于翼派主簿前去祈祷,当天就大雨滂沱,这年获得丰收。

百姓感激他,聚会歌舞,称颂于翼的功德。

四年,高祖准备东征,朝廷大臣中没有人知道这件事。

高祖派纳言卢韫等人先后三次乘坐驿车,到于翼那里请教计谋。

于翼协助策划方略。

大军出发时,诏命于翼率领荆、楚士兵二万人,从宛、叶二城出发,向襄城推进,大将军张光洛、郑恪等人都隶属于他。

十天之内,就攻占齐国的十九座城池。

他部下的都督,随便进入村庄,立即斩首示众。

百姓因此欢欣喜悦,纷纷归附。

适逢高祖患病,下令撤军,于翼也回到安州。

五年,转任陕、熊等七州十六防诸军事、宜阳总管。

于翼认为宜阳无山川屏障,请求移守陕州。

诏命允许,任命他为陕州刺史,总管职位不变。

当年,大军再次东征,于翼从陕州进入九曲,攻克造涧等城,直抵洛阳。

齐国的洛州刺史独孤永业打开城门投降,又迅速攻占黄河以南的九州三十镇。

襄城百姓高兴地重新见到于翼,纷纷携酒劳军,竟然堵塞了道路。

随即被任命为洛、怀等九州诸军事、河阳总管。

不久,调任豫州总管,配置士兵五千人、战马一千匹用来镇守,并配置开府、仪同等官员二十名。

又诏命河阳、襄州、安州、荆州等四州总管辖境内,凡有武功才干者,任凭于翼征调,人数不限。

仪同以下的官爵,可先任命而后上奏。

陈国将领鲁天光包围光州很久,听说于翼到达汝南,急忙退兵而去。

霍州的蛮族首领田元显,倚仗险要地形,不肯归附,这时也送来人质请求归附。

陈国将领任蛮奴率领所属全部兵力进攻田元显,田元显树起栅栏抵抗,毫无二心。

等到于翼回朝以后,田元显便叛变了。

于翼能得到蛮族人心,都像这一类事情。

大象初年,调他入朝,授大司徒。

诏命于翼巡视长城,在边塞设立营垒。

西起雁门,东至碣石,建立新垒,改造旧垒,全部设在要害之处。

又被任命为幽定七州六镇诸军事、幽州总管。

原先,突厥多次入侵抢掠,居民流离失所。

于翼早有威名,又加强巡逻,突厥从此不敢再来侵犯边境,百姓得以安居。

尉迟迥据有相州起兵时,写信召于翼起事。

于翼捉住尉迟迥的使者,连同信件一块送往京师。

当时隋文帝执政,赏赐于翼杂色丝织品一千五百段、粟麦一千五百石,另有珍宝及服用玩赏物品,升任上柱国,封任国公,食邑增至五千户,另在任城县食邑一千户,收其租税。

于翼又让儿子于让上表劝隋文帝称帝,并请求入朝。

隋文帝答应了他的请求。

开皇初年,授太尉。

有人告发于翼,说他从前在幽州时想随同尉迟迥起事,隋文帝把他召到专门囚禁有罪官吏的牢狱,派司法官审查讯问。

随即因无实据而释放,恢复原任官职。

三年(583)五月去世。

追赠原任官职,加赠蒲、晋、怀、绛、邵、汾六州诸军事、蒲州刺史,谥号为“穆”。

于翼为人恭顺节俭,与人无争,常以骄傲自满为戒,因此能一直保持着功绩声名。

儿子于玺,官至上大将军、军司马,封黎阳郡公。

于玺之弟于诠,官至上仪同三司、吏部下大夫,封常山公。

于诠之弟于让,官至仪同三司。

尉迟迥举兵时,河西公李贤之弟李穆任并州总管,也捉住尉迟迥的儿子送往京师。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五十六 张轨(子寔 寔弟茂 寔子骏 骏子重华 华子耀灵 灵伯父祚 灵弟玄靓 靓叔天锡)·房玄龄
  卷四百三十五 元祐四年(己巳,1089)·李焘
  后汉光武皇帝纪四卷第四·袁宏
  广西巡抚金奏折三条 三、风水先生摇唇鼓舌,祸从口出·雍正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九十七·佚名
  六三 江苏巡抚萨载奏呈苏州书局续购遗书目录并仍令委员随处谘访佚书折·佚名
  史记集解卷二十八·裴骃
  卷一百十三·司马迁
  ·覆台镇曾辑五书·丁曰健
  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司马迁
  楚王石重信传·薛居正
  王继勋传·脱脱
  谢瑜传·张廷玉
  卷二百十二·佚名
  卷十二·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七出 抄没·陆采

    【瑞云浓】〔外上〕海宇重淸。四境乍收烽火。〔老旦上〕旧日山河再安妥。〔旦贴上〕全家百口。向死裏别偷生路。〔合〕无祸。明知是苍天回护。〔外〕夫人。且喜昨者李令公军马杀退贼兵。朝廷大驾自奉天起程。

  • 卷五十九·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五十九明 高棅 编五言律诗四正始【下之三】薛稷春日登楼野望凭轩聊一望春色几芳菲野外烟初合楼前花正飞娇莺哢新响斜日防余晖谁忍孤游客言念独依依李适奉和圣制九日侍宴应制【得高字】禁苑秋

  • 卷七百四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四十八李中春闺辞二首卷帘迟日暖睡起思沈沈辽海音尘远春风旅馆深疎篁留鸟语曲砌转花隂寄语长征客流年不易禁不得辽阳信春心何以安鸟啼窗树晓梦断碧烟残绿监开还懒红顔驻且难相思谁可诉时

  • 庄宗纪四·薛居正

    同光元年冬十月辛未朔,日有食之。是日,皇后刘氏、皇子继岌归邺宫,帝送于离亭,歔欷而别。诏宣徽使李绍宏、宰相豆卢革、租庸使张宪、兴唐尹王正言同守邺城。壬申,帝御大军自杨刘济河。癸酉,至郓州。是夜三鼓,渡汶。时王彦章守

  • 卷三百十三 元豐四年(辛酉,1081)·李焘

      起神宗元豐四年六月盡其月   六月丙辰朔,荊湖北路轉運使孫頎【一】等言,乞於辰州【二】會溪城量益戍兵五七百人,漸招納上溪諸蠻,仍差知辰州張鄰臣、通判柳概措置。從之。   夔州路轉運司言;南平軍播州夷界巡檢楊光

  • 第十五回 王彦章丧师失律 梁末帝陨首覆宗·蔡东藩

      却说唐主李存勗,因郓州将卢顺密来降,即欲依顺密计议,进袭郓州。当下与诸臣商定进止,郭崇韬等都说未可。唐主独召李嗣源入商,嗣源尝自悔胡柳渡河,致遭谴罚,见十二回。至是欲立功补过,即慨然进言道:“我朝连年用兵,生民疲敝,

  • 皇清开国方略卷二十·阿桂

      太宗文皇帝【天聪九年乙亥正月至九月】  天聪九年春正月癸酉  命功臣管各牛录  免功臣拜音图等徭役并令专管各牛录其因战功勤职増给壮丁及力战阵亡増给其子壮丁俱令专管  丁丑正宗室名分  太宗命管礼部

  • 元明事类钞卷四十·姚之骃

    虫豸门蝉旧殻新声 张宏范新蝉诗一自返魂遗旧殻便将秋恨入新声短翼含风 马臻闻蝉诗短叶含风薄似秋一声声带夕阳愁年年古栁官塘路催得行人白尽头乗夜出 潜确类书蝉皆乗昏夜方出土中升髙处背拆而出所以夜出者一似畏人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七·纪昀

    艺文略 【二】礼类第二 【周官 仪礼 礼记 月令 会礼 仪注】乐类第三 【乐书 舞 乐器】小学类第四 【文字 音韵 音释 古文 法书】○礼类第二(臣)等谨案郑志礼类分周官仪礼丧服礼记月令会礼仪注七门分并丧服于

  • 一○七二 河南巡抚何裕城奏覆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一○七二 河南巡抚何裕城奏覆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乾隆四十九年十二月初十日河南巡抚臣何裕城跪奏,为抽改《纲目续编》部数,并解缴挖改字迹遵旨汇奏事。恭照《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发明》、《广义》各条内违

  • 李皇后传·薛居正

    高祖皇后李氏,晋阳人。高祖卑微时,曾在晋阳的别墅放马,乘机在夜间闯入她家,将她抢来与她成亲。到高祖掌管藩镇时,封她为魏国夫人。高祖在太原立国,想对军士颁行赏赐,因国家资财不足,准备向民间征敛,以促成此事。皇后听到后劝谏

  • 例言·梁启超

    一国之伟人,间世不一见也,苟有一二,则足以光其国之史乘,永其国民之讴思。百世之下,闻其风者,心仪而力追之,虽不能至,而或具体而微焉,或有其一体焉,则薪尽火传,犹旦莫也,国于是乎有与立。夫导国民以知尊其先民,知学其先民,则史家之职

  • 提要·童品

      【臣】等谨案春秋经辨疑一卷明童品撰品兰溪人事迹无考前有自序题成化戊戌冬十一月末又有治壬戌二月跋云是岁品以儒学生教授于陆生震汝亨之家成此一帙距今二十五年云云盖老儒也春秋三传左氏采诸国史公谷授自经

  • 卷二十三·佚名

    <经部,四书类,日讲四书解义> 钦定四库全书 日讲四书解义卷二十三 孟子【下之五】 告子章句上 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将戕贼杞柳而後以为桮棬也如

  • 学记·姚际恒

    此亦是当时子书,辑礼者以其言学,故采之。义近醇正,所乏精深之致,观篇中托物比兴语,似矜词彩,而于圣人之道尚有未契合者。石梁王氏以「泛论」目之,为有见。后儒但以其篇名言学,便极为推崇,力驳泛论二字之非,正未晓其义尔。(卷六

  •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二十二·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持戒波罗蜜多品第七之五尔时世尊。说是义已。复增教示诸大菩萨摩诃萨众。说伽陀曰。应观世间能救护一切有情最胜因诸无边智悉了知获得涅盘无量乐往来殊

  • 晏子春秋集释·吴则虞

    训诂著作。8卷。吴则虞著。中华书局1962年初版。正文沿用湖南思贤书局清人苏舆校本,断句参用明人杨慎本、凌澄初本,及王舟瑶圈点本。吸取前人四十余种笔记、校证、注释的研究成果,并以案语形式著录己见。证引广博,折

  • 谭曲杂札·凌濛初

    古典戏曲论著。明人凌濛初著。这部著作共15则。本文以元曲的“本色”为其论述明传奇优劣的标准,开宗明义就说:“曲始于胡元,大略贵当行不贵藻丽。其当行者曰本色。”因而他认为梁辰鱼始为工丽之滥觞,并对王世贞盛赞梁辰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