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东都事略卷十八

列传一

  范质字文素大名宗城人也母张氏梦人授五色笔而质生九嵗善属文唐长兴中举进士爲忠武军推官晋天福中懐其文见宰相桑维翰维翰竒之擢监察御史稍迁主客员外郎直史舘召入翰林爲学士契丹入邉晋出帝命十五将出征是夕质宿直出帝命诸学士分草制质曰宫城已闭虑泄机事遂独爲之辞理优赡当时文士皆叹伏周太祖征李守贞每朝廷遣使赍诏处分军事皆中机防太祖问谁爲此辞使者以质对太祖曰宰相器也太祖起兵入京师遽令草太后诰及议迎湘隂公仪注乃白太后以质爲兵部侍郎枢密副使周广顺初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兼参知枢密院事世宗时累加司徒洪文馆大学士恭帝即位封萧国公北边奏太原刘承钧结契丹入邉乃命我太祖北征爲六师推戴自陈桥入城还府第时质方就食閤中闻太祖入率王溥魏仁浦就府谒见质执溥手曰仓卒遣将吾侪之罪也爪入溥手几出血溥无语既见太祖质曰先帝养太尉如子今身未令奈何太祖性仁厚呜咽流涕曰吾受世宗厚恩今爲六军所逼一旦至此将若之何军校罗彦瓌按劒厉声向质曰我辈无主今日须得天子太祖叱之不退质知势不可遏曰事已尔无太仓卒自古帝王有防位之礼今可行也因具陈之且曰太尉既以礼受防则事太后如母养少主如子无负先帝旧恩太祖挥涕许诺然后率百官成礼太祖由此深敬重质太祖既即位加兼侍中仍以爲相干徳初封鲁国公二年罢爲太子太傅卒年五十四赠中书令初和凝知贡举爱质所试文自以中第在第十三故亦以处质其后质官及封国皆与凝同当时谓之传衣鉢太宗尝言近世辅弼循规矩惜名器持亷节无与质比者但欠世宗一死爲可惜尔子旻兄子杲旻字贵参以父任爲千牛备身国初爲度支贠外郎知开封县太宗爲开封尹颇器重之岭南平知邕州知淮南转运事太宗时爲三司副使累官给事中判三司坐擅市竹木入官爲王仁赡所发贬房州司户参军移唐州以卒年四十六

  杲字师回力学有文太宗时由邓州从事爲直史馆厯左拾遗补阙擢知制诰以工部郎中罢知夀州复爲知制诰当迁翰林学士太宗以其躁竞不使居内职出爲右谏议大夫知濠州召爲史馆修撰至京师而卒年五十六

  王溥字齐物并州祁人也汉干祐中举进士甲科李守贞据河中赵思绾反京兆王景崇乱凤翔周太祖将兵讨三叛以溥爲从事三叛既平朝士及藩镇尝以书徃来词意渉于悖逆者太祖籍其名欲按之溥谏曰魑魅伺夜而出日月既照则氛沴消矣请焚之以安反侧太祖从之太祖将大渐促召学士草制以溥爲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已宣制太祖曰吾无恨矣世宗尝问汉相李崧蜡弹书结北虏有记其辞者否溥曰使崧有此肯示人耶苏逄吉辈陷之尔世宗遂优赠崧官世宗将讨秦凤溥荐向拱遂平之世宗因宴酌卮酒赐之曰成吾边功卿择帅之力也恭帝即位加尚书右仆射国初进位司空干徳二年罢爲太子太保加太子太傅开寳二年迁太子太师太平兴国初封祁国公卒年六十一赠侍中諡曰文献后以溥諡同僖祖改諡文康溥在相位日父祚以宿州防御使家居每公卿至必谒祚引觞爲夀溥侍侧坐客不敢安席祚曰此豚犬尔不烦诸君起人称其孝敬子贻孙贻正贻正官至国子博士贻正之子克明尚太宗女郑国长公主赐名贻永令与父同行

  贻孙字象贤显徳中溥在相位以贻孙爲著作郎国初迁金部贠外郎溥藏书至万卷贻孙徧览之太祖尝问赵普拜礼何以男子跪而妇人不跪普访礼官无知者贻孙曰古诗云长跪问故夫即妇人古亦跪也唐武后时妇人始拜而不跪普问所出对曰唐幽州从事张建章着渤海记备言之普叹伏贻孙累迁右司郎中以卒贻永字季长眞宗以其故相家也选尚主除右卫将军驸马都尉明年主薨贻永累迁右监门卫大将军蒋州团练使请试郡得知单州徙徐州是时河决贻永作隄城南以御水患诏褒之仁宗即位改卫州团练使知澶州迁懐州防御使拜耀州观察使歴彰化武定军留后拜彰徳军节度使知天雄军改鎭保寜知郓州自咸平中徙城而故治爲通衢密迩梁山泊春夏多病渉贻永相地筑东西道三十余里至今人获其济徙定州成徳军康定元年擢同知枢密院事改副使加宣徽南院使拜枢密使庆厯六年加同平章事明年封遂国公加兼侍中改镇海军节度使封邓国公贻永以宠禄过盛愿解枢柄乃听罢侍中徙镇彰徳复以疾求去位除尚书右仆射兼侍中景灵宫使卒年七十一赠太师中书令諡曰康靖贻永性谨约寡言无绮罗声色之好惟养鹁鸽数十爱翫而已

  魏仁浦字道济卫州汲人也少爲刀笔吏枢密院周太祖爲枢密使问以卒乗数仁浦对曰带甲者六万太祖喜曰天下事不足忧也汉隐帝遣使害太祖仁浦曰公有大功于朝廷握彊兵临重鎭以谗见疑岂可坐而待死教以易其语云诛将士以激其怒心太祖纳其言遂长驱度河及即位以爲枢密承旨世宗时爲枢密副使陞枢密使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兼枢密使始议者以仁浦不由科第进世宗曰顾才如何尔遂用之恭帝嗣位加刑部尚书国初进位右仆射干徳初罢开寳二年春宴太祖笑谓仁浦曰何不劝朕酒乎仁浦奉觞上夀太祖密谓之曰朕欲征太原如何仁浦曰欲速不逹太祖颔之从征太原至梁侯驿遇疾而卒仁浦性寛厚接士有礼专务以徳报怨世宗卞急轻杀戮仁浦营救而免者十常七八从出征锋镝之下而无一人横死者有郑元昭者爲解州刺史仁浦妇翁李温玉爲防盐使元昭不得专其利乃诬温玉之子从李守贞叛捕以告变欲中伤仁浦周太祖爲辨其诬获免及仁浦大用乃以元昭典五郡又尝爲贾延徽谮几遇祸揔师出征有得延徽以献者仁浦曰因兵戈以报怨不忍爲也人称其长者諡曰宣懿后以子咸信尚主追封齐王

  咸信字国寳国初昭宪皇后尝至仁浦第见咸信竒之开寳中太宗尹京以咸信尚永庆公主拜右卫将军驸马都尉太平兴国初爲吉州防御使迁观察使契丹入冦以咸信知澶州拜彰徳军节度使眞宗即位徙镇定国武成知曹州改知河阳又知澶州移鎭忠武眞宗升宋州爲南京以咸信太祖旧臣加同平章事判天雄军改鎭保平卒年六十九赠中书令咸信颇知书亦喜待士然性吝啬喜规利子昭昞至观察使

  臣称曰自古治少乱多五代干戈之乱极矣天既厌乱而思治故眞主勃兴此范质王溥仁浦得以讲揖逊之礼遂相艺祖于立国之初而天下晏然也呜呼以伊尹之圣太公之贤皆以夏商之旧而归汤文盖以授受于天者有不庸释则舍汤文将安归乎由是观之质等所以归有徳爲无嫌也诚与夫卖国而趍利防耻而立朝者有间矣

猜你喜欢
  第二十回 射围·德龄
  卷三十六·唐·蒋一葵
  宋史全文卷二十一中·佚名
  椒生随笔·卷三·王之春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三十六·佚名
  江上遗闻·沈涛
  第七十五册 众臣发誓书(无年月)·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八·阿桂
  卷二十七·傅恒
  绎史卷五十二·马骕
  二八 西兴渡江·周作人
  卷六十九 窦何列传第五十九·范晔
  魏学曾传·张廷玉
  卷六十一·阿桂
  卷一百七十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四十六·彭定求

        卷446_1 【元微之除浙东观察使,喜得杭越邻州,先赠长句】白居易   稽山镜水欢游地,犀带金章荣贵身。官职比君虽校小,   封疆与我且为邻。郡楼对玩千峰月,江界平分两岸春。   杭越风光诗酒主,相看更合与何人。

  • 第四出 寄扇·李渔

    〖海棠春〗(小旦淡妆上)烟花抹煞人多少,从一妇,动相讥诮。那识污泥中,也产青莲好。身在风尘志出尘,但将业障了前因。贞心不逐颜躯坏,留待他年剖示人。妾乃闽莆妓女林天素是也。不幸双亲弃早,将身堕入青楼。虽居莺燕之场,时切雎

  • ●目录·缪公恩

    序 题词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附洪北江赠楳澥先生诗 跋(一) 跋(二) 跋(三)

  • 卷二·佚名

    <集部,总集类,古今禅藻集钦定四库全书古今禅藻集卷二明释正勉释性同辑唐【五言古诗】和琳法师初春法集之作【排律误入】  慧浄【三首】鹫岭光前选祗园表昔恭哲人崇踵武弘道会羣龙高座登莲叶麈尾振霜松尘飞扬雅梵

  • 嵗时杂咏巻四十四·蒲积中

    宋 蒲积中 编四月和微之四月一日作白居易四月一日天花稀叶隂薄泥新鷰影忙蜜熟蜂声乐麦风低冉冉稲水平漠漠芳节或蹉跎逰心少牢落春华信为美夏景亦未恶飐浪嫩青荷熏栏晚红药吴宫好风月越郡多楼阁两地诚可怜其奈久离索

  • 列传第四十九·李延寿

    王盟 子劢 从孙谊 独孤信 子罗 窦炽 兄子荣定 毅 贺 兰祥 叱列伏龟 阎庆 子毗 史宁 子雄 祥 权景宣王盟,字仵,明德皇后之兄也,其先乐浪人。六世祖波,前燕太宰。祖珍,魏黄门侍郎,赠并州刺史、乐浪公。父罴,伏波将军,以良家子镇

  • 國語卷第一·韦昭

      周語上   1 穆王將征犬戎〔一〕,祭公謀父諫曰:「不可〔二〕。先王耀德不觀兵〔三〕。夫兵戢而時動,動則威〔四〕,觀則玩,玩則無震〔五〕。是故周文公之頌曰〔六〕:『載戢干戈,載櫜弓矢〔七〕。我求懿德,肆于時夏〔八〕,

  • 路史卷十五·罗泌

    后纪六疏仡纪黄帝纪下帝鸿氏帝鸿氏,釐姓,帝律生帝鸿,是为帝休。母方纍氏,感掖晶而生,生而多祥。黄帝厌,帝休是立。正朔服度一,仍黄帝之故,故亡思亡为,不虑不图,而臻至治。治四十有七载,卒葬雝,雝之鸿冢是矣。在秦汉,皆列祀典。生白

  • 萧孝友传·脱脱

    萧孝友,字挞不衍,乳名陈留。开泰初,因为是皇亲,任为小将军。太平元年(1021),因为行大册礼,升为左武卫大将军、检校太保,赐名孝友。重熙元年(1032),累迁为西北路招讨使,封兰陵郡王。八年(1039),进封为陈王。在此之前,萧惠任招讨使

  • 卷十四·彭百川

    钦定四库全书太平治迹统类卷十四宋 彭百川 撰神宗朝臣议论新法神宗即位励精求治以王安石学行负时望召为翰林未几引参大政一日紫宸早朝二府奏事颇久日刻既晏例隔登对於崇政殿上更衣复坐以次赞引中丞吕诲待对於崇政殿

  • 卷二百七十六·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七十六封爵表七异姓封爵三【男一】男一<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七十六><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七十六><史

  • ●作邑自箴卷第四·李元弼

    处事三 ○处事 判状 执状词状白纸 不押状申盗贼 检尸落丁 僧道判凭 投契析户报牛马死 佃产 案后赃罚寄杖 收禁 知在纳钱勘罪再限 申桥道亭馆损坏杂事 巳上据多寡分阔狭雕印板如一幅纸大均为四幅或所在更有可添门

  • 卷三十一·鄂尔泰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钦定周官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周官义疏卷三十一夏官司马第四之四司士掌羣臣之版以治其政令岁登下其损益之数辨其年岁与其贵贱周知邦国都家县鄙之数卿大夫士庶子之数以诏王治【注故书版为班郑司农

  • 卷一百七十九·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七十九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五十二廵狩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二十七年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焉赐爵一级治驰道【应劭曰驰道天子道也若今之中道然】二十八年始

  • 周礼疑义举要卷一·江永

    婺源江永撰天官周礼六卿之制至成王末年犹可考顾命同召大保奭芮伯彤伯毕公卫侯毛公是六卿也迨其后而官制改别有一人为卿士执政冢宰位在其下故诗云皇父卿士畨维司徒家伯维宰【今诗误作家伯冢宰】仲允膳夫葢上卿执政者皇

  • 显扬圣教论 第十七卷·无著

    显扬圣教论 第十七卷无著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成现观品第八之余论曰。如是已得暖等善根。当知从此入于现观。颂曰从此无加行  解脱智三心一百一十二  烦恼断十摄论曰。从此无间无有加行。解脱见道所

  • 黄帝阴符经集注·佚名

    黄帝阴符经集注,原题伊尹、太公、范蠡、鬼谷子、诸葛亮、张良、李筌等七家注。约成书于唐代。唐张果《阴符经注》已引伊尹、太公、诸葛亮、李筌诸家之说。《新唐书•艺文志》着录是书一卷,题太公、范蠡、鬼谷子、张良、

  • 慈禧及光绪宾天厄·佚名

    《慈禧及光绪宾天厄》,记述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病危及死后葬事。所述虽来自传闻及西方报道,但言语平实,较少夸张,有一定史料价值。据《满清野史丛书》本标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