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六

天顺八年六月癸未朔监察御史白侃言天顺初元御史劾奏石亨等罪反为所挤调都御史耿九畴及掌道御史周宾等外任而张鹏杨宣充军又因罪九畴而调其子翰林检讨裕于外其后言官多有坐事谪调今亨等败露被诛乞将各官取回听用 上曰鹏等既为权奸所陷吏部其即复其官于是吏部覆奏杨宣张鹏先已取用耿裕实以父九畴连及宜并取用从之

○甲申山东沂水县大水

○乙酉乌思藏剌麻僧桑儿结巴等来朝贡氆氇铁力麻等物赐衣服彩叚等物有差

○南京参赞机务兵部尚书萧维祯奏乞致仕不允○广西指挥舒镛哨守荔浦修仁等县地方科取猺獞之归化者财物遂复为乱巡抚都御史吴祯等抚平之以状闻命逮治镛而追其赃给主

○戊子

○遣内官祭中霤之神

○兵部臣奏冠带闲住右布政王亮献平虏三策五计及布阵图机并持剑法事下臣等会同三营总兵太保会昌侯孙继宗等于大教场试验其三策固为有理其五计惟可守城独持剑法可用 上以亮年老赏银二十两纻丝二表里令致仕其持剑法令造与在京官军操用

○修筑广东四会英德二县城

○己丑太子少保兵部尚书马昂以南京给事中劾其举将非人心不自安奏乞致仕不允

○庚寅升户科给事中童轩礼科给事中袁恺刑科给事中金绅俱为都给事中礼科给事中王诏工科给事中姚昶俱为右给事中恺注兵科余俱本科○辛卯以将行大婚遣太保会昌侯孙继宗告天地怀宁侯孙镗告 太庙

○癸巳命太保会昌侯孙继宗为正使少保吏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李贤为副使持节行纳采问名礼制曰兹奉 圣母慈懿皇太后 皇太后命选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吴俊女为皇后命卿等持节行纳采问名礼制御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吴俊曰朕承天序钦召鸿图经国之道正家为本夫妇之伦乾坤之义实以相 宗祀之敬协奉养之诚所资维重今遣使持节以礼采择故谕又谕之曰朕惟夫妇之道大伦之本正位乎内必咨名家特遣使持节以礼问名尚伫来闻钦哉故谕于是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吴俊奏曰臣俊伏承嘉命正使太保会昌侯孙继宗等重宣制诏问臣名族臣名族臣女臣夫妇所生先臣赠昭勇将军羽林卫指挥使贰之曾孙先臣昭勇将军羽林前卫指挥使旺之孙臣女今年十七谨具以闻

○乙未给哈密大小麦种子一百石时哈密中顺王毋累奏为癿加思兰所侵禾苗无种乞赐赈济故给之

○丙申赏官舍李让等十四人银币有差以其尝往癿加思兰公干也

○丁酉礼部尚书姚夔等进经筵仪注先是言者奏请开经筵 上命少保吏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李贤等会议推举讲读官以闻且赐敕谕勉励之曰朕恭膺 天命继承 祖宗鸿业君临亿兆负荷良艰永惟自古圣帝明王未有不资学问而能致天下于太平者朕鉴于兹将以八月初二日御经筵命尔太保会昌侯孙继宗与少保吏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李贤知经筵事吏部左待郎兼翰林院学士陈文吏部右待郎兼翰林院学士彭时同知经筵事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学士刘定之詹事府少詹事兼国子监祭酒司马恂大理寺左少卿孔公恂翰林院学士柯潜万安侍讲学士李泰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读孙贤刘珝牛纶左春坊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讲王亻与徐溥兼经筵官贤文时安泰贤珝纶日待讲读翰林等衙门儒臣分直侍讲夫帝王之道具载经书茍非讲明何以措诸行事况朕临御之初先务莫急于此卿等宜端心竭诚相与讲论务精其极毋隐而弗彰毋曲以徇好庶几会而通之理足以溉朕心举而措之泽足以被天下如此朕斯无负 上天之命 祖宗之托而卿等亦无负于朕之所望矣钦哉又以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王翱太子少保兵部尚书马昂户部尚书张睿礼部尚书姚夔刑部尚书陆瑜工部尚书白圭都察院右都御史李宾通政司通政使张文质大理寺卿王概侍班翰林院修撰王献刘宣黎淳编修李本尹直讲书修撰曹恩童缘王一夔编修江朝宗丘浚杨守陈彭华陈秉中展书太仆寺卿余谦礼部郎中吴谦员外郎林章陈纲谢宇何暹中书舍人温良凌晖书讲章并起止至是礼部进仪注一会讲礼仪每月初二十二二十二日会讲前期一日于文华殿内设御座又设御案于其东稍北设讲案于东稍南至期司礼监官先陈经书各一册于御案上讲案同皆书东经西是日早朝后常服御文华殿升御座将军侍卫殿外如仪鸿胪寺官引知经筵及侍班讲读执事侍仪等官于丹陛上行五拜三叩头礼毕以次上殿依品级东西序立侍仪御史给事中各二员于殿内南分东西向北立序班二员举御案于御座前二员举讲案置御座南正中鸿胪寺官赞进讲讲官二员出讲案前稍南北向并立鸿胪寺官赞鞫躬拜叩头兴平身翰林院执事官一员诣御案前跪展书毕起退立于讲案之东讲官一员进讲案前讲四书毕讲官少退立执事官于案前跪掩四书毕退就班执事官一员又诣御案前跪展掩跪展掩经书如前仪毕退就班鸿胪寺官赞讲官鞠躬拜叩头兴平身退就班序班四员举御案及讲案俱置殿东原所鸿胪寺官赞礼毕 上还宫一每日进讲常仪于月讲外别敕大学士李贤学士陈文彭时率学士万安李泰侍读孙贤刘珝牛纶每日侍班进讲不用侍卫侍仪执事等官侍班讲读官入见行叩头礼东西分立先讲四书次讲经或史书不进讲章惟依文直说直解必须义理明白易晓句读字音正当讲读毕侍书官侍书各官叩头退

○辛丑给驸马都尉焦敬禄米一千石米麦中半兼之

○以剿平蛮贼功赏在京及两广等处官军钞币布绢有差

○壬寅 裕陵成其制金井宝山城池一座照壁一座明楼花门楼各一座俱三间香殿一座五间云龙五彩贴金朱红油石碑一祭台石一烧纸炉二神厨正房五左右厢房六宰牲亭一墙门一奉祀房三门房三神路五百三十八丈七尺神公监前堂五间穿堂三间后堂五间左右厢房四座二十间周围歇房并厨房八十六门楼一门房一大小墙门二十五小房八井一神马房马房二十歇房九马桩三十二大小墙门六白石桥三甎石桥二周围包砌河岸沟渠三百八十八丈二尺栽培松树二千六百八十四株经始于是年二月二十九日至是成

○癸卯夜东方有流星大如盏其色赤尾烛光地自室宿南行至羽林军又有流星起自南方亦如盏大青白色有光南行天中

○甲辰礼部以 上嗣登宝位请置卤簿大驾从之

○晋王钟铉保升承奉副张泰等二十员为承奉副正等官皆预定其职以闻 上不允仍以书戒王曰得奏欲以承奉副等官张泰等二十员升授承奉正等职既以定拟职名复何奏请且升除王府内官出自朝廷若遇员缺只宜具实并开相应者奏知以凭升补王乃擅自定职泛滥升除是何理也此必下人拨置今皆不准亦不究问特书戒王王宜自省今后行事当遵 宗祖法度毋得任情妄为庶可保全令名王其戒之慎之

○乙巳以抚宁伯朱永总管神机营军马升都督佥事赵辅为都督同知理军务

○丙午赐辽王嫡第四孙名曰恩钾沅陵王豪塶长子名曰恩铈次子曰恩金□乍韩王徵钋第三子名曰偕灊四子曰偕氵横五子曰偕氵旋-方六子曰偕滦代府昌化王仕墰次子名曰成镌第五子曰成镊灵丘王仕土臱长子名曰成鈠次子曰成金□亶荆府都昌王祁鉴第二子名曰见潭楚府镇国将军季墋第二子名曰均钵三子名曰均金□事镇国将军季埒长子名曰均金□卒辅国将军均鋀次子名曰荣瀍庆府镇国将军邃墁第三子名曰寘钨

○故崇信伯费钊庶男溥欲夺嫡承袭讼不已钊先取刘氏继甯氏以罪出乃娶朱氏生子淮尚幼溥执言朱氏与己母俱妾而己长当袭久不决法司奏欲重罪妄争者 上以朱既受封则淮为嫡命之袭爵而亦不罪溥

○丁未礼部言恭上 慈懿皇太后 皇太后徽号礼成各王府及天下五品以上衙门凡遇 圣旦及冬至正旦节俱合进表庆贺乞令翰林院撰定表式颁行俾遵依誊进从之

○礼部奏赐官军人等银钞绢布总数文武衙门官旗军匠人等银一百七万七千九百五十四两五钱摆队官军银四万四千九百五十八两吏部等衙门官吏监生人等钞一十六万七千二百八十锭绢四千六百九十三疋绵布三万九千五百三十匹

○沈府广宗王幼土□术薨王康王之第七子母妃韩氏正统己未生景泰甲戌册封至是薨年二十七讣闻辍朝一日赐谥曰怀靖赐祭葬如例

○戊申赐正一嗣教真人张元吉诰命改封体玄悟法渊默静虚阐道弘化妙应大真人加封其母高氏为慈和端惠贞淑太玄君初元吉封冲虚守素绍祖崇法安恬乐静玄同大真人母加封太玄君俱赐诰命至是元吉乞加母封号为六字改太玄君为太夫人并增已封号事下吏部吏部言故事无改封太夫人之例奏上凡元吉所请皆从之独太玄君如故○巡抚宣府右副都御史李秉奏顺圣川所牧马已取回其粮刍宜量留所在支用请运其余赴宣府收贮原仓官吏送部别用从之

○辛亥 慈懿皇太后圣旦 上率亲王上寿免命妇朝贺赐百官宴于午门

大明宪宗纯皇帝实录卷之六终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六 孝义·萧子显
  列传第七十一 文苑·李延寿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六、“华夷之分大于君臣之·雍正
  石匮书后集卷第六十·张岱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九十一·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七十一·佚名
  卷之一百十三·佚名
  尚史卷六十六·李锴
  第三七禀光绪六年三月二日一一二○五-七·佚名
  三一九 贵州巡抚裴宗锡奏缴违禁书籍折(附清单一)·佚名
  史纠卷三·朱明镐
  弘一大师最后一言--谈写字的方法(2)·李叔同
  宣武灵皇后胡氏传·魏收
  六·钱穆
  南史识小录卷五·沈名荪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五出 试术·李渔

    〖夜行船引〗(生便服,带副净上)禹迹一筹浑未展,平白地洪福滔天。好事无凭,良朋未返,三事总成疑眩。下官奉旨巡河,原限半年奏绩。怎奈黄河两岸倒塌甚多,日夜趱修,还怕愆期致罪。谁料数日之前,洪水骤发,漂洗居民六十万,淹没禾苗八百

  • 卷一·陈焯

    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一兵部主事陈焯编宋太祖【稗史载宋师围金陵南唐使徐铉来欲用口舌解围铉盛称其主博学多艺有圣人之能因诵所为秋月诗宋祖大笑曰此寒士语耳吾不道也铉未心服因以上请侍臣皆惊惧相目宋祖徐曰吾微时

  • 御选元诗卷七十二·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七十二七言絶句五王思诚开化寺避暑下马开襟暑气凉可人清兴篆烟香空庭日午槐隂宻藤叶风来翠蔓长潞公轩用郭西埜韵曽列仙班第一流十年聮袂步瀛洲如今偶到三山路白发红尘两鬓秋官舍更残烛泪流客懐

  • 第二出·徐渭

    (〔外扮周丞相,引众上〕丞相平津东阁开,私门桃李尽移栽。况蒙天语张麟凤,肯放冥鸿不网来?某家周庠是也。原以邛南幕中留司府事,蒙蜀玉主上简拔,累官得至丞相。俺主上好学右文,今年又该校选进士,轮是某家叨知贡举。前月已移文挂

  • 卷十六·本纪第十六·脱脱

        神宗三   三年春正月乙丑朔,以大行太皇太后在殡,不视朝。癸酉,升许州为颍昌府。丙子,降颍昌囚罪一等,徒以下释之。戊寅,上太皇太后谥曰慈圣光献。戊子,诏审刑院、刑部断议官失入者,岁具数罚之。己丑,高丽国遣

  • 卷一百五十七·列传第四十四·宋濂

        刘秉忠   刘秉忠,字仲晦,初名侃,因从释氏,又名子聪,拜官后始更今名。其先瑞州人也,世仕辽,为官族。曾大父仕金,为邢州节度副使,因家焉,故自大父泽而下,遂为邢人。庚辰岁,木华黎取邢州,立都元帅府,以其父润为都统。

  • 卷第二百四十八 唐紀六十四·司马光

      起閼逢困敦(甲子)閏月,盡屠維大荒落(己巳),凡五年有奇。   武宗至道昭肅孝皇帝會昌四年(甲子、八四四年)   閏月,壬戌,以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李紳同平章事,充淮南節度使。   李德裕奏:「鎮州奏事官高迪密陳意見二事:其一,

  • 卷之二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一中·袁枢

    宋 袁枢 撰安史之乱二肃宗至徳元载春正月乙卯朔禄山自称大燕皇帝改元圣武以达奚珣为侍中张通儒为中书令高尚严庄为中书侍郎 李随至睢阳有众数万丙辰以随为河南节度使以前高要尉许逺为睢阳太守兼防御使濮阳客尚衡起

  • 周智光传·刘昫

    周智光,原来以骑马射箭从军,经常立战功,不久任副将。宦官鱼朝恩任观军容使,镇守陕州,与他亲近。朝恩凭借扈从的位置,受到很多皇上恩宠,奏请的事情大多同意,多次在皇上面前赏赐提拔智光,多次升为华州刺史、同华二州节度使及潼关

  • 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梁启超

    秋霖腹疾,一卧兼旬,感事怀人,百念灰尽,而户以外甚嚣尘上,喧然以国体问题闻。以厌作政谭如鄙人者,岂必更有所论列?虽然,独于兹事有所不容已于言也,乃作斯篇。吾当下笔之先,有二义当为读者告:其一当知鄙人原非如新进耳食家之心醉共

  • 宋朱熹的《诗经集传》和《诗序辨》·傅斯年

    这两部书很被清代汉学家的攻击——其实朱子同时的人,早已有许多争论了。——许多人认他做全无价值的“杜撰”书。但是据我看来,他实在比毛公的传,郑君的笺,高出几百倍。就是后人的重要著作

  • 成公·成公十八年·左丘明

    【经】十有八年春王正月,晋杀其大夫胥童。庚申,晋弑其君州蒲。齐杀其大夫国佐。公如晋。夏,楚子、郑伯伐宋。宋鱼石复入于彭城。公至自晋。晋侯使士□来聘。秋,杞伯来朝。八月,邾子来朝,筑鹿囿。己丑,公薨于路寝。冬,楚人、郑

  • 佛法十疑略释·李叔同

    佛法十疑略释戊寅十月六日在安海金墩宗祠讲欲挽救今日之世道人心,人皆知推崇佛法。但对于佛法而起之疑问,亦复不少。故学习 佛法者,必先解释此种疑问,然后乃能着手学习 。以下所举十疑及解释,大半采取近人

  • 为沈阳事件告台湾朝鲜日本四千万佛教民众书·太虚

    ──二十年十月作──现代欧洲国家,走上帝国主义极端而被民族革命所反抗,走上资本主义极端而被共产革命所反抗,于是欧洲文明陷入于全体崩溃之末路。吾人方期以智悲兼充、福慧双隆、自他俱利、心色交融之佛法,为亚洲各民族

  • 教 育 新 见·太虚

    ──四年在普陀作──一 绪言  二 教育之名义  三 教育之主义  四 教育之方针  五 教育之程序  六 教育之学科  七 大同世界圆满生活之教育  八 结论一 绪言大块噫气,翏翏无方,卒然而怒号万窍,其

  • 玄奘译·佚名

    唐三藏沙门义净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名称大城,战胜林施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及大菩萨众。尔时,世尊于日初分时,著衣持钵,入城乞食。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于先设座,加趺端坐,正念而住。时诸苾刍

  • 医垒元戎·王好古

    十二卷。元王好古 (1200—1264)撰。王好古,字进之,号海藏,赵州 (今河北赵县) 人。王氏通晓经史,喜好医学。曾从师于张元素、李东垣学医,官本州教授。撰有《阴证略例》、《汤液本草》、《此事难知》等书。此书序中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