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十四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加十三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议政大臣武英殿大学士兼工部尚书仍兼管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臣福敏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太保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加六级臣徐本光禄大夫经筵讲官议政大臣协办内阁大学士事务礼部尚书仍兼管太常寺鸿胪寺事臣三泰等奉敕修

  雍正十年。壬子。春正月。己未朔。上于宫中拜神毕。御殿。王以下文武各官。及外藩使臣等。上表朝贺。停止筵宴

  ○朝鲜国王李昑、遣陪臣李樘等。表贺冬至、元旦、万寿节。及进岁贡礼物。宴赉如例

  ○癸亥。孟春。享太庙。上命皇四子弘历行礼

  ○遣官祭太岁之神

  ○乙丑。世祖章皇帝忌辰。遣官祭孝陵

  ○丁卯。顺天府进春

  ○谕八旗兵丁等。兵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不备。帝王之治天下。未有不以明武备为先务。而兵丁之武艺。亦未有不勤加训练、而能有成者。从来士农工商。各治一业。苟不专心竭力。则其业必不精。况兵丁所司者。皆战斗之事。弯弓挟矢。冒镝冲锋。非膂力刚强。不能披坚执锐。非技艺娴熟。不能克敌宣威。奈何怠惰苟安。虚度岁月。不思国家设兵之本意。不念自己专司之职业乎。尔兵丁等世受国恩。朝廷爱养。犹如赤子。凡八旗将军大臣等。多由行伍出身。渐登荣显。尔等诚能立志向上。奋勉自励。勤加练习。技勇可观。将来建立功勋。驰名军伍。不但本身有上进之阶。且光耀宗祖。荣及子孙。受福曷可限量哉。国家承平日久。人人耽于安逸。武备渐弛。今当边陲用兵。是以降上□日令勤加操演。又念操演之兵。若仍轮流值班。则其力难以兼顾。而工夫未免间断。是以不令该班。俾得专心训练。又复给以饭钱。资其食用。无非体恤尔等之勤劳也。尔等各宜勉力学习。如骑射。长枪之类。必令纯熟精强。用成国家之劲旅。以柔弱怯懦为耻。以安逸华丽为戒。人之力量。用之则日增。不用则日减。如出城操练之际。正可演习步行。又何必骑马乘车。徒多糜费。嗣后果能仰遵朕训。努力向前。且互相劝勉。鼓励锐气。朕必闻知。加以格外之恩赏。如有不肖之徒。苟且怠玩。甚至妄生怨言。摇惑众听。此不但藐视公事。自误功名。实为人心风俗之害。经朕察出。必以军法从事。勉之勉之

  ○谕八旗该班兵丁等。目今军兴之际。兵丁等训练操演。甚为紧要。若以操演之兵。仍令照旧该班。则训练未有专功。技艺难以纯熟。是以特加挑选。令其每日操演。将尔等分作两班。轮流当差。所以使操演之兵。得专心学习也。然人果有上进之志。何时不可黾勉。何地不可学习。即如尔等换班之时。原可练习技艺。虽该班之地。不便演放枪炮。而拉弓相扑舞棍趋走等技艺。在领班之大臣官员。未尝不可训练。尔等慎勿以未经入选。不在操演之列。自甘懦弱。而不勤加训练也。夫该班与操演。俱系一体出力。且操演兵丁。如有缺少。自必于该班兵丁内挑补。则尔等不更当奋勉乎。见今虽将尔等分为两班。较前稍为劳苦。然较之军前之人。则劳苦又相悬绝矣。数年后。仰邀天眷。大兵凯旋之时。尔等差使。仍得暇豫从容。傥目今不思黾勉。但偷一时之安。以致技艺生疎。则日后必为无用之废人。国家经制钱粮。岂有养赡废人之理。如有此等无知不肖之徒。一经查出。除革退钱粮外。仍从重治罪

  ○甘肃巡抚许容奏言。臣以沿边要地。或有蠢动。加意防范。今准甘提、凉镇各咨称。准署督臣、令贝勒丹中、在阿拉克山。阿尔坦特布什等处驻牧。并准其部下人等。至边内贸易。又据肃州报称。遵奉署督臣、安插公巴济旗下领催哈喇等户口于哈鲁鼐地方。给以米面茶封。又据宁夏道府报称。奉署督臣遵上□日、安插公通摩克、公巴济、人众于贺兰山后。并将喀尔喀部落扎萨克台吉鄂穆布济、扎萨克台吉多尔济、王格勒克颜木聘尔、公喇旺、公完舒克等。一体安插。支给米面茶封。近又据地方官禀报。镇夷口内红布湖地方。住有夷帐。云是巴济公部落。为贼众迫胁。逃避内地。臣闻镇夷口外之巴济公。已叛归准噶尔。而伊等部落。言称避贼。岂可深信。置之内地。恐至藏奸。且宁夏地土平漫。仅隔一贺兰山。并无险要。凉之镇番。孤悬塞北。自凉抵肃。径窦繁多。外通边墙。而诸夷渐次逼处。人心难测。在查郎阿、宋可进、自必悉心筹画。防范严密。而臣鳃鳃过虑。殊怀隐忧。请嗣后塞外附属诸夷。未奉谕上□日安插。而伊等口称避贼内徙者。不许纵令入口。即有力量单弱。不足御贼。而势当应援者。宁可遣兵远护。不宜拔帐近移。伏惟圣裁。奏入。报闻

  ○己巳。谕吏部。凡因公诖误降调人员。赴部候补。应行引见者。从前未令督抚出具考语。嗣后各员赴补文内。着督抚将伊居官如何之处。出具考语。尔部于摺内注明具奏。带领引见

  ○辛未。祈谷于上帝。遣庄亲王允禄行礼

  ○乙亥。谕内阁。京师自冬及春。未得雨雪。畿辅地方。及近京各省。虽有奏报得雪者。亦未普遍沾足。因思上年十一月十五日月食。据钦天监观候。曾引占书燕赵旱禾麦有伤之语。朕心甚为忧惧。拟于正月祈谷之期。虔祷上帝。以迓天和。后因朕躬偶感风寒。医家奏请避风静摄。是以未曾躬亲祀典。此心愈加乾惕。惟兹数月以来。雨雪未降。显系上天垂象以示儆。甚可畏也。朕虔诚修省。体察政治之阙失。以期仰格天心。大学士九卿等。各宜恪慎斋戒。至诚祈祷。尤当洗心涤虑。殚职奉公。以为敬天祈福之本。京师为四方辐辏之地。民食浩繁。更宜豫为筹画。至于该督抚等。各自敬谨修省外。所属地方雨泽之有无。播种之迟早。务期悉心访察。先事图维。傥二麦歉收。必思患豫防。勿使黎民有乏食之虞。方不负朕之委任。傥有玩忽隐饰等弊。经朕访闻。必加严谴。内外大臣等。领此谕上□日。务在实心奉行。不必以空言覆奏

  ○谕大学士等。张家口外领兵驻劄之都统萨穆哈、着来京。令都统绰奇、副都统宗室满珠锡礼前往。绰奇所管镶蓝旗事务。着平郡王福彭署理

  ○丙子。署陕西总督查郎阿奏言。臣遵上□日委游击朱奇芳等出口。至阿拉克山贝勒丹中处。派人协同询问公通摩克等、迁移游牧之处。今据朱奇芳等具禀、前至诺颜喀拉地方。见公通摩克回称。王格勒克颜木聘尔、在锥仑地方驻牧。公喇旺、欲往哈鲁鼐去。扎萨克台吉鄂穆布济、并巴济旗下佐领翁鄂柴等。俱欲往绰确去。此等地方、俱于贺兰山甚近。扎萨克台吉多尔济、与我附近驻牧。扎萨克台吉西里扎布、仍在古尔班赛堪地方。我等产业牲畜。俱被逆贼抢劫。属下之人。渐至饥馁。兼无居住帐房。见今皇恩甚重。仰恳给发口粮等语。臣查诺颜喀拉等处。系喀尔喀游牧之地。于哈鲁鼐、贺兰山甚近。臣暂将王格勒克颜木聘尔、并公通摩克人等。酌量给发茶面帐房等物。其作何料理安插之处。伏祈皇上敕部议覆施行。得上□日、大学士等议奏。寻议、王格勒克颜木聘尔、公通摩克等。被贼劫掠。今、游牧俱移于诺颜喀拉等处驻劄。应派章京一员。动支户部银二万两。驰驿前往。将王格勒克颜木聘尔、公通摩克属下。查明户口。善加抚育。台吉及属下之人。每家各赏牛羊牲畜。每人赏给银六两。以制帐房。其所赏之牲畜。于未滋生之前。行文查郎阿、交与宁夏官员。将一年所食之口粮面茶等物。办理赏给。得上□日、通摩克率领属下之人。向内移行。路遇贼人、抢掠人口牲畜。甚为可悯。王格勒克颜木聘尔之户口牲畜、亦被劫掠。着赏给二人银各一千两。以为立产之具。余依议

  ○己卯。谕内阁。宁夏为甘省要地。渠工乃水利攸关。万姓资生之策。莫先于此。是以朕特遣大臣。督率官员等。开浚惠农、昌润二渠。又命修理大清、汉、唐三渠。以溥万民之利。年来惠昌二渠。及唐渠工程。渐次告竣。于民田大有裨益。其大清渠、汉渠、虽未竣工。然闻连年加谨堵叠。极力挑浚。水泽已可敷用。不过湃崖闸座。有应行修理之处。可以从容经理。非比唐渠之必应及时速成也。目今甘省军兴之际。挽运兵粮。正需车辆。兹因修理渠工。又复雇车运送物料。恐小民承应公事。力难兼顾。有误春耕。所当酌量变通。以体恤民隐者。查宁夏有专司水利之同知。着将未竣之渠工。交与该员。照通智、史在甲等所料估之处。于每岁春工内。分年陆续修理。再令宁夏道鄂昌、勤加督率。不时稽查。务期工程坚固。利济有资。使民田永沾膏泽。通智、史在甲、将各件与鄂昌、交代清楚。即行回京。其在、工效力之文武官弁。交与该署督查郎阿、计其在工之久暂。访其奉职之勤惰。量其办事之能否。应留陕题补委用者。留陕题补委用。应咨部请上□日者。咨部请上□日。应发回本地者。发回本地。其见任武弁及兵丁等。派拨渠工效力者。俱令各归营汛。在工夫役等。交与鄂昌、将附近者、令归南亩。远来者、酌量遣回

  ○升福建澎湖副将陈勇、为福建海坛总兵官。以广东琼州副将苏福、署广东潮州总兵官

  ○庚辰。署陕西总督查郎阿奏言。据大学士等咨称。甘州系沿边要地。贺兰山亦附近宁夏。领催哈喇等二十七户。系叛逆辉特公巴济属下。安插于此。究有未便。应饬令甘宁文武员弁。严加防范。不时稽查。将来作何安插之处。再行酌议。臣即密令甘提臣宋可进、宁夏镇臣李绳武等。会同文员。加谨防范。小心查察。令酌量安插于附近边墙之内。严加管辖。以固疆圉。奏入。报闻

  ○辛巳。封顺承亲王锡保子熙良、为世子

  ○大学士等议奏。据厄鲁特郡王额驸色卜腾旺布、告称属下人等。见存游牧处。有四百二十户。其内有十四寨桑。若将伊等移住内地。其中未出痘疹者多。未免恐惧。但见在游牧。又与贼交界。伏乞皇上施恩。往西移于喀尔喀河附近居住。甚属坚固。至属下人等牲畜。并无倒毙伤损。力能迁移等语。应如所请。移住于喀尔喀河地方。伊属下人等、既称牲畜丰足。力能迁移。不必更加赏给。得上□日、色卜腾旺布、属下人等。不随逆贼。诚心归附伊主。甚属可嘉。着加恩赏给寨桑等银各一百两。属下人等。每户银十两。色卜腾旺布、感念朕恩。不受准噶尔贼人之欺诱。属下逃窜。又效力往追。着加恩赏银一千两

  ○壬午。命少保云贵广西总督鄂尔泰、为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

  ○升云南督标中军副将潘绍周、为广西右江总兵官

  ○癸未。宁远大将军岳钟琪奏言。臣因入冬以来。积雪甚深。严饬卡伦之弁兵。祗令登城了望。不许分遣远哨。讵料驻防镜儿泉副将马顺、不遵军令。阳奉阴违。擅遣弁兵远出巡哨。以致城北山内兵丁、突遇贼夷。被伤二名。冲失一名。副将马顺、随遣游击杨玉、守备张嵩、先后带兵追赶。贼夷远遁。其违令之副将马顺、理合参奏。得上□日、镜儿泉卡伦。离军营不及百里。驻兵不少。贼来、即至伤失兵丁。一任远遁。岳钟琪是何防范。且安设卡伦。原为巡探。如雪雾黑夜。尤宜加意。若止令登城了望。不许分遣远哨。以为恐有疎防。是必将待贼临城而后防矣。是何军令。岳钟琪不知自咎。仅以副将阳奉阴违为词。朕实不解。将岳钟琪、与副将军等。交部严察议奏

  ○甲申。给驻劄古尔班赛堪将军达尔济、建勋将军印。赏银二千两

  ○议叙追巢□刀准噶尔贼人功。科尔沁郡王罗卜臧喇锡、巴林郡王桑里达、扎赖特贝子特古斯、翁牛特贝子罗卜藏、敖汉公额驸罗卜藏、喀尔喀公敏珠尔、屠巴、巴木丕尔多尔济、扎萨克台吉旺扎尔旺布、达锡丕尔、根敦、诺尔布扎卜、齐旺扎卜、特克锡、策卜登、拉布坦等。各赏赉有差

  ○宁远大将军岳钟琪奏言。去年袭击贼夷。沿途细看。有穆垒地方。形势险要。兼可屯种。若于此建筑城池。驻兵二万。贼兵断难飞渡而东。再于巴尔库尔驻兵一万。于鲁谷庆、皮禅等城。添设官兵足一万之数。如此、则贼兵来时。我军互为犄角。前后邀截。可令大创而去。若将来穆垒驻兵有未协之处。请将臣置之重典。妻子从重治罪。得上□日、穆垒果为要隘之地。可以堵截贼人来路。又与鲁谷庆等处。互为声援。着照所奏。定议举行

  ○乙酉。礼部题。孝敬皇后册谥礼成。请照例遣官敕谕朝鲜国王。得上□日、上年十一月已讣告该国王。今因册谥礼成。又遣官员前往。恐外藩不无迎送供应之烦。此次不必命使。尔部照颁示各省之例。一体行文朝鲜。将朕此上□日。传谕该国王知之

  ○调江南京口左翼副都统蔺照、为福建福州右翼副都统。升福建福州协领朱廷桂、为江南京口左翼副都统

  ○调陕西宁夏总兵官李绳武来京。升福建福州将军标下副将萧生岱、为陕西宁夏总兵官。以云南普洱总兵官邱名扬、署四川松潘总兵官

  ○署直隶总督刘于义疏报。永平等府、开垦雍正九年分田地四百四十八顷有奇。下部知之

  ○丙戌。谕大学士等。穆垒驻兵一事。最关紧要。若大将军岳钟琪定议举行。可于绿旗兵丁内。拣选二万名遣往。其鲁谷庆等处。应添兵若干。亦酌量派出。西路蒙古兵丁较少。应酌议添拨。以资行间之用。前京城派往之骁勇兵一百名。巴尔虎兵一百名。额驸阿宝属下兵丁五百名。俱着派去。军营所有归化城之土默特兵丁内。挑选五百名。鄂尔多斯兵丁内。挑选三百名。一并带往。再北路副都统达什、带去察哈尔兵一千名。亦着往西路。原任总管班第、给与副都统职衔。令其与达什、一同管领、达什、班第二人。各赏银一千两。其察哈尔兵弁。着顺承亲王酌量。每人赏给银两。俾其行装宽裕。给与马匹。于二月杪、三月初。由阿济一路前去。至阿宝之兵。前曾降上□日。令于今春撤回本游牧处。今既留在军营。着大将军岳钟琪、量加恩赏。可即传谕两路大将军知之

  ○又谕。侍郎顾鲁、军前效力有年。着授为内大臣在西路参赞上行走。赏银一千两

  ○又谕绥远将军马尔赛、至军营时。着副都统阿岱、前赴顺承亲王处。在参赞上行走

  ○江南京口右翼副都统张天植、休致。调浙江杭州右翼汉军副都统陈世璠、为江南京口右翼副都统。升杭州织造隆昇、为浙江杭州右翼汉军副都统

  ○丁亥。谕理藩院。厄鲁特郡王额驸阿宝之子公衮布、在西路军前。甚属效力。着加恩封为固山贝子

  ○裁云南宾川州宾居巡检缺。添设景东府猛统巡检一员。从升任云贵广西总督鄂尔泰请也

  ○戊子。谕内阁。广东总督郝玉麟病痊。着仍回原任办事

  ○升湖广永顺副将杨凯、为湖广镇筸总兵官

  ○改江西抚标中军游击缺为参将。武宁、铅山、瑞州、抚州、广昌、鄱湖、兴国、文英、永镇、横冈、羊角、永丰、樟树、南康、南湖等营。及南昌、赣州城守营守备各缺。俱为都司佥书。从署两江总督尹继善请也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百二十七 文艺中·欧阳修
  ●卷三·佚名
  卷四十三·谷应泰
  卷三十六·谷应泰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八十·佚名
  卷之八百八·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四十·佚名
  第四二一提讯名单(堂谕)光绪五年二月三十日一二二一八--一九·佚名
  金佗续编卷十二·岳珂
  世上人家一·胡兰成
  第三次问答节略·佚名
  一一、邓析考·钱穆
  世宗宪皇帝上谕旗务议覆卷四·允禄
  卷一百十四·佚名
  第三十九章 元的制度·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诗本音卷七·顾炎武

    昆山顾炎武撰小雅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六止】偕偕士子【六止】朝夕从事【七志】王事靡盬忧我父母【满以反 此章以上去通为一韵】溥天之下【音户】莫非王土【十姥】率土之滨【十七真】莫非王臣【十七真】大夫不均【十八

  • 第四十三出  荣封·陆采

    【荷叶铺水面】〔末众随上〕承圣旨。到蜀中。蜀中花柳春正融。万紫千红。看游人夹道逢。锦江水通。画船似龙。绣阁珠帘。十里香风。太平时。乐事浓。下官王遂中是也。侄儿王仙客。去年寻取古押衙。偷得无双出宫。更

  • 卷二十四·佚名

    台湾诗钞卷二十四李黄海陈梅峰陈月樵杨尔村李黄海黄海,字汉如,一字耐侬;澎湖人。曾寓天津。送倪少昶归台湾元夜疏星剌剌风,故人相送意何穷!归心动似春前笋,离恨遥如寨北鸿。金台寄南强、铁生、呈禄、培火狱中(三首)瀛台寒柏吐

  • 明诗平论二集卷十三·朱隗

    七律一叶向高二首利瓦伊祯十八首顾起元三首邢 侗一首董其昌九首邹廸光六首曹学佺六首钱谦益十七首王思任七首程嘉燧八首娄 坚三首李流芳二首葛一龙五首沈德符九首尹 伸三首米万钟一首周 祝一首钟 惺七首谭元春三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十一·佚名

    嘉靖三十三年六月庚午朔命署都指挥同知詹祥署都指挥佥事李爵茂镇各充京营参将祥神机爵五军镇緫督京城内外捕盗○辛未夜彗星渐西北行犯文昌○壬申升大理寺卿沈良才为兵部右侍郎顺天府府尹雷礼为工部右侍郎○诏复设管河

  • 魏兰根传·李百药

    魏兰根,巨鹿下曲陽人氏。父亲伯成,魏太山太守。兰根身高八尺,仪貌俊伟,博览群书,诵《左氏传》、《周易》,机警有识悟。起家北海王国侍郎,又做过定州长流参军。母亲去世,居丧守孝被时论称颂。兰根打算把母亲埋葬在常山郡境中,境

  • 脱脱传·宋濂

    脱脱,字大用,自幼与一般儿童不同,年稍长,能挽强弓。十五岁任皇太子怯怜口怯薛官。天历元年(1328)任成制提举司达鲁花赤。顺帝元统二年(1334)任同知宣政院事,但仍兼前职。同年五月升为中政使,同年六月又升同知枢密院事。至元

  • 张鲸传·张廷玉

    张鲸,新城人,属太监张宏名下。内竖刚一入宫,必须投靠某个大..为主人,称为名下。冯保专权用事时,张鲸嫉妒他受宠,便为皇上献计谋害他。张宏对张鲸说“:冯公是前辈,而且有骨气,不宜除去他。”张鲸不听。陷害逐出冯保后,张宏遂取代

  • 卷八·楼昉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两汉诏令钦定四库全书两汉诏令卷八宋 林虙 编西汉八宣帝【六十六】赏功诏【本始元年正月】故丞相安平侯敞等居位守职与大将军光车骑将军安世建议定策以安宗庙功赏未加而薨其益封敞嗣子忠

  • 卷第十四·佚名

    續日本紀卷第十四〈起天平十三年正月、盡十四年十二月〉」從四位下行民部大輔兼左兵衛督皇太子学士臣菅野朝臣眞道等奉勅撰。」天璽國押開豊櫻彦天皇〈聖武天皇〉十三年春正月癸未朔。天皇始御恭仁宮受朝。宮垣未就。

  • 卷九·夏僎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九宋 夏僎 撰甘誓启与有扈战于甘之野作甘誓甘誓之作盖啓欲征有扈氏将战于甘之野先事于其地以誓众故其书谓之甘誓犹誓于牧野则谓之牧誓说者多疑天子有征无战今此言战于甘之野以天子而与其臣战

  • 卷七·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七檀弓上子路有姊之丧可以除之矣而弗除也孔子曰何弗除也子路曰吾寡兄弟而弗忍也孔子曰先王制礼行道之人皆弗忍也子路闻之遂除之此言丧服之不可过制也子路有姊之丧大功已逾期矣当除而犹弗除

  • 既夕礼·佚名

    夕哭后,有司向丧主请示启殡的日期和时间,并告之宾客。次日早上起来,在祖庙门外设好盥盆。陈放三只鼎,都和大殓既殡之奠时所设一样,东边所设祭席也和大殓既殡之奠时所设相同。尸床设在堂下东西两阶之间。两支火烛点燃后置于

  • 卷十·佚名

    △檀波罗蜜品第五之三佛告寂意菩萨。善男子,其後复过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此界转名选择诸恶。尔时大劫名善等盖世亦五浊。东方去此五十四天下。彼阎浮提名卢婆罗。以愿力故。生於彼中作转轮圣王。主四天下号虚空净。教诸

  • 大雲初分金翅鸟健度第二十三·佚名

    尔时大雲密藏菩萨言:世尊,有十金翅鸟神通所入法门。惟愿如来。分别解说。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宣示。有能坏婆修吉龙王力神通法门。自在力入法门。喜入法门。开勇入法门。大海时入法门。

  • 卷三十四·佚名

    △转妙法轮品下尔时世尊,作是思惟。往昔诸佛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在何方所。转於无上微妙法轮。於时世尊,发是心已,其地即时自然涌出。异於馀方。尔时世尊,复如是念。往昔诸佛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云何而

  • 慈氏菩萨所说大乘缘生稻秆喻经·佚名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与大乘舍黎娑担摩经,了本生死经,稻秆经同本异译。

  • 释门自镜录·怀信

    凡二卷。唐代怀信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搜集有关因果报应之故事,以警劝世人。分为十类,计有七十三条、雅诰二章、事迹七十一人(附见十四人)。所集以南北朝至唐代之事迹为多,为了解此期佛教信仰之珍贵资料。本书并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