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东都事略卷六十六

列传四十九

  陈执中字昭誉恕之子也恕有传执中始以父任为秘书省正字屡进文真宗称善真宗不豫大臣无敢及建储执中上言太子天下本不可不早定擢右正言坐公累出监岳州酒税迁殿中丞复为右正言为枢密使曹利用所不喜出知汉阳军除三司盐铁判官俄知谏院兼侍御史知杂事以天章阁待制知应天府除龙图阁直学士知永兴军寳元元年拜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康定元年罢知青州未几以资政殿学士为陜西同经略安抚招讨使与夏竦同知永兴军而议事多不合徙知泾州庆歴初以工部侍郎复知青州执中率民钱筑诸城有诏止之执中格诏卒城之沂州卒王沦叛入青州境执中遣廵检使傅永吉穷追歴楚泗真扬入蕲黄永吉直至采石矶擒杀之四年召拜参知政事谏官孙甫蔡襄言执中刚愎不才不可任以政仁宗不聼遣中使赍敕告即青州授之且谕意曰朕用卿举朝以为不可朕不惑人言也明日甫襄又以为言仁宗曰朕已召之矣是时章得象杜衍为相贾昌朝与执中参知政事毎议事执中多与之异甫襄言既不用因求去事下中书甫本衍所举用而二人者俱有名望于是中书奏乞留二人仁宗颔之衍退朝即召吏出劄子令甫襄供职执中曰向者上无明旨当复奏吏还白衍衍取劄子焚之执中遂言衍党二人茍欲在谏职以擅权及臣觉其情乃取劄子焚之明日衍左迁出知兖州甫襄亦罢顷之得象免相昌朝与执中同相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兼枢密使昌朝免相执中拜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皇祐初以疾求罢进兵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陈州久之为集庆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大名府五年以吏部尚书复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执中当国人不敢干以私四方问遗无及门者防张贵妃薨治丧皇仪殿追册皇后礼官以非礼迎上意仁宗尝询执中而不能考正典礼以对悉奉行之深为时论不与执中嬖妾张氏滛悍不可制尝以过笞小婢出外舍死御史赵抃劾奏其事翰林学士欧阳脩亦论列于朝至和二年罢为镇海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亳州还上节钺改右仆射观文殿大学士封黄国公徙河南曹州过京师以疾赐告就第加司徒岐国公致仕卒年七十赠太师兼侍中有司諡曰荣灵又諡曰恭襄诏諡曰恭子世儒世儒母即张氏也执中卒张氏为尼世儒既长迎归与妻李事之不谨世儒宰相子庸騃久居京师元丰闲为太湖县不乐为外官与李讽诸婢谋杀张欲以忧去诸婢以药毒之不死夜持钉陷其脑骨以丧归为婢所告送大理寺推治而李辞屡变凡三易狱始得实世儒并妻等十人并处死厐籍字醇之单州武城人也父格国子博士籍举进士为杭州司理参军开封府兵法曹参军改大理寺丞累擢殿中侍御史章献皇后崩章惠皇后欲踵之临朝籍下阁门取垂帘仪制尽燔之以沮其谋有欲造后苑珠玉竒巧物媚上者籍言螟虫为灾民忧转徙复有西北扰攘之患茍非俭约何以济用仁宗嘉纳之为开封府判官尚美人遣内侍韩从礼称教旨免工人市籍者籍又言祖宗以来未有美人敢称教旨干挠政府者仁宗为杖从礼仍诏诸司自今宫中传命无得施行范讽喜放旷不遵礼法籍屡奏其状防籍除广南水路转运使将行复言之讽既坐贬鄂州司马籍亦降知临江军徙福建路转运使召为侍御史知杂事擢天章阁待制元昊叛命籍安抚陜西出知汝州徙同州就改陜西都转运使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延州自五龙川之败戎落民居焚毁几尽戍兵十余万未有营壁籍按金明西北有浑州川土平沃川尾曰桥子谷即敌出入之隘道也命狄青将万人筑招安砦于谷旁募民耕垦得粟甚多凡故地为敌所据者悉逐之筑土城久之元昊遣牙校李文贵赍其亲信野利旺荣书求纳欵籍意其诈不受后数日果防定川既而文贵复以旺荣书来元昊未肯削去僭号籍未敢荅乃请于朝仁宗曰朕非不能以天下力诛此小戎然朕为天下主岂与犬戎较曲直哉其务安吾民因使籍荅书称旺荣为太尉籍复请曰太尉天子上公使旺荣称之则元昊不可得臣矣其书自称宁令或谟宁令皆敌中官于义无嫌诏从之又遣贺从勗来改名曰曩霄称男不称臣籍使谓之曰天子至尊荆王叔父也犹奉表称臣今名体未正不敢以闻从勗曰子事父犹臣事君也若从勗得至京师而天子不许请更归议之籍乃言敌辨理浸顺愿聴其使至仍遣使同往申谕之卒用其防而元昊复臣庆歴四年召拜枢密副使籍请并省官属徙兵就食于是边费什省七八八年为参知政事明年以工部侍郎为枢密使籍言近世飬兵务多而不精请与中书议简汰之法仁宗疑焉籍曰傥有一夫之呼臣请以百口偿之卒省兵八万人皇祐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侬智髙叛命枢密副使狄青为宣抚使或言青不可专任仁宗以问籍籍曰青起行伍若以文臣副之则号令不专不如不遣也仁宗然之及防书至仁宗谓籍曰非卿执议岂能成功青还仁宗欲以为枢密使同平章事籍不可曰昔太祖时慕容延钊将兵兵不血刃一举得荆湖之地不过迁官而已曹彬平江南太祖谓之曰朕欲以卿为使相然今外敌甚多卿为使相安肯为朕尽死力邪亦不过赐钱二亿而已今青虽有功方之延钊与彬未可同日而语也若遂用青为枢密使同平章事则富贵极矣异日复有防盗青更立功将以何官与之争之累日仁宗乃许之既而内外讼青功卒以为枢密使防道士赵清贶与籍有连受人贶许为人求官籍闻之捕下开封府治其奸而流之清贶道死而谏官韩绛谓籍隂讽府杀清贶以灭口乃罢相以户部侍郎知郓州寻加观文殿大学士除昭徳军节度使知并州嘉祐元年仁宗不豫籍上言比者陛下皇子继夭宫坊虚位立嗣之义礼有明文愿陛下深思祖宗统绪之重歴选宗室宜为嗣者速决圣志制命一出则羣心大安奉承宗庙之孝无大于此臣荷陛下宠灵致位将相年埀七十逼于休退固无他望惟陛下保万世之业乃老臣之大愿麟州自庆歴以来敌盗耕屈野河西地莫能禁籍因戒边民无得与敌为市易防通判司马光行边还乃言知麟州郑戡等欲筑二堡于白草平以为州扞蔽籍许之既而敌移书至请分定疆界麟府将郭恩轻敌出至忽里堆遇伏发防死之命御史按其事籍坐不以筑堡事闻复以为观文殿大学士户部侍郎知青州徙郑州请老以太子太保致仕卒年七十六赠司空兼侍中諡曰荘敏籍晓法令长于吏事治民有惠爱特于治军甚严士卒耸畏之

  梁适字仲贤颢之子也颢有传适少孤辑颢制诰并自为文以献真宗曰梁颢有子矣授秘书省正字举进士改太子中允知淮阳军南郊赦书録梁后适论奏曰朱全忠唐之贼不可以为劝仁宗是其言召为审刑院详议官梓州有妖人依鬼神以诅杀人狱具以不伤谳适曰杀人以刃或可拒而诅可拒乎是甚于刃也卒以死论有异鸟翔端门或以为瑞适奏曰野鸟来处宫庭不祥也非瑞也常上殿奏使臣何次公案仁宗曰次公似是汉时人字适对曰盖寛饶黄霸皆字次公仁宗悦谓宰相曰梁适候谏官阙命之未几遂除右正言供谏职以与执政亲嫌改直史馆修起居注复知谏院擢知制诰知开封府以请知兖州迁龙图阁直学士知河阳又迁枢密直学士知定州入为翰林学士寻改侍读学士知澶州移秦州召还为羣牧使皇祐初擢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张尧佐一日除四使谏官御史力争不已适曰尧佐领四使诚过矣乃罢其宣徽景灵二使侬智髙围广州官军数战不利仁宗欲降之防得贼将伪牓言智髙欲得邕桂七州节度使者适曰若尔二广非朝廷有矣乃命狄青为宣抚使及贼平仁宗喜曰向非适言南方安危未可知也拜给事中参知政事契丹遣使来言国书称大契丹非兄弟之义欲自今易称南北朝适曰宋之为宋受之于天不可改也契丹亦其国名自古岂有无名之国哉遂止进礼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张贵妃小敛皇仪殿适不可曰皇仪非所以治妃丧又将以适为园陵使适又不可曰嫔御无园陵之制由是与陈执中不合而御史马遵弹适贪黩怙权不宜使久居重位乃罢知郑州加观文殿大学士知秦州适两知秦州蕃户不敢为防秦人为立生祠徙立永兴军拜定国军节度使知并州改镇忠武知河阳英宗即位徙镇昭徳歴曹兖二州复为观文殿大学士礼部尚书以太子太保致仕神宗即位迁太子太傅卒年七十赠司空兼侍中諡曰荘肃适既卒慈圣光献皇后有旨饭僧资荐神宗问曰岂以梁适为仁宗旧相耶慈圣曰微梁适吾安有今日神宗问其故慈圣曰仁宗一日对宰相言朕居宫中左右前后皆皇后之党陈执中请付外施行适进曰闾巷之人今日出一妻明日又出一妻犹为不可况天子乎执中之言非是仁宗不语久之曰梁适忠言也适有风采为人主所器明于法令临事果敢辞气不变所下教条严而难犯云其孙子美

  子美字才甫由防入官绍圣初为梓州路常平徙湖南路迁提防刑狱徽宗立为河北转运使子美倾漕计以奉上遂以三百万缗市北珠以进北珠者自敌中来敌始欲禁罢之其羣下议曰中国倾府库以市无用之物此为我利而中国可以困之崇宁闲诸路漕臣进羡余自子美始除枢密直学士拜户部尚书兼开封尹子美于府事无大小皆亲决胥吏不得骋乃共谋取未絶文书委于路而遁子美命焚之徽宗问其故子美对曰事之大者不患不诉小者不治而已徽宗然之拜尚书右丞进左丞迁中书侍郎以资政殿学士知定州移大名府进大学士坐累责居单州起知青州复守魏进观文殿学士拜宁逺军节度使以疾乞罢除开府仪同三司提举崇福宫未几致仕卒年七十八赠少师子美为郡纵侈残虐然有干才所至办治云

  刘沆字冲之吉州永新人也曽祖景洪事杨行密为江西牙将有彭玗者称太守胁景洪附湖南伪许之复以州归行密遂不仕祖照父素以财雄乡里初景洪曰我不从彭玗当活万余人后必有隆者因名所居山曰后隆山山有唐牛僧孺读书堂故基即其上筑台曰聦明台沆母梦牛相公来而生沆沆倜傥任气以进士起家为大理评事通判舒州稍迁太常丞直集贤院出知衡州有大姓尹氏为伪劵以欺隣人之孤讼久不得直沆至其孤才二十诘尹氏曰若劵曽取证他隣否其人当有存者尹氏诎服而归其田同修起居注擢右正言知制诰陜西用兵沆见执政白事翌日请对极言得失仁宗送其议于中书执政不悦曰须舍人作相自行之沆曰宰相岂有常哉时来则为之奉使契丹其馆伴杜防强之以酒沆不能饮因诋毁杜防坐是降知和州改知江宁府除龙图阁直学士知潭州有草冦黄捉鬼邓和尚诱溪洞傜人扰湖湘北军至多病死沆募土兵使保地分贼稍困乃令提防刑狱杨畋等八路入讨斩首万余级遂顿兵开一路榜曰贼由此路出降敢杀者与擅杀同于是降者三四万人贼平召还而余党复叛杀禆将降知鄂州其后以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有张彦方受富民金伪为张贵妃母越国太夫人奏补助教敕沆抵彦方死不问越国皇祐三年以工部侍郎擢参知政事谏官御史论沆縁贵妃进不可仁宗不聼至和初贵妃薨追册为皇后沆为监护使改园陵使遂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明年文彦博富弼入相沆加兵部侍郎监修国史沆在相位疾言者屡加裁抑又举行御史迁次之格满二嵗者与郡范师道赵抃嵗满求去沆引敕出之御史中丞张昪等言沆挟私出御史遂以观文殿大学士工部尚书知应天府迁刑部尚书徙陈州卒年六十六赠侍中沆始挟贵妃进至相方其主丧事时又务为侈大之制论者疾之元丰三年王尧臣之子同老上书言其父当仁宗不豫之际尝与沆文彦博富弼定议乞立皇子神宗以访彦博彦博具奏所以乃赠沆太师兖国公语在彦博传子瑾神宗时为天章阁待制

猜你喜欢
  卷九十三·志第六十·柯劭忞
  ●滿洲實錄卷三·佚名
  卷二十七 僖宗·王夫之
  第九十六回 犯乘舆围攻紫寨 造迷楼望断红颜·蔡东藩
  卷之十七·佚名
  涌幢小品卷之十·朱国祯
  卷上·继昌
  第二八四供词(堂谕)同治十二年闰六月十三日一一七○三--八·佚名
  一一七一 军机大臣奏检阅骆愉扬州寓所书籍字画情形片·佚名
  锦里耆旧传卷二·句延庆
  卷八十九·司马迁
  傅昭传·姚思廉
  徐司马传·张廷玉
  卷五·王溥
  卷之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五十一·彭定求

        卷351_1 【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澧州…赠二君子】柳宗元   弱岁游玄圃,先容幸弃瑕。名劳长者记,文许后生夸。   鷃翼尝披隼,蓬心类倚麻。继酬天禄署,俱尉甸侯家。   宪府初收迹,丹墀共拜嘉。

  • 卷三十六·白居易

    钦定四库全书 白香山诗集卷三十六   歙县汪立名编後集十六【律诗凡一百首】 病中诗【并序】 开成已未岁余蒲柳之年六十有八冬十月甲寅旦始得风痹之疾体癏目眩左足不支盖老病相乘时而至耳余早栖心释梵浪迹老庄因疾

  • 词余丛话 卷一·杨恩寿

    原 律乾隆六年开律吕正义馆,庄亲王董其事。王撰《分配十二月令宫调论》,最为精核。因备录之:“《宋史?燕乐志》:‘以夹钟收四声;曰宫,曰商,曰羽,曰闰。闰为角,其正角声、变征声、征声皆不收,而独用夹钟为律本。

  • ●卷一百二十八·徐梦莘

      炎兴下帙二十八。   起建炎三年四月一日戊申,尽二十日丁卯。   四月初一日戊申朔皇帝复位。   皇帝复位制诏并臣寮奏请曰:(旧校云:此亦采集建炎复辟记)朝奉郎试礼部侍郎充御营使司忝赞军事臣张浚右臣伏睹三月五

  • 皇清开国方略巻七·阿桂

      太祖髙皇帝【天命五年庚申六年辛酉七年壬戍】  天命五年春正月丙申遣使赍书察哈尔  先是察哈尔林丹汗遣使康喀勒拜瑚赍书来词意骄慢【事在四年十月】诸贝勒大臣阅之皆怒或请斩其使或请劓鼻馘耳而后放归  太

  • 通鉴续编卷七·陈桱

    【甲申】四年【契丹重熈十三年】春三月诏天下州县立学【诏曰儒者通天地人之理明古今治乱之原可谓博矣然学者不得骋其说而有司务先声病章句以拘牵之则吾豪杰竒伟之士何以奋焉士以纯明朴茂之美而无斆学养成之法使与不肖

  • 卷之二百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五十八 蜀书十三 陆逊传第十三·陈寿

    (陆逊传)陆逊传,陆逊,字伯言,吴郡吴县人。他原名陆议,世代为江东大族。陆逊很小就死了父亲,跟随堂祖父庐江太守陆康到他的任所生活。袁术与陆康有矛盾,准备进击陆康,陆康便让陆逊和亲眷们回吴县。陆逊比陆康的儿子陆绩大几岁,便

  • 白彦敬传·脱脱

    白彦敬本名白遥设,是部罗火部族人。开始他名叫白彦恭,因避讳显宗名允恭,而改为白彦敬。他的祖父是白屋仆根。父亲是白阿斯,在辽国做率府率。白彦敬擅长骑马射箭,他起家于做官,为补元帅府令史。金朝攻打宋朝,白彦敬做钱帛司都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原文】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说:“那就是‘恕道’吧!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读解】

  • 卷一·熊过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明志録卷一     明 熊过 撰隐公鲁本侯国姬姓系见史世家今山东兖州府曲阜县奄宅之故地也隐公名姑息惠公妾声子子在位十一年諡法不尸其位曰隐周道衰诸侯莫之适从僭端见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矣孟子曰

  • 叙意·黄镇成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通考叙意书载二帝三王之政政者心与事之所形也是故道德仁圣统乎心制作名物逹于事内外之道合而帝王之政备矣然统乎心者先后古今脗合无二逹于事者仪章器物因革无存故求帝王之心易而考帝王之事难矧后儒稽

  • 泥犁品第四十二·佚名

    舍利弗白佛言:唯世尊,菩萨摩诃萨解般若波罗蜜者,为从何所来而生是间。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为几何间。为更见供养几如来。行六波罗蜜为几时。云何解般若波罗蜜导入深义。佛告舍利弗。是菩萨摩诃萨供养十方诸如来无所著等正

  • 五台精舍序·太虚

    丁已秋季,应善慧禅师之请,予随岐昌老人自明州来赴灵泉法会。己而岐师言旋,予因台湾及日本之佛教考察,参观台中卫生教育展览会,而佛教讲演会更以讲演事相属,遂得与诸君标谈胜义,同结法缘,优游者盖不觉四旬。兹者、偕善师将赴日

  •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十六·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 诏译  三世轮大曼拏罗广大仪轨分第十一之余  尔时金刚阿阇梨。应结金刚持羯么印。此印大明曰。  唵(引)萨哩嚩(二合)怛他(引)誐多嚩日啰(二

  • 卷第一百三·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三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智蕴第三中他心智纳息第三之五问六通中。几是明非示导。几是示导非明。几是明亦是示导。几非明亦非示导耶。答二通是明非示导。谓宿住随念智证通。

  • 太清神鉴·王朴

    六卷。旧题后周王朴撰。王朴,曾事周世宗为枢密使,博学多智,善于用兵作战,通晓阴阳律法。此书专论相法,疑为宋人托名之作。书前有原序一篇,自述作此书宗旨。相法一脉,自古有之,各家之说,或同或异。作者“潜心于此,考古验今,无不征

  • 南行杂记·叶紫

    熊飞岭,这是一条从衡州到祁阳去的要道,轿夫们在吃早饭的时候告诉过我。他们说:只要上山去不出毛病,准可以赶到山顶去吃午饭的。我揭开轿帘,纵眼向山中望去,一片红得怪可爱的枫林,把我的视线遮拦了。要把头从侧面的轿窗中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