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营杂录 全文
太祖初受周幼主命北讨,至陈桥为三军推戴,时太后以下眷属悉在定力院设斋,有司来搜捕,主僧令登阁而固其扃钥。俄大搜索,僧绐云:“皆散走,不知所之矣。”甲士入寺,升梯且开钥,见蛛网布满其上,而尘埃凝积若累年不曾开者。乃相告曰:“是安得有人。”遂皆去,有顷,太祖已践祚矣。
太祖潜耀日,常与一道士游关河,无定姓名,自曰混沌,或又曰真无。每剧饮烂醉,且善歌,能引其喉于杳冥之间作清微之声,时或一二句,随天风飘下,惟太祖闻之,曰:“金猴虎头四,真龙得真位。”至醒诘之,则曰:“醉梦,岂足凭邪?”至膺图受禅之日,乃庚申正月初四也。自御极不再见,下诏草泽遍访之,或见干擐辕道中,或嵩、洛间。后十六载,乃开宝乙亥岁也,上巳祓禊,驾幸西沼,道士忽醉坐水次木阴下,笑揖上曰:“别来安善。”上大喜,亟遣中人密引至后掖,恐其遁,急回跸见之,一如平时,抵掌浩饮。上曰:“久欲见汝决一事,我寿还得几多在?”道士曰:“但今年十月二十日,夜晴,则可延一纪。不尔,则当速措置。”上酷留之,俾居后苑。苑吏或见宿于木末鸟巢中,数日忽不见。上切切记其语。至所期之夕,上御太清阁以望气。是夕果晴,星斗明烂,上心方喜,俄而阴霾四起,天地陡变,雪雹骤降。移仗下阁,急传宫钥开门,召开封尹,即太宗也。延入内寝,酌酒对饮,宦官、宫妾悉屏出,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饮讫,漏三鼓,雪已数寸。上引柱斧戳雪,顾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是夕,太宗留宿禁内。将五鼓,周庐者寂无所闻,帝已崩矣。
李后主归朝后,每怀故国,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聊。尝作长短句:帘外雨潺潺,春意将阑,罗衾不奈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独自莫凭阑。无限关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意思凄惋,不久下世。
祥符中,封禅事竣,宰执对于后殿。上曰:“治平无事,久欲与卿等一处闲玩,今日可矣。”遂引群公及内侍数人入一小殿,多有假山,甚高。山面有洞,上既入,乃复招群公从行。初觉甚暗,数十步则天宇豁然,千峰百嶂,杂花流水,尽天下之伟观。少焉。至一所,重楼复阁,金碧照耀,有一道士,貌亦奇古,来揖上,执礼甚恭。上亦答之,良久,邀上主席,上再三逊谢,然后坐。群臣再拜,居道士之次。所论皆玄妙之旨,而牢醴之属又非人间所见也。鸾鹤舞庭除,笙箫振林木。至夕乃罢,道士送上出门而别曰:“万几之暇,无惜与诸公频见过也。”复由旧路以归。臣下因以请于上,上曰:“此道家所谓蓬莱三山者也。”群臣自失者,累日后亦不复再往,不知何术以致之也。
庆历三年,有李京者为小官,吴鼎臣在侍从,二人相与通家。一日,荐其友人于鼎臣,求为闻达一朝。鼎臣即缴书,具奏之,京坐贬官。未行,京妻谒鼎臣妻叙别,鼎臣妻惭不出,京妻立厅事,召鼎臣管仆,语之曰:“我来虽为往还之久,欲求一别。亦为乃公尝有数帖与吾夫祝私事,恐尔家以为疑。”索火,焚之而去。
王嗣宗守邠土,邠旧有狐王庙,相传能为人祸福,岁时享祀祈祷,不敢少怠,至不敢道。故嗣宗至郡,集诸邑猎户,得百余人,以甲兵围庙,薰灌其穴,杀百余狐。或云:有大白狐从火中逸去,其妖遂息。后人复为立庙,则寂无灵矣。嗣宗后帅长安,处士种放者,朝廷所尊礼,每帅守至,辄面数之。嗣宗不服,以言拒之,放责数嗣宗,声色俱厉。嗣宗怒,以手批其颊。先是,真宗有敕书,令放有章奏,即附驿。欲诣阙,即乘驿。放遂乘驿,诉于上前。上特于嵩山之阳置书院以处之。后嗣宗去郡,有人赠诗曰:终南处士威风灭,渭北妖狐窟穴空。嗣宗大喜,归告其子孙曰:“吾死更勿为碑志,但石刻此诗,置于墓旁,吾其荣矣。”
伪蜀广政末,成都人唐季明因破一木,中有紫文隶书“太平”两字,时以为佳瑞。有识者云:不应此时,须成都破后,方见太平尔。自王师平蜀,频施旷荡之恩,仍有太平兴国之号。
大中祥符六年,绵州彰明县崇仙观柏柱上有木文如画天尊状,毛发、眉目、衣眼、履鞋,纤缕悉备。知州北部员外郎刘宗言遂绘事奏闻,奉旨令津置赴阙,送玉清昭应宫。今川民皆图画供养之。
成都漆工艾延祚,甲午岁为贼所驱于郡治,令造漆器。五月六日,忽闻鼓鼙声及南门,火起,乃天兵至郡也。延祚窘甚,缘上大树,匿秾叶间。见天兵往来搜捕,杀戮狼籍。至夜遂下树,卧积尸中。及中宵,闻数十人传呼声,颇类将吏,且无烛炬,因窃视之,不见其形,但闻按籍点名,僵尸闻呼一一应之,惟不呼延祚。乃知圣朝伐叛讨逆,悉奉行天诛也。
南唐胡则守江州,坚壁不下。曹翰攻之危急,忽有旋风吹片纸坠城中,有诗曰:由来秉节世无双,独守孤城死不降。何似知机早回首,免教流血满长江。后城陷,屠杀殆尽,谓之洗城。
人传温公《西江月》词流播已久,今又得一首名《锦堂春》,云:红日迟迟,虚廊转影,槐阴迤逦西斜。彩笔工夫难状,晚景烟霞。蝶尚不知春去,漫绕幽砌寻花。奈猛风过后,纵有残红,飞向谁家?始知青鬓无价。叹飘零官路,荏苒年华,今日笙歌丛里,特地咨磋。席上青衫湿透,算感旧何止琵琶。怎不教人易老,多少离愁,散在天涯。
刘贡父为中书舍人。一日,朝会,幕次与三卫相邻,时诸帅两人出军伍,有一水晶茶盂,传玩良久。一帅曰:“不知何物所成?莹洁如此。”贡父隔幕谓之云:“诸公岂不识此,乃多年老水耳。”
昭陵上宾前一月,每夜太庙中有哭声,不敢奏。一日,太宗神御前香案自坏。
元祐癸酉九月一日夜,开宝寺塔表里通明彻旦,禁中夜遣中使赍降御香,寺门已闭。既开,寺僧皆不知也。寺中望之无所见,云寺渐明。后二日,宣仁上仙。
国家开宝中所铸钱文曰宋通元宝,至宝元中则皇宋通宝。近世钱文皆著年号,惟此二钱不然者,以年号有宝字,文不可重也。
皇女为公主,其夫必拜驸马都尉,故谓之驸马。宗室女封郡主者,谓其夫为郡马,县主者为县马,不知何义。
神庙一日行后苑,见牧猳猪者,问何所用?牧者曰:“自太祖来常令畜之,自稚养以至大,则杀之,又养稚者,累朝不敢易,亦不知何用。”神庙沉思久之,诏付所司禁中自今不得复畜。月余,忽获妖人,急欲血浇之,禁中卒不能致,方悟祖宗远略。
东坡仁宗朝登进士科,复应制科,擢居异等。英宗朝判凤翔,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宰相限以近例,且欲召试秘阁。上曰:“未知其能否,故试之。如轼,岂不能邪?”宰相犹难之,及试又入优等,遂直史馆。神宗朝以议新法不合补外,李定之徒媒孽其诗文有讪上语,下诏狱,欲置之死。上独庇之,得出。方在狱时,宰相举轼诗云: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此不臣也。上曰:“诗人之词,安可如此推求。”时相语塞。上一日与近臣论人才,因曰:“轼方古人孰比?”近臣曰:“颇似李白。”上曰:“不然,白有轼之才,无轼之学。”累有意复用,而言者力沮之。一日,忽出手札曰:苏轼黜居思咎阅岁,兹深人材实难,不忍中弃,因量移临汝。哲宗朝,起知登州,召为南宫舍人。不数月,迁西掖,遂登翰苑。绍圣后,熙丰诸臣当国,元祐诸臣例迁谪。崇观间,京、卞用事,拘以党籍,禁其文辞、墨迹而毁之。政和间,忽弛其禁,求轼墨迹甚锐。人莫知其由,或传徽宗亲临宝宫醮筵,其主醮道流拜章,伏地久之方起,上诘其故,答曰:“适至上帝所值奎宿奏事,良久方毕,始能达其章也。”上叹讶久之,问曰:“奎宿何神为之,所奏何事?”对曰:“所奏事不可知,为此宿者即本朝苏轼也。”上大惊,不惟弛其禁,且欲玩真词翰,一时士大夫遂从风而靡。
道君皇帝大观二年戊子秋八月,以易数一一口乂乂一,乃御制易运碑,刻之延福殿东壁。其略曰:始建元基,绍兴德寿,承太乙循运,尽在阳九之数。祖传甲庚吉,建炎炎共盛之势,奈何五行逆顺,天地之数,非由人致。朕尝闻易,孰善本基,庚子辛丑,祸起东南,肇动干戈,元冲立劫。壬寅癸卯,亦云哀哉。甲辰乙巳,丙午丁未,内有丙火,天下生灵涂炭,至半江表之虞,莫知何辜。戊申巳酉,时正灾劫。庚戍辛亥,偏重势轻。壬子癸丑,后成改建。甲寅乙卯,立应丰穰。丙辰丁巳,朕已何在?祖宗复有中兴之后云云。其后事皆历验,信乎圣哲先知之明,因往推来。在天数者,果不可逭与。
初,陈桥兵变,太祖整军从仁和门入。建炎南渡,御跸过杭,闻县名曰仁和,上甚喜曰:“此京师门名也。”遂有定都之意。
道教之方盛也,一时诏命章表,皆指佛为金狄焉。试举其略,政和元年四月,诏曰:朕每澄神默,受帝命订正讹俗,闵中华被金狄之教盛行,而至真之道未正。宣和三年十一月,诏曰:噫!金狄胡云阴邪之气,源流派分,使信者以寂灭为乐,岂非阴气袭而阳魄散邪!林灵素凡四五表,皆以金狄为语。如《贺神霄降》云:蠢金狄之成群,干册霄之正法。如《谢驾幸宝院听讲大洞经》云:幸际玉霄之主,是膺金狄之风。又云:金狄至而华风变。又云:期销金狄之魔。而宣和元年,道德院方奏金芝生,车驾幸观,因幸蔡京家。鸣鸾堂,置酒。时蔡京有诗,徽宗即席赐和曰:道德方今喜迭兴,万邦从化本天成。定知金帝来为主,不待春风便发生。其后女真起海上,灭辽,陷中原,以金为国号。谶金狄之祸,而金帝之来不待春风,盖虏以靖康元年冬犯京师,以闰十一月二十五日城陷。时太史预借春出,土牛以迎新岁,竟无补于事。则徽宗赐和之句,甚符其谶,可胜叹哉。
监左帑龙舒张宣义尝言:有亲戚宦游西蜀,路经襄汉,晚投一店,行户外,忽见旁左侧上有一人无首,以为鬼也。主人云:“尊官不须惊,此人也,非鬼也。往年因患瘰疬,病势蔓衍,一旦头忽坠脱,家人以为不可救而竟不死,自此每有所需,则以手指画,但日以粥汤灌之,故至今犹存耳。”又云:“岳侯军中一兵犯法枭首,妻方怀妊,后诞一子,如常人,而首极细,躯干甚伟,首仅如拳,眉目皆如刻画。”则知胞胎所系,父母相为感应。
嘉兴精严寺,大刹也。僧造一殿,中塑大佛,诡言妇人无子者祈祷于此,独寝一宵,即有子。殿门令其家人自封锁。盖僧于房中穴地道,直透佛腹,穿顶而出。夜与妇人合,妇人惊问,则云我是佛。州人之妇,多陷其术,次日不敢言。有仕族妻,亦往求嗣。中夜,僧忽造前,既不能免,即啮其鼻。僧去,翊日其家遣人遍于寺中物色,见一僧卧病,以被韬面,揭而视之,鼻果有伤,掩捕闻官。时韩彦古子师为郡将,流其僧,废其寺。
丰有俊字宅之,四明人。登青楼,偶见小娼,疑故人女,累目之,女亦悟。酒罢,留宿,女羞涩,良久乃入曰:“丰官人识妾否?”诘之,果故人女。丰曰:“某所以留者,以坐间不敢问也?且各寝,必有以处汝。”娼遂退。丰与京尹有契,明日以白尹,且云:“某仅有钱百千,从公更贷二百千嫁之。”尹嘉其谊,即取入府,厚奁,具择良士嫁焉。尹即王宣子佐也。
天台宋氏,家本富,后贫,鬻庐于邻。价成,作诗云:自叹年来刺骨贫,吾庐今已属西邻。殷勤说与东园柳,他日相逢是路人。富者见诗恻然,即以券还之,亦不索其直,乡人嘉其谊。
有夫出外而妻独居者,忽夜半,见一道人从空而下,逼与为氵㸒。妇人室,取刀为誓曰:“汝若逼我,有死而已。”相持至晓,乃一吃菜事魔人。
马裕斋知处州,禁民捕蛙。有一村民犯禁,乃将冬瓜切作盖,刳空其腹,实蛙于中。黎明持入城,为门卒所捕,械至于庭。公心怪之,问曰:“汝何时捕此蛙?”答曰:“夜半。”有知者否曰:“惟妻知。”公追其妻,诘之,乃妻与人通,俾妻教夫如此,又先往语门卒以收捕,意欲陷夫于罪,而据其妻也。公穷究其罪,遂置妻并奸夫于法。
初,隆祐太后升遐,朝廷欲建山陵。大臣谓诸帝陵寝,今在伊洛,不日复中原,即归祔矣,宜以攒宫为名。遂卜吉于会稽,民间冢墓附近者,往往他徙。高宗思陵兴役之际,孝宗密敕无辄坏民墓,其爱物之心一至于此。文王泽及枯骨,未足多也。
有士人贫甚,夜则露香祈天,益久不懈。一夕,忽闻空中语曰:“帝闵汝诚,使我问汝所欲。”士答曰:“某所欲甚微,非敢过望,但愿此生衣食兼足,逍遥山水间以终其身,足矣。”空中大笑曰:“此上界神仙之乐,何可易得。若求富贵,则可矣。”予因历数古人极贵念归而终不遂者,皆是盖清乐天所靳惜,百倍于功名爵禄也。
欧公甥女适夫张氏。夫死,携孤女归父家,嫁公族子晟。晟之官。至宿州,赴郡宴,归而失其舟,至京师捕得之。开封府勘,乃梢人与晟妾通,妻知而欲笞之,反为妾所诱,并与梢人通。府尹承当路风旨,令张氏引公以自解。狱奏,仁宗大骇,遣中使王昭明监勘,而张氏反异,公遂得明白。犹坐以张氏奁具买田,作欧阳户名,出知滁州。
松阳县民有被殴,经县验伤。翊日引验,了无瘢痕。宰怪而诘之,乃仇家使人要归,饮以熟麻油酒,卧之火烧地上,觉而疼肿尽消。又有中创,血如箭出,医者以炒原蚕蛾末傅之立愈。又云:前方亦治跌揆,后方大治金疮。
孝宗留心经术,无所不涉。奏对官被顾问者,多致失措。有王过者,蜀人,上殿,孝宗骤问曰:“李融字若川谓何?”过即对曰:“天地之气融而为川,结而为山,李融之字若川,如元结之字次山也。”上大喜,遂诏改官密院编修。
绍兴中,金人遣其秘书监刘陶来聘,因问岳飞以何罪而死?馆伴者无以对,但曰:“意欲谋叛,为部将所告,以抵诛。”陶曰:“江南忠臣善用兵者,只有岳飞,所至纪律甚严,秋毫无犯。所谓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所以为我擒。如飞者,其亦江南之范增乎?”馆伴者默不能对,秦桧闻之,约束勿奏,俄以不职贬其人。
行都崇新门外鹿花寺,乃殿帅杨存中郡王特建,以处北地流寓僧。一岁元宵,则近营妇连夜入寺观灯,有殿司将官妻同一女往观,乃为数僧引入房中,置酒盛馔,逼令其醉,遂留宿于幽室。遽杀母而留女,女不敢哀。及半年,三僧尽出,其房窗外乃是野地,女因窥窗,见一卒在地打草。呼近窗下,匍语前事,可急往某寨某将家报知,速来取我。卒如言往报,将官即告杨帅,帅令人告报本寺云:来日郡王自斋,合寺僧行人力,本府自遣厨子排斋。至是,坐定,每二卒擒下一僧,合寺僧行人力尽缚之。又令百余卒破其寺,果得此女,见父号恸,遂绑三人主首,送所属依法施行而毁其寺,逐去诸髡。
猜你喜欢 卷二百八十·列传第一百六十八·张廷玉 卷第一百三十八·胡三省 ●卷十六·徐锡麟 卷之二百三十八·佚名 卷之二百三十九·佚名 卷之二百三十五·佚名 卷三十三·苏辙 ·庚戌岁试手谕·丁曰健 熙宗本纪·脱脱 附录二 重要简碑纪录表·佚名 第二十三章 新的统一盛运之下之政治机构【盛唐之政府组织】·钱穆 卷八·孔毓圻 卷七十一 樗里子甘茂列传第十一·司马迁 卷五十三实业·冯煦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