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二三移光绪十四年二月初一日一一五○八--二

新竹知县方,移覆淡水知县汪:英商租置园地契字卷宗并无存堑署

钦加五品衔、特授埔里分府、署新竹县正堂方为移覆事。本年正月二十三月,准贵县移开:「案准英国翟领事照会(云云照文叙至)须至移者等由」。准此,敝县当即饬承,查检档案。兹据该书吕祥禀称:「从前淡厅旧治,以艋舺为行辕,书承长住办公,所有附近艋舺无无民词,以及通商各案,概归艋舺办理存档。现在四处遍查,实在无存堑署,莫从检送」等情。除取具各经承切结备查外,合就移覆。为此移诣贵县,请烦查照。须至移者。

一、移

淡水县正堂汪

光绪十四年二月初一日承通商书吕祥

印 新竹县印 私记 文填初一日发

正堂方行 私记

猜你喜欢
  后主传第三·陈寿
  卷之六百四十九·佚名
  卷之一百八十二·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七十一·佚名
  卷之三百六十八·佚名
  九十三 曹寅奏陈江西地方盗案摺·佚名
  ●卷六·文秉
  孙逖传(附孙成等传)·刘昫
  黄庭坚传·脱脱
  李信圭传·张廷玉
  史诚祖传·张廷玉
  ○汉人、南人第二甲,十五名·佚名
  卷二十·雍正
  卷八上·雍正
  柴春霖·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第二十八·陈与义

    ○甘棠驿怀李德升席大光破驿难并休,差池更薪水。山川会心地,还思对君子。道边千尺榕,午荫清且美。极知非世用,我爱不能已。东风吹南服,莽莽绿万里,此地亦可耕,胡为茧予趾。○赠漳州守綦叔厚过尽蛮荒兴复新,漳州画戟拥诗人。十

  •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四·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姓名爵里四诸家姓名爵里张居正【字叔大江陵人嘉靖丁未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歴官坊掌院学士隆庆初以礼部侍郎入内阁万厯中累加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諡文忠有太岳集】殷士儋【字正甫歴城人嘉靖丁

  • 梨园原·黄旛绰

    淸黄旛绰等着论戏统古时戏,始一出鬼门道,必先唱【红芍药】一词。何也?因传奇内必有神、佛、仙、贤、君王、臣宰及说法、宣咒等事,故先持一咒,以释其罪;兼利诸己——隔宿昧爽,因喉音闭塞,故齐声而扬。古制云:“

  • 后汉书补逸卷十四·姚之骃

    张璠汉记第一明徳马后明帝马皇后不喜出游未尝临御窓牖【案此与东观记同坤道主静明徳之母仪深矣】张酺张酺事太常桓荣讲论不怠每朝防辄讲于御前以论难当意音动左右【案酺事详见东观记】卢芳芳安定人属国【阙】数千畔在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三十二·佚名

    嘉靖二十七年正月戊寅朔上不御殿文武百官于奉天门行五拜三叩头礼○罢百官宴赐节钱钞○己卯 上谕辅臣狭西奏灾异云山崩移且昨辛未日风沙大作占曰主兵火有边警朕惟气数固莫能逃然亦不可坐视况 上天示象儆戒昭然而防备消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九十六·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卷之一千二百八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三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三十八国子监司业顾栋高撰城筑表叙国家用民之力岁不过三日豳风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召诰厥既命殷庶庶殷丕作言先王之世役民而民不知相与趋事赴功如此也夫説以使民民忘其劳説以犯难民忘其死所谓

  • ·上孔兵备论办贼事宜书·丁曰健

    南路贼匪,自二十二夜入城之后,百十成群,啸聚仑仔顶及黄梨山,截杀兵役;幸大兵到埤头,又檄属吏驻阿公店扼其要害,贼闻风惊散,道路始通。诚乃万民之幸,郡中人心大安。但闻摄总兵官按兵两日,不出剿贼;窃所不解。众人皆

  • 耿廷箓传·张廷玉

    耿廷箓,临安府河西人。天启四年(1624)中乡举。崇祯年间任耀州知州,有才干。崇祯十五年(1642)夏,上疏论当前政局,其中说:“将多不如将良,兵多不如兵精,饷多不看账簿上的数字,要核实。”又说“:诸臣应当忘记个人的恩怨,要讲廉耻。

  • 卷六十八·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六十八宋 宋敏求 编典礼南郊二贞观十七年南郊德音景龙三年南郊赦开元十一年南郊赦天宝六载南郊赦【阙】天宝十载南郊赦南郊二贞观十七年南郊德音朕嗣宗祧夙夜寅畏忧勤在於政道抚育遍於含生

  • 原序·俞皋

    左氏傳序春秋者魯史記之名也記事者以事繫日以日繫月以月繫時以時繫年所以紀遠近别同異也故史之所記必表年以首事年有四時故錯舉以為所記之名也周禮有史官掌邦國四方之事達四方之志諸侯亦各有國史大事書之於策小事簡牘

  • 十 逻辑·林语堂

    再进而谈到中国人的逻辑问题,这问题是基于中国人对于真理之概念的。真理,据中国人的观念,是从不可以证定的,它只能暗示而已。庄子在二千年前,在他所著的《齐物论》里头早已指出人的知识的主观性:即使吾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

  • 奉法品第三·佚名

    佛告阿难。如来至真等正觉。何因赞扬菩萨奉持法乎。菩萨於此存於佛道而不退转。执持觉轨了了分别不越法界。不可思议逮得经籍。所可总持常处不动。志顺法句质一切疑。诸法自然无所猗著。所可总持不有依立。顺於总持不

  • 卷第二十一·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二十一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杂蕴第一中智纳息第二之十三能作因体即增上缘。俱一切法为自性故。然义有异。谓多胜义是增上缘义。不障碍义是能作因义。问若多胜义是增上缘义。则

  • 卷第五·宗密

    圆觉道场禅观法事礼忏文卷第五 终南山草堂寺沙门 宗密 述 第六上 (普贤章。九唱二十二偈。忏身三三四)。 叹佛 (华严经第五十。赞述如来出见法门)。 如来应正等觉。以无量法而得出现。非以一缘。非以一事。如来出

  • 籀史·翟耆年

    籀[zhòu]史,一卷 宋翟耆年撰。翟耆年,字伯寿,别号黄鹤山人,参政翟汝文之子。编修汪如藻家藏本。此书首载《宣和博古图》,其中有宋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二月“帝命臣耆年”这样的话,当为南宋初年所作。原本有上下两卷,后岁久

  • 黄箓斋十天尊仪·佚名

    述度亡仪。太上道君述十方天尊,劝人称扬,用荐亡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