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廿四

日本書紀卷第廿四 天豐財重日足姫天皇 皇極天皇

天豐財重日〈重日此云伊柯之比。〉足姫天皇。渟中倉太珠敷天皇曾孫。押坂彦人大兄皇子孫。茅渟王女也。母曰吉備姫王。天皇順考古道而爲政也。息長足日廣額天皇二年立爲皇后。★十三年十月。息長足日額天皇崩。

元年春正月丁巳朔辛未。皇后即天皇位。以蘇我臣蝦夷爲大臣如故。大臣兒入鹿〈更名鞍作。〉自執國政。威勝於父。由是盜賊恐懾。路不拾遣。

正月乙酉。百濟使人大仁阿曇連比羅夫。從筑紫國乘騨馬來言。百濟國聞天皇崩奉遣弔使。臣随弔使。共到筑紫。而臣望仕於葬。故先獨來也。然其國者今大亂矣。

二月丁亥朔戊子。遣阿曇山背連比良夫。草壁吉士磐金。倭漢書直縣遣百濟弔使所。問彼消息。弔使報言。百濟國主謂臣言。塞上恒作惡之。請付還使。天朝不許。百濟弔使人等言。去年十一月。大佐平智積卒。又百濟使人擲崑崘使於海裏。今年正月。國主母薨。又弟王子兒翹岐。及其母妹女子四人。内佐平岐味。有高名之人册餘被放於嶋。

壬辰。高麗使人泊難波津。

丁未。遣諸大夫於難波郡。検高麗國所貢金銀等并其獻物。使人貢獻既訖而諮云。去年六月。弟王子薨。秋九月。大臣伊梨柯須彌殺大王。并殺伊梨渠世斯等百八十餘人。仍以弟王子兒爲王。以己同姓都須流。金流。爲大臣。

戊申。饗高麗。百濟於難波郡。詔大臣曰。以津守連大海可使於高麗。以國謄吉士水鷄可使於百濟。〈水鷄。此云倶比那。〉以草壁吉士眞跡可使於新羅。以坂本吉士長兄可使於任那。

庚戌。召翹岐安置於安曇山背連家。

辛亥。饗高麗。百濟客。

癸丑。高麗使人。百濟使人並罷歸。

三月丙辰朔戊午。無雲而雨。

辛酉。新羅遣賀騰極使。與弔喪使。

庚午。新羅使人罷歸。

是月。霖雨。

夏四月丙戌朔癸巳。太使翹岐將其從者拜朝。

乙未。蘇我大臣於畝傍家喚百濟翹岐等。親對語話。仍賜良馬一疋。鐵廿■。唯不喚塞上。

是月。霖雨。

乙卯朔己未。於河内國依網屯倉前。召翹岐等。令觀射獵。

庚午。百濟國調使船與吉士船。倶泊于難波津。〈盖吉士前奉使於百濟乎。〉

壬申。百濟使人進調。吉士服命。

乙亥。翹岐從者一人死去。

丙子。翹岐兒死去。是時翹岐與妻畏忌兒死。果不臨喪。凡百濟。新羅風俗有死亡者。雖父母兄弟夫婦姉妹。永不自看。以此而觀。無慈之甚。豈別禽獸。

丁丑。熟稻始見。

戊寅。翹岐將其妻子。移於百濟大井家。乃遣人葬兒於石川。

六月乙酉朔庚子。微雨。

是月。大旱。

秋七月甲寅朔壬戌。客星入月。

乙亥。饗百濟使人大佐平智積等於朝。〈或本云。百濟使人大佐平智積及兒達率。闕名。恩率軍善。〉乃命健兒相撲於翹岐前。智積等宴畢。而退拜翹岐門。

丙子。蘇我臣人鹿豎者獲白雀子。是日。同時有人。以白雀納篭而逆蘇我大臣。

戊寅。羣臣相謂之曰。随村々祝部所教。或殺牛馬祭諸社神。或頻移市。或祷河伯。既無所効。蘇我大臣報曰。可於寺寺轉讀大乘經典。悔過如佛所訟。敬而祈雨。

庚辰。於大寺南庭嚴佛菩薩像與四天王像。屈請衆僧。讀大雲經等。于時。蘇我大臣手執香鑪。燒香發願。

辛巳。微雨。

壬午。不能祈雨。故停讀經。

八月甲申朔。天皇幸南淵河上。跪拜四方。仰天而祈。即雷大雨。遂雨五日。溥潤天下。〈或本云。五日連雨。九穀登熟。〉於是。天下百姓倶稱萬歳曰至徳天皇。

己丑。百濟使參官等罷歸。仍賜大舶與同船三艘。〈同般母慮紀舟。〉▼是日。夜半雷鳴於西南角而風雨。參官等所乘船舶觸岸而破。

丙申。以小徳授百濟質達率長福。中客以下授位一級。賜物各有差。

戊戌。以船賜百濟參官等發遣。

己亥。高麗使人罷歸。

己酉。百濟。新羅使人罷歸。

九月癸丑朔乙卯。天皇詔大臣曰。脱思欲起造大寺。宜發近江與越之丁。〈百濟大寺。〉復課諸國使造船舶。

辛未。天皇詔大臣曰。起是月限十二月以來。欲營宮室。可於國國取殿屋材。然東限遠江。西限安藝。發造宮丁。

癸酉。越邊蝦夷、數千内附。

冬十月癸未朔庚寅。地震而雨。

辛卯。地震。是夜。地震而風。

甲午。饗蝦夷於朝。

丁酉。蘇我大臣設蝦夷於家。而躬慰問。▼是日。新羅弔使船。與賀騰極使船。泊于壹岐嶋。

丙午。夜中。地震。

是月。行夏令。無雲而雨。

十一月壬子朔癸丑。大雨雷。

丙辰。夜半雷一鳴於西北角。

己未。雷五鳴於西北角。

庚申。天暖如春氣。

辛酉。雨下。

壬戌。天暖如春氣。

甲子。雷一鳴於北方而風發。

丁卯。天皇御新甞。▼是曰。皇太子。大臣各自新甞。

十二月壬午朔。天暖如春氣。

甲申。雷五鳴於晝。二鳴於夜。

甲午。初發息長足曰廣額天皇喪。▼是日。小徳巨勢臣徳太代大派皇子而誄。次小徳粟田臣細目代輕皇子而誄。次小徳大伴連馬飼代大臣而誄。

乙未。息長山田公奉誄日嗣。

辛丑。雷三鳴於東北角。

庚寅。雷二鳴於東而風雨。

壬寅。葬息長足日廣額天皇于滑谷崗。是日。天皇遷移於小墾田宮。〈或本云。遷於東宮南庭之權宮。〉

甲辰。雷一鳴於夜。其聲若裂。

辛亥。天暖如春氣。

是歳。蘇我大臣蝦夷立己祖廟於葛城高宮。而爲八■之舞。遂作歌曰。野麻騰能。飫斯能毘稜栖鳴。倭施羅務騰。阿庸比施豆矩梨。擧始豆矩羅符母。又盡發擧國之民并百八十部曲。預造雙墓於今來。一曰大陵。爲大臣墓。一曰小陵。爲入鹿臣墓。望死之後勿使勞人。更悉聚上宮乳部之民。〈乳部。此云美父。〉役使塋所。於是上宮大娘姫王發憤而歎曰。蘇我臣專擅國政。多行無禮。天無二日。國無二王。何由任意悉役封民。自茲結恨。遂取倶亡。☆是年也太歳壬寅。

二年春正月壬子朔旦。五色大雲滿覆於天。而闕於寅。一色青霧周起於地。

辛酉。大風。

二月辛己朔庚子。桃華始見。

乙巳。雹傷草木華葉。

是月。風雷雨氷。行冬令。國内巫覡等折取枝葉縣挂木綿。伺候大臣渡橋之時。爭陳神語入微之説。其巫甚多不可悉聽。

三月辛亥朔癸亥。災難波百濟客舘堂與民家室。

乙亥。霜傷草木華葉。

是月。風雷雨氷。行冬令。

夏四月庚辰朔丙戌。大風而雨。

丁亥。風起天寒。

己亥。西風而雹。■天寒人著緜袍三領。

庚子。筑紫大宰馳騨奏曰。百済國主兒翹岐弟王子共調使來。

丁未。自權宮移幸飛鳥板盖新宮。

甲辰。近江國言。雹下。其大徑一寸。

五月庚戌朔乙丑。月有蝕之。

六月己卯朔辛卯。筑紫大宰馳騨奏曰。高麗遣使來朝。羣卿聞而相謂之曰。高麗自己亥年不朝而今年朝也。

辛丑。百濟進調船泊于難波津。

秋七月己酉朔辛亥。遣數大夫於難波郡、検百濟國調與獻物。於是大夫問調使曰。所進國調欠少前例。送大臣物。不改去年所還之色。送羣卿物。亦全不將來。皆違前例。其状何也。大使達率自斯。副使恩率軍善。倶答諮曰。即今可備。自斯質達率武子之子也。

是月。茨田池水大臭。小虫覆水。其虫口黒而身白。

八月戊申朔壬戌。茨田池水變如藍汁。死虫覆水。溝涜之流亦復凝結。厚三四寸。大小魚如夏爛死。由是不中喫焉。

九月丁丑朔壬午。葬息長足日廣額天皇于押坂陵。〈或本云。呼廣額天皇爲高市天皇也。〉

丁亥。吉備嶋皇祖母命薨。

癸巳。詔土師娑婆連猪手。視皇祖母命喪。天皇自皇祖母命臥病。及至發喪。不避床側視養無倦。

乙未。葬皇祖母命于檀弓崗。▼是日。大雨而雹。

丙午。罷造皇祖母命墓役。仍賜臣連。伴造帛布各有差。

是月。茨田池水漸變成白色。亦無臭氣。

冬十月丁未朔己酉。饗賜群臣伴造於朝堂庭。而議授位之事。遂詔國司如前所勅。更無改換。宜之厥任愼爾所治。

壬子。蘇我大臣蝦、縁病不朝。私授紫冠於子入鹿。擬大臣位。復呼其弟曰物部大臣。大臣之祖母物部弓削大連之妹。故因母財取威於世。

戊午。蘇我臣入鹿獨謀將廢上宮王等而立古人大兄爲天皇。于時。有童謠曰。伊波能杯爾。古佐屡渠梅野倶。渠梅多爾母。多礙底騰衰■栖。歌麻之之能烏賦。〈蘇我臣入鹿深忌上宮王等威名振於天下獨謨僣立。〉

是月。茨田池水還清。

十一月丙子朔。蘇我臣入鹿遣小徳巨勢徳太臣。大仁土師娑婆連。掩山背大兄王等於斑鳩。〈或本云。以巨勢徳太臣。倭馬飼首爲將軍。〉於是。奴三成與數十舎人出而拒戰。土師娑婆連中箭而死。軍衆恐退。軍中之人相謂之曰。一人當千謂三成歟。山背大兄仍取馬骨投置内寢。遂率其妃并子弟等。得間逃出。隱膽駒山。三輪文屋君。舎人田目連及其女菟田諸石。伊勢阿部堅經從焉。巨勢徳太臣等燒斑鳩宮。灰中見骨。誤謂王死。解圍退去。』由是山背大兄王等。四五日間淹留於山。不得喫飮。三輪文屋君進而勸曰。請移向於深草屯倉。從茲乘馬。詣東國以乳部爲本。興師還戰。其勝必矣。山背大兄王等對曰。如卿所■。其勝必然。但吾情冀十年不役百姓。以一身之故豈煩勞萬民。又於後世不欲民言由吾之故喪己父母。豈其戰勝之後。方言丈夫哉。夫損身固國。不亦丈夫者歟。有人遥見上宮王等於山中。還■蘇我臣入鹿。入鹿聞而大懼。速發軍旅。述王所在於高向臣國押曰。速可向山求捉彼王。國押報曰。僕守天皇宮不敢出外。入鹿即將自徃。于時古人大兄皇子喘息而來問。向何處。入鹿具説所由。古人皇子曰。鼠伏穴而生。失穴而死。入鹿由是止行。遣軍將等求於膽駒。竟不能覓。』於是山背大兄王等自山還入斑鳩寺。軍將等即以兵圍寺。於是山背大兄王使三輪文屋君謂軍將等曰。吾起兵伐入鹿者。其勝定之。然由一身之故不欲傷殘百姓。是以吾之一身賜於入鹿。終與子弟妃妾一時自經倶死也。于時五色幡蓋。種種伎樂。照灼於空臨垂於寺。衆人仰觀稱嘆。遂指示於入鹿。其幡蓋等變爲黒雲。由是入鹿不能得見。』蘇我大臣蝦夷聞山背大兄王等惣被亡於入鹿。而嗔罵曰。噫入鹿極甚愚癡。專行暴惡。爾之身命不亦殆乎。』時人説前謠之應曰。以伊波能杯爾而喩上宮。以古佐屡而喩林臣。〈林臣入鹿也。〉以渠梅野倶而喩燒上宮。以渠梅施爾母陀礙底騰褒衰羅栖柯麻之之能鳴膩而喩山背王之頭髮班雜毛似山羊。又曰。棄捨其宮匿深山相也。

是歳。百濟太子餘豐以密蜂房四枚放養於三輪山。而終不蕃息。

三年春正月乙亥朔。以中臣鎌子連拜神祗伯。再三固辭不就。稱疾退居三嶋。』于時輕皇子患脚不朝。中臣鎌子連曾善於輕皇子。故詣彼宮而將侍宿。輕皇子深識中臣鎌子連之意氣高逸容止難犯。乃使寵妃阿倍氏淨掃別殿高鋪新蓐。靡不具給。敬重特異。中臣鎌子連便感所遇。而語舎人曰。殊奉恩澤。過前所望。誰能不使王天下耶。〈謂宛舎人爲駈使也。〉舎人便以所語陳於皇子。皇子大悦。』中臣鎌子連爲人忠正。有匡濟心。乃憤蘇我臣入鹿失君臣長幼之序。侠■■社稷之權。歴試接於王宗之中。而求可立功名哲主。便附心於中大兄。疏然未獲展其幽抱。偶預中大兄於法興寺槻樹之下打鞠之侶。而候皮鞋隨鞠脱落。取置掌中。前跪恭奉。中大兄對跪敬執。自茲相善倶述所懷。既無所匿。後恐他嫌頻接。而倶手把黄卷。自學周孔之教於南淵先生所。遂於路上徃還之間。並肩潜圖。無不相協。』於是。中臣鎌子連議曰。謀大事者不如有輔。請納蘇我倉山田麻呂長女。爲妃而成婚姻之眤。然後陳説欲與計事。成功之路莫近於。中大兄聞而大悦。曲從所議。中臣鎌子連即自徃媒要訖。而長女所期之夜被倫於族。〈族。謂身狹臣也。〉由是倉山田臣憂惶。仰臥不知所爲。少女恠父憂色就而問曰。憂悔何也。父陳其由。少女曰。願勿爲憂。以我奉進亦復不晩。父便大悦。遂進其女。奉以赤心。更無所忌。中臣鎌子連擧佐伯連子麻呂。葛木稚犬養連網田於中大兄曰。云々。

三月。休留〈休留。茅鴟也。〉産子於豐浦大臣大津宅倉。』倭國言。頃者菟田郡人押坂直〈闕名。〉將一童子欣遊雪上。登菟田山。便見紫菌挺雪而生。高六寸餘。滿四町許。乃使童子採取還示隣家。總言不知。且疑毒物。於是押坂直與童子煮而食之。太有氣味。明日。徃見都不在焉。押坂直與童子由喫菌羹。無病而壽。或人云。盖俗不知芝草。而妄言菌耶。

夏六月癸卯朔。大伴馬飼連獻百合華。其莖長八尺。其本異而末連。

乙巳。志紀上郡言。有人。於三輪山見猿晝睡。竊執其臂不害其身。猿猶合眼歌曰。武舸都烏爾。陀底屡制羅我。爾古禰擧曾。倭我底鳴勝羅毎。施我佐基泥。佐基泥曾母野。倭我底勝羅須謀野。其人驚怪猿歌。放捨而去。此是經歴數年。上宮王等爲蘇我鞍作圍於膽駒山之兆也。

戊申。於劔池蓮中有一莖二萼者。豐浦大臣妄推曰。是蘇我臣將榮之瑞也。即以金墨書而獻大法興寺丈六佛。

是月。國内巫覡等折取枝葉懸掛木緜。伺大臣度橋之時爭陳神語入微之説。其巫甚多不可具聽。老人等曰。移風之兆也。于時有謠歌三首。其一曰。波波魯魯爾渠曾枳擧喩屡。之麻能野父播羅。其二曰。烏智可施能。阿婆努能枳枳始騰余謀作儒。倭例播禰始柯騰。比騰曾騰余謀須。其三曰。烏麼野始爾。倭例烏比岐例底。制始比騰能。於謀提母始羅孺。伊弊母始羅孺母也。

秋七月。東國不盡河邊人大生部多。勸祭虫於村里之人曰。此者常世神也。祭此神者。到富與壽。巫覡等遂詐託於神語曰。祭常世神者。貧人到富。老人還少。由是加勸捨民家財寶陳酒陳菜六畜於路側。而使呼曰。新富入來。都鄙之人取常世虫置於清座。歌舞求福。棄捨珍財。都無所益損費極甚。於是。葛野秦造河勝惡民所惑。打大生部多。其巫覡等恐休其勸祭。時人便作歌曰。禹都麻佐波。柯微騰母柯微騰。枳擧曳倶屡。騰擧預能柯微乎。宇智岐多麻須母。此虫者常生於橘樹或生於曼椒。〈曼椒。此云衰曾紀。〉其長四寸餘。其大如頭指許。其色緑而有黒點。其貌全似養蠶。

冬十一月。蘇我大臣蝦夷・兒入鹿臣雙起家於甘梼岡。稱大臣家曰宮門。入鹿家曰谷宮門。〈谷。此云波佐麻。〉稱男女曰王子。家外作城柵。門傍作兵庫。毎門置盛水舟一。木鈎數十以備火災。恒使力人持兵守家。大臣使長直於大丹穗山造桙削寺。更起家於畝傍山東。穿池爲城。起庫儲箭。恒將五十兵士続身出入。名健人曰東方■從者。氏氏人等入侍其門。名曰祖子孺者。漢直等全侍二門。

四年春正月。或於阜嶺。或於河邊。或於宮寺之間。遥見有物而聽猿吟。或一十許。或廿許。就而視之。物便不見。尚聞鳴嘯之響。不能獲覩其身。〈舊本云。是歳移京於難波。而板蓋宮爲墟之兆也。〉時人曰。此是伊勢大神之使也。

夏四月戊戌朔。高麗學問僧等言。同學鞍作得志。以虎爲友。學取其術。或使枯山變爲青山。或使黄地變爲白水。種々奇術不可殫究。又虎授其針曰。愼矣愼矣。勿令人知。以此治之病無不愈。果如所言。治無不差。得志恒以其針隱置柱中。於後虎折其柱取針走去。高麗國知得志欲歸之意。與毒殺之。

六月丁酉朔甲辰。中大兄密謂倉山田麻呂臣曰。三韓進調之日。必將使卿讀唱其表。遂陳欲斬入鹿之謀。麻呂臣奉許焉。

戊申。天皇御大極殿古人大兄侍焉。中臣鎌子連知蘇我入鹿臣爲人多疑。畫夜持劔。而教俳優方便令解。入鹿臣咲而解釼入侍于座。倉山田麻呂臣進而讀唱三韓表文。於是。中大兄戒衞門府。一時倶■十二通門勿使徃來。召聚衞門府於一所。將給祿。時中大兄即自執長槍隱於殿側。中臣鎌子連等持弓矢而爲助衞。使海犬養連勝麻呂授箱中兩劔於佐伯連子麻呂與葛城稚犬養連網田曰。努力努力急須應斬。子麻呂等。以水送飯。恐而反吐。中臣鎌子連嘖而使勵。倉山田麻呂臣恐唱表文將盡而子麻呂等不來。流汗沃身。亂聲動手。鞍作臣恠而問曰。何故掉戰。山田麻呂對曰。恐近天皇。不覺流汗。中大兄見子麻呂等畏入鹿威便旋不進曰。咄嗟。即共子麻呂等出其不意。以劔傷割入鹿頭肩。入鹿驚起。子麻呂運手揮釼傷其一脚。入鹿轉就御座叩頭曰。當居嗣位天之子也。臣不知罪。乞垂審察。天皇大驚詔中大兄曰。不知所作。有何事耶。中大兄伏地奏曰。鞍作盡滅天宗。將傾日位。豈以天孫代鞍作耶。〈蘇我臣入鹿更名鞍作。〉天皇即起入於殿中。佐伯連子麻呂。稚犬養連網田斬入鹿臣。是日雨下潦水溢庭。以席障子覆鞍作屍。古人大兄見走入私宮。謂於人曰。韓人殺鞍作臣。〈謂因韓政而誅〉吾心痛矣。即入臥内杜門不出。中大兄即入法興寺爲城而備。凡諸皇子。諸王。諸卿大夫。臣連。伴造。國造。悉皆随侍。使人賜鞍作臣屍於大臣蝦夷。於是。漢直等聚眷屬、■甲持兵。將助大臣處設軍陣。中大兄使將軍巨勢徳陀臣。以天地開闢君臣始有説於賊黨令知所赴。於是。高向臣國押謂漢直等曰。吾等由君大郎應當被戮。大臣亦於今日明日。立俟其誅决矣。然則爲誰空戰盡被刑乎。言畢解劔。投弓捨此而去。賊徒亦随散走。

蘇我臣蝦夷等臨誅。悉燒天皇記。國記。珍寶。船史惠尺即疾取所燒國記而奉献中大兄。▼是日。蘇我臣蝦夷及鞍作屍許葬於墓。復許哭泣。』於是。或人説第一謠歌曰。其歌所謂。波魯波魯爾。渠騰曾枳擧喩屡。之麻能野父播羅。此即宮殿接起於嶋大臣家。而中大兄與中臣鎌子連。密圖大義謀戮入鹿之兆也。説第二謠歌曰。其歌所謂。烏智可施能。阿婆努能枳枳始。騰余謀佐儒。倭例播禰始柯騰。比騰會騰余謀須。此即上宮王等性順都無有罪。而爲入鹿見害。雖不自報。天使人誅之兆也。説第三謠歌曰。其歌所謂。烏縻野始爾。倭例烏比岐以例底。制始比騰能。於謀提母始羅孺。伊弊母始羅孺母也。此即入鹿臣忽於宮中爲佐伯連子麻呂。稚犬養連網田所斬之兆也。

庚戌。譲位於輕皇子。立中大兄爲皇太子。

猜你喜欢
  卷九十二·列传第三十·脱脱
  卷三百五十五 列传一百四十二·赵尔巽
  卷三百三十一 元豐五年(壬戌,1082)·李焘
  卷八十三 大中祥符七年(甲寅,1014)·李焘
  國語卷第十八·韦昭
  提要·李心传
  卷十四 恭帝·王夫之
  第八十一回 朱晦翁创立社仓法 宋孝宗重定内禅仪·蔡东藩
  东林列传卷七·陈鼎
  卷之一千二百七十五·佚名
  卷之六百九十八·佚名
  卷之七十八·佚名
  卷之二百三十·佚名
  朱文略传·李延寿
  来知德传·张廷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宝月·唐圭璋

      “全”已见。   念奴娇   寿吴书监   延陵福绪,蔼遗芳馀庆,直至如今。帝锡朋龟曾献策,早揖丹桂华簪。一代荣名,三州遗爱,留入歌吟。归来湖山付得,依旧闲心。   延赏报德推封。名迁书监,喜天恩重临。拜舞龙香还注

  • 仇远·唐圭璋

      远字仁近,一字仁父,自号山村民,钱塘人。生于淳祐七年(1247),咸淳间以诗名。元大德九年(1305),尝为溧阳教授,官满代归,优游湖山以终。泰定三年(1326)卒。所著有兴观集、金渊集及无弦琴谱二卷。   摸鱼儿   答二隐   爱青

  • 史深·唐圭璋

      深号蘖泉。   玉漏迟   绿树深庭院。侵帘暝草,沿砌幽藓。问讯馀芳,糁迳碎红千点。暗有芹香堕几,认杏栋、营巢新燕。晴思软。春光几许,费人裁剪。   梅阴地湿无尘,但密袖薰虬,静看诗卷。半掬羁心,似翠蕉难展。花事

  • 第卅一折 施全愤刺·冯梦龙

    [小生军服上]此中多恨恨难平,百战空垂异代名。欲奠忠魂无处觅,高名不朽死如生。自家施全的便是。本无韬略,被充名册籍,便做了一表英雄;亦爱身家,奈触目冤情,忽装着满腔呕气。萍踪何定,今日张、明日韩,也不知历了多少艰辛;骸骨犹

  • 第五十回 废故主迎立广陵王 煽众兵声讨尔朱氏·蔡东藩

      却说魏主子攸,被胡骑牵去,往报尔朱兆。兆不欲与见,但令牵往永宁寺中,锁禁楼上。自入宫扑杀皇子,见有嫔御妃主,一并拘住,拣得几个美貌少妇,姿情污辱。独不提及尔朱后,想尚顾全姊妹。余皆随给将弁,任他处置,并纵兵大掠,都市为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三十三·徐乾学

    宋纪一百三十三【起彊圉单阏正月尽上章敦牂十二月凡四年】寜宗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开禧三年春正月丁丑朔两淮宣抚使丘崈罢己卯命知枢宻院张岩督视江淮军马时金已有和意崈上防乞移书金帅以成前议且言

  • 卷之一千一百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百一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六○四 军机大臣等奏遵旨指驳明颜季亨撰《九十九筹》等情片·佚名

    六○四 军机大臣等奏遵旨指驳明颜季亨撰《九十九筹》等情片乾隆四十四年二月二十六日*臣等遵旨将明颜季亨所撰《九十九筹》十卷,附《时务体要》一卷,详加检阅。查季亨出处始末未详,据其书中自叙,盖温体仁门下士也。明季

  • 史记集解卷十五·裴骃

    史记十五六国表第三太史公读秦记至西戎败幽王周东徙洛邑秦防公始封为诸侯作西畤用事上帝僣端见矣礼曰天子祭天地诸侯祭其域内名山大川今秦杂戎翟之俗先暴戾后仁义位在藩臣而胪于郊祀君子惧焉及文公逾陇攘夷狄尊陈寳营

  • 第九章 接受改造 一 怎样做人?·溥仪

    “新的一年开始了,你有什么想法?” 一九五五年的元旦,所长这样问我。 我说惟有束身待罪,等候处理。所长听了,不住摇头,大不以为然地说: “何必如此消极?应当积极改造,争取重新做人!” 一九五四年年底,我在检察人员拿来的最后的

  • 论语精义卷五下·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 论语精义卷五下 宋 朱子 撰 乡党第十 伊川曰孔子之道发而为行如乡党之所载者自诚而明也由乡党之所载而学之以至於孔子者自明而诚也及其至焉一也 又曰论语为书传道立言深得圣人之学者矣如乡党形容圣

  • 序·王柏心

    序  昔人云有治人无治法,吾以为有治人即有治法。法者,依人以立者也,人之所不至,而法生焉。法制于人之所显为,而人遁乎法之所不及,于是乎法穷。枢言者,所以济乎法之所不及,而使人以自为者也。监利王君柏心,字子寿,博学笃行,名闻

  • 洪范统一·赵善湘

    宋 赵善湘 撰惟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王乃言曰呜呼箕子惟天隂隲下民相协厥居我不知其彞伦攸叙商曰祀周曰年洪范周书称祀盖箕子自序其事而周史因而书之也王访于箕子就见之也武王可使箕子归周不能使箕子朝王道不可屈也方

  • 第76章·老子

    【原文】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1)。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2)。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3)。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4)。故坚强处下,柔弱处上(5)。【题解】本章,表达了老子贵柔处弱的思想。老

  • 卷十一·张洽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注卷十一宋 张洽 撰哀公【名蒋定公之子葢夫人定姒所生諡法恭仁短折曰哀】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杜氏注随世服于楚不通中国吴之入楚昭王奔随随人免之卒复楚国楚人德之使列于

  • 赞禅门诗·佚名

    和三点言。是何物 子言。是佛 和言。佛是西国梵语。此土名觉 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已上为觉义)法界一相(已上觉他)即是如来平等法身(是名觉满)依此法身说名本觉(名三觉)和言。觉是没

  • 种福堂公选良方·叶桂

    方书。清叶天士原著,华岫云编。四卷。天士有《温热论》已著录。岫云,字南田,锡山(江苏无锡)人。精通医术,辑有《临证指南》等。成书于乾隆十七年(1752)。卷一为叶氏温热论和续医案。卷二至卷四载华氏所集内、外、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