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二

正统三年五月甲申朔

○乙酉建太仓于京城之东北

○监察御史郑颙奏张家湾宣课司崇文门分司每遇商货贩到积至数多方差内官锦衣卫官抽盘不无停滞损坏张家湾宜专委内官抽分崇文门宜令本门收钞内官兼管其顺天府都税司并塌房课钞宜令顺天府置簿按季填报以凭稽考 上命但戒所司勿致停滞不必专委内官余如其请

○建直隶潼关卫学从巡按监察御史房威奏请也

○夜有流星大如杯色赤尾有光出南斗西南行至云中

○丙戌命山西汾州知州张軏复任升从四品俸軏九载任满当迁州民保軏持身廉谨剖讼详明乞留还任巡抚侍郎以闻 上命巡按监察御史覆实故有是命

○丁亥革贵州镇远府附郭镇远州以本州所属镇远施秉二长官司属府改除本州知州何瑄为本府同知以其民少官多故也

○陕西按察司副使周廉奏绥德卫守备指挥使吴信纵贼入境及追剿退缩不前乃冒功受官赏复以赏不偿劳出怨言为僚属发其事乞置于法 上命锦衣卫械之来京

○戊子端阳节赐文武百官扇及宴

○行在兵部尚书王骥奏肃州夜不收巴巴罕及迭力迷失以招残虏出境为阿台所害诏俱赠所镇抚及官其子复给白金布米恤其家

○夜月犯轩辕右角星有流星大如杯色赤有光烛地出天津东南行至云中

○庚寅书天下文武方面官姓名于文华殿先是 上谕行在吏部兵部臣曰朕承天序为天下君实惟尔文武元僚辅毗于内暨诸方岳藩维于外用匡乃治以安兆民夫庶官贤不肖难知使淑慝浠混莫辩将孰与为善尔元僚朝夕在左右朕熟知之在外者或知有未尽 先朝尝命书其姓名于武英殿南廊或于奉天门西序以备观览而邪正忠回了然目睫之下远近闻风更相磨濯将孰与为不善昔唐太宗亦书剌史名于屏有善恶之迹悉注于下当时贞观之治蔼然可称尔等其书中都留守司各都司布政司按察司官姓名揭于文华殿候儒臣进讲经史之暇因以考其人之贤否而加黜陟焉诚化理之大端也至是吏部兵部俱以文武方面官职姓名进 上命分揭于殿之东西壁云

○增置山东兖州府通判一员专督闸坝河道从知府吾肇奏请也

○行在兵部尚书王骥奏陕西都指挥佥事胡清京卫指挥陈聚等七人坐罪谪甘肃今破虏俱有功乞复其官仍令操备听总兵官调遣从之

○革贵州乌罗府其所属治古答意二长官司先经作耗官军剿捕残民无几亦并革之惟存乌罗平头著可二长官司以隶铜仁府朗溪蛮夷长官司以隶思南府从贵州巡按监察御史及都布按三司会奏也

○都素蛮夷司副长官周源具陈都指挥何贵守御清浪之功请还贵官法司以贵荒纵酒色贪酷不忠幸已宥死黜官源乃妄奏必素与同恶者宜正其罪 上曰源蛮夷未可全以文法绳其宥之

○先是监察御史李在修奏提督漕运总兵王瑜及巡河管洪闸官不能禁戢下人 上令巡河官陈实至是巡河官大理寺右少卿徐仪通政司右通政王孜工部郎中邓诚员外郎郭诚山东布政司参议孙子良等各伏罪 上以其吐实宥之敕瑜等曰比闻运粮军旗不守法度故将船只横栏河道沮滞民船或逞凶殴人夺去篙橹等物或以整船为由辄棰缚人勒要财物该管军职坐视不理敕至尔等即严督该管官员钤束军旗不许仍蹈前非如违一体治罪不宥

○昏刻火星犯积尸气星光芒相接

○壬辰升行在刑部等衙门主事栾瑄刘善州同知张瑛孙蕃俱为知府从行在吏部会官举之也

○南京军器局岁造春季分军器三千七百有奇

○癸巳迁甲乙丙丁等库于内府初 上以各库在外出纳不便久欲迁移不果至是始迁之

○赐大西番僧头目纳甲贾切等钞及彩币表里靴袜以招谕来归故也

○行在礼部尚书胡濙等奏来降鞑靼阿的干言有妻察哈罕被总兵官擒获解京 上命升阿的干为所镇抚以其妻还之濙又奏先年朵儿只伯遣使臣千户阿鲁台同男脱火罕等朝贡至京其后朵儿只伯肆侵掠朝廷已出师征剿阿鲁台等留京日久今难遣回 上命阿鲁台等俱与赏赐并阿的干等俱送南京锦衣卫带俸居住

○甲午书复庆王<木旃>曰所谕宁阳侯陈懋果园在古城南今既无人掌管听本府收用又谕八月祭祀毕欲往韦州省视所坟就于牧养处飞放悉从所言然边境重地藩屏切要不可谓无虞而久出也叔祖为□至亲宜体此意

○乙未 仁宗昭皇帝忌辰遣官祭 献陵

○是日行在礼科给事中刘海衣金织文绮以朝纠仪御史孙睿劾海为近侍不知礼请治其罪 上宥之

○起复光禄寺少卿张惠先是惠丁母丧去任厨役数百人奏保惠莅事公正乞起复视事行在吏部以闻遂有是命

○镇守陕西右副都御史陈镒奏客商赴甘肃中盐者多中淮盐缘淮盐价重浙盐价轻故也宜令淮浙盐兼中淮盐给什之七浙盐给什之三仍令淮盐惟纳米麦浙盐不拘豌豆青秫如此庶边储有积盐法无阻从之

○丙申行在户部言光禄寺岁用厨料请于湖广等布政司直隶苏松等府预给官钱买办 上以国家用度宜从撙节内官监有密可取用之余听买办然亦不许重费以病民

○丁酉镇守陕西右副都御史陈镒奏延安绥德二府税粮既远馈宁夏又分拨本处边堡供给不敷乞令巡抚官于二处取勘各官军庄田验数纳粮以备军饷奏下行在户部请如其言

○上以边地多荒有能自耕自用者不可徵其税若有侵种屯军旧地者须勘实令其办纳子粒

○初秦王府内使校尉占种陕西西安府咸宁县民地五十亩镇守官得民诉状欲理之王庇校尉不遣诬奏民妄认先王坟地为己业 上命陕西三司覆之至是三司奏民言有实行在户部请以地还民逮治占种人罪从之

○戊戌升陕西按察司副使郭振为山东布政司左参政给正三品俸命直隶晋州判官郭麟复任升正七品俸振以任满考最麟以部民保留也

○己亥爪哇国王杨惟西沙遣使臣亚烈麻吽泰宁卫都督拙赤遣指挥伯都福余卫都指挥安出遣指挥哈孩等俱来朝贡马赐宴并赐彩币等物有差

○彭城伯张昹子辅杖杀养子之久亡者行在刑部坐辅当徒 上以辅勋戚特宥之

○庚子初陕西西安卫指挥沈达以事迁调其所遗旧宅近宜川王府王因请以自益会永寿王亦以为请 上命行在工部核其相去远近宜否以闻至是尚书吴中言其宅近宜川王府但府地已广不必加益永寿王府虽相去里许然本府窄狭又王第镇国将军志埵将欲别居必须宅第宜如永寿王请从之

○行在兵部右侍郎邝野等奏镇守大同参将石亨欲于官山设立界牌令北虏往来使臣并来降者停止于此赴墩报知验其虚实以凭抚捕臣等窃惟 圣朝土宇之广际天无外立界牌未当请主关于往来处为便 上以为哨备谨严何用牌与关邪命亨皆勿立但使臣来降者密加防卫若其为盗即剿灭之

○户部广西司主事张清言洪武间设立申明旌善二亭所以劝惩善恶也近年有司视为文具废弛不举将何以示劝惩广西平乐府知府唐复亦以为言行在礼部会议宜行天下府州县修葺二亭复置板榜于内如有为善为恶之人备写事迹揭于亭内以励风俗 上命有司行之

○宜阳王有火□弗妃薛氏卒命有司治葬事如制

○辛丑升行在工部主事周礼为本部郎中以九年考满故也

○日生半晕随生冠气右珥色黄赤背气一道色青赤鲜明

○壬寅羽林前卫指挥同知汪宁老疾命其子通代之

○命云南南甸誊冲二州瓦甸干崖二长官司潞江安抚司仍隶金齿军民指挥使司潞江洲百夫长仍还永昌千户所潞江州知州刀珍罕同知刀不浪仍充千夫长从云南总兵官黔国公沐晟等奏请也

○爪哇国使臣亚烈麻吽等回命赍敕及彩币表里归赐国王及王妃

○造大通桥闸成行在工部请拨丁夫监守且以隶附近庆豊闸官从之

○宁夏总兵官都督史昭奏败虏于木纳谎泥等地获其男妇把伯等十三口械送京师

○两淮莞渎场盐课司奏本司连年水灾盐课未完灶户逃移无从煎办乞停徵以苏民困奏下行在户部请行巡抚巡按官清理逃灶户复业免其所负盐课以示优恤从之

○甲辰云南鹤庆军民府故土官妻杨氏贵州宣慰使司土官安聚等各遣头目并金筑安抚司头目赵子华上马桥长官司头目韦田付四川盐井卫通事剌麻他等俱来朝贡马赐钞锭彩币表里有差

○复山东按察司副使韩玺官令专捕越狱囚谪司狱陈忠等戍大同初玺等以越狱囚不获逮至京鞫之盖忠等得囚赂诡以盛暑恳玺释其械囚因逸去法司当玺赎徒复职忠等赎死免官 上以忠等罪太轻故有是命

○民有逐其养子而妾其妇者既而又逐其妻妻讼焉法司论罪当徒 上以其败坏风俗不可常律断编为戍卒

○丙午阿鲁台部下鞑靼绰力癿察儿同弟忽歹答儿来归赐衣及氊帽靴袜

○提调学校监察御史程富初考盐山县儒学训导史演留学训诲既而黜之演奏富考察不公诏逮富下狱寻释之

○燕山左卫指挥使马诚侵敚士卒折粮银事觉刑部以诚贪黩不宜论以常律 上命兵部前枷号三月谪戍威远

○福建都转运盐使司副使朱勤奏本司所属盐场有经涉海道者盐商支给不便停积课多乏人看守恐致亏折奏下行在户部行福建三司议以十分为率三分赴前场支给若有亏折请治勤罪 上以勤既自请不必罪余如所议

○巡抚山东两淮行在刑部右侍郎曹弘奏直隶淮安扬州二府所属去岁水患民饥已行赈济其间多有积水田地并无牛种者即今徵收夏税恐逼民逃窜乞遣官勘实果全未耕种者蠲免税粮有三五分成熟者亦暂停徵俟豊岁补纳从之

○戊申泰宁卫指挥伯都福余卫指挥哈孩陛辞命赍敕及彩币归赐其都督拙赤都指挥安 等敕曰尔等远出东陲奉公守法保境恤下于兹有年朕屡敕边将不许令人需索听尔等自在放牧不期尔处人马数犯边疆朕初以为部属无知及边将擒获解京询其所由悉尔等同恶相济在廷文武群臣皆欲举兵征剿朕虑大军一出未免伤及无辜心所不忍已尝遣敕往谕朕意今尔等遣指挥伯都哈孩等朝贡具奏作歹之人远遁不服此似饰非难信兹因伯都哈孩等回再遣敕往谕尔等宜深念朝廷大恩即将犯边贼首擒获解京以正国法否则命将问罪虽欲追悔不可及矣尔等其审思之

○命江西布政使司布政使何源致仕以老疾故也

○巡按广西监察御史张文奏总兵官都督山云脚疾不痊难于任事况今蛮寇不时出没乏人调度恐寇乘隙深为可虑 上命太医院择善医者驰驿往治之复敕云自选廉能头目一人赞理军务即以名闻

○庚戌命故金吾左卫指挥同知傅贤子荣金吾后卫指挥同知贾信兄贵俱袭职

○诏放免锦衣等卫军匠四百七十四名以其老疾也

○会昌伯孙忠奏顺天府永清县民占种庄田殴击家人诉本县官不为理并治之 上命行在户部覆实以闻户部言忠先赐给庄田一十六顷五十二亩多系逃民纳粮田地今民复业者三户止种己地二顷七十七亩如旧纳粮其殴忠家人并县官推故不理俱应治罪 上俱宥之

○行在兵部尚书王骥奏凉州操备洮岷等卫官军土民缺马乞将兰州卫收贮官银及河州卫收贮官茶布绢买马备用奏至 上谕行在户部礼部兵部臣曰操备用马为急尔等其速议行之勿误边事于是三部议宜听收买请敕镇守三司等官估直运赴各卫令其军民自访堪中马匹当官给价买用从之

○宥陕西布政司左参议侯复罪复被委诣巩昌府赈恤饥民而所属秦州清水县民饥死者百余口镇守官都督同知郑铭奏复及府州县官俱宜治罪 上曰复等坐视民患固不可宥今姑宥之若再不用心必罪不宥

○壬子巡按福建监察御史周铨奏比者浙江温处二府青田等县无赖之民潜至福建福安县地方聚众数千采取银矿私置兵器出入山林劫掠民财臣与福建三司虽屡揭榜禁约委官缉捕然散而复聚为患不已乞敕浙江三司委官诣福安等县会同本处官员招抚各人复业或有恃顽不服者即于附近卫所量调官军擒捕庶息民患从之

猜你喜欢
  何法盛晉中興書卷二·汤球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六·佚名
  卷之四百七十四·佚名
  卷之六百三十三·佚名
  卷之四十·佚名
  三九三 浙江巡抚三宝奏缴续获应毁书籍暨《大义觉迷录》折·佚名
  第12章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时代·冯玉祥
  一一三 复辟前后二·周作人
  ●卷十二·钱谦益
  宝应·周绍良
  十国春秋卷二·吴任臣
  张琼传·李百药
  马森传·张廷玉
  卷十五 礼十(宾礼 )·龙文彬
  食货一○·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阜民·唐圭璋

      待考。   临江仙   家法从来师静治,赵张高掩前踪。清才八斗继宗风。年年正月尾,桃李满城中。已把长江成九酝,请将太白浮公。更移春槛向房栊。有花虽解语,莫负锦薰笼。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十六·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七年闰十月己未朔故左中大夫李回追复端明殿学士官其子孙三人以其家有请也庚申权尚书吏部侍郎刘宁止权户部侍郎王俣并落权字 监察御史金安节守殿中侍御史安节为察官尝论大功未立群情凛凛而昧者乃欲竭

  • 序·程俱

    进麒台故事申省原状 朝奉大夫守秘书少监程俱奏:「窃见车驾移跸以来,百司文书,例从省记,按以从事,蠹敝或生。日者朝廷复置秘书省,稽参旧章,稍储俊造,而臣滥膺盛选,待罪省贰。窃以谓典籍之府,宪章所由,当有记述,以存一司之守。辄采

  • 卷第一百四·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晋纪二十六〔起柔兆困敦(丙子),尽玄黓敦牂(壬午

  • 卷之三十一·佚名

    成化二年六月庚子朔命贵州都指挥佥事刘璇子缙代父原职平越卫指挥使福建都指挥佥事顾斌子瑜代父原职漳州卫指挥佥事○辛丑遣内官祭中霤之神○赏都指挥郑时及官军五十六人银币绢布有差以花马池擒斩虏贼功也○巡按河南监

  • 志卷第十二 高丽史五十八·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地理三。○交州道本貊地后为高勾丽所有历新罗至高丽。 成宗十四年分境内为十道以春州等郡县属朔方道明宗八年始称春州道后称东州道。 元宗四

  • 卷三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三十四国子监司业顾栋高撰吴越交兵表世尝恨吴王不聴子胥灭越致越卒治吴余以为不然吴之亡以骄淫黩武耽乐忘祸轻用民力驰骋于数千里之外虽微越吴亦必亡若使守其四境和其人民任贤使能而増脩其政

  • 胡村月令:三界渡头·胡兰成

    胡 村月令:三界渡头胡 村到三界镇十里,要渡过一条江 水,靠这边渡头有个大丰茶栈,茶时开秤,秋天收场,专收里山人家的茶叶,配搭了重新拣过做过,分出等级,装箱运到上海卖给洋行。我父亲也在那里帮鉴别茶叶,且把自己向山户收来的卖

  • 卷八十六 何武王嘉师丹传 第五十六·班固

    (何武,王嘉,师丹)【原文】何武字君公,蜀郡郫县人也。宣帝时,天下和平,四夷宾服,神爵、五凤之间屡蒙瑞应。而益州刺史王襄使辩士王褒颂汉德,作《中和》、《乐职》、《宣布》诗三篇。武年十四五,与成都杨覆众等共习歌之。是时,宣帝

  • 卷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臣奏议卷十制科议【弘治十年】       王 鏊臣惟国家设科取士之法可谓精密矣先之经义次之论表终之策问行之百五十年宜得其人卒未闻有如古之豪杰者出于其间而文词终有愧于古虽人才高下系乎时

  • 述而篇·王夫之

    一“不言而存诸心”,乃静存动察工夫,不因语显,不以默藏,与“不闻亦式,不谏亦入”一义,只在识不识上争生熟,不在默不默上争浅深。特以人于不默时有警,则易识;而方默亦识,乃以征存诸心者之无所间也。南轩云&l

  • 定公·定公十年·左丘明

    【经】十年春王三月,乃齐平。夏,公会齐侯于夹谷。公至自夹谷。晋赵鞅帅师围卫。齐人来归郓、欢、龟阴田。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围郈。秋,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围郈。宋乐大心出奔曹。宋公子地出奔陈。冬,齐侯、卫侯、

  • 卷七十八·佚名

    △初分天帝品第二十二之二憍尸迦。若菩萨摩诃萨以应一切智智心。用无所得为方便。思惟地界无常。思惟水火风空识界无常。思惟地界苦。思惟水火风空识界苦。思惟地界无我。思惟水火风空识界无我。思惟地界不净。思惟水

  • 大般涅槃经 第二十六卷·佚名

    大般涅槃经 第二十六卷宋代沙门慧严等依泥洹经加之师子吼菩萨品之二善男子。复有眼见。诸佛如来十住菩萨眼见佛性。复有闻见。一切众生乃至九地闻见佛性。菩萨若闻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心不生信不名闻见善男子。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九·澄观

    梵行品第十六(从第十七经尽夜摩宫中偈赞品)四门之中初来意有六。一前是正位。今辨位中之行。故次来也。二前明诸位别行。今辨诸位通行。三前通道俗。今别显出家所行。四前明随相差别。今显会缘入实。五为显入住之因。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二十七·澄观

    疏。又此互出显佛净土十八圆满十五摄故下。第四别示义门。于中三。初摄十八圆满。二摄世界成就。三拣定所宗。初中四。一总标。二列名。三正摄。四同异。今初总将二品之文。共摄十八圆满。疏言十八下第二列名文无次第

  • 嘉定赤城志·陈耆卿

    《嘉定赤城志》是南宋时期纂修的一部台州总志。全志分地理、公廨、秩官、版籍、财赋、吏役、军防、山水、寺观、祠庙、人物、风土、冢墓、纪遗、辨误十五门,计四十卷。是现存台州诸多方志中称得上承上启下、最具特色

  •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佚名

    亦称《佛临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佛垂般涅槃教诫经》、《佛垂般涅槃略诫经》、《佛临般涅槃经》等,简称《佛遗教经》、《遗教经》。佛教经典。后秦鸠摩罗什译。一卷。叙述释迦牟尼即将进入涅槃前对弟子们所作的教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