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嵗时杂咏巻四十四

宋 蒲积中 编

四月

和微之四月一日作白居易

四月一日天花稀叶隂薄泥新鷰影忙蜜熟蜂声乐麦风低冉冉稲水平漠漠芳节或蹉跎逰心少牢落春华信为美夏景亦未恶飐浪嫩青荷熏栏晚红药吴宫好风月越郡多楼阁两地诚可怜其奈久离索

奉和四月三日上阳水窻宴应制

孙 逖

今日逢新夏欢逰续旧旬气和先作雨恩厚别成春凤吹临清洛龙舆下紫宸此中歌在藻还见跃潜鳞四月十三日诏宴宁王亭子 张 説

何许承恩宴山亭风日好緑嫩鸣鹤洲阴浓鬬鸡道果思夏来茂花嫌春去早行乐无限时皇情及芳草

四月十五日道室书事寄袭美

陆防

乌饭新炊藜藿香道家斋日以为常月苖杯举存三洞云蕊函开叩九章一掬阳泉堪作雨数株秋石欲成霜可中值着雷平信为覔闲眠苦竹床

同前皮日休

望朝斋戒是寻常静启金根第几章竹叶饮为甘露色莲花鲊作肉芝香松膏背日凝云磴丹粉经年染石床剰欲与君终此志顽仙唯恐鬂成霜

四月奉教作 李 峤

暄籥三春谢炎钟九夏初润浮梅雨夕凉散麦风余叶暗庭帷满花残院锦疎胜情多赏托樽酒狎林箊

忆长安十二咏丘 丹

忆长安四月时南郊万乘旌旗尝酎玉卮更献含桃丝笼交驰芳草落花无限金张许史相随

状江南十二月毎句须一物形状

贾 弇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河南府试四月乐辞李 贺

晓凉暮凉树如盖千山【一作里】浓緑生云外依微香雨青氛氲腻叶蟠花照曲门金塘间水揺碧漪老景沉重无惊飞堕红残萼暗参差

四月

和蔡枢宻孟夏旦日西府书事

王安石

宫阙初晴气象饶寳车攒毂防东朝重轮应自离明发内壤阴随解泽消赐篚外庭纷锦绣燕庖中禁续薪樵聮翩入贺知君意咫尺威顔不隔霄

四月一日仝潘何小酌 张 耒

今辰一杯酒相属送归春明年东风至何忧复迎新悬知柯山下犹作未归人来事如宵梦未至难预论且复饮此酒陶然付大钧

孟夏一日通判太博惠庭花二十枝云是手植

因以为荅 梅尧臣

前日已春尽夏卉抽嫩青惟君所植花余红犹满庭常惜畏景逼赠未及飘零欲插为之醉但慙发星星

四月三日张十遗牡丹二朶

已过谷雨十六日犹见牡丹开浅红曽不争先及春早能陪芍药到薫风

四月八日卜新居示过 苏 轼

朝阳入北林竹树散疎影短篱寻丈间寄我无穷景旧居才一席逐客犹遭屏诛茅得兹地翳翳林巷永晚来微雨凉畦菊发新颖俯仰各有态何必谋二顷

至和元年四月二十日夜梦蔡紫微君谟同在阁下食樱桃蔡云与君及此再食矣梦中感而

有赋觉而録之梅尧臣

朱樱再食双盘日紫禁重颁四月时滉朗天开云雾阁依稀身在凤凰池味兼羊酪何由敌豉下莼羹不足宜原庙荐来应已久黄鸎犹在最深枝

四月二十日【二首】 张 耒

久将醉眼视羣儿只与傍观作笑嬉赋茅狙公曽未悟牵丝木偶岂多时云间炎暑人方畏地下微阴谁得知荣谢古今同此理老翁端坐但忘机

十步荒园亦懒窥枕书小醉睡移时健如黄犊时无几钝似寒蝇老自知休惜飞花春过眼但知强健酒盈巵枇杷着子红榴绽正是清和未暑时

四月二十八日新燕寄仇池 蘓 辙

细莎为屦如编须轻葛为服如翦莩寒泉洒屋朝露濡霜簟可荐机可扶风鸣牖间如吹竽此虽有暑宜亦无庭前峻山槎之余盆中养鳅大如鱼荻生抱甲未见肤蔓起上屋将悬壶麦苗髙齐可藏乌此虽非野仅亦如兄居谿堂南山趺濯足溪水惊鴈鳬澄潭百丈清无淤将往思我立踟蹰东轩鄙陋何足居欲行不行系辕驹

五月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陶 潜

虚舟纵逸棹廻复遂无穷发嵗若俛仰星纪奄将中明圃罕悴物北林荣且丰神渊冩时雨晨色奏景风既来孰不去人理固有终居常待其尽曲肱岂伤冲迁化或夷险肆志无窊隆即事如已髙何必升华嵩

五月一日紫宸对时属禁直穿内而作因书

六韵郑 畋

朱夏五更后步廊三里余有人从翰苑穿内入中书漏响飘银箭灯光照玉除禁扉犹鏁钥宫伎已妆梳紫府逰应似钧天梦不如尘埃九门外谁信在清虗

五月六日发石头城步望前船示舎弟兼寄侯

郎 沈亚之

客子去淮阳蹉跎别梦长水闗开夜鏁雾棹起晨凉烟月期同赏风波忽异行隠山曽撼橹转瀬指遥樯蒲叶钱刀緑筠筒楚粽香因书报司逺为我忆檀郎

五月九日司空圗

金石皆销铄贤愚共网罗达从诗似偈狂觉哭胜歌髙燕凌鸿鹄枯槎压芰荷此中无别境此外是闲魔

五月奉教作 李 峤

緑树炎氛满朱楼夏景长池含冻雨气山映火云光果院新樱熟花庭曙槿芳欲逃三伏暑还泛十旬觞

忆长安十二咏严 维

忆长安五月时君王避暑华池进膳甘朱李续命芳兰防丝竞处髙明台榭槐阴栁色通逵

状江南十二月毎句须一物形状

樊 珣

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卢橘垂金弹甘焦吐白莲

仲夏斋戒日 白居易

仲夏斋戒日三旬断腥羶自觉心骨爽行起身翩翩始知絶粒人四体更轻便初能脱病患久必成神仙御防驭冷风赤松防紫烟常疑此説谬今乃知其然我年过半百气衰神不全已垂两鬂丝难补三丹田但减荤血味稍结清净縁脱巾且修养聊以终天年

仲夏斋居偶题八韵寄微之及崔湖州

腥血与荤蔬停来一月余肌肤虽瘦损方寸仍清虗体道通宵坐头慵隔日梳眼前无俗物身外即僧居水榭风来逺松廊雨过初褰帘放巢燕投食施池鱼久别闲逰伴频劳问疾书不知胡与越吏隠兴何如

河南府试五月乐辞李 贺

雕玉押帘上轻縠笼虗门井汲铅华水扇织鸳鸯文防雪舞凉殿甘露洗宫緑罗袖从徊翔香汗霑寳粟

五月

五月十日雨中饮 梅尧臣

梅天下梅雨纷纷如乱丝梅生独抱愁四顾无与期妻孥解我意草草陈酒巵槛外百竿竹新笋高过之竹色入我酒变作青瑠璃一饮眼目光再饮言语迟三饮頺然醉左右叹我衰有鸟从东来引头閙深枝发声醒我醉提壶美无疑典衣不值钱唯是布与絺安得如古人车傍挂鸱夷

五月十一日 张 耒

云间赵盾益可畏渊底武侯方熟眠若无一雨为施泽直恐三伏便欲然筭商沽酒有厎急束带坐曹直欲颠平生不解作热客日复饱食窥陈编

五月十五日 苏舜钦

院僻帘深昼景虗轻风时见动竿乌池中緑满鱼留子庭下阴多燕引雏雨后防儿争坠果天晴因客曝残书幽栖未免牵尘事身世相忘在酒壶

五月十七日 张 耒

长夏村风日清茅檐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午蛛网添丝屋角晴落落珠帘邀月影嘈嘈虎枕纳溪声久判两鬂如霜雪直与渔樵过此生

大雨不止五月十八日晚始霁

昊穹忽悔祸淫雨霁今夕峯岭纡紫翠云间丽金碧深畦鸣逺注凉叶坠余滴漏屋百不忧宵眠始安席

五月十九日

堂下溪流清且长夹溪乔木老苍苍袅风翠果擎枝重照水圆荷舞叶凉蜗角已枯粘粉壁燕泥时落汚书床南山野客时相遇【一作过】赠我能携药满筐

六月

六月三日夜闻蝉 白居易

荷香清露坠栁动好风生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乍闻愁北客静听忆东京我有竹林宅别来蝉再鸣不知池上月谁拨小行

奉和六月壬午应令 【梁】刘孝威

圃栖金瑟【一作碧】灵涧抱琨瑶筑山圗碣岫穿池控海潮雷奔石鲸动水阔牵牛遥乘鼋犹怯渡鞭石讵成桥崖崩下生窟壁峭上干霄噪鸟常独沸逰鱼或自跳荒径横临浦空舟斜插桡愁鸱集古树白鹭隠丹苗初心重丘壑微步懐渔樵石累元卿径枝挂许由瓢伊臣本寂黙由来畏市朝为贪在山水所竞惟逍遥寄言周伯况劳君檀谷操

六月奉教作 李 峤

养日蹔徘徊畏景尚悠哉避暑移琴席追凉【阙】竹风依扇动桂酒溢壶开芳饵【阙】飞雪自可【阙】

忆长安十二咏郑 防

忆长安六月时风台水阁逶迤朱果雕笼香透分明紫禁寒随尘惊九衢客散赭汗滴沥青骊

状江南十二月毎句须一物形状

范 灯

江南季夏天身热汗如泉蚊蚋成雷泽袈裟作水田

河南府试六月乐词李 贺

裁生罗伐湘竹帔拂踈霜簟秋玉炎炎红镜东方开晕如车轮上徘徊啾啾赤帝骑龙来

六月赵 璜

六月火云散蝉声鸣树梢秋风起苹末客思已萧条倾国三年别烟霞一路遥行人断消息更上防陵桥

六月

和邻几六月十一日省宿书事

司马光

长夏金正伏火意尤骄盈夫子寓客舍无术逃烦蒸轩窻豁四开灭去壁上灯纻衣不可亲羽扇安能胜濯泉泉已温抚簟簟可憎万叶悄无风但有飞蚊鸣六府燥不濡喉舌烟尘生摄衣起徐步回顾天正晴云汉浅欲涸箕毕徒纵横忽思终南巅秀出秦云清上有松林蔽白日深杳下有万仞壑含蓄太古氷安得蹑轻屐策杖縁峥嵘挂冠芙蓉阙结屋高崖棱回视万钟禄彯撇如飞蝇

六月十三日病起走笔寄仇池

蘓 辙

入伏节气变翛然如九秋墙上有短树庭下风飕飕风来吹我衣防蚋各已收移床就堂下仰见月成钩但与支体快不作腑脏谋半夜起寒热展转脱水防药剂失先后欲速反见留不免召杨子把臂揣厥由笑我冷治冷徒尔苦舌喉授我桂与姜廼始与病投逾旬不出户映牖披重裘遥闻南山下不与他土侔山寒雪不解清气昼夜浮余冷入市城烦热遭濯潄况乃郡斋静满地贮清流露湿荷叶浄月上松栢幽墙头白杨树秋声无时休夜蜩感寒气上树鸣啾啾野鹤弄池水落拍翅羽修此处虽可爱慎勿恣意逰凡人爱凉冷凉冷乃热讐试扫北窗下静卧却所忧屏扇去氷雪虗室风自油嵗热强自厚良药彼有不

六月十八日大暑 司马光

老栁蜩螗噪荒庭熠燿流人情正苦暑物态已惊秋月下濯寒水风前梳白头如何夜半客束带谒公侯六月十九日木叶皆暗榴花一枝灼然独明感

之为赋 黄庭坚

季夏百菓发兎葵亦成实独有野石榴幽花如熠熠熠熠非独好芳荣恃午日翩翩彼百蝶髣髴相采挹睡余起对此佳兴亦萧瑟元非阡陌丽敢竞阳春出无言以成蹊上愧桃李质幸当饱霜雪万颗富君室

六月晦定力院同原父赋送伯镇景纯枢言三

学士梅尧臣

秋清三黄鹄举翼东南飞鸣声既相呼烟水亦相依蓬池不暂上太液未言归酌酒望沧海飘飘思菊衣

猜你喜欢
  第二十四出 骂筵·孔尚任
  序·朱权
  楔子·纪君祥
  卷492 ·佚名
  卷五·陈起
  卷二十三·朱彝尊
  巻十九·邵浩
  巻一·史简
  卷二十六·陈焯
  △第二出·吴伟业
  卷四十七·方回
  卷三百七十七·陈廷敬
  九日巴丘登高·张说
  卷三·温庭筠
  ●蚁术诗选卷之四·邵亨贞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五·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一百五仙释仙赋【有序         汉】桓 谭余少时爲中郎从孝成帝岀祠甘泉河东见郊先置华隂集灵宫宫在华山下武帝所造欲以怀集仙者王乔赤松子故名殿爲存仙端门南向山署曰望仙门窃有

  • 崔液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崔液唐代诗人。字润甫,崔仁师之孙,崔湜之弟。工五言诗,举进士第一。官至殿中侍御史。 上元夜 崔液 玉漏银壶且莫催, 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 何处闻灯不看来? 崔液诗鉴赏 上元夜,指旧历正月十五夜,又称元

  • 卷一百六十一·列传第四十八·宋濂

        杨大渊   杨大渊,天水人也。与兄大全、弟大楫,皆仕宋。大渊总兵守阆州。岁戊午,宪宗兵至阆州之大获城,遣宋降臣王仲入招大渊,大渊杀之。宪宗怒,督诸军力攻,大渊惧,遂以城降。宪宗命诛之,汪田哥谏止,乃免。命以

  • 卷一百一·志第六十八·柯劭忞

      ○兵四   △军粮站赤急递铺弓手打捕鹰房   元初用兵四方,士卒以私财自赡,贫者助以贴户。故上元养兵之费,而兵易足。至世祖定军户之籍,凡蒙古、探马赤、汉军,皆月给米五斗、盐一斤,别以米四斗赡其家。及收宋降兵,籍

  • 卷四百四十三 列传二百三十·赵尔巽

      孙家鼐 张百熙 唐景崇 于式枚 沈家本   孙家鼐,字燮臣,安徽寿州人。咸丰九年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历侍读,入直上书房。光绪四年,命在毓庆宫行走,与尚书翁同龢授上读。累迁内阁学士,擢工部侍郎。江西学政陈宝琛疏请以

  • 卷一四六 梁紀二·司马光

      起旃蒙作噩(乙酉),盡強圉大淵獻(丁亥),凡三年。   高祖武皇帝天監四年(乙酉,公元五O五年)   春,正月,癸卯朔,詔曰:「二漢登賢,莫非經術,服膺雅道,名立行成。魏、晉浮蕩,儒敎淪歇,風節罔樹,抑此之由。可置五經博士各一人,廣開館宇,招

  • 第六十三回 承遗祚藩王登极 发逆案奸贼伏诛·蔡东藩

      却说金兵既退,张邦昌尚尸位如故,吕好问语邦昌道:“相公真欲为帝么?还是权宜行事,徐图他策么?”邦昌失色道:“这是何说?”好问道:“相公阅历已久,应晓得中国人情,彼时金兵压境,无可奈何,今强虏北去,何人肯拥戴相公?为相公计,当即

  • ◎所谓“畜产业公会理事长”李振才·佚名

    第三批汉奸名单中有伪“米统会储备处副处长”顾戢人,伪“食粮公会理事长”符前耕,以及将盐资敌的周吉甫等宝贝,但却遗漏了与他们同样罪孽深重的李振才。李振才是前伪“全国畜产业公会理事长&rd

  • 明神宗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七·佚名

     万历十二年三月戊寅朔赐益王翊鈏书院额曰逊学仍给四书五经一部○刑科给事中田畴言近日急务四事一曰慎内批谓不肖被劾者当下部勘定与众弃之二曰酌律例谓枉法引例律也以枉论引例非律也三曰省诏狱谓机密重情下诏狱其余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五·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王文正公曾墓志铭宋祁景佑二年丞相右府缺上方图任耆俊叅付魁极越二月制诏太原王公曾其上枢宻使印绶还来相予进拜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所以命赐之尤渥公拜稽首让弗遂于是择典训庸以熙百工外怀迩恊以种九德餁

  • 卷九十三·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九十三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 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韩王信卢绾列传第三十三 韩王信者【集解徐广曰一云信

  • 史天倪传·宋濂

    史天倪,字和甫,燕之永清人。曾祖史伦,年少时就好扶弱抑强,见义勇为,在建房时从地下发掘出大量金银,因而成为富豪之家。金朝末年,中原战争连年,人民极其困苦,史伦在家中设立私塾,请学者为师,许多豪士依他为生,士族中有沦为奴隶者,伦

  • 察罕传·宋濂

    察罕,初名益德,姓乌密氏,唐兀族人。父亲名曲也怯律,为西夏国朝臣。察罕武勇过人,幼年牧羊时,常立竿于地上,把帽子挂在竿头,行跪拜礼,绕竿歌舞。有一日,太祖打猎行过此处,见察罕如此行动,深为奇怪,问他因何这般。察罕回答道:“听说有

  • 和与礼的辩证法·孔子

    【原文】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注释】 斯:此,这。节:节制,约束。 【译文】 有子说:“礼的施行,以和谐为贵。以前圣王的治理之道,好就好在这里,不管小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五十六·澄观

    第三善男子于此下指示后友。于中二。初举友依正。后汝可往下劝往教问。今初。国名胜乐者。次下知识寄当初住。胜过前位是信所乐故。山名妙峰者。山有二义。一寂静不动义。二高出周览义。以况初住。解心创立依定发慧。

  • 四分律卷第五十四(第四分之五)·佚名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集法毗尼五百人尔时世尊在拘尸城末罗园娑罗林间般涅槃。诸末罗子洗佛舍利已,以净劫贝裹,复持五百张叠次而缠之,作铁棺盛满香油,安舍利置中,以盖覆上。复作木椁,安铁棺着中,下积众香薪。时末

  • 无上三元镇宅灵箓·佚名

    无上三元镇宅灵箓。撰人不详,约出於南北朝末或隋唐之际。假托玉皇降授金明七真。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神符类。吉冈义丰《三洞奉道科诫仪范の成立について》认为本箓出自梁孝元帝承圣元年(552年)。述以灵

  • 宋宰辅编年录·徐自明

    《宋宰辅编年录》20卷,南宋徐自明编撰。徐字诚甫,浙江永嘉(今温州)人。此书是一部专门记载宰相、执政〈宰相的副职〉任免情况的著作,在徐自明之前,宋人的这一类著作已出现了不下10种,但这些书大都是以年表的形式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