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浦阳人物记跋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七十八·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七十八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十二 韩宜可 冯虚子歌 冯虚子清且修藐观万物如浮沤金茎一柱出天表青田孤鹤横高秋大鹏抟风九万里下视尘寰渺烟水蜃楼缥缈危接天夜半月明常独倚四方上

  • 九集 三卷·钱德苍

    荆钗记遣仆(外上)【出队子】追思前事,心下如同理乱丝。虽然颇颇有家私,争奈年衰无后嗣。怎不敎人朝夕怨咨?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当初招王十朋为壻,只道一天好事,谁知我那婆子嫌贫爱富,定要嫁与孙家,我女不从母意,因此变作参商

  • 列传第四十一·魏徵

    ○文学 《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传》曰:“言,身之文也,言而不文,行之不远。”故尧曰则天,表文明之称,周云盛德,着焕乎之美。然则文之为用,其大矣哉!上所以敷德教于下,下所以达情志于上,大则经纬天地,

  • 卷四百七十七·列传第二百三十六·叛臣下·脱脱

        ◎叛臣下   ○李全下   宝庆三年二月,杨氏使人行成于夏全曰:"将军非山东归附耶?狐死兔泣,李氏灭,夏氏宁独存?愿将军垂盼。"全诺。杨氏盛饰出迎,与按行营垒,曰:"人传三哥死,吾一妇人安能自立?便当事太尉为夫,子

  • 卷二十七·吴广成

      元丰七年、夏大安十年春正月,大举攻兰州,粮匮引还。  秉常集河南诸监军司兵,克日齐驻葫芦河,游骑直至河外。宣庆使李宪知必大举,益增守备。秉常果以步骑八十万围兰州,督众急攻。矢如雨雹,云梯革洞,百道并进,十昼夜不能克

  • 皇清开国方略巻十三·阿桂

      太宗文皇帝【天聪四年庚午】  天聪四年春正月甲申克明永平  先是大军自明燕京徇通州蓟州正月辛巳朔至榛子镇其城中旧未设官  太宗颁谕居民令降遂行至沙河驿  命巴克什达海及副将石廷柱等同阵获总兵麻登云

  • 卷之三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佯羞假媚名伶爱我·宣南吏隐

    辫帅虽出身微贱,而性喜渔色,匪特狎伎,尤好狎伶,或人谓张为周凤林跟包时所中之毒,语非无因。京伶王蕙芳,与张交情尤厚。张曾出资为王筑屋娶妻,伶界及政界中人,艳羡者不在少数。当癸丑甲寅之交,张因公至京,会王在天乐园唱戏。张特

  • 第二六一副详及批光绪十五年十一月初四日一一六一○--五·佚名

    前任新竹知县方,将征存隘租银移交于新任,详请布政使查核,并该使批私记光绪十年十一月初七日到副详 印 新竹县印在任候补同知、直隶州知州、本任台湾埔里社通判、署台北府新竹县,为详送事。窃照卑职前

  • 卷四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四十四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齐纪郑许宋曹呑灭表春秋时齐与宋郑为大国而纪邻于齐许邻于郑曹邻于宋三国有狡焉啓疆之计则必首及焉顾曹许之灭俱在春秋之末季而纪之亡转盻在十余年之内其故何也曹许

  • 論衡校釋卷第十四·黄晖

      狀留篇   留,稽留也,言賢儒稽留難進。盼遂案:「狀」者,原起也。本篇云:「賢儒遲留,皆有狀故。狀故云何?學多道重,為身累也。」狀留之義,此數語揭盡之矣。   論賢儒之才,既超程矣。即超奇篇所論。世人怪其仕宦不進,官爵卑

  • 人谱类记卷上·刘宗周

    体独篇○大学云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着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述体独第一程子曰学始于不欺闇室又曰无妄之谓诚不欺其次矣一诚立而万善从之杨

  • 春秋左传序·杜预

    晋杜氏着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达疏春秋左氏传序【音义】【陆曰此元凯所作既以释经故依例音之本或题为春秋左传序者沈文阿以为释例序今不用】【疏】【正义曰此序题目文多不同或云春秋序或云左氏传序或云春秋经传集解序

  • 家礼卷二·朱熹

    宋 朱子 撰冠礼冠男子年十五至二十皆可冠【司马公曰古者二十而冠所以责成人之礼葢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行于其人故其礼不可以不重也近世以来人情轻薄过十嵗而总角者少矣彼责以四者之行岂知之哉往往自幼

  • 卷第五十一·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佛子!菩萨摩诃萨应云何知如来、应、正等觉音声?“佛子!菩萨摩诃萨应知如来音声遍至,普遍无量诸音声故;应知如来音声随其心乐皆令欢喜,说法明了故;应知如来音声随其信解皆令欢喜,心得清凉故;应知如来音声

  • 针邪秘要·杨继洲

    古代针灸著作

  • 大义觉迷录·雍正

    四卷。清世宗敕撰。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是清朝定鼎北京后的第三代皇帝。雍正六年(1728年),清朝发生了一起轰动一时的大案,即曾静反清事件。次年,清世宗在处理此案之后刊布了《大义觉迷录》。内收上谕

  •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佚名

    南无阿弥多婆夜哆(多曷切一)他伽哆(都饿切二)夜哆地(途卖切三)夜他阿弥利声四)都婆毗(五)阿弥利哆(六)悉眈婆毗(七)阿弥利哆(八)毗迦兰谛(九)阿弥哆(十)毗迦兰哆(十一)伽弥腻(十二)伽伽那(十三)枳多迦隶(十四)莎婆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