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14

《崔龟从传》云:“太和初,迁太常博士,最明礼家沿革。定九宫皆列星,不容为大祠。诏可其议,九宫遂为中祠。”今案《新书》,全不载九宫贵神之所本,而其《进新书表》略·云:“名篇立传,因革增损,义类凡例,具载《别录》。”然其《别录》,今世罕传,皆不知其刋削之所谓。今《龟从传》既述其事,则它志传中亦当因事著九宫之始,庶其本末相证,而后世可考焉。况九宫之神,自唐中叶以还,世世崇奉,人主尝所亲祝,礼次昊天上帝,列为大祠,迄今不改,其礼盖亦甚重。此正古所谓,有其举之莫敢废,而史氏所宜纪录者也。后世欲有所考据,舍史籍奚适哉?今《新书》直削而不述,使一代巨典湮晦不传,后学无复稽考,罔然不知其所本,实阙文也。

《穆宗纪》云:“穆宗皇帝讳恒,始封建安郡王,进封遂王。”今案《宪宗纪》元和元年八月:“丁卯,进封子延安郡王宥为遂王。”〈即穆宗也。“延安”、“建安”字有误,已见别篇】〉;“元和七年,立遂王宥为皇太子。”;十五年正月:“庚子,宪宗崩。闰月丙午,皇太子即皇帝位于太极殿。”以上穆宗之为皇太子,其名宥也。及《本纪》则讳恒,《新史》又不载改名年月。今案《澧王恽传》云:“初,恽名寛、深王察、洋王寰、绛王寮、建王审,元和七年并改今名。”以此推之,当是元和六年。惠昭太子既薨,七年乃立遂王为皇太子,因此并与诸子改名,皆从心为文,而穆宗之名,必是此时所改。以《唐会要》考之,则可验矣。盖《新史》凡诸帝在潜之日,诸事多所简略,不复详述,故不能见尔。然既为一朝之史,凡人主或皇太子之名,岂细故哉?当明加纪述,使后人开卷而历历可考。今乃削而不著,使览者莫见本末,则难免阙文之讥。

《长孙无忌传》云:“晋王为皇太子,无忌自司徒为太子太师、同中书门下三品。”《房乔传》云:“自司空为太子太傅、知门下省事。”《萧瑀传》云:“自特进为太子太保。”《李

猜你喜欢
  卷四十六 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司马迁
  列传第四 羊祜 杜预(杜锡)·房玄龄
  卷三十六·本纪第三十六·文宗五·宋濂
  ●滿洲實錄卷一·佚名
  第二卷·王方庆
  ●卷五。除授四·梁章钜
  卷第六十四·徐鼒
  ●卷九·陈康祺
  第十七回 汉光武复中兴一十三帝·黄士衡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三·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六十四·佚名
  卷之二百十九·佚名
  卷之二百二十八·佚名
  卷之四百九十一·佚名
  卷十五·楼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之四·高启

    呉郡髙啓季迪著南州徐庸用理编五言古体感旧詶宋军咨见●我酒且缓倾听君放●行君●意何苦慷慨陈平生少为闘鷄儿鲜裘●春明走马出飞弹撇捩夸身轻气服诸侠徒不

  • 第一齣~第九齣·崔时佩

    【顺水调歌】〔末上〕大明一统国。皇帝万年春。五星聚奎。偃武又修文。托赖一人有庆。坐见八方无事。四海尽归仁。如此太平世。正是赏花辰。遇高人。论心事。搜古今。移宫换调。万象一囘新。惟愿贤才进用。礼乐诗文。

  • 第九十三回 争密约侍郎就道 返钦使宪政萌芽·蔡东藩

      却说德菱译出的新闻,乃是日韩特订条约。韩国疆域,由日本政府保护,一切政治,亦由日本政府赞襄施行。太后阅毕,便道:“韩国就是朝鲜国,当日马关条约,曾迫我国承认朝鲜自主,为何今日要归日本保护呢?可见外国是没有什么公法,如

  • 稽古録卷十·司马光

    宋 司马光 撰○【庚申】共和元年【鲁愼公濞七齐武公夀十晋靖侯宜臼十八年秦仲楚熊勇七宋僖公举十八卫僖侯陈幽公宁十四蔡武侯二十三曹夷伯喜二十四○共伯和行周政厉王太子靖居于召公虎之家】二【晋僖侯司徒元】三○

  • 六五九 广西巡抚李世杰奏查出应禁各书缮单呈览折·佚名

    六五九 广西巡抚李世杰奏查出应禁各书缮单呈览折乾隆四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广西巡抚臣李世杰跪奏,为奏闻事。窃照应禁各书,粤西节次准咨后,刊刻书目,分发各学教职,令其向本地读书旧家暨绅士人等,逐一细查。如有全部书籍并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二·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冦忠愍公准旌忠之碑孙抃上祀合宫之明年夏四月召两府臣谕之曰故太子太傅莱国公冦准方严鲠亮有文武伟才在太宗真宗朝建大功立大节输谋纳忠诚贯白日不幸以谴终朕甚叹嘉之其勅史氏譔扬勲烈具志于石用埀示来世

  • 卷一百十六·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一百十六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西南夷列传第五十六 西南夷君长【正义在蜀之南】以什

  • 田忌亡齐而楚·佚名

    【提要】 同样一件事,有些人很轻松地就可以打开局面,而有些人始终愁眉不展。事在人为,人的高低取决于他的头脑。看似很困难的事,只要善于谋划、善于说服他人,达成目的也是很容易的。 【原文】 田忌亡齐而之楚,邹忌代之相齐

  • ●皇朝通典卷七十八·佚名

    兵十一 ○兵十一 軍器 軍器制度 △軍器 凡給發軍器金鼓以示進退之節海螺以定朝昏之聚散旗纛以一瞻視甲冑以衛身器械以制敵各營兵之專習者為弓箭為鳥槍為礮為籐牌兼習者為長槍為大刀為挑刀水師則有排槍鉤鐮槍標槍大斧

  • 述而第七·朱熹

     此篇多记圣人谦己诲人之辞及其容貌行事之实。凡三十七章。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好,去声。述,传旧而已。作,则创始也。故作非圣人不能,而述则贤者可及。窃比,尊之之辞。我,亲之之辞。老彭,商贤大夫,见

  • 卷四十四·朱熹

    <子部,儒家类,御纂朱子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四十四性理三心致道谓心为太极林正卿谓心具太极致道举以为问先生曰这般处极细难説看来心有动静其体则谓之易其理则谓之道其用则谓之神直卿退而发明曰先生道理精

  • 卷八·姚际恒

    诗经通论卷八 新安首源姚际恒着豳豳风者何七月一篇也。何以系于诸风之末盖豳风志王业之本;虽为王业之本,然既不可入于周、召,又不可杂于诸国,故系于末也;犹之系商颂于周、鲁之后之意。然何以不入雅其体为风,非雅也,故不入

  • 慎行论第二 求人·吕不韦

    求人原文:五曰:身定、国安、天下治,必贤人。古之有天下也者七十一圣,观於《春秋》,自鲁隐公以至哀公十有二世,其所以得之,所以失之,其术一也:得贤人,国无不安,名无不荣;失贤人,国无不危,名无不辱。先王之索贤人,无不以也。极卑极贱,极

  • 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义玄

    住三圣嗣法小师慧然集府主王常侍。与诸官请师升座。师上堂云。山僧今日事不获已。曲顺人情方登此座。若约祖宗门下。称扬大事。直是开口不得。无尔措足处。山僧此日以常侍坚请。那隐纲宗。还有作家战将直下展阵开旗么

  • 毗尼母经卷第一·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母义今当说  汝等善听之  是中文虽略  广摄毗尼义  依初事演说  智慧者当知  一切经要藏  皆总在此中  律藏外诸义  母经中可得  律义入此经  如众流入海  毗尼

  • 子不语·袁枚

    清代志怪小说集,又名《新齐谐》,袁枚撰,是他在晚年诗文创作之余, “广采游心骇耳之事,妄言妄听,记而存之。”原书二十四卷,续十卷。初名《子不语》,后见元人说部中有此书名,遂改为《新齐谐》。枚有《小仓山房文集》已

  • 世纬·袁袠

    二卷。 明袁袠 (1502—1547)撰。袁袠字永之,号胥台,吴县 (今属江苏) 人。嘉靖五年(1526)中进士,选庶吉士。历任刑部主事、兵部主事、广西提学佥事等职。以病告归,读书于横塘别业。著有《皇明献实》、《袁永之集》等书。此

  • 大普贤陀罗尼经·佚名

    开元附梁录   根本咒一,治病咒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