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防左镇

  弘光监国亡几,凤督马士英入趣即真,阁臣姜曰广曰:“盍徐之,示不忍忘先帝也。且吾甚忧上游左镇拥重兵劝进,而不首之,祸必始此矣。”士英曰:“何谓也?”曰广曰:“立君大功也,事出吾辈,彼未韦跗注者,其何说之词?今者问谁执牛耳,则四将尸焉。左镇视黄得功、刘良佐、乃与哙等伍;其他毛贼耳,容堪笮其头否乎?”士英曰:“上适在河北,四镇之遇,天也。左何为者?”曰广曰:“子亦知人情乎?今有豪家于此,格伯重事悉听焉;单门鼠猾,素仰奉之不遑。一旦阴主大狱,而厚利是私,大豪必怒。且掀翻之矣。今日之情,得毋类是乎?”士英默然。

  居久之,曰广复为言,士英引他语乱之。己而曰:“天下事我寻当自判!”一日曰广复重言曰:“此亦子他日之忧也。”士英瞠目良久曰:“子岂以予难左,左曾足为大虞乎?昔渠居楚食绝,又耽视金陵也,己焚楚,拔营弊江抵皖矣。当事咸虢虢,予于时有鸠兵之役。黄闯、刘花马实左右焉;左闻丧魂返。又刘超之叛,吾殪无噍类,左念之,岂不犹心悸也?渠即愤而思逞,岂能冒訇磕者之<疒多>,而飞渡此长江哉?即令渡而抵城,彼来者巨舰也,乘其继而蹙杀之,尽为流尸矣。是役也,吾真可以封!”曰广曰:“如震惊宫阙,涂毒生灵何!固知吾子能,家之多难,未堪横出一枝耳。脱外接(两)(?)而内寻戈,斯亦卢兔相持,自献于田父者矣!”自是士英辄向人言:“新建公奈何以左镇恫喝我也!”

  亡几,御史黄澍自楚至矣;有旨召对,而难端忽发。先是吏都侍郎吕大器疏抨士英奸贪雄诈,心事等温懿操莽。士英疏辨,旨慰问。及朝参,方思廷辱大器,鼻息拂然,而御史黄澍叩贺礼竣,即呼奏:“臣今舆榇来,矢以死击奸贼。”上问为谁,澍曰:“马士英也!士英从荷戈擢凤督,受先帝殊恩。及先帝围困,此贼拥兵坐视,河干之不一望焉,忍心无人臣礼至此,天下之恶,一也。既不忠于先帝,谊岂忠于皇上哉?且凤泗祖陵,千万世发祥根本重地也;祖制特命督臣建牙,正为今日。今士英闻警而抱头窜矣,将毋送祖宗藏玉,惟贼之蹂躏乎?曾不若细民之家,苟有一坏土,付细仆宁之,缓急犹相保也。祖宗在天之灵,实怨且恫深矣。士英身为不忠之乱贼,并陷皇上为不孝之子孙,万死有余戮!”

  是日,闻御史言,群臣无不洒然易容倾听。澍则且奏,且泣,且骂,搏颡不休,涕下纵横覆面。上亦面赤,熟视良久,语阁臣曰:“御史言是!前来,试为再奏!”澍言:“士英不学无术,非宰相才。既雅负知兵,王室而多故矣,疆场之役,胡不戮力焉?皇上天之所启,士英妄贪天功,窜身政本,乃惟贿是闻,真怀奸败类之尤,王法所必诛,下士所羞伍者也。新朝具瞻,犹关风听,奈何令此小人尘点日月?使四方闻之,轻朝廷无人矣!臣姑摘其凤督赃私陈之:受武弁某某赇若干,婪文官及乡绅某某赇若干……”语未既,而何突出跪奏:“黄御史所列秽状皆实!臣奉差在楚,可为左证!”因戟手指天,顾士英而唾。监臣韩赞周斥之曰:“公论在外庭,内官无廷辱阁臣理,汝何为者厂是日,士英卒惶急无以应,气索声嘶,叩头乞罢而已。

  亡何,澍过曰广所,曰广曰:“公昨庭奏侃侃然,得毋造次?夫贵阳未可动也,渠定策而有内援。”澍曰:“若然,奈何?其人非德类也,不可与图事,且左镇见水火焉。”曰广曰:“宰相待罪,古之制也。若夫将官逐阁臣,此岂盛德事?而左冒行之,脱朝廷之难割恩也,君臣从此郄矣。即令胁而勉从,其功庸可居乎?鬻拳兵谏,自纳于刑矣;李怀光、卢杞之胡不闻焉?怀光暴扬之表为杞宿奸,犯天下垒久矣。又奉天之功,于唐再造,然且万有余丧也。今左镇诚乃心王室,然未见殊勋;贵阳柄政,又席未爰。自古将相调和,国之福也。幸为左镇言,麟阁席地,吾实心奉之。国之安危,在此一举,毋轻动也。”

  越日,澍以左书致御史郑友玄转示曰广,书言:“贵阳已兼四镇有之,今又据司马堂,将来杀我疆臣,此君侧奸贼,矢必(逐)(原本作“遂”,今依丈意改正)之!”曰广寄语黄御史:“左疏来,必力寝!”次日,曰广讼言于阁,高弘图曰:“置之!不忆恫喝之说乎?无益也!”曰广曰:“性无欺也,且惧及焉。”士英至,曰广卒述之,士英默笑而巳。其后颇用阮大铖言,多赍金珠美女结左欢。然郄已深,左终疑且厌薄之。乙酉春,左移檄以清君侧为名,称兵犯顺,士英疑出曰广、史可法嗾,两人几不测。夏五,清兵来,亦称伐马阮罪,兵渡江。士英逃,旋以降磔。

  旧史氏曰:“予记事至此,未尝不仰天号泣,为之三叹息也!易称:‘覆饣束负乘’,岂不犹彰明哉?夫谋国一不慎,而蹉跌至此!嗟嗟!彼一身固不足恤也!”

猜你喜欢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五十六·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十五·佚名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八·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三·佚名
  第二二三移光绪十四年二月初一日一一五○八--二·佚名
  卷三十六·萧常
  一二九二 三通馆为知照拨送供事四名事致典籍厅移会·佚名
  康有为事实·梁鼎芬
  宇文弼传·魏徵
  显祖文宣帝纪·李延寿
  宗泽传·脱脱
  梁寅传·张廷玉
  卷二十三·佚名
  卷十七·允禄
  卷五十二 齐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司马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一十七·彭定求

        卷617_1 【读襄阳耆旧传,因作诗五百言寄皮袭美】陆龟蒙   汉皋古来雄,山水天下秀。高当轸翼分,化作英髦囿。   暴秦之前人,灰灭不可究。自从宋生贤,特立冠耆旧。   离骚既日月,九辩即列宿。卓哉悲秋辞,合在风

  • 赌棋山庄词话卷五·谢章铤

    荔支天 闽中以六月为荔支天,宋莆田黄师宪公度好事近词,所谓还家应是荔支天。刘后村住宅 刘后村居金凤坊柳行庵,俱见王实之迈贺新凉词,一云驰玉勒归金凤,一云人顶礼柳行路。陈孟周词 陈孟周,瞽人也。闻人填词,问其调

  • 卷一·贯休

    钦定四库全书 禅月集卷一 唐 释贯休 撰 乐府古题杂言二十九首 善哉行【伤古曲无知音】 有美一人兮婉如清扬识曲别音兮令姿煌煌绣袂捧琴兮登君子堂如彼萱草兮使我忧忘欲赠之以紫玉尺白银铛久不见之兮湘水茫茫 读离

  • 卷三十八·梅鼎祚

    钦定四库全书古乐苑卷三十八明 梅鼎祚 编杂曲歌辞【梁】东飞伯劳歌【一云绍古歌玉台艺文乐府作古辞】梁武帝东飞伯劳西飞鷰黄姑织女时相见谁家儿女对门居开顔发艳照里闾南牕北牖桂月光罗帷绮帐脂粉香女儿年几十五六

  • 卷一百五十二·冯惟讷

    <集部,总集类,古诗纪>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五十二  明 冯惟讷 撰 别集第八 品藻六 通论 元稹曰始尧舜之君臣以赓歌相和是後诗人继作历夏殷周千余年仲尼缉拾选链取其干预教化之尤者三百篇其余无闻焉骚人作

  • 卷四百四十 元祐五年(庚午,1090)·李焘

      起哲宗元祐五年三月甲午盡其月   三月甲午,侍御史孫升言:「臣聞天人相與之際,甚可畏也。葢政事失于下,則天變見于上,如影嚮之應形聲也。伏見自春以來,雨澤愆期,聖慮焦勞,至誠惻怛,憂念元元,祈禱天地、宗廟、神祇,可謂至矣

  • ●绎史恤谥考卷四·温睿临

    吴郡李瑶子玉氏辑通谥浙中监国诸臣「忠烈」(传列「勘本」)吴钟峦礼部尚书兼右都御史武进人。从鲁王至舟山,往来普陀山中。大兵至宁波,急渡海入昌国卫孔庙,积薪自焚死。张煌言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鄞县人。初以举人奉表迎鲁

  • 西汉年纪卷三·王益之

    宋 王益之 撰惠帝孝惠皇帝讳盈高祖太子也母曰吕皇后帝年五嵗高祖初为汉王二年立为太子十二年四月高祖崩五月丙寅太子即皇帝位【汉书纪】是时高祖八子长男肥帝兄也异母肥为齐王余皆帝弟戚姬子如意为赵王薄夫人子恒为

  • 辑点说明·佚名

    《元代奏议集录》辑录了元成宗元贞年间到元顺帝至正年间元朝中后期七十余年内,一些官僚和平民的奏章,包括表、奏、疏、议、上书、封事、弹章、对策等。主要辑自《历代名臣奏议》中的元人奏议和《元文类》、《元史》、有

  • 卷二十八·孔颖达

    <经部,诗类,毛诗注疏钦定四库全书毛诗注疏卷二十八汉郑氏笺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达疏周颂 【闵予小子之什】序闵予小子嗣王朝于庙也笺云嗣王者谓成王也除武王之丧将始即政朝于庙也音义【朝直遥反注同】疏【正义曰闵

  • 硕鼠·佚名

    ——人鼠之间【原文】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莫我肯顾(2)。逝将去女③,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爱得我所。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4)。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爱得我直⑤。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

  • 卷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或问卷十七    宋 吕大圭 撰襄公  城虎牢【二年】或问陈君举曰向也曰虎牢今也曰城虎牢何不系之郑者为天下城之也系之郑者为郑戍之也是故楚丘不系之卫縁陵不系之梁山沙鹿不系之晋皆非一国之辞

  • 第11章 雍也篇第六(2)·孔子

    译文孔子说:“鲁国的大夫孟之反从不夸耀自己,在齐国和鲁国交战中,鲁国的军队溃败撤退了,他走在最后作掩护,将要进入城门时,他鞭打着马说:‘不是我敢于走在最后,是马不愿意快走呀!’”名家注解朱熹注:“战败而还,以后为功。反奔而

  • 菩提資糧論卷第五·欧阳竟无

      聖者龍樹本 比丘自在釋   隋天竺三藏達摩笈多譯   問得力菩薩於衆生中云何應修行。答.   諸論及工巧 明術種種業. 利益世間故 出生建立之。   於中書印算數鑛論醫論能滅鬼持被毒論等.出生村城園苑河

  • 究竟一乘寶性論卷第一·欧阳竟无

      元魏天竺三藏勒那摩提譯   [一]本教化品第一   我今悉歸命 一切無上尊 爲聞法王藏 廣利諸羣生.   諸佛勝妙法 謗以爲非法 愚癡無智慧 迷於邪正故.   具足智慧人 善分别邪正 如是作論者 不違於正

  • 舍利弗陀罗尼经·佚名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罗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毗舍离国大林精舍。与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佛念。却后三月当入涅槃。即告长老目揵连。汝当至千世界。告比丘僧令到佛所。是时目连受佛教旨。于一念间到

  • 重阳全真集·王重阳

    一作《全真前后集》或《全真前后韬光集》。道教文集。十三卷。宋王重阳撰。成书于金大定二十八年 (1188年)。据大定二十八年(1188)范怿序:重阳逝世后,由门人收集遗文诗词约千余篇辑成,内容主要是“诱人还醇返朴,静息

  • 珍珠船·陈继儒

    四卷。明陈继儒,撰。此书杂采小说家言,凑集成编,共四卷。书中所引,概不著所出,只是在卷一中标有《笔谈》、杂录,以及“以上寺塔记”。卷四中标有《因话录》、赵璘等字样,余皆不标明出处。内容既冗杂,也有讹舛。且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