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郑孝胥拒入段阁

郑孝胥自鼎革后,匿迹沪上,以文字自娱,一若与政治绝缘者,实则别有怀抱,故作此态以欺人耳,闻段祺瑞曾一度电招其入阁长交通,盖段派志在借用日债,以私扩兵力,而郑亦夙主利用外资者,前清末叶之川粤汉铁道借款,虽出自盛宣怀,郑实暗中策动之也。外传有人问郑中国将何以强,郑曰:“只两字便足。”问是何两字,曰:“借款。”问借款何以能强,曰:“外国以款借我,则彼穷而我富,人穷我富,安得不强?”此虽传者过甚其词,然郑素持借款救国论,则确为事实。段、郑主张根本上既相吻合,而其时为段执行此项政策之曹汝霖、陆宗舆辈,又为国人所极力抨击,故欲利用郑之名士头衔,继承此任,冀以一新耳目。

讵意郑之复电只寥寥数字,曰:“家有小事,弗克应召。”不应召可也,不应召而以有小事为理由,可谓滑稽之极。段得电自极失望,而时人则以此高郑,谓其能审出处而不热中功名,实则郑之热中,较他人为尤甚,其壮岁曾有句云“三十不官宁有道”,此以视岳武穆之“三十功名尘与土”,其胸襟相去何啻霄壤,不过郑之所歆慕者为前清之巡抚、总督、尚书、军机大臣,而非民国之督军、省长、部长、国务总理耳。郑于清末累加升擢,至南布政司,自谓可由此扶摇直上,讵料清室推翻,郑之功名亦随而断送,而其所主张之铁道国有政策更为舆论所集矢,故极痛恨民国,尤痛恨袁世凯,曾有句云:“已坐虚名人欲杀,遂成遗老世应忘。”又云:“寡妇孤儿原易取,中原万里遂凋残。受恩累世成何语,却笑留侯说报韩。”其牢骚不平及不满袁氏之情,昭然若揭。

郑既以遗老自居,而又不以留侯之弃韩事汉为然,自不肯出仕民国,且须进一步,谋所以报韩(清)之策。于是处心积虑,图复清室,以满足其攫取功名之欲望,终至为目的不择手段,出卖幼主,在日人卵翼之下作傀儡皇帝,而自任内阁总理,以此与陈宝琛意见不合。及陈死,郑挽以诗,其首句即云“庵(陈号)功名士”,其意盖谓陈不过一功名之士,而己则乃心故君,力谋兴复,并非为一身功名计,藉以自欺欺人耳。结果己既不终于位,抑郁而死,且使溥仪一劫于日,再虏于俄,是郑非仅民国之罪人,抑亦清室之罪人矣。

猜你喜欢
  ●卷十一·周密
  竹书统笺凡例·徐文靖
  宗藩纪·张瀚
  ●序·陈康祺
  卷之三十三·佚名
  卷之九十三·佚名
  卷之二十三·佚名
  第三二二结状道光二十年三月初三日一二二○一--二·佚名
  卷八十下·郝经
  卷之一百三·祁韵士
  历代名贤确论卷十七·佚名
  恩幸传序·李延寿
  江夏王萧锋传·李延寿
  曾樱传·张廷玉
  偏安排日事迹卷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二十五·彭定求

        卷325_1 【早夏青龙寺致斋凭眺感物因书十四韵】权德舆   晓出文昌宫,憩兹青莲宇。洁斋奉明祀,凭览伤夐古。   秦为三月火,汉乃一抔土。诈力自湮沦,霸仪终莽卤。   中南横峻极,积翠泄云雨。首夏谅清和,芳阴接

  • 第三折·佚名

    (外扮金御史引祗候、梢公上)(梢公云)后面把舵的仔细,我在这里拦头。天色晚了也,把船拢岸罢,恐怕黑下来,不好使的篙子哩。(金御史云)兀那梢公,你这船嚷闹怎么那?(梢公云)请老爷自在舱里稳稳的坐定,小的每收拾锚缆哩。(金御史

  • 杨立斋·隋树森

    杨立斋,生平、里籍均不详。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评其词“如风烟花柳”。明代亦有一曲家杨立斋,其曲见明·陈所闻《南宫词纪》。 套数 【般涉调】哨遍 张五牛、商正叔编《双渐小卿》,赵真卿善歌,立

  • 深 笑·林徽因

    是谁笑得那样甜,那样深,那样圆转?一串一串明珠那样轻盈,不惊起谁。让不知名鸟雀来盘旋?是谁细香无意中,随着风过,笑成这万千个风铃的转动,留恋。灿烂,清泉底浮动,泛流到水面上,是谁笑成这百层塔高耸,是谁笑得好花儿开了一朵?摇上挂

  • 慎终第四十·吴兢

    贞观五年,太宗谓侍臣曰:“自古帝王亦不能常化,假令内安,必有外扰。当今远夷率服,百谷丰稔,盗贼不作,内外宁静。此非朕一人之力,实由公等共相匡辅。然安不忘危,治不忘乱,虽知今日无事,亦须思其终始。常得如此,始是可贵也。”魏征对

  • 國朝獻徵錄卷之一百七·焦竑

      都督府二(都督同知)   ◆都督同知   大都督同知何文輝傳   中軍都督府都督同知陳質傳(忠節錄)   鳳陽守將都督同知孫岳傳(忠節錄)   右軍都督同知韓觀傳   後軍都督府都督同知贈涇國公謚襄敏陳公亨神道碑(金

  • 第六十六回 汪寇目中计遭诛 尚美人更衣侍寝·蔡东藩

      却说嘉靖三十六年四月间,奉天、华盖、谨身三殿,偶然失火,损失甚巨,世宗下诏引咎,修斋五日。嗣用术士言,拟速建正阳门楼,作为厌禳。文华职任工部,无可推诿,奈朝旨命他两日竣工,一时仓猝,哪里办得成就,因此慌张起来。当下鸠工

  • 第一百三十三回 唱凯旋终息战祸 说法统又起政潮·蔡东藩

      却说吴佩孚问冯玉祥有什么计策破敌?冯玉祥想了一想道:“奉军炮火虽烈,然不能持久,我们不妨以计诱之,可令我带来之老弱残兵为先锋,敌人见了,必然轻进,等他们身入重地,炮弹不继,然后请大帅抄袭到他背后去,那时敌人前后不能救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八十·佚名

    万历三十一年正月戊午朔 上不视朝在廷文武等官于五凤楼前行庆贺礼辅臣沈一贯沈鲤朱赓复诣宫门拜贺上赐上尊珍馔○庚申吏部以推补各官未奉 明旨开其原推职名以请○辛酉兵科都给事中田大益因江西按臣吴达可论税监潘相

  • 绎史卷一百二十·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张仪相秦连衡【公孙衍相魏 陈轸田需并附】史记秦恵文君五年隂晋人犀首为大良造 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张仪已学而防説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

  • 二〇六 拾遗午·周作人

    十九,佛经 我的杂学里边最普通的一部分,大概要算是佛经了吧。但是在这里正如在汉文方面一样,也不是正宗的,这样便与许多读佛经的人走的不是一条路了。四十年前在南京学堂的时候,曾经叩过杨仁山居士之门,承蒙传谕可修净土,虽

  • 目录·徐自明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十二宋宰辅编年録目録   职官类一【官制之属】第一卷太祖皇帝第二卷太宗皇帝第三卷真宗皇帝第四卷仁宗皇帝上第五卷仁宗皇帝下第六卷英宗皇帝第七卷神宗皇帝上第八卷神宗皇帝下第九卷哲宗

  • 三十五年(下)·佚名

    秋七月7月1日○朔庚申,上在貞陵洞行宮。○朝,王世子問安。仁宗大王忌晨。○政院啓曰:「明日納采日,視事不爲,取稟。」傳曰:「知道。」傳于政院曰:「明日行禮後,三公引見爲之。」○嘉禮都監啓曰:「翟衣之制,當初未有所考,但據孝敬

  • 卷十九·胡广

    钦定四库全书性理大全书卷十九家礼二凡礼有本有文自其施于家者言之则名分之守爱敬之实其本也冠昏防祭仪章度数者其文也其本者有家日用之常体固不可以一日而不修其文又皆所以纪纲人道之始终虽其行之有时施之有所然非讲

  • 瑞州洞山良价禅师语录·圆信

    径山沙门语风圆信无地地主人郭凝之 编集师讳良价。会稽俞氏子。幼岁。从师念般若心经。至无眼耳鼻舌身意处。忽以手扪面。问师云。某甲有眼耳鼻舌等。何故经言无。其师骇然异之云。吾非汝师。即指往五泄山礼默禅师披

  • 明诗评·王世贞

    诗人传记与评论著作。明王世贞撰。该书四卷,前后各有自叙一篇,共收录明代诗人一百十八人,各人名下均列其小传及一段评语,亦有两人合一段评语者。卷一首列“李君梦阳”、“何君景明”、“李君攀龙”,其后自“徐博士祯

  • 青磷屑·应廷吉

    二卷。明应廷吉撰。应廷吉原名喜臣,字棐臣,浙江鄞县人,生卒年月未详。明天启丁卯(1627年)进士,曾任砀山知县,淮安府推官,佐史可法幕,赴军前为监纪。应廷吉精于天算勾股之学,足智多谋,善风鉴,于史可法多有匡正。扬州之役,廷吉身历

  • 无垢贤女经·佚名

    一卷,西晋竺法护译。转女身经之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