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翼传
于翼字文若,是太师、燕公于谨的儿子。
风度潇洒,有识见器量。
十一岁时,娶太祖之女平原公主为妻,授员外散骑常侍,封安平县公,食邑一千户。
大统十六年(550),晋封郡公,加大都督衔,率领太祖随从,为皇宫宿卫。
升镇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散骑常侍、武卫将军。
于谨平定长江以南,把赏赐的奴婢物品,分给儿子们。
于翼什么也不要,只挑选关内名门子弟中有士人风度的,给以优遇。
太祖听说,特地赐给奴婢二百人,于翼坚决推辞,不敢接受。
随即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加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等衔。
六官设置以后,被任命为左宫伯。
孝闵帝登基,出任渭州刺史。
于翼之兄于萛原先在该州任职,施政仁惠。
于翼又以诚相待,严守信用,施政宽和简要,蛮汉各族百姓都感激喜悦,把他们兄弟比作大小冯君。
当时吐谷浑入侵黄河以西,凉、鄯、河三州都被围攻,派使者前来告急。
秦州都督派于翼赶去援救,于翼不服从命令。
下属的官员都以此为话题。
于翼说:“攻打进取的战术,不是蛮族的长处。
这次敌人来侵,不过是抢掠边境牧民罢了。
怎能屯兵城下,多日围攻?抢掠而无所得,势必自行退去。
出动军队前往,也一定追不上。
我估计这件事已经结束,不必再说。”过了几天传来消息,果然同于翼预计的一样。
贺兰祥讨伐吐谷浑,于翼率领州兵担任先锋,深入敌境。
以战功增加食邑一千二百户。
随即征调入朝,授右宫伯。
世宗很喜欢文史,建立麟趾学,凡朝内有专长者,不论地位贵贱,都可参加听讲。
以致于萧扌为、王褒等人以及下贱小人同时成了学士。
于翼对皇帝说:“萧扌为是梁主的嫡子,王褒是梁国的的公卿。
如今与仆役之流混在一起,恐怕不合尊尚贤能、重视官爵的道理。”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诏命于翼规定次序,于是有了区别。
世宗驾崩,于翼与晋公宇文护一同接受遗诏,立高祖为帝。
保定元年(561),贬为军司马。
三年,改封常山郡公,食邑二千九百户。
天和初年,升任司会中大夫,食邑增至三千七百户。
三年(568),皇后阿史那氏从突厥来到,高祖行迎亲之礼,命令于翼总管礼仪制度。
蛮族虽然素无礼节,可是都害怕于翼的礼法,没有人敢于违犯。
后因父亲去世而离职,服丧时过于哀伤,为当时人所称赞。
随即下达诏命,令他任职。
高祖又认为于翼善于鉴别人物,让皇太子及诸王等人的丞相、太傅以下的官员,都委派于翼挑选。
他所提拔的人,都为民众所赞誉,当时舆论都认为他能够任用人才。
升任大将军,总管内外宿卫兵事。
晋公宇文护认为皇帝把于翼视为亲信,心怀猜忌。
就让他转任小司徒,加授柱国。
虽然表面上职位更高,实际上是疏远排斥他。
宇文护被处死以后,皇帝召见于翼,派他前往河东捉拿宇文护之子、中山公宇文训,并代宇文训镇守蒲州。
于翼说:“冢宰目无君王,欺凌皇上,自取灭亡。
元凶既已除掉,余党也应消灭。
可是都是陛下骨肉,而关系疏远者不参与关系亲近者之间的事。
陛下不派用诸王,而派用我这异姓臣子,不仅会遭到人们的肆意议论,愚臣也心有不安。”皇帝认为他的话对,就派越王宇文盛代替于翼。
最初,与齐、陈二国的边境,各自修整边防,虽然互通使节,但每年都要交战。
由于彼此相当,所以都没有取得什么战果。
高祖亲理朝政以后,打算东征,诏命边境城镇,增加储备,加派士兵。
齐、陈二国得到消息,也各自加强边防。
于翼规劝道:“宇文护执政时,曾经出兵到洛阳,不战而败,损失惨重。
数十年积蓄,一下子丢失净尽。
虽然原因在于宇文护没有克敌制胜的计策,但也由于敌人已有防备。
况且沙场交战,互有胜败,白白损失兵员储备,不是高明的策略。
不如解除边境的戒严状态,减少边防军人数,双方继续维持友好关系,让百姓休养生息,对进入我方境内的人员以礼待之。
对方也必然喜欢互通友好,以致边防懈怠而疏于防范,然后再突然出兵,一下子便可占领太行山以东。
如果依然袭用过去的办法,恐怕不是平定的计谋。”皇帝采纳了他建议。
建德二年(573),出任安随等六州五防诸军事、安州总管。
当时大旱,..水断流。
过去的风俗,每逢大旱,要到白兆山祈雨。
高祖已经禁止各种祭祀,将山庙拆除。
于翼派主簿前去祈祷,当天就大雨滂沱,这年获得丰收。
百姓感激他,聚会歌舞,称颂于翼的功德。
四年,高祖准备东征,朝廷大臣中没有人知道这件事。
高祖派纳言卢韫等人先后三次乘坐驿车,到于翼那里请教计谋。
于翼协助策划方略。
大军出发时,诏命于翼率领荆、楚士兵二万人,从宛、叶二城出发,向襄城推进,大将军张光洛、郑恪等人都隶属于他。
十天之内,就攻占齐国的十九座城池。
他部下的都督,随便进入村庄,立即斩首示众。
百姓因此欢欣喜悦,纷纷归附。
适逢高祖患病,下令撤军,于翼也回到安州。
五年,转任陕、熊等七州十六防诸军事、宜阳总管。
于翼认为宜阳无山川屏障,请求移守陕州。
诏命允许,任命他为陕州刺史,总管职位不变。
当年,大军再次东征,于翼从陕州进入九曲,攻克造涧等城,直抵洛阳。
齐国的洛州刺史独孤永业打开城门投降,又迅速攻占黄河以南的九州三十镇。
襄城百姓高兴地重新见到于翼,纷纷携酒劳军,竟然堵塞了道路。
随即被任命为洛、怀等九州诸军事、河阳总管。
不久,调任豫州总管,配置士兵五千人、战马一千匹用来镇守,并配置开府、仪同等官员二十名。
又诏命河阳、襄州、安州、荆州等四州总管辖境内,凡有武功才干者,任凭于翼征调,人数不限。
仪同以下的官爵,可先任命而后上奏。
陈国将领鲁天光包围光州很久,听说于翼到达汝南,急忙退兵而去。
霍州的蛮族首领田元显,倚仗险要地形,不肯归附,这时也送来人质请求归附。
陈国将领任蛮奴率领所属全部兵力进攻田元显,田元显树起栅栏抵抗,毫无二心。
等到于翼回朝以后,田元显便叛变了。
于翼能得到蛮族人心,都像这一类事情。
大象初年,调他入朝,授大司徒。
诏命于翼巡视长城,在边塞设立营垒。
西起雁门,东至碣石,建立新垒,改造旧垒,全部设在要害之处。
又被任命为幽定七州六镇诸军事、幽州总管。
原先,突厥多次入侵抢掠,居民流离失所。
于翼早有威名,又加强巡逻,突厥从此不敢再来侵犯边境,百姓得以安居。
尉迟迥据有相州起兵时,写信召于翼起事。
于翼捉住尉迟迥的使者,连同信件一块送往京师。
当时隋文帝执政,赏赐于翼杂色丝织品一千五百段、粟麦一千五百石,另有珍宝及服用玩赏物品,升任上柱国,封任国公,食邑增至五千户,另在任城县食邑一千户,收其租税。
于翼又让儿子于让上表劝隋文帝称帝,并请求入朝。
隋文帝答应了他的请求。
开皇初年,授太尉。
有人告发于翼,说他从前在幽州时想随同尉迟迥起事,隋文帝把他召到专门囚禁有罪官吏的牢狱,派司法官审查讯问。
随即因无实据而释放,恢复原任官职。
三年(583)五月去世。
追赠原任官职,加赠蒲、晋、怀、绛、邵、汾六州诸军事、蒲州刺史,谥号为“穆”。
于翼为人恭顺节俭,与人无争,常以骄傲自满为戒,因此能一直保持着功绩声名。
儿子于玺,官至上大将军、军司马,封黎阳郡公。
于玺之弟于诠,官至上仪同三司、吏部下大夫,封常山公。
于诠之弟于让,官至仪同三司。
尉迟迥举兵时,河西公李贤之弟李穆任并州总管,也捉住尉迟迥的儿子送往京师。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五十六 张轨(子寔 寔弟茂 寔子骏 骏子重华 华子耀灵 灵伯父祚 灵弟玄靓 靓叔天锡)·房玄龄 卷四百三十五 元祐四年(己巳,1089)·李焘 后汉光武皇帝纪四卷第四·袁宏 广西巡抚金奏折三条 三、风水先生摇唇鼓舌,祸从口出·雍正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九十七·佚名 六三 江苏巡抚萨载奏呈苏州书局续购遗书目录并仍令委员随处谘访佚书折·佚名 史记集解卷二十八·裴骃 卷一百十三·司马迁 ·覆台镇曾辑五书·丁曰健 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司马迁 楚王石重信传·薛居正 王继勋传·脱脱 谢瑜传·张廷玉 卷二百十二·佚名 卷十二·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