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郊问第二十九

定公问于孔子曰:“古之帝王必郊祀其祖以配天,何也?”孔子对曰:“万物本于天,人本乎祖,郊之祭也,大报本反始也,故以配上帝。天垂象,圣人则之,郊所以明天道也。”公曰:“寡人郊而莫同,何也?”孔子曰:“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周人始以日至之月冬日至而日长大报天而主日配以月,故周之始郊,其月以日至,其日用上辛,至于启蛰之月,则又祈谷于上帝,祈求也为农祈谷于上帝月令孟春之月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兼无仲冬大郊之事至于祈农与天子同故春秋传曰夫郊祀后稷以祈农事也是故启蛰而郊郊而后耕而说学者不知推经礼之指归皮肤妄说至乃颠倒神只变易时日迁改兆位良可痛心者也此二者天子之礼也。鲁无冬至,大郊之事降杀于天子,是以不同也。”公曰:“其言郊,何也?”孔子曰:“兆丘于南,所以就阳位也,于郊,故谓之郊焉。”兆丘于南谓之圆丘兆之于南郊也然则郊之名有三焉筑为圆丘以象天自然故谓之圆丘圆丘之人所造故谓之泰坛于南郊在南说学者谓南郊与圆丘异若是则诗易尚书谓不圜丘也又不通泰坛之名或乃谓周官圜丘虚妄之言皆不通典制也曰:“其牲器何如?”孔子曰:“上帝之牛角玺栗,必在涤三月,涤所以养生具后稷之牛唯具,别祀稷时牲亦刍之三月配天之时献故唯具之也所以别事天神与人鬼也,别彼列切牲用骍,尚赤也,用犊,贵诚也,犊质悫贵诚之美也扫地而祭于其质也,地圜丘之地扫焉而祭贵其质也器用陶匏,以象天地之性也,人之作物无可称之故取天地之性以自然也万物无可称之者,故因其自然之体也。”公曰:“天子之郊,其礼仪可得闻乎?”孔子对曰:“臣闻天子卜郊,则受命于祖庙,而作龟于祢宫,祢宫父庙也受祭天之命于祖而作龟于父庙尊祖亲考之义也。卜之日,王亲立于泽宫,以听誓命,受教谏之义也,泽宫宫也誓命祭天所行威仪也王亲受之故曰受教谏之义既卜,献命库门之内,所以诫百官也。将郊,则天子皮弁以听报,示民严上也。报白也王夙兴朝服以待白祭事后服衮郊之日,丧者不敢哭,凶服者不敢入国门,汜扫清路,行者必止,汜遍也清路以新土无复行之弗命而民听,敬之至也。以王恭敬事天故民化之不令而行之也天子大裘以黼之,被衮象天,大裘为黼文也言被之大裘其有象天之文故被之道路至大坛而脱之乘素车,贵其质也,旗十有二旒,龙章而设以日月,所以法天也,既至泰坛,王脱裘矣,服衮以临,燔柴戴冕,璪十有二旒,则天数也。臣闻之诵诗三百,不足以一献,祭群小祀一献之礼,不足以大飨,大飨祫祭天王大飨之礼,不足以大旅,大旅祭五帝也大旅具矣,不足以飨帝,飨帝祭天是以君子无敢轻议于礼者也。”

猜你喜欢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九十九·杨仲良
  卷第九·徐鼒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佚名
  首卷一 序·佚名
  ●叙·金科豫
  三九五 四库全书馆总裁英廉奏请旨仍令于敏中纂办《日下旧闻考》折·佚名
  列传卷第三十三 高丽史一百二十·郑麟趾
  郁林王本纪·萧子显
  张惠绍传·姚思廉
  高祖本纪·刘昫
  王衍传·欧阳修
  卷一百四·阿桂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三十五·佚名
  卷第廿五·太安万侣
  王承祖·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九·阮阅

      ●卷二十九·咏茶门  库部林郎中说,建州上春采茶时,茶园人无数,击鼓声闻数里。然一园中才间垄,茶品已相远,又况山园之异耶?苕溪渔隐曰:欧阳永叔《尝新茶》诗云:“年穷腊尽春欲动,蛰雷未起驱龙蛇。夜闻击鼓满

  • 卷第一百一·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晋纪二十三〔起上章涒滩(庚申),尽着雍执徐(戊辰

  • 卷三下·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三下 【壬戌】太宗孝文皇帝元年冬十月徙琅邪王泽为燕王封赵幽王子遂为赵王○以陈平为左丞相周勃为右丞相灌婴为太尉论功?

  • 卷之二百七·佚名

    洪武二十四年春正月己丑朔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乌思藏必力公尚师辇卜阇搠思吉结卜遣使坚敦真等以所获故元云南行省银印来献及黑胜等寺僧吉剌思巴星吉等遣喃哥等来贡马及方物诏赐使者文绮衣各一袭钞二十五锭○

  • 卷三十二·徐一夔

    钦定四库全书 明集礼卷三十二 宾礼三 遣使 总序 古者天子於服内诸侯有间问致赈贺庆致禬之礼九州之外未尝遣使往聘也至汉高帝遣陆贾使南粤赐以印绶孝文之时复遣陆贾奉诏使南粤孝武有事四夷遣张骞以郎使西域苏武以中郎

  • 卷七·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七旗分志七八旗佐领七【正白旗满洲佐  正白旗包衣佐领管领】正白旗满洲佐领下【四参领至五参领】第四参领第一佐领系国初以扎坤木地方来归人丁编立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九十·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九十 洪武七年六月乙未朔,五色云见。 日本国遣僧宣闻溪、净业喜春等来朝,贡马及方物,诏却之。时日本国持明与良怀争立,宣闻溪等赍其国臣之书达中书省而无表文,上命却其贡,仍赐宣闻溪等文绮、纱罗各二

  • 三十五年·佚名

    (壬寅)三十五年大明萬曆三十年春正月1月1日○朔甲午,遞吏曹判書沈喜壽、參判鄭賜湖、參議辛慶晋,削正郞李弘冑、成晋善等職,以備擬鄭宗溟事,被推勘,竝論罪。以柳永慶爲吏曹判書。時,永慶眷注日隆,而三公擬薦吏判時,不爲擧論,上特

  • 卷首上·汪克宽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胡傳附録纂疏卷首上元 汪克寛 撰序古者列國各有史官【晉董狐齊大史楚相之類朱子語薛士龍曰魯隱初僭史殊不知周官所謂外史合四方之志便是四方諸侯皆有史諸侯若無史外史何所稽考而為史如古人生子則

  • 卷首·乾隆

    <子部,儒家类,御览经史讲义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首周易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检讨【臣】孙景烈朱子曰此专以天道明干义又析元亨利贞为四德以发明之而此一节首释元义也大哉叹辞元大也始也乾元天德之大始故万物

  • 卷十七·范家相

    钦定四库全书诗沈卷十七栁州府知府范家相撰大雅荡诗以殷受比厉王与书微子一篇可互证彊御掊克流言冦攘即书所谓罔不草窃奸宄师师非度也炰烋中国敛怨为德即书所谓敛仇召敌不怠也明晦号呼俾昼作夜即沉酗败乱厥德也蜩螗沸

  • 第二十五章 四大法·林语堂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31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2 )。[语译]在

  • 礼记要义卷第七·魏了翁

    曾子问一君世子告殡之礼二子世子适子太子冢子之别君薨而世子生者案聘礼云子即位不哭公羊云君存称世子君薨称子其此旣君薨仍称世子者以其别于庶子又用世子之礼告殡故虽君薨犹称世子异于春秋之例案左传桓六年子同生贾杜

  • 卷四十三(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日藏分送使品第九尔时娑伽罗龙王白光味菩萨言:大德。乃能忆念如是过去宿命劫中种种善业无量往事而不忘失。及说虚空星宿照明安施法用。悉皆了达一一无遗。於三界中最尊最胜。智慧第一更无能过。是故彼龙并及我等。如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三十七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三十七卷明慈悲有实益 广明慈心中布施发愿事 广明菩萨所修之慈即万行 广明慈益象见师子力士移石卢至长者斯那大多女人及提婆达多憍萨罗贼流离太子梵行品之第二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至)如是

  • 西方合论 第四卷·袁宏道

    西方合论 第四卷第四教相门夫一大藏教。如器衔空。空无相体。器有方圆。器尽空除。缘亡教灭。是故随缘普应。则涅槃真如。一器也。称智自在。则名相专持。一空也。药无定方。定方以病。岂谓玉屑珊瑚。无上妙药

  • 卷四十四·彭绍升

    居士传四十四管杨陶焦唐瞿传管登之名志道。太仓人。学者称东溟先生。为诸生。笃学力行。隆庆初知府蔡公建中吴书院。以登之为师。集诸生讲学。甞曰。世必有遯世不见知而不悔之志。而後可以载道。必有行一不义杀一不辜

  • 叙·呆翁行悦

    续藏经 列祖提纲录清 行悦集列祖提纲录叙住黄梅四祖双峰山东吴嗣祖沙门戒显撰灵山拈华。少室安心。虽曰直指单传不立文字。而以楔出楔。用兵止兵。既於无言说中而藉言说。即於无纲要中而有纲要。故曰。依经解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