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辑点说明

《元代奏议集录》辑录了元成宗元贞年间到元顺帝至正年间元朝中后期七十余年内,一些官僚和平民的奏章,包括表、奏、疏、议、上书、封事、弹章、对策等。主要辑自《历代名臣奏议》中的元人奏议和《元文类》、《元史》、有关文集以及其它散见数据。由于相当一部份元人奏议已经散佚,本书所辑录的祇是现在尚能见到的那一部份。

自从元世祖忽必烈去世以后,元朝社会出现了明显的滑坡。机构臃肿,制度败坏,官贪吏污,军队无能,赏罚不明,冤案迭起,佛事挥霍,奢侈浪费,异频仍,流民四起,封建社会的一切矛盾渐渐暴露无遗。到元顺帝即位后,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加之黄河泛滥,变钞失败,终于导致农民大起义。本书所辑录的奏议,虽然出自忠于元朝皇帝的臣属之手,但仍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实际面貌。例如郑介夫在《治道》中披露:「今中外百官,悉出于吏,观其进身之初,不辨贤愚,不问齿德,夤缘势援,互相梯引。有力者趋前,无力者居后。口方脱乳,已入公门;目不识丁,即亲案牍。区区簿书期会之末尚不通习,其视内圣外王之学为何物,治国平天下之道为何事?苟图俸考,争先品级,以致临政懵无所知。」大德年间的官场已是如此昏暗,毋怪乎到至正年间农民起义爆发后,张桢惊呼:「将帅因败为功,指虚为实,大小相谩,上下相依,其性情不一,而邀功求赏则同。是以有覆军之将,残民之将,怯懦之将,贪婪之将,曾无惩戒,所经之处,犬一空,货财俱尽。」(《十祸疏》)封建社会里敢于「冒死直谏」的臣民不乏其人,他们在奏章中揭露的社会现实是我们今天观察当时社会的重要依据。

封建社会出了问题,总有一些出于维护封建统治目的的臣民提出种种治理整顿的建议,以供皇帝策。本书辑录的王恽《元贞守成鉴》、郑介夫《一纲二十目》、刘敏中《皇庆改元岁奏议》、张养浩《时政书》、马祖常《建白十五事》、许有壬《风宪十事》、张珪《论当世得失》、苏天爵《异告白十事》等,均为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奏议。这些政治家对社会弊端观察比较深刻,因而能提出「切中时病」的相应措施。但历史证明,他们的主张多半不能推行,因为积重难返的政局不是靠他们个人的才识得以解释的。

本书辑录的奏议还包括了一些礼仪、兴学、救、治河、平反等方面的建议和主张,其中不少也是具有史料价值的。

本册采用按人辑编的方法,大体依奏议的时代先后排列。我们在辑录过程中,尽量寻求较好的版本,有的还用多种版本进行互校。在整理标点时,凡见异体、俗体字,一般径行改正,个别明显脱漏之字,据文义或原行文体例加以补入,并用方括号标明。个别显衍之字,据文义删去,并以圆括号标明。凡辑自《元史》的数据,用中华书局校点本,仅个别标点有改动,脱、讹处依其所校径改,不另出注。水平和条件所限,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邱树森 何兆吉

一九八九年六月

猜你喜欢
  卷二·本纪第二·柯劭忞
  附録·浦起龙
  东都事略卷七十八·王称
  第八十回 审张差宫中析疑案 任杨镐塞外覆全军·蔡东藩
  资治通鉴后编卷三十八·徐乾学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佚名
  卷之二百三十九·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七 列传一百二十七·纪昀
  九六九 寄谕各省督抚务须实力妥办更正《通鉴纲目续编》仍于年终汇奏·佚名
  永淳·周绍良
  祝钦明传·欧阳修
  宋绶传·脱脱
  晋纪十七 显宗成皇帝中之上咸和七年(壬辰、332)·司马光
  ●皇朝通典卷十一·佚名
  卷六十五 孙子吴起列传第五·司马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六十五·彭定求

        卷565_1 【春愁】韩琮   金乌长飞玉兔走,青鬓长青古无有。秦娥十六语如弦,   未解贪花惜杨柳。吴鱼岭雁无消息,水誓兰情别来久。   劝君年少莫游春,暖风迟日浓于酒。   卷565_2 【牡丹(一作咏牡丹未开者)

  • 卷三百二十八·彭定求

        卷328_1 【杂诗五首】权德舆   婉彼嬴氏女,吹箫偶萧史。彩鸾驾非烟,绰约两仙子。   神期谅交感,相顾乃如此。岂比成都人,琴心中夜起。   阳台巫山上,风雨忽清旷。朝云与游龙,变化千万状。   魂交复目断,缥

  • 况周颐·龙榆生

    况周颐原名周仪,字变竹,号蕙风,广西临桂人,原籍湖南宝庆。咸丰九年(一八五九)九月初一日生。以优贡生中式光绪五年(一八七九)乡试,官内阁中书。嗜倚声,与同里王鹏运共晨夕,於所作多所规诫,自是寝馈其间者五年。南

  • 卷二·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杨文公集戏赠颍州万寿尉吴待问【待问余之故人值雨留憇数日】宦途南北最情亲岁晏相逢颍水滨旧日青衿同学校暂时黄绶困埃尘樽中满酌香醪美门外高悬防棒新鸡黍

  • 卷四十六·吴之振

    <集部,总集类,宋诗钞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四十六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唐庚眉山诗钞唐庚字子西眉州丹棱人年十四能诗文赋明妃曲题醉仙崖诸作老师匠手皆畏之中绍圣进士为州县官至大观始入为博士张商英荐其才除提举京畿

  • 卷六十七·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六十七目録渔樵类王摩诘捕鱼图【宋郭祥正】杨秘监秋江捕鱼图【金赵秉文】王右丞雪霁捕鱼图【元元好问】息轩秋江捕鱼图【元元好问二首】李营丘寒江晚捕图【元王恽】题辋川捕鱼图【元袁

  • 第十场·田汉

    报告员:当时爱国分子不断遭受敌伪的催残迫害,而新群却一面做着爱国工作,一面冒着危险,勇敢热情地关怀别人的苦难,帮助别人减轻苦难。这时她正带着贝贝到各处为玉良和若英奔走。〔新群拉着贝贝的手,在公共汽车站等车,手里提了

  • 明宗纪十·薛居正

    长兴四年春正月戊寅朔,帝御明堂殿受朝贺,仗卫如式。是日雪盈尺。戊子,秦王从荣加守尚书令、兼侍中,依前河南尹,判六军诸卫事。庚寅,以端明殿学士、尚书兵部侍郎刘煦为中书侍郎、平章事。甲午,正衙命使册故福庆长公主孟氏为晋

  • 卷二百七十四 列传六十一·赵尔巽

      杨雍建 姚缔虞 朱弘祚子纲 王骘 宋荦 陈诜   杨雍建,字自西,浙江海宁人。顺治十二年进士,授广东高耍知县。时方用兵,总督驻高耍。师行徵民夫,吏虑其逃,絷之官廨。当除夕,雍建命徙廊庑,撤餚馔畀之。师中索榕树枝制绳以燃

  • 卷之一百六十五·佚名

    洪武十七年九月丙申朔应天府奏乡试中式举人廖孟瞻等二百二十九人 上谕都督府臣曰朕自布衣奋迹淮甸与群雄角逐十有五载而成帝业皆赖尔诸将士之力然朕每思之当临机决胜陈师贾勇固出于诸将而摧锋陷阵冲冒矢石则士卒实先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七 列传三十七·纪昀

    列传唐 【三十七】○唐三十七郭虔瓘 郭知运【英杰英乂】 王君■〈毚,大代兔〉张守珪【献诚 献恭献甫】王忠嗣牛仙客 哥舒翰【曜】高仙芝封常清郭虔瓘郭知运王君■〈毚,大代兔〉张守珪王忠嗣牛仙客哥舒翰高仙芝封常

  • 闗中奏议巻十六·杨一清

    (明)杨一清 撰○提督类一为更易极边地方将官事钦差提督陜西三边都御史臣杨一清谨题为更易极边地方将官事照得宁夏兴武营逼临河套东接花马池西接清水营乃敌人出没要冲之地旧例设有协同分守将官一员奉勑在彼驻札操练军马

  • 墨子閒詁卷七·孙诒让

    天志上第二十六

  • 因循·慎到

    原文:天道因则大。化则细。因也者。因人之情也。人莫不自为也。化而使之为我。则莫可得而用矣。是故先王见不受禄者不臣。禄不厚者。不与入难。人不得其所以自为也。则上不取用焉。故用人之自为。不用人之为我。则莫不

  • 禅相品第十四·佚名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有大庄严禅定轮。若菩萨成就此轮。从初发意断除五欲。是则堪为声闻辟支佛福田。一切众生守护供养。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禅有二一者世间。二者出世间。云何名世间禅。若菩萨依於阴相。染著欲界色界

  • 大吉义神咒经卷第三·佚名

    元魏昭玄统沙门释昙曜译  尔时焰摩天王及其眷属。往至佛所顶礼佛足。在一面坐合掌向佛即说偈言。  归命于大智  坚实功德聚  牟尼天人尊  无上法中王  瞿昙世大师  故我今敬礼   三佛陀说。能与持咒

  • 撄宁大师语录叙·佚名

    嘉兴大藏经 撄宁静禅师语录撄宁大师语录叙喻指和尚答三峰曹洞十六问序明道贵契乎真虚履践宜切乎真实故法言有三设问有四法言者始寔而终虚道之至也始虚而终实行之至也非寔而非虚化之至也是以至人其心若镜其心若水包

  • 罗马帽子之谜·埃勒里·奎因

    在座无虚席的罗马剧院中,上演着热闹嘈杂的「枪战」戏码。酗酒成性的蒙特.费尔德律师身穿礼服,应某人之邀来到剧院,却在第二幕终了前数分钟死于非命,法医诊断是类似「酒精中毒」的急性中毒反应,而案发现场却找不到死者所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