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一

  元符二年、夏永安二年春正月,河东官军谋取西平府,拒之于藏才山。

  嵬名阿埋等至中国献计,请以三万人取灵州。于是河东统制张世永令副将折可大领人马入界,抵藏才山。夏兵迎战,可大兵不得进。

  复因辽使至延议事。

  初,夏人至边,每言已于辽国乞和。嗣闻辽使萧彦昭至中国,因遣使如延,云欲议事。哲宗诏经略司面谕边吏:“如有文字,密录泰报,不得擅接,但云已申保安军指挥奏听朝旨。”

  辽杀夏主母梁氏。

  乾顺年已成立,梁氏专恣,不许主国事。辽主素恶之,故请援辄不应,及表辞怨慢,遣人至国,鸩杀梁氏,命乾顺视国政。乾顺不敢违,遣首领移勿乜赍宥州牒至延,称“国母于本月二十日薨”。已令大使令逊嵬名济、副使谟程田快庸诣阙赴告,并附谢罪表状。令逊、谟程,皆蕃官名也。哲宗令保安军却勿受。

  按:梁氏专政穷兵,日与中国为仇,罪诚大矣,然非辽之所得杀也。《春秋》齐人杀哀姜,君子非之,况梁氏非姜氏比。乾顺幸母之死,以为利,其尚有人理哉?书曰“辽杀夏主母”,交罪之也。

  二月,为辽人攻拔思母部。

  拔思母部,辽国西南招讨使所辖。大宋末,与达里底部频为辽难,杀四捷军都监特抹等。左金吾卫上将军萧阿鲁带击降之,已而复叛,辽屡讨不悛,命乾顺举兵伐之。

  大首领结讹遇以兵扼归汉人于神堆,与延将张诚等战,不胜。

  乾顺以中国并建城寨,数遭掩击,部族离散,归汉者益众,令结讹遇率数万众于神堆及波济立、鲁逊埋诸险要驻营扼之。延钤辖张诚、刘安自星勒泊、乌延川袭山,斩四千级,降四百余人,讹遇大败还。

  南路都统军嵬名律令遗书熙河,请修贡。

  蕃部嵬名密赍律令书入熙河,称夏国欲再遣使乞修贡。经略使孙路上其书,哲宗以擅接夏国文字降路官,以书还使者。

  三月,辽遣使为请和,银州钤辖令王皆保以兵掠府州。

  乾顺遣使讣告及修贡俱不纳,用嵬名济等谋,使人至辽国请之。辽主遣签书枢密院事萧德崇、礼部尚书李俨入献玉带,持书为夏解和,略曰:“粤维夏台,实为藩辅。累承尚主,迭受封王。近岁以来,连表驰奏,称南兵之大举,入西界以深图,恳求救援之师,用济攻伐之难。理当依允,事贵解和。盖辽之于宋,情重祖孙;夏之于辽,义隆甥舅,必欲两全于保合,岂知一失于绥诚?而况于彼庆历、元丰中,曾有披闻,皆为止退。宁谓辄违先旨,仍事远征。倘蔽议以无从,虑造端而有自;则于信誓,谅系谋维?与其小不忍而穷兵,民罹困敝,曷若大为防而善计,世享太平。特戒使轺,敢达诚素。”哲宗命中书舍人郭知章持书报曰:“惟西夏之小邦,实本朝之藩辅。曲加封植,俾获安全。虽与北尝有婚姻之亲,而在南全居臣子之分。含容既久,变诈多端。爰自累岁以来,无复事上之礼。赐以金缯而不已,加之封爵而愈骄,杀掠吏民,围犯城邑。推原罪恶,在所讨除。聊饬边防,预修武备,据守要害,控扼奔冲。辄于去岁之冬,复驱竭国之众,来攻近塞,凡涉两旬,自取死伤,数以万计。粮尽力屈,众溃宵归。更为诡诞之辞,妄求拯救之力,狡狯之甚,于此可知。采听之余,固应洞晓。必谓深加沮抑,乃烦曲为劝和。示以华缄,将之聘币。礼虽形于原意,事实异于前闻。缅料雅怀,殊非得已,顾于信誓,殊不相关。惟昔兴宗,致书仁祖,谕协力荡平之意,深同谋外御之情,致欲全除,使无噍类。谓有稽于一举,诚无益于两朝。祖宗贻谋,斯为善矣。子孙继志,其可忘诸?今者详味缛辞,有所未谕,辄违先旨,谅不在兹。如克念夫前徽,当益敦乎大信,相期固守,传示无穷。矧彼夏人,自知困蹙,哀祈请命,屡叩边关。已戒封疆之臣,密察情伪之状。倘或徒为空语,阴蓄奸谋,暂示柔伏之形,终怀窥伺之志,则决须讨伐,难议矜容。若果出至诚,深悔前罪,所言可信,听命无违,即当徐度所宜,开以自新之路。载惟聪听,必谅悃衷。”使者甫出境,乾顺令令王皆保出兵,突入府州境,杀掠人民,与知州折克行战,被擒。

  按:周氏《发明》谓:“是役也,辽有恤邻之谊。”故《续纲目》以书“人予之”。夫夏于辽、宋中间屡造兵端,然宋常为敌,而辽时为援。故夏兵胜,则辽乘之以肆要求;夏势衰,则辽因之以示排解。虽救难恤邻,《春秋》贤之,而辽之此举,则未必然也。观于玉带之礼方将,钤辖之师旋出,不必辽人明知其计,已令宋人难以为情。况乎德崇入境,辽亦宿兵北道。时集贤殿修撰张近知瀛州,请出秦甲以伐其谋。两国之狡,概可见矣。

  附:李氏《长编》:三月丁巳,吕惠卿言讨荡西界鲁逊埋勒等处,胁降。蕃户王固称系夏衙头,服事小大王。王差往宥州统领处使充走马。此事不见《宋史》,且“小大王”《夏国传》亦无考。

  夏四月,诛嵬保没、结讹遇等,遣使入告。

  初,国中用事臣嵬名阿吴死,仁多保忠等皆统军在外,嵬保没与讹遇日劝梁氏开边。及辽使解和,嵬名济等劝乾顺遣大使嵬名布移聿介入告哀,且谢罪。哲宗令擒二人入献,即与收接表章。乾顺乃以梁氏死归罪二人,杀之。遣蕃部昌哥遇至顺宁寨告其事,且云:“已差大首领庆瑭嵬名科逋、磋迈花结香来计会。今国主恭顺,乞朝廷早赐收接。”庆瑭、磋迈,皆蕃官名也。

  五月,兰会正钤辖革瓦娘内附。

  以所部孳畜及部落子陇登等入降,授内殿崇班,赐银、绢、钱各三百。

  毁延路烽台。

  经略司遣兵追,不及。

  六月,复遣使赍牒诣延告哀。

  使人两至延,朝议固却其表,无以示收纳意,令保安军移牒谕之。乾顺遣首领德明雅逋木攀至顺宁寨,但有告哀公牒,无谢罪表状。寨主李子明诘问,使言:“旧例先送告哀牒,然后差使副赍表状赴阙。”子明以与前议不合,申经略司吕惠卿以闻,哲宗命再牒宥州谕之。

  秋七月,赤羊川首领赏罗讹乞内投,监军讹勃罗追之,败没。

  赏罗讹乞遣所属纳木乞僧报欲归汉。知环州种朴以兵迎之,并其家属百五十余口,孳畜五千。会勃罗巡视野寨,率千余骑追击,为朴所败,勃罗及首领泪丁讹遇、札实等被擒。

  八月,熙河军入界,首领仁多洗忠被杀。

  洗忠,仁多保忠弟。熙河遣硬探人入界。洗忠挺身斗,被杀。夏众出援,夺其尸而回。

  遣众围南宗堡。

  初,西蕃阿里骨死,其子瞎征残暴嗜杀,部曲离贰。洮州安抚使王瞻率兵取其地,瞎征众溃,遂自青唐入降。大酋心牟钦毡与董毡妻契丹公主、阿里骨妻夏国公主迎董毡疏族溪巴温入青唐,立木征子拢拶为主。假夏国公主书请援,乾顺遣兵五千余人攻南宗堡。王瞻以熙河蕃兵击之,乃退。

  九月,遣使上谢罪表,以兵入镇戎军,杀供奉官陈告等。

  宥州移牒云:“人使未获赴阙,恐有疑阻。又诸路修筑城寨、掳掠人口未已,乞即止绝。”哲宗以前寇熙河,牒词不逊,令却使进讨。已,有夏国近上首领赏移兀报言:“衙头密谋,若事急,则纳土北归辽国矣。”朝议未定,乾顺又令宥州牒言,欲以母遗留物入献执政,谓其不忘恭顺,乞与收接表状。于是,谢罪使得见于崇政殿,上表曰:“伏念臣国起祸之基,由祖母之世,盖大臣专僭窃之事,故中国兴吊伐之师。因旷日以寻戈,致弥年而造隙。寻当冲幼,继袭弓裘。未任国政之繁难,又受慈亲之裁制。始则凶舅擅其命,顿生衅端;继复奸臣固其权,妄行兵战。致贻上怒,更用穷征。久绝岁币之常仪,顿削祖宗之故地。咎有所属,理尚可伸。今母氏薨殂,奸人诛窜,故得因驰哀使,附上谢章,矧惟前咎之所由,蒙睿聪之已察。亦或孤臣之是累,冀宝慈之垂矜。特纳赤诚,许修前约。念赦西陲之敝国,得反政之初;愿追列祖之前猷,赐曲全之造。俾通常贡,获绍先盟,则质之神灵,更无于背德,而竭乎忠荩,永用于尊王。”哲宗赐诏曰:“省所上表,前情具悉。尔国久历年所,屡启兵端。迨尔母氏,复听奸谋,扰我疆场,毒及黎庶。天讨有罪,义何可容。今凶党歼除,尔既亲事,而能抗章引慝,冀得自新。朕喜尔改图,姑从矜贷。已指挥诸路经略使,令各据巡绰所至,明立界至,并约束城寨官兵:如西人不来侵犯,即不得出兵过界。尔亦当严戒缘边首领,毋得滋扰边境。”未几,乾顺遣骑二千余出浮图岔,犯镇戎军,陈告与差使李戭迎战,杀之。

  闰九月,统军仁多保忠率兵助西蕃围湟州,不克。

  王瞻击降拢拶,以邈川为湟州,青唐为鄯州,二城距兴、灵止二百里,南有讲珠、罗罗二城与湟州北阿讹城相接。羌酋心牟钦毡、罗结聚数千人围湟州,遣使数辈乞师。乾顺使保忠及达摩等三监军兵十万助之,先断炳灵寺桥,烧星章峡栈道,四面急攻。分兵破南宗堡,获守将刘文,驱至城濠,谓总管王愍曰:“吾所欲,城与地耳。第以城归吾,当舍汝。”愍谓文曰:“为吾语夏人,天子俾吾守城,能杀我,城可得也。”攻围十六日,愍守益坚。保忠令于南城集薪数万,将焚门。会诸将苗履、姚雄、李忠杰各率所部赴援,战于青唐危,烟尘亘天,夏人不知多少,惶遽渡湟水还,钤辖嵬名移遇被获。

  冬十月,移牒延,请申约束。

  初,宥州牒延,请遣使进誓表。中国以湟州之役不肯收接,回牒诘犯塞之故。至是复牒延,言已约束首领,不得更犯汉界。

  遣使如辽谢。

  以中国许和故也。

  十一月,进誓表。

  乾顺遣令能嵬名济进奉御马,上表谢恩,略曰:“臣国不幸,时多遇凶,两经母党之擅权,累为奸人之窃命。频生边患,颇亏事大之仪;增怒上心,用张吊民之伐。因削世封之故地,又罢岁赐之旧规。衅隙既深,理诉难达。昨幸上天之,假圣朝之威,凶党伏诛,稚躬反政。故得遐驰恳奏,陈前咎之所归;乞绍先盟,果渊衷之俯纳。蒙颁诏而申谕,俾贡誓以输诚。备冒隆恩,实增庆跃。臣仰符圣谕,直陈誓言。愿倾一心,修臣职以无怠;庶斯百世,述贡仪而益虔。饬疆吏永绝争端,诫国人恒遵圣化。若违兹约,则咎凶再降;倘背此盟,则基绪非延。所有诸路缘边界至,已恭依诏旨施行。本国亦于汉界以外侧近各安立卓望,并寨子去处,更其旧行条例,并约束事节,一依庆历五年正月二十二日誓诏施行。”哲宗遣使以银器、衣著各五百匹、两赐之,答诏曰:“尔以凶党造谋,数干边吏,而能悔过请命,祈绍先盟。念兹种人,亦吾赤子,措之安静,乃副朕心。嘉尔自新,俯从厥志,尔无爽约,朕不食言。所当显谕国人,永遵信誓。除疆界并依已降旨,以诸路人马巡绰所至立界堠之处为界,兼邈川、青唐已系纳土归顺,各有旧来界至,今来并系汉界。及本处部族有逃叛入夏者,即系汉人。并其余应约束事件,一依庆历五年正月二十二日誓诏施行。自今以后,恩礼、恩赐并如旧例。”

  十二月,遣使乞贺正旦。

  先保安军牒言,誓表内“诫国人”下一字犯真宗皇帝庙讳。乾顺遣使谢罪,旦乞遵例贺正。使人并言:“国主效顺,皆大首领嵬名济辅导之力。今贺正届期,济劝国主遣使贡奉,因誓诏未至,不敢遽进。”

  元符三年、夏永安三年春正月,西蕃以南宗堡来附,不受。

  南宗,北控夏国,南接星章峡,西连宗哥城,形势天险。自罗结叛,诸堡残破。及官军出,羌众溃散,诸城咸即归顺,独南宗负固不下,姚雄、苗履屡攻不克。羌人请附夏国,乾顺不受,惟假兵数百戍之。

  秋七月,遣使奠慰。

  初,夏使入朝,预牒边臣除馆以待,及为境上之议,故为此去彼来,牵制劳苦,每违期日。吏部侍郎陈尧叟请戒边臣:如违期不至,则勿复应。自后不复敢违。是时,闻哲宗崩,即遣使入吊并奠慰。

  八月,入贺即位。

  使人与辽使萧穆同见,并赐燕加礼而还。

  冬十月,遣使入贡。

  时中国贬奸臣章等,使人入见,赐赉甚厚。

  十一月,请婚于辽。

  乾顺以梁氏之死,恐辽国见疑,益思自结,故以尚主请。辽主不许。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夏贞观元年春二月,辽使来告哀。

  道宗丧也。

  夏四月,遣使如辽奠慰。

  乾顺遣御史中丞苏愈如辽,时与高丽使并至。愈礼节娴雅,馆伴耶律德伦特重焉。

  五月,进助山陵。

  葬钦圣宪肃皇太后、钦慈皇太后于永裕陵,乾顺遣使献物助工。

  秋八月,始建国学。

  自曩霄创建蕃学,国中由蕃学进者诸州多至数百人,而汉学日坏。士皆尚气矜,鲜廉耻,甘罹文网,乾顺患之。御史中丞薛元礼上言:“士人之行,莫大乎孝廉;经国之模,莫重于儒学。昔元魏开基,周、齐继统,无不尊行儒教,崇尚《诗》、《书》,盖西北之遗风,不可以立教化也。景宗以神武建号,制蕃字以为程文,立蕃学以造人士,缘时正需才,故就其所长以收其用。今承平日久,而士不兴行,良由文教不明,汉学不重,则民乐贪顽之习,士无砥砺之心。董子所谓‘不素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也’,可得乎?”于是乾顺命于蕃学外特建国学,置教授,设弟子员三百,立养贤务以廪食之。

  按:夏自元昊制蕃书、立蕃学,变本而加厉之,数世以来,未之改也。乾顺听元礼之言,建学崇儒,设弟子员以储人材,立养贤务以给廪饩,有其举之莫敢废也,较谅祚之用汉礼、求赐书,不更有进耶?

  冬十一月,遣使如辽,贺即位。

  天祚嗣位已十月,贺使始至。馆伴传辽主命,责之。

  恤仁多洗忠家。

  洗忠战没熙河,子幼未授职,仁多保忠请之,乾顺先命以廪禄赐其家。

  崇宁元年、夏贞观二年春二月,与河西军节度使赵怀德结婚。

  怀德即拢拶。中国以羌人久乱,王瞻等不能定,议弃鄯、湟,赐拢拶姓名曰“赵怀德”,授河西军节度使,其弟邦辟勿丁瓦曰“怀义”,同知鄯、湟二州事。乾顺见西蕃恢复故土,重申姻好,许以宗室女妻怀德。

  夏六月,复遣使如辽请婚。

  乾顺使殿前太尉李至忠、秘书监梁世显如辽贡献请婚。辽主问乾顺为人,至忠对曰:“秉性英明,处事谨慎,守成令主也。”辽主善其对,命徐议之。

  附:《辽史·天祚纪》:乾统二年夏六月壬子,李乾顺为宋所攻,遣李造福、田若水求援。考《宋史·徽宗纪》,是年无用兵西夏事。

  秋八月,筑沿边堡寨。

  国中素少城寨,乾顺仿中国制,于东北沿边多树寨栅。延路以闻,朝议举兵牵制。知秦州何常争之,兵不出。

  冬十月,泪丁讹遇自环州还。

  初,讹勃罗被擒,以信号与种朴,令招其家人及其所部,并谕讹遇降,讹遇不可。囚之土室中三年,至是赂守者,得脱还。乾顺嘉其不屈,擢为监军使,使守赤羊川。

  崇宁二年、夏贞观三年春二月,逢卧佛寺于甘州。

  乾顺自母梁氏卒,辄供佛,为母祈福。甘州僧法净于故张掖县西南甘浚山下,夜望有光,掘之,得古佛三,皆卧像也。献于乾顺,乾顺令建寺供之,赐额“卧佛”。

  三月,羌人围鄯州,河西军节度使赵怀德请援。

  羌人多罗巴奉角厮罗裔溪赊罗撒,谋杀怀德以复国,举数万众围鄯州。怀德遣使至夏国请兵,乾顺遣仁多保忠帅兵援之。兵未至,多罗巴三子皆善战,怀德力不支,弃州奔河南。

  夏五月,复乞婚于辽。

  辽主许之。

  附:《辽史·天祚纪》:乾统三年冬十月庚申,夏国复遣使求援。考是时,夏与宋尚未交兵,不知何以求援。《宋史·夏国传》不载。

  秋九月,封弟察哥为晋国王。

  察哥,乾顺庶弟。雄毅多权略,引弓二石余,射洞重甲。尝偕仁多保忠援罗结,兵败,前迫湟水,不得渡。察哥持弩拒之,一发中苗履副将,宋兵退,乃免。任都统军,镇衙头,建议言:“自古行师,步骑并利。国家用‘铁鹞子’以驰骋平原,用‘步跋子’以逐险山谷,然一遇‘陌刀法’,铁骑难施;若值‘神臂弓’,步奚自溃。盖可以守常,不可以御变也。夫兵在审机,法贵善变。羌部弓弱矢短,技射不精。今宜选蕃、汉壮勇,教以强弩,兼以摽牌,平居则带弓而锄,临戎则分番而进。以我国之短,易中国之长,如此则无敌于天下矣。”乾顺是其策,封晋国王,使掌兵政。

  冬十二月,入贺正旦。

  使臣田守义朝贺毕,就馆燕。时中国谋伐夏,馆伴吕约试探虚实,守义正色曰:“如君所言,岂使臣分事耶?”约愧而止。

猜你喜欢
  卷十四·本纪第十四·脱脱
  第一百十五回 张敬尧弃城褫职 吴佩孚临席摅词·蔡东藩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九十·佚名
  皇王大纪卷十二·胡宏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巻十四·刘时举
  卷二十四·苏辙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三 艺术传四·纪昀
  二八九 山东巡抚杨景素奏查获应禁书籍委员解送折·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下卷十四·杜大珪
  列传卷第十七 高丽史一百四·郑麟趾
  卷十四·佚名
  汉纪二十五 孝成皇帝下绥和二年(甲寅、前7)·司马光
  弇山堂别集卷五十五·王世贞
  232.海瑞刚正不阿·林汉达
  咸丰十年九月廿六日·曾国藩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十一·梅鼎祚

    钦定四库全书古乐苑卷四十一明 梅鼎祚 编襍歌谣辞【诵 谚语郭氏旧序不录】【诗曰心之忧矣我歌且谣尔雅曰徒歌谓之谣广雅曰声比於琴瑟曰歌韩诗章句曰有章曲曰歌无章曲曰谣按汉书五行志曰传曰言之不从是谓不艾厥咎僭

  • 巻二·邵浩

    钦定四库全书坡门酬唱集卷二宋 邵浩 编东坡中隠堂诗【并序】岐山宰王君绅其祖故蜀人也避乱来长安而遂家焉其居第园圃有名长安城中号中隠堂者是也予之长安王君以书戒其子弟邀予游且乞诗甚勤因为作此五篇【前地理志京

  •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宣南零梦録》·张次溪

    (近人)沈太侔 着●目录《宣南零梦録》序东莞张生次溪以沈太侔先生遗着《宣南零梦録》属题《宣南零梦録》题词宣南零梦録●《宣南零梦録》序《宣南零梦録》一卷,亡友番禺沈南野撰。君僦椽旧京数十载,自其少时卽好为花月冶

  • 第十五场·田汉

    渔翁 (上,唱[摇板〕)恨敌寇无端把反造,强掳渔船搭浮桥。老汉也曾苦哀告,七岁的孙儿水内抛。不顾性命把义士找……阮复成 (上,唱[快板〕)汉阳城外杀气高。不怕敌人赶不跑,只怕人心不一条。急忙忙哪顾得年纪老!(与渔翁撞,倒介)渔翁

  • 列传第八十九 归奚三崔卢二薛卫胡丁二王殷·欧阳修

    归崇敬,字正礼,苏州吴人。治礼家学,多识容典,擢明经。遭父丧,孝闻乡里。调国子直讲。天宝中,举博通坟典科,对策第一,迁四门博士。有诏举才可宰百里者,复策高等,授左拾遗。肃宗次灵武,再迁起居郎、赞善大夫、史馆修撰、兼集贤殿校

  • 卷四百八十六 列传二百七十三·赵尔巽

      ◎文苑三   ○张澍邢澍 莫与俦子友芝 陆继辂从子耀遹 彭绩 洪颐煊兄坤煊 弟震煊 邓显鹤万希槐 周济陈鹤 徐松沈尧 陈潮李图 李兆洛承培元 宋景昌 缪尚诰 六承如 钱仪吉从弟泰吉包世臣齐彦槐 姚椿顾广誉 张鉴杨

  • 卷一百八十·杨士奇

    九月己丑朔○癸巳○夜月犯东咸南第一星○甲午○浙江左布政使章彦博卒彦博山西汾州人洪武中由国子生擢监察御史升佥都御史詹事府詹事改山东按察使云南浙江二布政司左参政永乐元年升浙江按察使坐事谪戍边寻起为监察御史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三十九·佚名

    万历四十三年十一月癸酉朔宴朵颜等卫夷人命伯陈伟待○甲戌巡按直隶御史李嵩条议边计一严防守以卫 陵园议自南山韩家口东至黄花镇桴罗台五十里寻其墙台旧基修筑又于宣昌两镇适中之所约五日一会哨仍令两镇置簿交核以防

  • 卷之十九·佚名

    宣统元年。己酉。八月。丁丑朔。祭先师孔子。遣豫亲王懋林恭代行礼。官报  ○贝勒载洵等奏、崇陵工程。自开工迄今。已略具基础。前以炎夏。大雨时行。暂停工作。幸引河豫为穵通。水有汇归。易于宣洩。故施工处所

  • ●崇祯记闻录卷三·佚名

    前任抚院张国维,陞河道侍郎去任,代之者黄希宪。今秋兵部尚书陈新甲,以罪论斩,系狱;陞张国维为兵部尚书,即以希宪代河道侍郎之职。皇上欲警本兵仆,张国维已莅任,特令监斩陈新甲。设身处地,能不凛然!河南全省八府,乃天下之中也,向被

  • 卷四十一·顺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四十一天子之孝恤征戍秦始皇既并天下北筑长城四十余万南戍五岭五十余万骊山阿房之役各七十余万兵不足而发谪矣其后里门之左一切发之【里左贫弱所居言无所不发矣】丘濬曰三代之遣戍役不得已

  • 提要·黄道周

    【臣】等谨案缁衣集传四卷明黄道周撰道周有三易洞玑别着録是书取缁衣一篇各为章目分不烦第一咸服第二孙心第三民表第四好仁第五王言第六禁行第七徳壹第八壹徳第九示厚第十不劳第十一成敎第十二忠敬第十三亲贤第十四慎

  • 卷之四十·邵经邦

    弘道录卷之四十智君臣之智晏殊七岁能文,景德初,张知白安抚江南,以神童荐之。真宗召入,与进士并试,殊神色不摄,援笔成文。帝嘉赏之。每访以政事,率用方纸,小书己答,并药封上。帝重其慎密有智,擢知应天府,延范仲淹以教生徒,生平善能

  • 卷二十·道世

    △致敬灾第九(此有七部)▲述意部第一原夫上圣垂慈,至人利物。意欲导四生於宝所,运三有於大车。师弟异轨而同归,法俗殊途而一致。所以立像表真,彝训常俗;寄指筌月,出道恒规。但以妄著我人,惰慢沿流,随业漂沦,无思悛革。良由封迷累

  • 卷第一百九十四·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九十四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见蕴第八中三有纳息第二之三诸有欲令此中通依得修习修作论者。彼说若修无常想者。谓无常想若现前若不现前。而修彼思惟无常想者。谓以无常想为

  • 十一面观自在菩萨心密言念诵仪轨经卷上·佚名

        开府议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补陀落山大圣观自在宫殿中。其山无量娑罗。多么罗。瞻卜。无忧阿底目。多迦种

  • 皋鹤堂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张竹坡

    一名《张竹坡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长篇小说。清张竹坡(1670—1698)评。竹坡名道深,字自得,号竹坡,铜山(今江苏徐州)人。此书为《金瓶梅》评本,评者继承冯梦龙“四大奇书”之说,称此编为“第一奇书”,故名。张氏以崇祯本《

  • 圣迦柅忿怒金刚童子菩萨成就仪轨经·佚名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金刚手菩萨,已说苏悉地诸真言轨则律仪教法,又为未来国王,正法治国,生清净信,尊敬三宝者,又为外道不信因果,毁谤三宝者,说息灾增益爱敬降伏等法,令知佛法有大威德,神通自在,知诸菩萨,具一切智,是故说此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