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男子之尾

上海白克路宝隆医院头等病房中,近到有年约二十岁左右之张姓男子。其人生有一尾,长不及一尺,形似猪尾,皮色与人身皮肤为异。经德医克利医生摄影后,用利剪剪去,将此尾浸入药水中。此人剪尾后亦无他异,惟素患有神经病,与之言语,不甚明了。吾国人素有豚尾之号,今则实有其事矣。

猜你喜欢
  帝纪第三 武帝·房玄龄
  卷二百九十七·列传第五十六·脱脱
  卷一百六十 志一百三十五·赵尔巽
  卷九十三 晉紀十五·司马光
  第三十三回 享太平与民同乐 儆权阉为主斥奸·蔡东藩
  卷五十一·杨士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五十五·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四·佚名
  卷之四十六·佚名
  清波杂志序·周煇
  第二三四申光绪十八年十一月初八日一一五○九--二四·佚名
  一六 橘子屋读书二·周作人
  五八、子思生年考(附颜般、王慎、长息)·钱穆
  提要·宋敏求
  卷上·郑兴裔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闻礼·唐圭璋

      闻礼字立之,号钓月,临濮人。曾官胥口监征。  玉漏迟  絮花寒食路。睛丝罥日,绿阴吹雾。客帽欺风,愁满画船烟浦。彩柱秋千散后,恨尘锁、燕帘莺户。从间阻。梦云无准,鬓霜如许。  夜永绣阁藏娇,记掩扇传歌。剪灯留语

  • 卷四十五·唐圭璋

    【张弘范:词作27首】○木兰花慢题毫州武津关忆谯都风物,飞一梦,过千年。羡百里溪程,两行堤柳,数万人烟。伤心旧家遗迹,谩斜阳、流水接长天。冷落故祠香火,白云泪眼潸然。行藏好向故人传。椽笔舞蛮笺。总纠纠

  • 小畜集补钞·管庭芬

    宋诗钞补小畜集补钞王禹偁寄商州冯十八仲咸同年迁客秋来捧诏还,故人多怪鬓毛班。重为东掖垣中士,犹梦西晖亭下山。薄忆宦情皆是幻,老思身计不如闲。何时获约同归隐,水竹萧萧但掩关。移任长洲移任长洲县,舟中兴自馀。篷高犹

  • 樵云独唱巻五·叶颙

    (元)叶颙 撰○律诗幽居杂兴疎斋清夜醒修径白云长袖归南山影心潜上国光西风岩桂老细雨野椒黄地僻人踪少烟扉开竹房和张仲达客苏州春暮览古韵异国逢春暮惊心对日西湖生吴水冷云压楚山低老树风霜古荒城烟雨迷夫差旧台馆花

  • 卷四十一·志第八·柯劭忞

      ○天文上   日食日晕珥诸变 月五星凌犯及星变上   郭守敬创制诸仪表,台官遵用百年,测验之精,远逾前代。于是日食、月五星凌犯,与夫彗孛、飞流之躔次,凡台官所测者,毕上于中书省,而载于中书之日历。虽不论占候,然元

  • 第四章 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十四)·陈寅恪

    ◎第三期自崇祯十四年辛已夏河东君与牧斋结褵于茸城起,至崇祯十六年癸未冬绛云楼落成时止,将近三年,此期间之岁月虽不可谓之甚短,但其间仅有两大事可纪:一为河东君之患病,一为绛云楼之建造。河东君之患病约历二年,则又占此期

  • 卷一百八·杨士奇

    永乐八年九月乙丑朔○改北京滦州河泊所为滦州蚕沙河泊所○丙寅○封楚王槙苐七女为澧阳郡主授张鉴中奉大夫宗人府仪宾以主配之鉴湖广都指挥佥事皋之从子○丁卯○古路庆之地女直头目不里哈等来朝授千百户之职不里哈等乞

  • 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十一·杨士奇

    洪熙元年十一月丙申朔行在钦天监进宣德元年大统历上御正朝受之给诸王群群颁行天下 丁酉升行在礼科给事中吴登为行在鸿胪寺右寺丞行在中书舍人叶蓁姚秩为行在翰林院编脩擢翰林院庶吉士王连何志曾泉万硕木讷张观沈善周

  • 第一二三禀光绪九年四月(?)一一三一二-一五·佚名

    台北知府对巡抚、按察使、道台,禀报头役被控索诈案件之办案经过并请示敬〔再〕禀者(注),新竹县役徐祥,前被监生张琼荣、民人王居、隘首张进生等,在前抚宪岑行辕,控告藉案索诈、抢掳、毙命,经蒙亲提人证,研

  • 一二二一 质郡王永瑢等奏查出遗失四库全书有印底本缘由折·佚名

    一二二一 质郡王永瑢等奏查出遗失四库全书有印底本缘由折乾隆五十二年六月二十九日臣永瑢、臣阿桂谨奏:窃臣等奉旨清查四库全书底本,业将派员查办缘由,恭折具奏。【真按:纂修四库全书档案所遗漏的档案】数日以来,据各该提

  • 历代名贤确论卷五十三·佚名

    武帝下孔融【东坡】孔融祢衡杨修【鲁直】华佗【刘禹锡】荀彧【温公】曹氏代汉【黄鲁直】管宁【东坡 子由】华歆邴原管宁三友【子西】臧洪为张超死【少游】使蒋干说周瑜【东坡】孔融东坡曰文举以英伟冠世之资师表海内

  • 温子升传·魏收

    温子升,字鹏举,自称太原人,晋代大将军温峤的后代。世代居住江左。祖恭之,刘义隆政权彭城王刘义康的户曹,避难归国,定居在济陰冤句,因而成为该郡县人。家中世代寒微。父温晖,兖州左将军府长史,行济陰郡事。子升开始在崔灵恩、刘

  • 卷七十七·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七十七明 杨士奇等 撰宗室宋仁宗时张方平上论曰臣闻昔在帝尧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而後平章百姓恊和万邦三代之王莫不封建宗子以为藩卫周之

  • 管子补注卷十八·刘绩

      入国第五十四【谓始有国入而行化】   杂篇五  入国四旬五行九惠之教【旬即廵也谓四靣五方行而施九惠之教】一曰老老【以养老之礼养老者】二曰慈幼三曰恤孤四曰养疾五曰合独六曰问疾七曰通穷八曰振困九曰接絶

  • 大雲初分正行健度第十八·佚名

    尔时大雲密藏菩萨言:世尊,有十正道法门。惟愿如来。广分别说。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宣说。有深广行法门。健行法门。现力法门健胜法门。一切天人法门。入一切时法门。不染一切时法门。一

  •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一·宗喀巴

    道前基础初归敬颂〔科〕科判分二甲一初归敬颂及略述本论之重要甲二初开为四门今甲一初归敬颂及略述本论之重要南无姑如曼殊廓喀耶(藏语)敬礼尊重妙音(汉译)俱胝圆满妙善所生身,成满无边众生希愿语;如实观见无余所知意,于是释

  • 白华山人诗说·厉志

    清代诗论著作。2卷。厉志著。书中论诗标举意气情韵,认为一切好诗,“其诗之胜之处,实其情之过人所致”。厉志以神气情意为统领,于学古与创新关系有独到精辟之见。主要从学诗角度表明诗学见解要不离“学古”一旨。如云:

  • 佛祖历代通载·念常

    简称《佛祖通载》。元临济宗沙门念常撰。原二十二卷,明北藏分作三十六卷,内容依旧,后多从之。是一部编年体佛教史书。清代《四库提要》有著录。明《北藏》、《嘉兴藏》、清 《龙藏》、《频伽藏》 及 《续藏》 皆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