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二六一 礼部尚书纪昀奏请将文渊阁翻译册档移送热河一分等事折

一二六一 礼部尚书纪昀奏请将文渊阁翻译册档移送热河一分等事折

乾隆五十二年十月二十四日

臣纪昀跪奏,为奏明请旨事。

窃臣仰承恩命,率同各员复核文津阁四库全书。臣于本月十五日已抵热河,见全德、董椿等所办章程,俱各妥协。所有同来各员,现已有裴谦、祁韵士、郭在逵、李岩、王燕绪、励守谦、王天禄,潘有为、王坦修等九员先到,臣卽于二十二日率同开手办理。各该员感激宽恩,均图自效,又见茶汤炉炭,体恤周详,尤觉倍增愧奋。看其校勘甚属认真,惟是文渊、文源二阁校正册籍,俱为刘墉、彭元瑞留为校理三分全书之用,其订正译语册档,亦未付臣。所有辽、金、元人地名,俱无从查改。应奏明请旨敕下刘墉、彭元瑞,将二阁翻译册档,以一分留京备用,以一分移送热河照改,庶两无贻误。

再,文津阁书系第四分,当时事届垂成,未免急图完竣,错谬尤多。【真按: 四库全书成书先后.○尚有人对现存文津阁与文渊阁版本优劣龂龂而争,殆未见此者尔!然文津阁既经纪昀等员再校,宁无更胜出者,也未可知也.○】其中需查底本者,据大学士臣和珅所交,已一巨册,将来尚不知其几。但底本俱在京中,臣等实鞭长莫及,合无仰恳天恩【真按:实在合无即今可否也.与可否造词同构.合者可也.无者否也.是一正一反词之结构.】,敕下军机大臣,于罚来各员内择其过失稍轻者,酌留一、二员,常川在翰林院专办此事,即令自备夫马,往来驰送,计其所费,与前来资斧亦足相当。似于公事有裨,而仍不失示罚之意。

是否有当,相应一并奏明请旨,伏乞皇上睿鉴施行。谨奏。

乾隆五十二年十月二十九日奉旨:着照所请。交军机大臣分别查办。钦此。(军机处录副奏折)

猜你喜欢
  卷四百六十九·列传第二百二十八·宦者四·脱脱
  卷第二百四十二 唐紀五十八·司马光
  ●卷四十八·徐梦莘
  东都事略卷二十七·王称
  卷之一百三十三·佚名
  卷之二百七终·佚名
  卷之一千二十七·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五·佚名
  卷之五十二·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二 艺文略七·纪昀
  一○二五 军机大臣奏谨将四库全书分架图册夹签呈览片·佚名
  ·统军到彰督剿余匪摺·丁曰健
  哈剌哈孙传·宋濂
  胡美传·张廷玉
  卷一百九十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九·胡文学

    钦定四库全书 甬上耆旧诗卷二十九 监察御史胡文学编 胡处士一桂 字百药万历中诗人隐居不仕余初见甬东诗括载百药诗九首风华高绮自然可爱为録存八首意中欿然思得尽百药诗徧觅久之复从友人闻惢泉所得其四言诗一卷奇文

  • 第三十二出 赤水收租·佚名

    【步步娇】(外)出只郊外天渐光,萧萧(消消)西风返。赤水路头长,马轿相倚去上庄。田租收卜全,明旦因势返。只处正是赤水庄。(生)好说九郎公得知,面前有一阵人来,想是佃客来,九郎请坐。(丑上)(净唱)我是赤水庄田甲头,等得日

  • 卷之五十七·佚名

    光绪三年。丁丑。九月。癸丑朔。上诣钟粹宫问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安。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辛巳皆如之。内记注○闽浙总督何璟奏、六成洋税。入不敷出。请饬按实款核拨。下部议。随手○

  • 张后序·丁宗洛

    余与瑶泉,少以志节相励;而其所蕴蓄,恒发之于诗。方瑶泉客连阳时,折屐提壶,非风雨鲜或遑暇。予因授徒里居,不获时相从。然每一诗成,必辗转邮寄,各恣意评击;既定,即互相诩许以为乐。余尝邀瑶泉游静福山,造绝顶,彼此踞一峰,趺坐石上;秋

  • 一○四六 军机大臣奏将熊赐履着《学统》原书并存目提要进呈片·佚名

    一○四六 军机大臣奏将熊赐履着《学统》原书并存目提要进呈片乾隆四十九年十月初五日遵旨将熊赐履所著《道统》交查四库馆。兹据覆称:本馆存目书内,查无《道统》一书,惟有熊赐履所著《学统》五十六卷,并未写入四库全书等

  • 世家卷第十 高丽史十·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宣宗。宣宗安成思孝大王讳运字继天古讳蒸又祈。 文宗第二子顺宗母弟文宗三年九月庚子生。 幼而聪慧及长孝敬恭俭识量弘远。 博览经史尤

  • 卷二百二十一·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十二百一明 杨士奇等 撰兵制宋哲宗即位初守门下侍郎司马光乞罢将官上状曰臣伏以州县者百姓之根本长吏者州县之根本根本危则枝叶何以得安故自

  • 卷一百七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七十一经籍考史【地理下】宋陈武江东地利论一卷武里贯未详陈克吴若东南防守利便三卷克始末无考若官建康府通判里贯均未详江默边防控扼形势图论一卷默里贯未详明胡宗宪筹海图编十三卷

  • 卷五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五十八礼部十七冠服朝服诸司职掌一文武官朝服梁冠赤罗衣白纱中单俱用青饰领缘赤罗裳青缘赤罗蔽膝大带用赤白二色绢革带绶佩白袜黑履一品至九品俱以冠上梁数分等第公冠八梁加笼巾貂蝉立笔五折四柱

  • 论语稽求篇卷三·毛奇龄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武子节】集注按春秋传武子仕衞当文公成公之时又云文公有道而武子无事可见此明下按春秋传四字似宜无误但予读春秋又不然岂别有一传耶抑犹是传而读者又有异耶尝考春秋僖十九年即卫文之十九年卫人

  • 第23章 子路篇第十三(2)·孔子

    译文鲁定公问孔子:“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盛起来,有这事吗?”孔子回答说:“言谈不可以像这样期望过高。人常说:‘做国君难,做臣子也不容易。’如果了解了做国君的难处,不就是差不多一句话而使国家兴盛吗?”鲁定公又问:“一句话而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五·佚名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实际品第八十须菩提白佛言:&ldquo;世尊!若众生毕竟不可得,菩萨为谁故行般若波罗蜜?&rdquo;佛告须菩提:&ldquo;菩萨为实际故行般若波罗蜜。须菩提!实际、众生际异者,菩萨不行般若波罗蜜。须菩提!实际!

  • 卷第五·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五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本事品第一之五又上座言。火界或少。或不增强。即名为冷。所以者何。于彼无日。或去日远。便有冷故。又如极大炎热起时。无别少分所造触起。同许唯有火大增多

  • 阿育王传卷第六·佚名

        西晋安息三藏安法钦译  尊者见阿沙罗其心调顺。即授以法。得阿罗汉。与筹著窟中。于是阿沙罗还于本国。比丘尼见上座来而语之言。今始端严。上座答言。蒙汝恩故今得端严。尔时长者天护即作般遮于瑟。聚集十

  • 集古今佛道论衡序·道宣

    (唐龙朔元年于京师西明寺实录)若夫无上佛觉。迥出樊笼超三界而独高。截四流而称圣。故使堤封所渐。区宇统于大千。声教所覃。沐道沾于八部。所以金刚御座。峙阎浮之地心。至觉据焉。布英圣之良术。遂有天人受道龙鬼归

  • 众经目录卷第四·法经

    隋沙门法经等撰别生四合三百十一部 三百四十六卷&middot;善时鹅王经一卷右一经出正法念经。&middot;舍卫城人丧子狂经一卷(一名梵志丧女经分三经)&middot;调达入地狱事经一卷&middot;飞鸟喻经一卷&middot;三十三天园

  • 江苏省通志稿大事志·缪荃孙

    五十二卷,宣统元年(1909)始修,由江苏通志局主持,缪荃孙任总纂。大事志。仿于阮文达广东通志之前事略,其后江西通志等皆因之,吉林通志则更名曰大事志。实则志与史相表里,前事略等,即如一省之本纪。今拟仿吉林诸志之名,曰大事志

  • 春秋公羊经何氏释例·刘逢禄

    十卷。清刘逢禄撰。刘逢禄是清代著名今文经学家庄存与的外孙。庄存与治《公羊春秋》,著有《春秋正辞》,兼采众家,而以《公羊传》为主。刘逢禄受庄存与的影响,精通《春秋公羊传》,撰成《春秋公羊经何氏释例》三十篇,分为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