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列传第十九 裴忌 孙瑒

裴忌,字无畏,河东闻喜人也。祖髦,梁中散大夫。父之平,倜傥有志略,召补文德主帅。梁普通中众军北伐,之平随都督夏侯亶克定涡、潼,以功封费县侯。会衡州部民相聚寇抄,诏以之平为假节、超武将军、都督衡州五郡征讨诸军事。及之平至,即皆平殄,梁武帝甚嘉赏之。元帝承圣中,累迁散骑常侍、右卫将军、晋陵太守。世祖即位,除光禄大夫,慈训宫卫尉,并不就,乃筑山穿池,植以卉木,居处其中,有终焉之志。天康元年卒,赠仁威将军、光禄大夫,谥曰僖子。

忌少聪敏,有识量,颇涉史传,为当时所称。解褐梁豫章王法曹参军。侯景之乱,忌招集勇力,随高祖征讨,累功为宁远将军。及高祖诛王僧辩,僧辩弟僧智举兵据吴郡,高祖遣黄他率众攻之,僧智出兵于西昌门拒战,他与相持,不能克。高祖谓忌曰:“三吴奥壤,旧称饶沃,虽凶荒之馀,犹为殷盛,而今贼徒扇聚,天下摇心,非公无以定之,宜善思其策。”忌乃勒部下精兵,轻行倍道,自钱塘直趣吴郡,夜至城下,鼓噪薄之。僧智疑大军至,轻舟奔杜龛,忌入据其郡。高祖嘉之,表授吴郡太守。

高祖受禅,征为左卫将军。天嘉初,出为持节、南康内史。时义安太守张绍宾据郡反,世祖以忌为持节、都督岭北诸军事,率众讨平之。还除散骑常侍、司徒左长史。五年,授云麾将军、卫尉卿,封东兴县侯,邑六百户。及华皎称兵上流,高宗时为录尚书辅政,尽命众军出讨,委忌总知中外城防诸军事。及皎平,高宗即位,太建无年,授东阳太守,改封乐安县侯,邑一千户。四年,入为太府卿。五年,转都官尚书。

吴明彻督众军北伐,诏忌以本官监明彻军。淮南平,授军师将军、豫州刺史。忌善于绥抚,甚得民和。改授使持节、都督谯州诸军事、谯州刺史。未及之官,会明彻受诏进讨彭、汴,以忌为都督,与明彻掎角俱进。吕梁军败,陷于周,周授上开府。隋开皇十四年,卒于长安,时年七十三。

孙玚,字德琏,吴郡吴人也。祖文惠,齐越骑校尉、清远太守。父循道,梁中散大夫,以雅素知名。玚少倜傥,好谋略,博涉经史,尤便书翰。起家梁轻车临川嗣王行参军,累迁为安西邵陵王水曹中兵参军事。王出镇郢州,玚尽室随府,甚被赏遇。太清之难,授假节、宣猛将军、军主。王僧辩之讨侯景也,王琳为前军,琳与玚同门,乃表荐为戎昭将军、宜都太守,仍从僧辩救徐文盛于武昌。会郢州陷,乃留军镇巴陵,修战守之备。俄而侯景兵至,日夜攻围,玚督所部兵悉力拒战,贼众奔退。玚从大军沿流而下,及克姑熟,玚力战有功,除员外散骑常侍,封富阳县侯,邑一千户。寻受假节、雄信将军、衡阳内史,未及之官,仍迁衡州平南府司马。破黄洞蛮贼有功,除东莞太守,行广州刺史。寻除智武将军,监湘州事。敬帝嗣位,授持节、仁威将军、巴州刺史。

高祖受禅,王琳立梁永嘉王萧庄于郢州,征玚为太府卿,加通直散骑常侍。及王琳入寇,以玚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郢、荆、巴、武、湘五州诸军事、安西将军、郢州刺史,总留府之任。周遣大将史宁率众四万,乘虚奄至,玚助防张世贵举外城以应之,所失军民男女三千馀口。周军又起土山高梯,日夜攻逼,因风纵火,烧其内城南面五十馀楼。时玚兵不满千人,乘城拒守,玚亲自抚巡,行酒赋食,士卒皆为之用命。周人苦攻不能克,乃矫授玚柱国、郢州刺史,封万户郡公。玚伪许以缓之,而潜修战具,楼雉器械,一朝严设,周人甚惮焉。及闻大军败王琳,乘胜而进,周兵乃解。玚于是尽有中流之地,集其将士而谓之曰:“吾与王公陈力协义,同奖梁室,亦已勤矣。今时事如此,天可违乎!”遂遣使奉表诣阙。

天嘉元年,授使持节、散骑常侍、安南将军、湘州刺史,封定襄县侯,邑一千户。玚怀不自安,乃固请入朝,征为散骑常侍、中领军。未拜,而世祖从容谓玚曰:“昔硃买臣愿为本郡,卿岂有意乎?”仍改授持节、安东将军、吴郡太守,给鼓吹一部。及将之镇,乘舆幸近畿饯送,乡里荣之。秩满,征拜散骑常侍、中护军,鼓吹如故。留异之反东阳,诏玚督舟师进讨。异平,迁镇右将军,常侍、鼓吹并如故。顷之,出为使持节、安东将军、建安太守。光大中,以公事免,寻起为通直散骑常侍。

高宗即位,以玚功名素着,深委任焉。太建四年,授都督荆、信二州诸军事、安西将军、荆州刺史,出镇公安。玚增修城池,怀服边远,为邻境所惮。居职六年,又以事免,更为通直散骑常侍。及吴明彻军败吕梁,授使持节、督缘江水陆诸军事、镇西将军,给鼓吹一部。寻授散骑常侍、都督荆、郢、巴、武、湘五州诸军事、郢州刺史,持节、将军、鼓吹并如故。十二年,坐疆埸交通抵罪。

后主嗣位,复除通直散骑常侍,兼起部尚书。寻除中护军,复爵邑,入为度支尚书,领步兵校尉。俄加散骑常侍,迁侍中、祠部尚书。后主频幸其第,及着诗赋述勋德之美,展君臣之意焉。又为五兵尚书,领右军将军,侍中如故。以年老累乞骸鼻,优诏不许。祯明元年卒官,时年七十二。后主临哭尽哀,赠护军将军,侍中如故,给鼓吹一部,朝服一具,衣一袭,丧事量加资给,谥曰桓子。

玚事亲以孝闻,于诸弟甚笃睦。性通泰,有财物散之亲友。其自居处,颇失于奢豪,庭院穿筑,极林泉之致,歌钟舞女,当世罕俦,宾客填门,轩盖不绝。及出镇郢州,乃合十馀船为大舫,于中立亭池,植荷芰,每良辰美景,宾僚并集,泛长江而置酒,亦一时之胜赏焉。常于山斋设讲肆,集玄儒之士,冬夏资奉,为学者所称。而处己率易,不以名位骄物。时兴皇寺朗法师该通释典,玚每造讲筵,时有抗论,法侣莫不倾心。又巧思过人,为起部尚书,军国器械,多所创立。有鉴识,男女婚姻,皆择素贵。及卒,尚书令江总为其志铭,后主又题铭后四十字,遣左民尚书蔡徵宣敕就宅镌之。其词曰:“秋风动竹,烟水惊波。几人樵径,何处山阿?今时日月,宿昔绮罗。天长路远,地久云多。功臣未勒,此意如何。”时论以为荣。玚二十一子,咸有父风。世子让,早卒。第二子训,颇知名,历临湘令,直阁将军、高唐太守。陈亡入隋。

史臣曰:在梁之季,寇贼实繁,高祖建义杖旗,将宁区夏,裴忌早识攀附,每预戎麾,摧锋却敌,立功者数矣。孙玚有文武干略。见知时主,及行军用兵,师司马之法,至于战胜攻取,屡着勋庸,加以好施接物,士咸慕向。然性不循恒,频以罪免,盖亦陈汤之徒焉。

猜你喜欢
  卷六·应劭
  卷二百七十二·列传第一百六十·张廷玉
  越绝卷第六·袁康
  东都事略卷九·王称
  副都统海兰等奏折 天罗地网,长沙党羽插翅难逃·雍正
  第十二回 戕县令刘邦发迹 杀郡守项梁举兵·蔡东藩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五十四·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六十八·佚名
  第三六八禀同治五年十二月二十日一二二○六--一·佚名
  钦定石峰堡纪略卷首·佚名
  杜弼传·李百药
  杨存中传·脱脱
  札八儿火者传·宋濂
  李时传·张廷玉
  纲鉴易知录卷六三·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九·音韵·冯金伯

    沈氏词韵略[沈谦去矜著。毛先舒稚黄括略并注。]东董韵平上去三声[先舒按:填词之韵,大略平声独押,上去通押。然间有三声通押者,如西江月、少年心之类。故沈氏于每部韵俱总统三声,而中又明分平仄,凡十四部。至于入声,无与平上去通

  • 第三折·吴昌龄

    (陈太守领张千上,云)老夫陈全忠。今日张真人回信州龙虎山修行去?要来作别。张千,门首觑着,若真人来时,报复我知道。(张千云)理会的。(外扮天师引道童上,诗云)鼎内丹砂变虎形,匣中宝剑作龙声。法水洒来天地暗,灵符书动鬼神惊。

  • 东坡诗话·苏轼

    诗曰:纷纷五代乱离间,一旦云开复见天。草木百年新雨露,车书万里旧山川。寻常巷陌犹簪笏,取次园林亦管弦。人老太平春未老,莺花无害日高眠。这一首诗,乃宋朝高士邵康节先生所作。先生处于宋朝全盛之时,仁宗天子御极之世。这一

  • 忆菊·闻一多

    (重阳前一日作)插在长颈的虾青瓷的瓶里,六方的水晶瓶里的菊花,钻在紫藤仙姑篮里的菊花;守着酒壶的菊花,陪着螯盏的菊花;未放,将放,半放,盛放的菊花。镶着金边的绛色的鸡爪菊;粉红色的碎瓣的绣球菊!懒慵慵的江西腊哟;倒挂着一饼蜂窠

  • 卷二·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二      宋 陈起 编洪迈野处类稿 书僧房 陆续流泉自成句来拥红炉听山雨道人更有深深处诘曲如珠蚁丝度几砚无尘寒欲雾雕盘篆破孤萤吐味如嚼蜡那禁咀茶甘未囘君莫去 题芦雁屏 征鸿坐何

  • 第十一回 二姐被逼怨老鸨 丫头定计哄朝廷·蒲松龄

    话说二姐哭上南楼,望着扬州叫了声爹娘:"你闪的我好苦呀!"一发寻思一发恨,可就伤感起来了。 第一怨怨爹娘,只顾你早先亡,撇的孩儿没头向。七岁落在姑娘手,卖在烟花去为娼,朝打暮骂无指望。你死在黄泉之下,怎知儿苦处难当! 第二

  • 卷四·毕沅

      ◎宋纪四 ∷起阏逢困敦四月,尽柔兆摄提格十二月,凡二年有奇。   ○太祖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乾德二年辽应历十四年   夏,四月,丁未朔,以前博州军事判官颖贽为著作佐郎。贽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

  • 提要·陈栎

    (臣)等谨案厯代通畧四卷元陈栎撰是编叙厯代兴废得失各为论断每一代为一篇自伏羲至五代为二卷北宋南宋则各占一卷葢详近畧逺之意也南宋止于宁宗卷末栎自跋谓理度二朝无史可据也旧本题増广通畧而不言因谁氏之书千顷堂书目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六十九·佚名

    嘉靖三十年正月己丑朔 命成国公朱希忠代行拜 天礼于 玄极宝殿 上不御殿文武群臣于奉天门行五拜三叩头礼各表贺免百官宴赐节钱钞王府进贺人员及四夷朝贡使仍宴于阙左门○发太仆寺寄养马五千匹马价银六万两于蓟州镇马二

  • 德宗本纪·欧阳修

    德宗,名适,是代宗的长子。母亲是睿真皇太后沈氏。当初,沈氏在开元末年被选入代宗宫中。安禄山叛乱,玄宗躲避叛贼去到蜀郡,诸王妃妾来不及随从者,尽都被叛贼虏得,拘禁在东都的宫中旁舍。代宗收复东都,寻得沈氏,留她在宫中;史思明

  • 纲鉴易知录卷二九·吴楚材

    后汉纪后皇帝纲 己卯,二年,春正月,黄龙二见魏宁陵井中。目 先是魏地井中,屡有龙见,群臣以为吉祥,魏主髦曰:“龙者,君德也。上不在天,下不在田,而数屈于井,非嘉兆也。”作潜龙诗以自讽,司马昭见而恶之。纲 庚辰,三年,春

  • 卷三·

    <经部,春秋类,吕氏春秋或问  钦定西库全书春秋或问卷三     宋 吕大圭 撰宋公和卒或问诸侯卒或名或不名何也曰诸侯不生名附庸则称字邾仪父萧叔是也外国之附庸则名郳黎来介葛卢是也未成君则名之郑忽曹羁是也

  • 中国前途的希望·太虚

    ──二十八年十二月在仰光乐天社讲──今天蒙贵社的招待,与诸位在此相叙,对本人及佛教访问团提倡赞助,非常的感激!上楼的时候,就听到很好的音乐;前日在缅人演讲会和昨日印度圣法会,均有音乐,有音乐故能生起和谐的心情。贵社称

  • 卷之十二·纪荫

    宗统编年卷之十二 第九世祖 讳怀海。福州长乐王氏子。参马祖嗣法。住百丈。 德宗己巳贞元五年。 第九世百丈祖嗣宗统(二十六年)。 庚午六年。 禅师智常开法归宗。 常嗣马祖。住卢山归宗。江州刺史李渤问常曰。教中谓

  • 周易要义·魏了翁

    南宋魏了翁撰。十卷。《四库全书》本。此书系魏氏所撰《九经要义》中的第一种,其大旨欲熔象数、义理于一炉以解说《易》义,故采摭旧说至为严谨,自下己意亦多精当。《四库全书提要》指出:“方回《桐江集》有《周易集义

  • 妙法莲华经忧波提舍·佚名

    梵名Saddharma -pun!d!ari^ka-s/a^stra, Saddharma -pun!d!ari^ka-upades/a ,凡二卷。印度大乘佛教论师世亲着,后魏菩提流支、昙林等合译。本书为法华经之注释书。又作妙法莲华经论、法华经论、法华论。收于大正藏第二

  • 涅槃玄义发源机要·智圆

    佛典注疏。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智圆撰。四卷。是灌顶撰《大般涅槃经玄义》的注释书。依《玄义》次序,逐段疏解。先释作者,次释书名,再依次疏解正文内容。所引资料涉及内外诸典。见载于明、清诸版大藏经。

  • 辩中边论·世亲

    梵名Madhya^nta -vibha^ga-t!i^ka^ 。凡三卷。又作辨中边论、离僻彰中论。世亲菩萨造,唐代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本论系注释弥勒所造之辩中边论颂,阐明大乘中道之正行。计分辩相、辩障、辩真实、辩修对治、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