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原文】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说:“那就是‘恕道’吧!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读解】
在《里仁》篇里孔子对曾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时,曾子曾概括“夫子这道,忠恕而已矣。”把“恕道”作为“夫子之道“的一个重要方面.
《颜渊》篇里,当仲弓向孔子问什么是仁时,孔子也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仁的重要组成部分向仲弓推荐。在本章中,圣人又再次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作为终身奉行的座右铭推荐给他的高材生子贡。人们遇事常说:“将心比已。”又说。“人心都是肉长的。”这实际上正是在推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问题在于,世道人心,每每是反其道而行之。一般人恰好是自己不想做的事,就想让别人去做;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就巴不得卖给别人。相反,自己想做的事,自己钟爱的东西,就不那么愿意与别人分享了。所以,不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所以会如此,其基本原因在于凡事都很少为他人着想,而是为自己着想。说到底不是一个私字在作怪。其实,我们也看到,在《公冶长》篇里,子贡自己曾经说过:“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无加诸人。”这正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当即孔子就说:“子贡啊,这不是你做到了的。”可这里又要子贡终身这样做。这一方面说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很重要,另一方面又说明它的确很难做到,就是连孔门的高足之一子贡也如此。所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实际上是孔门儒学中的顶上功夫之一,也就是我们在前面(《公冶长》)所说过的:“‘恕’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青天虽不能上,但心向往之,努力追求不是可以的吧!
猜你喜欢 通有第三·桓宽 孟夏纪第四·吕不韦 浮邱子卷八·汤鹏 论语通卷二·胡炳文 与其空想,不如学习·孔子 《易经》·皮锡瑞 卷七十·卫湜 卷六十三·乾隆 第77章·老子 弓人·佚名 卷上·佚名 宣讲佛教对于人生之关系·太虚 复香港女众书(二通)·太虚 十二品生死经·佚名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 第三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