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四

<史部,别史类,古史>

钦定四库全书

古史卷二十四      宋 苏辙 撰伯夷列传第一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譲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皆徃归之盖西伯受命称王纣虽无道置而不伐者九年及文王崩武王终三年之丧帅诸侯之兵观政于商而还居二年纣日长恶不悛遂举兵伐之伯夷叔齐乃相与扣马陈君臣以諌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史记周本纪武王即位九年上祭于毕为文王木主载之车中东观兵孟津十一年遂伐诛纣伯夷传记伯夷諌武王之言曰父死未爰及干戈可谓孝乎进退皆不可防故一取尚书为信】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隐于首阳义不食周粟采薇而食之卒以饿死孔子称之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卫岀公与父庄公争国冉有疑之曰夫子爲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岀曰夫子不爲也由此言之伯夷叔齐之岀也父子之间必有间言焉而能脱身以逺于乱安于丧亡不以旧恶爲怨故凡言伯夷之不怨以譲国言之也孔子称古之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桞下惠少连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欤谓桞下惠少连降志而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夫伯夷叔齐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逹其道义之所在无以生爲也故志不降身不辱自桞下惠以下皆全生者也故志防身辱独其言行不污耳至扵虞仲夷逸虽隐居不屈而佯狂放言身絜而言荡盖未有若伯夷者故凡言伯夷之不辱以去周言之也苏子曰武王以大义伐商而伯夷叔齐亦以义非之二者不得两立而孔子与之何哉夫文武之王非其求而得之也天下从之虽欲免而不得纣之存亡不复为损益矣文王之置之知天命之不可先也武王之伐之知天命不可后也然汤以克夏爲慙而孔子谓武未尽善则伯夷之义岂可废哉宋昭公以无道弑春秋虽书曰宋人弑其君杵臼然晋荀林父卫孔逹陈公孙宁郑石楚伐宋以不讨贼称人晋灵公为之会诸侯于扈以不讨贼不叙明君臣之义不以无道废也

古史卷二十四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二·表第三·诸王世表三·张廷玉
  卷八·常璩
  ●卷一。训谕·梁章钜
  吴三桂纪略·佚名
  第三卷 常州府镇江府·缪荃孙
  卷四十一·傅恒
  平定金川方略卷二十二·来保
  六朝通鉴博议卷八·李焘
  卷八·胡一桂
  历书第四·司马迁
  杜丰传·宋濂
  陆深传·张廷玉
  闗中奏议巻一·杨一清
  食货二三·徐松
  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卷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冯惟讷

    <集部,总集类,古诗纪>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三      明 冯惟讷 撰 古逸第三 谣【吟附】 康衢谣【一作康衢歌】 【列子曰尧治天下五十年不知天下治与不治与亿兆愿戴巳与乃微服游於康衢闻童儿谣云云尧喜问曰

  • 卷八十六·国朝·蒋一葵

    【程信】 〔字彦实。世居徽之休宁,敏政学士之父,刘俨榜进士,号晴洲钓者。〕 程襄毅公参赞南都日,左安宁时为守备,燕公设席,中为己坐而以公位其下,公心不平。盖中官虽为主,亦居首席,六卿而下,皆列坐焉。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二·佚名

    万历十一年正月乙卯朔 上御皇极殿百官致词称贺○赐三辅臣上尊珍馔○松江府地震○丁巳 宣宗章皇帝忌辰遣官祭 景陵○己未以御史罗应鹤提督北直隶学政王国提督南直隶学政○改南京兵部尚书潘季驯为刑部尚书○升南京右

  • 三○○ 谕内阁《明纪辑略》不必禁毁并着撮叙唐桂二王及死事诸臣本末事迹刊附《通鉴辑览》之末·佚名

    三○○ 谕内阁《明纪辑略》不必禁毁并着撮叙唐桂二王及死事诸臣本末事迹刊附《通鉴辑览》之末乾隆四十年闰十月二十五日乾隆四十年闰十月二十五日,内阁奉上谕:前据各省查送应毁书籍内,有朱璘《明纪辑略》一种,详加披阅,其

  • 海南诸国传·李延寿

    海南诸国,大都在交州以南及西南大海的岛上,离中国有的四五千里,远的有二三万里。它们西边和西域各国接壤。汉武帝元鼎年间,派伏波将军路博德开发百越,设置日南郡。其界外各国,自汉武帝以来都向中国朝贡。后汉桓帝时,大秦、天

  • 仇士良传·欧阳修

    仇士良,字匡美,循州兴宁人。顺宗时在东宫侍候太子。宪宗即位,升为内给事,出而监督平卢、凤翔等军。曾夜宿敷水驿,与御史元稹争住上房,将元稹打伤。中丞王播上奏说御史和中使应以到达先后来定谁住上房。要求皇帝按旧章处理。

  • 古之教者①·戴圣

    ——用制度确保教育的是实施【原文】古之教者,家有塾(2),党有庠(3)。术有序(4),过有学(5)。比年入学(6),中年考校(7)。一年视离经辨志(8),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9)。九年知

  • 卷九·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要义卷九宋 魏了翁 撰乡饮酒二宾得献将酢主人故降洗宾降洗注将酢主人 释曰自此已下至西阶上答拜论宾酢主人之事云将酢主人者案尔雅云酢报也前得主人之献今将酌以报之故降洗而致洁敬故云将酢主人也

  • 四无所畏品第七·佚名

    宝女白佛。斯所可谓如来至尊。四无所畏十八不共诸佛之法。又彼菩萨则以何行。致四无畏十八不共诸佛之法。世尊告曰:行菩萨道。未曾於法违失师命。了知是像。常以等心愍于众生。一切所有施而不吝。等奉行法观察所归。无

  • 与入矢义高讨论早期禅宗史料·胡适

      之一  入矢先生:  我收到了先生5月6日及5月19日的两封信,真是十分感谢!  承先生指示的《南阳和上坛语》的两本:【1】s.6977.【2】s.2492我都校过了。我很感谢!  又承先生指示《南宗定邪正五更转》的四个本子:s.2679

  • 致遍能常恩书(三通)·太虚

    一遍能、常恩两师鉴:久知汉院教务向藉遍师维持,而常师办事务,忠勤殊甚。今以满师辞去,即请分就教务及事务主任,以收驾轻就熟之效。务即荷担支持,与院中教职诸员,共商维护以策进行,为盼!顺询秋祺!太虚手启。廿二、九、十五。二晓

  • 卷第十四·志磐

    佛祖统纪卷第十四宋景定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诸师列传第六之四 神智文法师法嗣(广智下第三世) &middot;明智中立法师   &middot;文慧宗正法师   &middot;空相思恭法师 扶宗忠法师法嗣   &middot;草堂处元法师  

  • 卷第三十二·宝唱

    经律异相卷第三十二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  &middot;能施王子入海采宝缘一&middot;善友好施求珠丧眼还明二&middot;长生欲报父怨后还得国三&middot;遮罗国储形丑失妃运智还得四  &middot;慕魄不言被埋后言得修道五&m

  • 源氏物语·紫式部

    11世纪初日本女作家紫式部的代表作。日文“物语”一词,意为故事或杂谈。小说共分54回,前44回是源氏的故事,后10回为薰君的故事。天皇桐壶有一爱嫔,出身微寒。她遭其他妃嫔妒恨,生下一子后郁郁死去。天皇考虑此子无外

  • 夏小正·佚名

    相传为夏代的历法。它根据天象、物候来定季节与月份。记有各月昏旦伏见和南中天的星象,并指明初昏斗柄方向和时令的关系 (可能即后世每月斗建的起源),为我们提供了从以观测物候定农时的自然历,向以观测天象确定农时的

  • 鸡肋·赵崇绚

    余嗜书如简中之蠧鱼,读书如瀛莫之谩画。性根弗灵,无强记能,寘一编于几砚间,随笔録之,久而成卷,以类抄聚,其可去者十一,亦有可观者焉,别为一卷,名曰鸡肋。古汴赵崇绚元素云

  • 海底眼·佚名

    《海底眼》这是一本易卦六爻预测类书籍

  • 通玄真经注·朱弁

    通玄真经注。宋人朱弁《宋史□艺文志》着录作十二卷,现残存前七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