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东都事略卷十七

世家五

  神宗十四子长成王佾次惠王仅次唐王俊次褒王伸次冀王僴次哲宗皇帝次豫王价次徐王倜次呉王佖次仪王伟次徽宗皇帝次燕王俣次楚王似次越王偲成王佾早薨徽宗即位追赐名赠成王

  惠王仅早薨徽宗追赐名赠惠王

  唐王俊熈寜七年封永国公十年薨赠兖王徽宗封唐王

  褒王伸早薨徽宗追赐名赠褒王

  冀王僴熈寜八年封景国公是嵗薨徽宗赠冀王豫王价熈寜十年封建国公元丰元年薨赠卫王徽宗封豫王

  徐王倜早薨赠郓王諡曰冲惠徽宗封徐王

  呉王佖元丰间封仪国公哲宗即位封大寜郡王绍圣二年出閤拜鎭安武胜军节度使封申王元符二年加司空徙镇保平泰寜哲宗崩钦圣后议所立以佖有目疾不得立乃立端王是爲徽宗加太傅移镇永兴成徳徙王陈赐賛拜不名加太尉荆南淮南节度使拜太师徙鎭河东山南西道薨赠尚书令兼中书令燕王又加赠侍中呉王子有奕武信军节度使和义郡王有常寜逺军节度使

  仪王伟早薨徽宗追赐名赠仪王

  燕王俣元丰间封成国公哲宗即位封咸寜郡王元符元年出閤拜河阳三城雄武军节度使封莘王加司空移镇武寜鎭寜徽宗即位加太保徙鎭河东奉寜封卫王又徙鎭防国山南西道又改鎭海泰寜大观元年诏曰卫王定王朕之爱弟也其改封魏王定王亦徙王邓拜太尉永兴成徳军节度使进爵燕王迁太傅钦宗即位诏曰燕王越王神祖之子道君之弟而朕之诸父也其赐入朝不趋賛拜不名授太师河东劒南西川节度使二帝北狩宗族尽徙云

  楚王似元丰间封和国公哲宗即位封普寜郡王元符元年出閤拜横海鎭海军节度使封简王哲宗崩宰相章惇以似哲宗同母弟当立钦圣后不可乃立徽宗进司徒改镇武昌武寜徙封蔡拜太保移镇保平镇安又改凤翔雄武以书史语言指斥送大理寺验治似上表待罪于是左司谏江公望上疏曰臣闻天下之理有隙则物皆可入故圣人涂隙于未开之前有迹则瑕皆可指故圣人泯迹于未形之际物可入则亲者离矣瑕有指则疑者实矣其可不察邪臣闻蔡王府史相告有不顺之语浸滛恐及蔡王有司已行根治臣闻之骇汗浃背惊悸不自持岂有孝治之本太平之时乃容小人衔私怨逞不轨离间陛下骨肉之亲者乎象之于舜焚廪浚井其逆心已萌矣拥二女坐床鼓琴其逆谋已成矣舜未尝藏怒宿怨卒封之有庳而富贵之也至魏文帝褊忿疑忌一陈思王且不能相容致有煮豆然萁之说相煎太急之语爲天下后世笑岂不思兄弟人之大伦也有手足相捍之亲有首尾相应之义有埙箎之和有友于之乐故孔子以不间于父母兄弟之言爲孝盖亲隙不可开隙开则言可离贰疑迹不可显迹显则事难磨灭陛下之得天下也惇尝帘前持异议已有隙迹矣蔡王出于无心年尚防少未逹祸乱之萌故恬不以爲防陛下一切包容已开之隙复涂矣已显之迹复泯矣恩意渥缛欢然不失兄弟之情与夫区区未能忘天下操以自狭者不啻相十百矣陛下若以暧昧无根之语而加诸至亲骨肉之间则有魏文相煎太急之隙而忘大舜亲亲之道岂治世之美事也臣愿陛下密诏有司凡无根之言勿形案牍棰楚之下何求弗得一有浸滛旁及蔡王之语不识陛下将如何处之傥形案牍有瑕可指一入胷次终身不忘虽父子之间尚未能磨灭况兄弟乎迹不可泯隙不可涂则骨肉离矣陛下将何道以治天下也蔡王万一防犯雾露之疾神考在天之灵岂不知之陛下将何顔见神考于太庙乎书曰克明俊徳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诗曰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故至徳要道足以风动天下未有不自亲始者也疏入公望罢知淮阳军徽宗虽黜公望颇思其言止治其左右崇寜中徙鎭荆南武寜薨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韩王改封楚王子有恭定国军节度使永寜郡王

  越王偲元祐初封祁国公元符元年封永寜郡王出閤以爲鎭安集庆军节度使封睦王徽宗即位拜司徒移鎭清海鎭海封定王又徙镇武寜武胜改镇淮南永兴进封邓王拜太尉凤翔山南西道节度使改封越王迁太傅钦宗即位授太师永兴成徳军节度使金人犯京师欲以越王爲质钦宗以越王叔父不可遣乃遣肃王及驸马都尉曹晟以行晟尚荣徳帝姬与钦宗同生故遣之偲竟从二帝北迁云

  哲宗献愍太子茂母皇后刘氏生一年而薨追赐名赠越王諡曰冲献徽宗即位赠邓王崇寜二年诏曰朕惟先皇帝在位十有六年而皇嗣邓王降年不永逮朕入继大统之初虽加赠典而恩意未隆非所以上慰先帝在天之灵其特追赠皇太子仍改諡曰献愍

  徽宗三十一子长钦宗皇帝次兖王柽次郓王楷次荆王楫次肃王枢次景王杞次济王栩次益王棫次太上皇帝次邠王材次祁王模次莘王植次仪王朴次徐王棣次沂王樗次郓王栱次和王栻次信王榛次汉王椿次安康郡王楃次广平郡王次相国公梴次陈国公机次瀛国公樾次建安郡王楧次嘉国公椅次温国公栋次英国公橞次仪国公桐次昌国公柄次润国公枞兖王柽以建中靖国元年九月生一夕而殒追赐名赠兖王諡曰冲僖

  郓王楷字徳逺初名焕崇寜元年封魏国公更今名封髙密郡王以八寳恩除司空鎭东军节度使封嘉王迁太保又迁太尉政和六年出閤拜太傅武寜保平军节度使八年令赴殿试有司考爲第一改镇荆南寜江提举皇城司封郓王徙劒南西川鎭南军又徙河东寜海靖康元年移镇凤翔彰武徽宗诸子薨于京师者则哀荣终始备见焉余从二帝北迁皆不知其所终

  荆王楫崇寜二年封楚国公三年封南阳郡王改王乐安薨赠荆王諡曰悼敏

  肃王枢崇寜三年封呉国公大观二年封建安郡王重和元年出閤拜太保保平寜武军节度使封肃王靖康元年金人犯京师以枢北质云

  景王杞崇寜三年封冀国公大观二年封文安郡王重和元年出閤拜太保防国武昌军节度使封景王靖康元年授太傅徙鎭荆南鎭东

  济王栩崇寜五年封鲁国公大观二年封安康郡王宣和三年拜太保清海军节度使封济王靖康元年授太傅徙鎭防国寜海

  益王棫大观元年封国公二年封淮南郡王徙济阳后以横海军节度使封益王

  邠王材大观二年封魏国公薨追封邠王諡曰冲穆祁王模大观二年封鎭国公宣和三年封乐安郡王拜武胜兴寜军节度使封祁王靖康元年授太傅改鎭清海庆源

  莘王植大观二年封呉国公宣和四年封信安郡王拜寜江军节度使封莘王靖康元年授太傅改镇保平崇信

  仪王朴大观三年封雍国公宣和五年封华原郡王后以静难军节度使封仪王

  徐王棣大观三年封徐国公宣和五年封髙平郡王拜山南东道节度使封徐王靖康元年授太傅改鎭山南西道武昌军

  沂王樗大观四年封冀国公宣和六年封河间郡王拜太保劒南东川威武军节度使封沂王靖康元年授太傅改镇河阳武寜

  郓王栱政和元年封定国公二年薨追封郓王諡曰冲懿

  和王栻政和元年封广国公宣和七年封南康郡王靖康元年拜瀛海安化军莭度使封和王

  信王榛政和元年封福国公宣和七年封平阳郡王靖康元年拜庆阳昭化军节度使封信王

  汉王椿政和二年封庆国公薨追封汉王

  安康郡王楃政和二年封卫国公改封郓靖康元年封安康郡王

  广平郡王以政和三年封韩国公靖康元年封广平郡王

  相国公梴以政和四年封

  陈国公机以政和五年封

  瀛国公樾以政和五年封

  建安郡王楧政和五年封惠国公宣和七年封建安郡王

  嘉国公椅以政和八年封

  温国公栋以宣和元年封

  英国公橞以宣和二年封

  仪国公桐以宣和三年封

  昌国公柄以宣和四年封

  润国公枞以宣和七年封

  钦宗皇太子谌母曰皇后朱氏以政和七年生于东宫于徽宗爲嫡长皇孙及应赐名命官而祖宗无故事宰相蔡京与郑居中共议封爲崇国公王黼奏曰蔡京以皇子之礼封东宫子则是便以东宫爲人主矣徽宗不恱钦宗即位以爲昭庆军节度使大寜郡王徙镇寜国立爲皇太子是嵗金人围京师明年钦宗幸金营以皇太子监国从二帝北徙云

猜你喜欢
  载记第八 慕容廆·房玄龄
  卷三百六十·列传第一百一十九·脱脱
  卷二百二十一 列传八·赵尔巽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六·李心传
  ●王序·蓝鼎元
  名山藏卷之六十五·何乔远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六十七·佚名
  卷之九百四十五·佚名
  卷之八十七·佚名
  西汉年纪卷十一·王益之
  四〇 贺家武秀才·周作人
  卷二十六 魏书二十六 满田牵郭传第二十六·陈寿
  萧贡传·脱脱
  卷一百五十五·佚名
  14.囚车里的人才·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兑斋先生曹之谦(兑斋集)·顾嗣立

    之谦,字益甫,云中应人。幼知力学,早擢巍科。既而与元好问同掾东曹,机务倥偬,商订文字,未尝少辍。北渡后,居平阳者三十余年,与诸生讲学,一以伊洛为宗,众翕然从之,文风为之一变。所著古文杂诗仅三百首,曰《兑斋文集》。汲郡王恽序之

  • 第三折·关汉卿

    (衙内领张千、李稍上)(衙内云)小官杨衙内是也。颇奈白士中无理,量你到的那里!岂不知我要取谭记儿为妾?他就公然背了我,娶了谭记儿为妻,同临任所,此恨非浅!如今我亲身到潭州,标取白士中首级。你道别的人为甚么我不带他来?这一个是张

  • 卷291 ·佚名

    释慧空 病起 老僧头风,一月两发。 见粥便呕,见饭便哕。 死又不死,活又不活。 使他诸人,冷地忙杀。 观音势至,候饥候渴。 文殊普贤,左提右掇。 才方起来,便翻著袜。 不问是非,乃棒乃喝。

  • 卷一百八十四·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八十四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李敷文诗集李易字顺之江都人好学多闻以清素见称建炎初高宗驻跸维扬防试进士易为第一以上忧劳辞闻喜宴从之授佥书江隂军判官防金人犯江隂至夏港距城

  • 目录上·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八御定歴代赋彚目录上    总集类卷一  天象天地赋【晋成公绥】乾坤为天地赋【唐陆肱】天赋【唐刘允济 唐阙名】碧落赋【唐翟楚贤】天行健赋【唐阙名】披雾见青天赋【唐王起】链石补天

  • 卷四·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四目录地理类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沲江画图十韵得忘字【唐杜甫】严公厅宴同咏蜀道画图得空字【唐杜甫】题蜀道图【宋晁说之】题蒋永仲蜀道图【宋程俱】张道士蜀山图【元虞集】王晋卿蜀道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六十九·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二十有五年秋七月戊申宰执进呈疎决文字上曰行在刑狱皆已蕃充外路须令宪臣躬诣州县庶无冤滥己酉秦桧奏曰陛下钦恤庶狱异境所推今欲令大理正一员往决浙西滞狱以称德意上可之丙辰宰执进呈户部状准都省批

  • 七·况周颐

    吴县董绮琴十岁时,塾中以“阑中兰”属对,即应声曰:“帘外莲。”顷之,又曰:“篱外梨。”钱塘汪允庄著有《自然好学斋诗》,其卷首十六章,皆十岁已前作。七岁《赋春雪》云:寒意迟初燕,春声静早鸦。

  • 卷之四百五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三·梁廷枏

    时琦善先已革职,至是上疑其私,命派副都统英隆拿解赴京,籍其家,使怡良暂权,而以祁继其节钺。义律知圣怒不测,外军云集,势必用兵,在粤永绝和议,兵船费重,即资捐于商舶,亦必通市乃可。而诸国商船续至者四十余,虽未尝一律禁绝,先以虎门

  • 卷一○三·邱濬

    ▲定律令之制(下) 景帝中六年,诏曰:“加笞者或至死而笞未毕,朕甚怜之,其减笞三百曰二百、笞二百曰一百,又笞者所以教之也,其定棰令。” 孝武即位,征发频数,百姓贫耗,穷民犯法,酷吏击断,奸轨不胜,于是进张汤、赵

  • 原序·俞皋

    左氏傳序春秋者魯史記之名也記事者以事繫日以日繫月以月繫時以時繫年所以紀遠近别同異也故史之所記必表年以首事年有四時故錯舉以為所記之名也周禮有史官掌邦國四方之事達四方之志諸侯亦各有國史大事書之於策小事簡牘

  • 正法华经卷第九·佚名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常被轻慢品第十九  于是佛告德大势菩萨。是故当知。其有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持斯经典。假使四部骂詈诽谤。出粗犷辞诃制止之。罪不可限。设复有人。闻是经卷受持讽诵。为他人说广解

  • 佛说孛经抄·佚名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大子名只。有园田八十顷。去城不远。其地平正。多众果树。处处皆有流泉浴池。其池清净。无有蚑蜂蚊虻蝇蚤。居士须达。身奉事佛。受持五戒。不杀不盗不淫不欺不饮酒。

  • 俱舍论记 第十四卷·普光

    俱舍论记 第十四卷沙门释光述分别业品第四之二傍论已了至表无表相者。此下第三广明表.无表。就中。一明三无表。二依三别解此即明三无表。结前问起颂曰至故名律仪者。答能遮。谓能遮恶戒相续能灭。谓能灭恶戒相

  • 老学究语·李惺

    《老学究语》包括四言、六言、杂言三部分。它以当时的通俗语言向少年儿童深入浅出地讲述了许多人生的道理。

  • 市声·姬文

    章回小说。近代姬文著。二卷三十六回。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上海为背景,集中叙述了晚清工商界情景,表现了工商业者的生活及心态。书叙浙江鄞县巨商华达泉,欲与洋商争雄,挟资百万,在沪开公司,因用人不当,破产回乡。扬州豪商李伯

  • 弘道录·邵经邦

    弘道录,明朝邵经邦撰。五十六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此书选录经史子集四部典籍中有关纲常名教之「嘉言善行」,汇辑成编,并附加编者按语。全书分作仁义礼智信五品,每品又分君臣、父子、夫妇、昆仲、朋友五目。记事上起唐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