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九十

万历二十三年十月庚子朔以孟冬时享 太庙礼官请 圣驾躬临致祭诏遣公徐文璧恭代遣侯吴继爵徐文炜分献于雨庑

○颁赐四辅臣及讲官刘元震等历日有差

○海虏入犯甘肃参将达云游击白泽设伏邀击馘首虏六百七十余级

○大学士赵志皋等奏今日朔旦恭遇颁历方同百官拜领恩赐讫到阁办事接得三边督抚李汶田乐塘报川海虏酋永邵卜等于九月九日内犯参将达云游击白泽等设伏邀击斩获虏首六百七十余级皆我皇上神武布昭天威震赫之所致顷者套虏入犯延绥方有捣巢之功今海酋内侵甘肃复奏殊常之捷且捷音之至适当颁历之震又 天心默助 圣历无疆之兆谨题知恭贺

○兵科给事中刘仕瞻奏八月十六日虏犯宁塞深入内地三百余里大肆劫掠一时诸将逡巡避虏竟令从容数载以去至巡抚李春光以哭子抱疴乞休此何地何时而甘心退托又据狭西巡抚吕鸣珂报虏犯兰州不过四百余骑而突然而来施然而去假令套虏数万浮河而下何以当之乞敕兵部申饬各边俾先事预防永保无虞如不能拦之使不入而捣巢挑衅不能驱之使速出而藉口无伤不能禁之使不戕我人民而假冒功皆参治如法兵部具覆诏以边事重大李春光加意整饬无致疏虞

○辛丑 孝洁肃皇后忌辰遣伯施光祖致享于 永陵

  ○改礼部祠祭司郎中杨凤为光禄寺丞

○壬寅以司经局洗马朱国祚清理贴黄

○升吏部考功司郎中王守素为南京太仆寺少卿调山西驻劄左卫按察使徐三畏驻阳和兵备狭西右参议吴鸿功兼佥事固原兵备

○工部覆治河诸臣酌议分黄导淮大工四事一曰议钱粮二曰议官夫三曰议分委四曰议肃法并留科臣张企程督工完日回朝 上悉从之

○癸卯 中宫殿下千秋令节免官朝贺

○镇守云南总兵官黔国公沐昌祚称病乞以长男沐睿承袭 上以本纸不合旧式下所司核之

○甲辰蓟辽总督孙矿辞辽镇捣巢荫叙不允

○以直隶长洲等十六州县大罹水灾准漕粮改折  ○工部请停罢山西应解潞以宽民力不允

○惜薪司奏缺 上供柴炭核系铺户拖欠下法司治之

○乙巳加分守辽海道山东参议杨镐为副使兼参议以辽左功赏也

○升山东佥事项德桢为四川参议兼佥事分巡下川南道

○丙午大学士赵志皋等奏国家建官分职各有所司因人叙迁皆有定例 皇上虚己任人推诚驭下分理付之诸司总览归之独断政体光明朝纲振举直太平之治象也迩年以来章奏有留中不下者而近日为甚臣等因查前后未下者十余本所推有二十余员有特推者有复推者有科道年例外转者俱未蒙发下夫推升者因资俸相应才望相称特选其人以充其位又出此缺以待后之应升者此推升之常格也至复降原职者屡<锍-釒>不得请既不得官又不敢去进退盖两难矣至科道之推升外官原非优转 皇上疑而阻之则先例不行铨法壅滞吏部盖难处矣伏望将留中<锍-釒>一概发下俾内外大小诸臣各业其官以成昭明之盛治章上不报

○升山西大同府知府黄嘉善为山西副使驻左卫备边

○蠲免江北被灾州县自万历十四年起至万历二十一年止未完存留钱粮各有差又准折被灾州县漕粮各有差仍清查各州县备赈银朱酌量时势分别赈济

○革中都留守杨光梦职以赃败故

○发太仆寺马价银一万赏甘肃镇有功将吏

○丁未南京礼部缺尚书吏部以原任礼部尚书朱赓于慎行请南京都察院缺右都御史以蓟辽总督孙矿戎政都御史沉思孝请皆不允  ○以工部郎中詹在泮为河南副使管修河复以年例推升工科左给事中卢傅元为山东参议兼佥事临清兵备户科左给事中李先芳为四川参议山东道监察御史林寅宾为广西参议山西道监察御史梁铨为贵州佥事都清兵备

○留江北凤庐等府漕粮二十四万石为河工挑浚口粮仍留太仓助工银十二万两抵折亦以江北被灾故也

○戊申宣延镇捷遣公徐文璧侯徐文炜驸马王昺祭告于 郊 庙收回脯醢果酒颁赐四辅臣

○升狭西右布政杨时宁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贵州升大理寺右寺丞甘士价为本寺左寺丞广西道监察御史陈维芝为大理右寺丞  ○江西袁州府推官顾九德犯赃追赎为民

○南京四州道试御史陈煃旧令宝应虑周家桥既开则必以高宝邵伯为壑运道民产盐场交受其害上<锍-釒>言之语甚激且言治水必先<锍-釒>下流自兴监迤东如白涂河石<石达>口廖家港等处条为数河分门出海然后从下而上将清水口子婴沟等处疏浚深广使水有所容又于瓜仪多开闸口以广分洩之路庶免溃决之患又云河强淮弱淮退则可进万一逆行为害更大五港口之议亟宜举行大意欲分黄为先而淮不必深治且欲多开入海之路令高宝诸湖之水次第东行而后周桥武墩之水受纳有地工部谓分黄导淮二役伊始重钜难支复有兴盐开河之役工费更当何底请下治河诸臣勘议报曰可

○己酉大学士赵志皋等请以南京吏部右侍郎曾朝节改礼部右侍郎协理府事充纂修正史副总裁又请以复除编修杨道宾充纂修官报可

○调山东副使赵祖寿以原官兵备蓟州

○以浙江湖州府归乌长德四县被灾七分准折漕粮之半

○辽东总兵董一元辞捣巢功次原荫加二级不允

○庚戌御史赵文炳以给事中黄运泰斥其为江东之高桂指使排逐蒋时馨诋之为鹰犬请下都察院查勘左都御史衷贞吉等奏御史赵文炳论劾蒋时馨一<锍-釒>其言虽未尽确其心亦或无他乃旁观者各执所闻见而议其后文炳惟宜内省以待公论之定何必再三申辩以渎 圣听至请下臣寺看议则从来未有之例也顷吏部以属官之故请敕九卿科道会议文炳且执为非例而坚不肯从台臣亦共以为非例而卒蒙报罢会议且为非例堂官查议例安在耶伏乞敕令文炳照旧供职已后勿执成心以滋多事报可

○辛亥改南京工部右侍郎周思敬为户部右侍郎

○叙延绥斩虏功加总督叶梦熊太子少保巡抚李春光右副都御史总兵麻贵荫一子实授百户并前荫正千户俱世袭仍各赏银币有差参政赵楫升一级游击杜松升参将及参游王威王国栋郭有光郎中郑璧守操等官陈孝等同知等官颜若愚等赏银各有差

○勘河给事中张企程奏限期已迫耑候部覆回京而河臣杨一魁邀与共事因言有二可留四不可留意欲专责抚按与河臣同心共济勿以意见之歉致误成功工部据<锍-釒>具覆且谓河臣<锍-釒>留科臣已奉 明旨无容别议但望坚始终委任之心假以便宜以消疑阻 上悉从之

○壬子赐故翰林学士工部侍郎全元立妻丁氏并祭祔葬从其孙编修全天叙请也

○赐原任右春坊右谕德吴中行祭中行直隶武进人选庶吉士授编修万历五年<锍-釒>论故相江陵起复事廷杖削籍人重其风节焉十一年特旨起用历中允洗马谕德充经筵日讲官累<锍-釒>乞归给驿传家居杜门讲学起南掌院不赴至是卒以讲官例特予之祭

○勘报延宁二镇功次镇将王輗马孔英等赏银各有差

○甲寅以原任山西副使王学谟为山东海道

○原任日讲官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盛讷卒讷狭西潼关卫人隆庆辛未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充会典纂修官万历庚辰充会试同考辛巳以九年考满升侍读丙戌复充会试同考随充会试武举主考由洗马迁庶子戊子主考顺天乡试己丑充经筵日讲历祭酒詹事礼部右侍郎壬辰充会试主考改吏部丁母忧给驿传归未终丧而殁讷荐历华贯礼遇优渥端方渊懿士林重之未及大用而卒论者惜焉

○乙卯升狭西副使朱朝聘为狭西右参政分守关西道

○南京吏科给事中祝世禄请去沉思孝以安孙丕扬不报

○丙辰浙江道试御史李宗延请改议岁清大略谓每岁罪纪内有熟审外有岁清熟审会集多官众议佥同岁清止一道臣似属率易且春为岁清冬为处决中为审录上解者三又属劳扰乞敕刑部咨行各省直抚按官罢岁清而比照熟审事例每五月六月流徒笞杖各减二等应枷号者暂免二月其充军死罪情可矜疑入官给主赃多监久者按臣会审明的未奉单者径自发落已奉单者差终题豁则熟审之恩遍于天下矣刑部覆请从之

○丁巳 诚孝昭皇后忌辰遣伯李承功致享于 献陵

○兵科给事中王士昌奏称春秋一经家是其旨人异其说未有画一之论天各经未有以传命题者春秋因传题不足而牵引为合其有经文原无明传因左氏一语而出有本传原系凡例强传经语而出有左传二语相类比之成合而出至左传不足而借及国语胡传不足而窜入公谷传合不足而旁系以埋头出甲入乙茫无涯涘乞敕礼部行词局诸臣精详较勘题意如蒙引存疑之类颁行天下<锍-釒>下礼部行翰林院勘议回称传之说经非经也不可为经即不可为题但属词比事春秋本教经传合题相沿已久未可骤革若传本两语相合却摘一语搭股传本正说却增反说一股配合本论春秋前后事却强引春秋时事当之隐两本股暗出两传搭股无胡传而从左传及他说合者俱宜禁革若欲拟定试题未敢轻议部覆翰林院言是诏命题依拟行而令其著书颁布

○贵州督抚邢玠等勘问播酋杨应龙罪状照昔年安国亨例令其纳银赎罪革职为民伊子杨朝栋姑以土舍署印管事候善后四事与其赎银完日方许次子杨可栋放回其首恶黄元阿羔等如律处决兵部覆请 上曲意从之

○戊午颁赐四辅臣鲜藕

○以山东济南府知府徐榜为湖广副使靖州兵备南京福建道御史章守诚为河南参议

○己未防海兵以要挟双粮鼓噪蓟镇督抚道臣擒其倡乱者正法余党尽驱南还奏闻兵部覆请报可

○套虏卜失兔等入犯延绥掠八日而还督臣李汶以闻诏抚镇李春光麻贵策励供职游击李凤梧等罚治各有差

○镇守云南总兵官黔国公沐昌祚以病解任诏以其子睿代管镇守事务

○覆勘什方寺堡出境斩获功次定辽中卫指挥佥事白潢等升赏各有差

○辛酉升狭西右参政梁云龙为狭西按察使庄浪兵备  ○壬戌兵部覆奏甘镇西宁大捷择日祭告宣捷其赏功银两该镇应用借支者俱准开销补发仍以太仆寺马价银二万两给下次悬赏之用报可

○癸亥铸给兰州监收钱粮督浚海口分司重庆府抚夷同知各关防

○甲子升重庆府知府王士琦为四川副使分巡上东川道裁重庆府捕盗通判改设抚夷同知驻松坎移安溪巡简司于松坎听抚夷同知管辖改为松坎巡简司

○行甘州斩虏赏原任总督叶梦熊加太子太保于原荫加一级巡抚田乐升兵部左侍郎荫一子锦衣卫百户世袭原任总兵杨浚升祖职二级荫一子本卫正千户世袭仍赏银币有差参议陈所职升职二级行太仆寺卿周一经升职一级郎中颜宇坪副使朱朝聘各升俸一级赏银各有差总兵王赋业实授都督佥事副总兵马应龙何崇德各量加府衔将领余德荣等各升赏尚书石星加少保于原荫加一级侍郎李桢佘立升俸一级仍各赏银币该司郎中贾维钥及兵科都给事中吴文梓各赏银两

○乙丑大学士赵志皋等奏称今日该吏部接出手敕甘甘镇大获奇捷内阁辅臣殚忠运谋劳绩可嘉兹特加恩元辅志皋加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还赏银六十两彩叚四表里次辅张位加太子太保陈于陛沈一贯各加太子少保还各赏银五十两彩叚四表里尚书大学士如故还各给与应得诰命如敕奉行窃惟 皇上加意边防不恡功赏以鼓舞将吏之气因轸念辅弼之劳臣等非不仰感 圣恩但念臣等备员密勿宠渥踰涯每以不能赞襄 庙谟寝烽息燧为愧兹者大捷实我 皇上圣武布昭神威远播督抚运筹将士奋勇及本部居中调度所致臣等何劳之有况边功不叙阁臣前已奉有 明旨使今复冒受则是朝廷之明旨不信臣子之分义有乖此臣等所决不敢当者诏以甘镇奇捷乃卿等共竭运谋懋绩可嘉晋秩示酬寔遵旧典宜遵成命不允辞

○加京营佐击陈云鸿游击职衔与原任游击季金统押防海南兵发回原籍有不听命者以军法从事

○丁卯大学士赵志皋等复奏阁臣不与边功之赏旧矣先年间有受者或以安攘大绩首论运筹或以绥靖巨功先推决策若临阵斩获首级虽多虏患未除边疆常事可以辅弼之臣滥膺克敌之赏哉且临敌奋勇者将士之功相机调度者督抚之谋条条画担当者本兵之责遇有失机偾事辅臣既不同其罚又安可与其赏况功罪赏罚辅臣日代赞襄若与边臣均行论叙则将来或启扶同掩护之弊非朝廷福矣 上以成命已颁不允所辞

○戊辰户部尚书杨俊民请追给母诰命许之

○工科右给事中张同德奏外造军器既因题准本折各半乃省直州县恬不经意拖欠日多朽钝日甚至起解折色银两多低假不足数皆因平日无考成之法至奸弊相沿日甚一日宜敕工部移咨该地方毋蹈前弊以致参处工部覆请报可

○建州左等卫都督等官马哈<土答>吉等一百名赴京进贡方物宴赏伴送如例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九十

猜你喜欢
  杂传第三十五·欧阳修
  卷三十·本纪第三十·脱脱
  卷九·张预
  读礼通考卷九·徐乾学
  卷之二十九·佚名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十二·佚名
  卷之三百二十一·佚名
  九十 江宁织造曹寅奏办理五关铜斤八年限满摺·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九十六·阿桂
  三国史记卷第九。·金富轼
  卷十九 魏书十九 任城陈萧王传第十九·陈寿
  蒲察合住传·脱脱
  第六十五章 从副总统到代总统·李宗仁
  卷二十七·佚名
  钦定南巡盛典卷四十九·高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御选明诗卷六十六·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六十六五言律诗十七顾梦麟追和陶南村杂诗二首野旷逢人少兵残避地多辛勤知稼穑游钓托烟波草漫乌犍卧门开白鸟过社余分一醉斜日下庭柯漫隠乌皮几行呼鹤髪翁辋川舟上下瀼水屋西东袯襫穿花底笭箵挂

  • 卷之一百二十六·佚名

    洪武十二年八月甲子朔○丁卯遣官释奠于先师孔子○上御华盖殿与侍臣论治身之道 上曰人之害莫大于欲欲非止于男女宫室饮食服御而己凡求私便于已者皆是也然惟礼可以制之先王制礼所以防欲也礼废则欲肆为君而废礼纵欲则毒

  • ●绎史摭遗卷十一·温睿临

    吴郡李瑶子玉纂目录勋戚、世禄诸臣列传徐弘基(子文爵、从子仁爵)李升、李锡祚(弟锡贡、刘永锡)邓文昌常元亮、汤南金常延龄徐逸度刘文照、刘孔和沐天波故明勋臣六王之后,于三百年来保延分玉、誓绝酎金;所谓与国同休戚者也。

  • 刘元海传·房玄龄

    刘元海,新兴匈奴人,是汉时匈奴领袖冒顿的后裔,他的名与唐高祖李渊相同而犯忌讳,所以只叫他的字。当年,汉高祖将一位同宗的女儿封为公主,嫁给冒顿,并与冒顿相约为兄弟,所以,冒顿的子孙都以刘氏为姓。建武初年(25),乌珠留若革是单

  • 扩廓帖木儿传·宋濂

    扩廓帖木儿,原名王保保,察罕帖木儿之甥,自幼为其舅父抚养并收为义子。察罕帖木儿死后,朝廷起用扩廓帖木儿,拜为银青荣禄大夫、太尉、中书平章政事、知枢密院事、皇太子詹事,承袭其义父之职。扩廓帖木儿掌握兵权后,加强对益都

  • 卷四十六·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四十六明 杨士奇等 撰治道宋高宗建炎二年胡铨对策曰臣闻国将兴听於民将亡听於天汤武听於民其兴也勃焉桀纣听於天其亡也忽焉方桀纣之未亡也谓已有天命曰我生不有命在天彼以天命为真可恃偃

  • 晋纪八 孝惠皇帝下永兴二年(乙丑、305)·司马光

    晋纪八 晋惠帝永兴二年(乙丑,公元305年) [1]夏,四月,张方废羊后。 [1]夏季,四月,张方废黜羊皇后。 [2]游楷等攻皇甫重,累年不能克,重遣其养子昌求救于外。昌诣司空越,越以太宰新与山东连和,不肯出兵。昌乃与故殿中人杨篇诈称越命

  • 弇山堂别集卷七·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异典述二文臣加三公太师太傅太保曰三公髙帝时李韩公善长为太师而徐魏公达为太傅常开平遇春赠太保已后絶不轻授其重惜之意可知仁宗始加张英公为太师嗣后武臣得之不以为异嘉靖初杨少师廷和一品十二年又以

  • 卷五十六·陆宗楷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国子监志卷五十六艺文应制一圣驾诣学盛典庆成颂【谨序】     王顼龄稽古庠序学校之设皆所以教人伦育人才而学尤重盖京师首善之地太学贤士之关四方观瞻攸系是

  • 家道第六卷·朱熹

      1、伊川先生曰:弟子之職,力有餘則學文。不修其職而學,非爲己之學也。   2、孟子曰:"事親若曾子可也。"未嘗以曾子之孝爲有餘也。蓋子之身所能爲者,皆所當爲也。   3、幹母之蠱不可貞。子之於母,當以柔巽輔導之,使得

  • 大学直指(依古本)·智旭

    古吴澫益道人智旭述阳复子江谦补注大者。当体得名。常徧为义。即指吾人现前一念之心。心外更无一物可得。无可对待。故名当体。此心前际无始。后际无终。生而无生。死而不死。故名为常。此心包容一切家国天下。无所不

  • 卷三·湛若水

    <經部,春秋類,春秋正傳欽定四庫全書春秋正傳卷三     明 湛若水 撰隐公【桓王四年】七年【齊僖十五年晉哀二年曲沃武公稱元年衛宣三年蔡宣三十四年鄭莊二十八年曹桓四十一年陳桓二十九年杞武三十五年宋殤四年

  • 五苦章句经·佚名

    (一名净除罪盍娱乐佛法经一名诸天五苦经)    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  世尊曰。三界五道。生死不绝。凡有五苦。何谓五苦。一曰诸天苦。二曰人道苦。三曰畜生苦。四曰饿鬼苦。五曰地狱苦。何谓诸天苦。从第一天

  • 明觉禅师语录卷第二·重显

    门人轸等编举古举。僧问赵州。道人相见时如何。州云。呈漆器。师云。诸禅德。还有识赵州底么。出来相共商量若未能辩明。大好从头举与你点破。四九三十六收。举。临济示众云。有一无位真人。常在汝等面门出入。初心未

  • 梓舟船禅师语录序·佚名

    嘉兴大藏经 坛溪梓舟船禅师语录梓舟船禅师语录序余癸卯之四月督运郧襄以备秦豫之师舟次鹿门滩遥望山间隐隐有紫气知其中有至人月夜杖履往觅焉屡跨悬涧迷道而归季夏旋舟于酷暑炎日之下再一往觅虽挥汗成雨足力既穷而

  • 卷之一·佚名

    梓舟船禅师襄阳檀溪语录卷之一明法等编上堂为湖州郡侯彭公鹿门法兄山主柯公监院常德修完大雄宝殿圆满众请上堂拈香祝圣师云此一瓣香万卉丛中端为祝延今上皇帝圣躬万岁万万岁伏愿皇风永扇慧日常明次拈香云此瓣香奉为

  • 东华录·蒋良骐

    中国古代官修编年体清代史料长编。蒋良骐撰。成书于乾隆年间,初仅有钞本流传,咸丰、同治年间始有刊本流行,1980年中华书局出版校点本。蒋良骐(1723—1789),字千之,一字赢川,中国广西全州人。乾隆十六年进士,曾任清国

  • 傅子·傅玄

    政论著作。晋傅玄撰。1卷。《晋书》记载,《傅子》有内外中篇、四部六录140篇,数十万言。至宋已亡佚117篇,仅有23篇。清人严可均从有关典籍中辑录部分傅玄文, 并将 《傅子》扩为2卷; 后严民又从诸典籍中辑录傅文数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