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

  ○玉牒

  宋有天下百余年,所与分天工共民事者,皆取之疏远侧微,不私其亲,故宗室之贤,未有以勋名闻者。神宗皇帝实始慨然,欲出其英材,与天下共之,增立教养选举之法,所以封植琢磨之者甚备。行之二十年,而文武之器彬彬稍见焉。

  上尝语及宗室多求外居者,宰相韩琦曰:“臣请许亲尽无服者外居,然后因之试以外官。”上曰:“宗子素未谙民政,若补外官,但虑易致过失尔。”琦曰:“陛下若命宗室习律令,久之,何患其不能从政也”参知政事赵概曰:“人臣子弟,未必皆有过人之才,使之从政,尚能粗了局事,盖积习使然。宗室固多美才,若择而任之,庶几渐知为政之方也。”上曰:“五、七年渐当以外官试之。”

  富弼议裁损宗室授官。英宗问辅臣前代宗室,枢密使富弼对曰:“唐之名臣多出宗室。”枢密副使吴奎曰:“祖宗时,宗室皆近亲,然初授止于殿直、侍禁、供奉官,不如今之过也。

  朝廷必为无穷计,当有所裁损。”上然之。

  徽宗朝增神宗教养选举法。尚书右仆射蔡京等言:“伏考宗室在祖宗朝制禄盖寡,至仁宗时,始除南班官,自率府、副率凡五、六迁,遂至正任。承平日久,皇支浸繁,神宗皇帝乃

  下诏书,别其亲疏,异其等杀,遂断自祖宗袒免亲,罢补环卫之官,尽除班行名目。袒免以外,更不赐名授官,止许应举。

  自熙宁至今,宗室人无官者已一千五百余人,宗女之未嫁者亦千五百有奇,皆宣祖、太祖之裔,或有贫困失所者。臣等伏考神宗诏书,盖为袒免既已赐名授官,若愿应举者自当依进士法。

  其非袒免既不赐名授官,故止令量试艺业,即推恩数,非若应进士举之难也。至于年长累试不中,则又有特与推恩、量材录用之制,则随其材器,收录尽矣。至于世数稍远及贫无依者,则又赐田存恤有差。逮元祐纷更,废量试之法,改依进士科举之制,是以自熙宁至元符初三十余年,中科举者才二十余人。

  既废量试之法,亦未尝有以年长推恩者。赐田之令,徒为虚文,虽有量给钱米之法,未能周济其乏,遂致宗室不能自给。臣等谨追考神宗诏书,推原本旨,稽之往者,增以当今所可行者,

  谨条具如右:

  一、非袒免亲,乃祖宗六世孙。伏请将上件服属宗室二十五以上者,今次许于礼部投状,试经义或律义一道,以文理稍通者为合格,分为两等,候至来春附进士榜推恩内;文艺优长者,临时取旨。其不能试或试不中者,并赴礼部书家状,读律,列作一项奏名。今来止为前此未曾推广补考量试推恩之令,致使宗室无官者遂众,有此陈请,只作一时指挥,不为永法。今后自依熙宁诏书赐田,并于两京近辅、沿流州军,取应未卖官田物业拨充每州府,各置宗室官庄。专差文武官各一员,与逐州通判同行管干,逐县兼管。仍置指挥使二员,每岁量入为出,宗女量给嫁资,仍立定则例,量支嫁娶丧葬之费。其逐州自今后有没官田产物业,更不出卖,并拨入官庄。仍先于京西北路拨田一万顷。

  一、熙宁诏书,袒免以下许随处置产业,其出官即置田宅,

  一如外官之法。盖以宗支浸广,其疏属理当听其外居”会宗室旧来在宫有出入之限,有不许外交之禁,宫门有讥察之令。今疏属外居,仅遍都下,出入无禁,交游不节,往往冒犯法禁。

  伏请非袒免亲以下两世,欲分于西京、南京、近辅或沿流便近居止,各随州郡大小创置屋宇,仍先自西京为始。每处置敦宗院,差文臣一员、武臣一员管干。参酌在京院法禁可施行者颁下,应无父母兄弟见任将军、副使以上官者,许令前去。若有父母兄弟而愿去或无而不愿者,听从便。依外官赴任立法,量给舟船接人。

  一、乞依神宗诏书,不拘世数,应宗子宗女尤贫失所者,伏请委所在州郡报明,量加存恤讫奏。

  一、乞于两京置外宗正司官,掌业所在宗室。择宗室之贤者管勾外宗正事,仍自朝廷于本州通判职官内,选差二人兼领丞簿,以主其事。

  一、乞随所在诸宫置学,添教授,立法教养,量试宗室,依熙宁文武官试出官法,策试经义。中选者许令出官,若再试不中者,止许在宫院,使食其禄。

  一、神考厘正宗室袒免、非袒免,各立奏补子孙之法,独緦麻亲旧用国荫,自来未有荫孙以下明文。伏请依外官例得补荫孙一。旧制,宗室袒免亲参选,常许不拘名次陈乞指名差遣;非袒免亲初选依条添差外,更不拘名次陈乞指名差遣一次,以后每到部,与升一年名次陈乞。今后宗室非袒免以下亲量试也官者,并各于员阙外添差,每大郡通属县不得过十人,中郡不得过七人,小郡不得过四人。候到任不签书本职公事,如有本辖长贰或监司二人保奏堪任厘务,方得供职。未厘务者,添支驿券供给人从。”从之。

  宗室赐名授官。孝字亲王之子,授武卫将军,其余宗室不

  用此例。祖宗緦麻亲赐名:承字男赐名克字,宗字男赐名仲字,从字男赐名世字,授官太子右内率府副率。祖宗袒免亲赐名:克字男赐名叔字,仲字男赐名士字,世字男赐名令字,授官右班殿直。祖宗非袒免亲不赐。奏荐以上,承字、宗字磨勘至使相止,从字、仲字、世字至观察使止,叔字、士字、令字授副率者,至窑防御使止,之字、不字、子字赐名授官者,至窑刺史止。

  袭封。祖宗之子并传嫡袭封。濮安懿王诸子。宗室转官资

  级图:节度使兼侍中、使相、左卫上将军、右卫上将军、节度

  使,三级;节度观察留后,二级;观察使、防御使,一级;团练使、窑防御使,一级;刺史、窑团练使,一经;窑刺史,一级;左右卫大将军、左右金吾卫大将军、左右龙武军大将军、

  左右羽林军大将军、左右神武军大将军、左右骁卫大将军、左

  右武卫大将军、左右屯田卫大将军、左右领军卫大将军、左右

  监门卫大将军、左右千牛卫大将军,一级;左右卫将军、左右

  金吾卫将军、左右龙武卫将军、左右羽林军将军、左右神武军

  将军、左右骁卫将军、左右监门卫将军、左右千牛卫将军、左

  右领军卫将军,一级;太子左右卫率府率、太子左右司御率府

  率、太子左右清道率府率、太子左右监门率府副率、太子左右

  内率府副率,一级。

  宗室换官。诸卫将军。率府率。率府副率。左右班殿直。

  三班奉职供职。以上须袒免亲将军以下,方许换出外官。其大将军以上愿换外官者,并临时取旨。

  宗室转官资级。太子右内率府副率。太子右监门率府率。

  右千牛卫将军。右监门卫大将军。窑刺史。窑团练使。刺史。

  团练使。防御使。观察使。节度观察留后。左右卫上将军节度使。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宣祖五子

  太祖皇帝、太宗皇帝、邕王光济、秦王廷美、夔王光赞。

  ○太祖四子

  楚王德秀、燕王德昭、舒王德林、秦王德芳。

  ○太宗九子

  楚王元佐、真宗皇帝、昭成太子元僖、陈王元份、安王元

  杰、密王元偓、曹王元偁、泾王元俨、代国公元亿。

  ○仁宗四子

  褒王昉、豫王昕、鄂王曦、英宗皇帝。

  ○公主

  秦国长公主尝为子庄宅使世隆求正刺史,真宗曰:“正刺史系朝廷公议,不可。”鲁国长公主为翰林医官使赵自化求尚

  食使兼医官院事,上谓王继英曰:“雍王元份亦为自化求窑,朕以窑非医官所领,此固不可也。”驸马都尉石保吉自求见上,言仆夫盗财,乞特加重罪。上曰:“有司自有常法,岂肯以卿故乱天下法也”又请于私第决罚,亦不许。

  胡宿上仁宗《论兖国公主议行册礼札子》:今月二十一日,草傅公主特进兖国公主制,窃闻议行册礼。然于事体,颇有未便。祖宗以来,公主、长公主未有行此礼者。昔汉明帝封皇子,悉半诸国,明德马皇后曰:“诸子食数县,不已俭乎”帝曰:“我子,岂敢与先帝子等也”唐贞观中,太宗长乐公主将出降,帝令有司资送,倍于永乐公主。魏征曰:“不可。”引汉明帝之言为对,且曰:“天子姊妹称长公主,加长字,是有所尊崇。

  或可情有浅深,无容礼相逾越。”太宗然其言,入告长孙皇后,后遣使赐征金帛。陛下即位以来,累曾进封楚国、魏国二大长公主,亦不曾行册礼。今施于兖国公主,是与大长公主相逾越。

  兼以贵主之故,贤妃亦蒙殊典。有旨令进谕告,不行册礼,是母子之间一行一不行,礼意尤不相称。书于史册,后世将有讥议,必谓陛下偏于近情,亏圣德之美。臣愿陛下采汉明之言,开文皇之听,遵祖宗旧典。如国朝公主曾行此礼,行之,粗且无嫌。如其不曾,则宜且罢。臣以陛下好忠谏纳至言,臣职在论思,不敢不言。

  《除皇女傅公主进封兖国公主制》。门下:天道之美,济下而光明;王化之行,由中而洽被。唐尧有厘降之典,召南载肃雍之诗,范俗崇风,于是乎在。国家庆灵凭厚,德教深长。

  迪厥真源,育兹懿主。仪我皇室,繄于舅门,待年及于有行,涓日申于诞告。皇女傅公主闲和居德,秀映栖神。聪悟之姿,非由于外奖;徽柔之性,乃蹈于自然。朕怀先后之慈,笃外家之爱,将敦美化,是选密亲。教着沁园,导人伦之妇顺;恩加

  渭水,广天下之孝思。是用详按旧章,稽合嘉礼,爰筑其馆,载肃之车。卜以仲秋,社兹元吉。向班初册,尝择美名,未拓膏腴,尚缺汤沐,进开曲阜之国,衍食龟阴之田,仪服有光,号名增重。於戏!贵宜思降,富勿期骄,尚怀国史之言,缅念衿缡之戒。往服休宠,永绥寿昌。

  韦骧《代陈少卿贺傅公主进封兖国表》:中宸有命,美化务先于族亲;贵主进封,优恩不夺于典礼。风声遐被,中外交忻。臣诚欢诚喜,顿首顿首。恭惟皇帝陛下,配天地之德,绍祖宗之基。守无逸于持盈,概至公于立极。御远以近,齐邦以家。治宫等《周官》之规,训女偕尧、舜之法。罔愧前躅,克成令猷。公主分乾之英,体巽之顺,虽曰爱之欲其富,不以生而荣。岂汤沐不可一而充,印绶不可一而足盖诲育之存节,故宠私之有阶。龙光一宣,慈孝两得。教其有素,下嫁岂忘其矩度;泽非不隆,四方孰谓之偏党朝野欢浃,人神气和。迈治古之休光,增太平之盛事。臣限以官守,不获奔走阙庭称庆,无任瞻天踊跃之至!

  德宁公主将出降,上谓辅臣曰:“公主第及房从之物,比傅公主皆减三之一。”又对群臣数称唐公主多适名人,而近世士人乃畏尚主,命择士人。得尚书职方员外郎王克臣之子孝庄者,故驸马都尉承衍曾孙,而父子皆业进士。令至宰相第,试以诗而并其所业一编以进。上召见清居殿,拜左卫将军、驸马都尉,赐名师约。又命以毋废学,后又出经籍及纸、笔、墨赐之。

  ○宣祖女

  陈国长公主。

  ○太祖女

  秦国大长公主、晋国大长公主、许国大长公主。

  ○太宗女

  燕国长公主、曹国长公主、晋国大长公主、郑国长公主、

  申国大长公主。

猜你喜欢
  第五十四回 统三军广平奏绩 复两京李泌辞归·蔡东藩
  第十五回 孙黄并至协定政纲 陆赵递更又易总理·蔡东藩
  ●卷二十二·赵翼
  卷之一百九十二·佚名
  第一节“庆春”·老舍
  卷之六·佚名
  三二一 谕内阁着董诰充四库全书馆副总裁接办《荟要》事务·佚名
  ●浦阳人物记跋·宋濂
  卷五十五·朱轼
  列传卷第一 高丽史八十八·郑麟趾
  凡例·林献堂
  周盘龙传·萧子显
  完颜仲元传·脱脱
  卷一百五十四·佚名
  职官七三·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苏苏·徐志摩

    苏苏是一疑心的女子, 象一朵野蔷薇,她的丰姿; 象一朵野蔷薇,她的丰姿——来一阵暴风雨,摧残了她的身世。这荒草地里有她的墓碑 淹没在蔓草里,她的伤悲; 淹没在蔓草里,她的伤悲——啊,这荒土里化生了血

  • 卷三十七·谷应泰

      ○汪直用事   宪宗成化十三年春正月,置西厂,命太监汪直讠刺外事。汪直者,大藤峡瑶种也。瑶贼平,直以幼男入禁中,为昭德宫内使,寻堂御马监事。年少黠谲,上宠之。   先是,妖人李子龙以左道惑众,内使鲍石、郑忠敬信之。

  • 卷第四·一然

      義解第五  圓光西學唐續高僧傳第十三卷載。新羅皇隆寺釋圓光。俗姓朴氏。本住三韓。卞韓辰韓馬韓。光即辰韓人也。家世海東。祖習綿遠。而神器恢廓。愛染篇章。校獵玄儒。  討讎子史。文華騰翥於韓服。博贍猶

  • 资治通鉴后编巻三十·徐乾学

    真宗膺符稽古神功让徳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大中祥符六年秋七月改上九天司命上卿保生天尊曰东岳司命上卿佑圣真君初封禅毕诏上保生天尊之号至是以圣祖肇临名称相类故改上焉【李焘曰据此则保生天尊乃圣祖也佑圣真君乃东

  • ○查嗣庭之狱·佚名

    雍正四年,江西正考官为礼部侍郎查嗣庭,试题曰“维民所止”。有讦者谓“维止”二字,是取“雍正”二字去其首也,狱遂起。今将当时上谕全录,于此事始未可见矣。雍正四年九月乙卯,谕内阁九卿翰詹

  • 卷五十三·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五十三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景十三王传第二十三 孝景皇帝十四男王皇后生孝武皇帝栗姬生临江闵王荣河间献王德临江哀王阏【师古曰阏

  • 卷一百二十九·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一百二十九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货殖列传第六十九 【索隐论语云赐不受命而货殖焉广

  • 咸丰九年八月初五日·曾国藩

    早,清理文件。饭后将《欧阳文忠公全集》清检目录,共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至未正清毕。拟派人至江苏接陈作梅来营,写信一件,自添二叶。夜写袁漱六信一件。阅《归田录诗话笔说[记]》。胡中丞寄来京信一件,知胜翁互相讦参。翁自定

  • 天下第三十三·刘文典

    〔释文〕以义名篇。 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 〔注〕为以其有为,则真为也,为其真为,则无为矣,又何加焉! 〔疏〕方,道也。自轩、顼已下,迄于尧、舜,治道艺术,方法甚多,皆随有

  • 卷十一·刘玉汝

    <经部,诗类,诗缵绪> 钦定四库全书 诗缵緖卷十一     元 刘玉汝 撰 小雅三 悠悠昊天曰父母且无罪无辜乱如此怃昊天已威予慎无罪昊天泰怃予慎无辜 乱之初生僭始既涵乱之又生君子信谗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君子如祉

  • 第十八章 道废·林语堂

    大道废,有仁义 (14 );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语译]大道废弃以后,才有仁义;随着智巧的出现以后,才产生作伪;家庭不睦以后,才显出孝慈;国家昏乱以后,才产生忠臣。一、大道废,仁义兴圣人一用心设仁爱的教化,创义理

  • 八关斋经正文·佚名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闻如是,一时婆迦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说。对曰:如是世尊,尔时彼比丘从佛受教。世尊告曰:於是比丘。若信族姓子族姓女。欲知圣八关斋。

  • 卷第三十三·居顶

    续传灯录卷第三十三目录 大鉴下第十七世 &middot; 龙翔圭禅师法嗣二人 &middot;云居德升禅师 &middot;狼山慧温禅师(已上二人见录) 云居悟禅师法嗣九人 &middot;双林德用禅师 &middot;万年道闲禅师 &middot;中际善能

  • 卷六十五·性音

    宗鉴法林卷六十五 集云堂 编 大鉴下六世 潭州云盖山志元圆净禅师(石霜诸嗣) 因僧问石霜。万户俱闭即不问。万户俱开时如何。霜曰堂中事作么生。僧无对。经半年方始下一转语。曰无人接得渠。霜曰道即太煞道。祇道得

  • 卷第十一(本末合)(尽第十地)·慧苑

    续华严略疏刊定记卷第十一(本末合)(尽第十地) 第六现前地中二。先料简。后释文。 前中略显二门。一释名。二次第。 初释名者。摄论云。由缘起智。能令般若波罗蜜多现在前故。名现前地。世亲释云。谓此地中。住缘起智

  • 鴛湖用禪師住福建建寧府普明禪寺語錄卷下·妙用

    嗣法門人 悟進 悟元 等編長水退菴 法孫 真智 重梓書啟與江海若居士春間,辱承喬梓高駕腴田之惠過情,屢屢感愧。惟老居士德滿潤身,老當益壯,可謂富貴家不為富貴之所移易,自肯存神內典,親近方外。教中有言:菩薩夙承般若力

  • 雪關禪師語錄卷之七·雪关智訚

    侍者成巒錄法孫開詗編禪鏡語(附禪鏡偈)義理禪何謂義理?有等不能超出情見二途真參實究,將謂宗門中事沒巴鼻無撈摸,便欲討尋義路引發知解,或被宗乘教理玄妙沉埋、或在經史外學穿鑿幾過,依稀相似彷彿不同,不能打翻窠臼別立生涯

  • 技击余闻·林纾

    近代文言笔记集。林纾著。商务印书馆(上海)1913年5月初版,1914年6月再版,为“小本小说”丛书之一。卷首有高凤岐《序》。全书不分卷,共收46篇。内容皆写武艺高强之士,实属短篇武侠小说。然而所写人物品格不同,既有惩恶除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