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世本古义卷十四

明 何楷 撰

周懿王之世诗一篇

还刺荒也齐哀公好田猎从禽兽而无厌国人化之遂成风俗习于田猎谓之贤闲於驰逐谓之好焉【出序哀公名不辰太公四世孙後朝周爲夷王所烹因纪侯之譛也宋衷云哀公荒婬田游史作还诗以刺】

【之按史记曰懿王之时王室遂衰诗人作刺金履祥云诗之时世多不可考其时王风未作变小雅多有刺诗序皆以爲刺幽王太史公多见古书殆必有考胡氏大纪以齐哀公之立当在懿王之世而以刺哀公之诗隶之】

子之还【叶先韵旬宣翻齐诗汉书水经注丰氏本俱作营云营丘也韩诗作嫙云好貌】兮遭我乎【说文作于汉书齐诗俱作虖】峱【齐诗汉书崔灵恩集注丰氏本俱作嶩吕氏注作巙】之闲【叶先韵居贤翻】兮并驱【释文作駈丰本作敺後同】从【说文作从】两肩【先韵说文释文俱作豜丰氏本作猏】兮揖我谓我儇【先韵韩诗丰氏俱作婘云好貌】兮【赋也孔頴达云三章皆士大夫相答之辞还通作嬛说文云材紧也所谓便嬛也郑玄云子也我也皆士大夫也俱出田猎而相遭也遭说文云遇也徐锴云犹匝也若行复相值也峱齐山名字从山从狃按狃之爲义犬性骄也此山当是猎犬出没之所故从狃也董氏云考于地记嶩峱巙皆山名在齐之郊故诸书或异间近也与峱山相近也并说文云并也即子与我也驱驱马也从逐也张揖云兽三岁爲肩不定其爲何兽也或以爲即豜说文云豜三岁豕肩相及者诗献豜于公是也揖我谓我儇誉辞也儇说文云慧也孔云以报答相誉则尊卑平等非国君也然驰车逐兽又非庶人故知子也我也皆士大夫出田相遭也严粲云以子之便捷乃揖我谓我甚儇利也如子之能尚且见推此自矜于其党以气陵之之辞也章潢云子之还兮已誉人也谓我儇兮人誉己也并驱则人己皆与有能也诗人直述其词而不加一语以致美刺之意然齐人矜夸之俗昭然不容掩矣又班固云此亦其舒缓之体也】 子之茂【叶有韵莫後翻丰本作戊】兮遭我乎峱之道【叶有韵他口翻】兮并驱从两牡【有韵】兮揖我谓我好【叶有韵许厚翻】兮【赋也茂盛也谓年华壮盛犹今言茂龄也道者适峱之路尔雅云一达谓之道路牡说文云畜父也亦不明言其何兽好美也犹言其年力恰与彼相宜也】 子之昌【阳韵】兮遭我乎峱【丰本首章作嶩次章作峱此章作巙】之阳【韵】兮并驱从两狼【阳韵】兮揖我谓我臧【阳韵】兮【赋也昌说文云美言也每相称誉是其言之美也山南曰阳初犹近峱既而适峱此则在峱之中矣陆佃云狼物之尤暴戾者故诗以爲後豺祭狼卜又善逐兽里语曰狼卜食狼将远逐食必先倒立以卜所向故今猎师遇狼辄喜盖狼之所向兽之所在也其灵知如此许慎云狼似犬鋭头白颊高前广後陆玑云其鸣能小能大善爲小儿啼声以诱人去数十步其猛健者虽善用兵者不能免也按尔雅云狼牡貛牝狼其子獥絶有力迅狼爲总名分之则有貛狼獥迅四名然狼之名独归之牝者罗愿云鸟之类雄挚于雌兽之类牝猛于牡以乳获其子非可得犯也是以罴爲熊之牝而罴猛于熊狼爲貛之牝而狼名独着虎猛者称乳虎盖其类也又陈祥道云周礼庖人掌共六畜辨其名物春秋传言六畜五牲以奉五味郑司农谓六兽者麋鹿熊麕野豕兔郑康成谓兽人冬献狼夏献麋又内则无熊则六兽当有狼而熊不属杜预则曰五牲者麋鹿狼麏兔今考之於诗五豝五豵两肩两狼私豵献豜麀鹿麌麌小豝大兕内则有鹿脯田豕脯麕脯麋鹿田豕麕皆有轩又曰麋鹿爲菹麕爲辟鸡野豕爲轩兔爲宛脾少仪麋鹿爲菹野豕爲轩皆聂而不切麕爲辟鸡兔爲宛脾皆聂而切之内则八珍有狼臅膏则六兽当有狼无熊如康成之说五牲当有野豕非如杜氏之论也臧善也誉其技艺之善邹忠胤云夫鬭鸡走犬六抟蹴鞠者齐之俗固然其於田事尤所习但如豳风之于貉爲裘其同缵武秦风之奉时辰牡亦谁得訾且禁之乃卒然狭道相逢而必欲以僄狡逞伎吕氏谓意气飞动勃勃见于眉宇之间所以染其神者深矣曹植乐府名都篇有云鬭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驰骋未能半双兔过我前揽弓捷鸣镝长驱上南山左挽因右发一纵两禽连余巧未及展仰手接飞鸢观者咸称善衆工归我妍此正与营之诗同意盖刺时人游聘之乐也邓元锡云还刺禽荒也言俗好猎不言君从禽斯风人之旨哉】

还三章章四句【韩诗篇名作嫙齐诗子贡传申培说丰氏本俱作营 子贡传云齐俗习于田赋营申培说云齐俗好田君子刺之朱传云猎者交错于道路相称誉如此皆不着其世愚以序及宋衷两说脗合皆以爲哀公时事故从之】

诗经世本古义卷十四

 

猜你喜欢
  鶡冠子卷上·鹖冠子
  经礼补逸卷五·汪克宽
  第七章 19·辜鸿铭
  卷二百五十·秦蕙田
  卷三十四·张廷玉
  卷之六·邵经邦
  卷之一·张居正
  襄公·襄公二十六年·左丘明
  婚姻问题·梁漱溟
  卷一·佚名
  卷五·佚名
  龙舒增广净土文卷第四·王日休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七·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九·澄观
  金光明经文句卷第六·智顗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何汶

      讲论  《漫斋语录》云:“学诗须是熟看古人诗,求其用心处,盖一语一句不苟作也。如此看了,须是自家下笔要追及之,不问追及与不及,但只是当如此学,久之自有个道理。若今人不学不看古人做诗样子,便要与古人齐名,恐无此

  • 第二折·郑光祖

    (净扮陶去南领乔卒子上,云)我做元戎实是美,见阵交锋敢对垒。昨日教场去点军,吊下马来跌了腿。某姓陶名去南,在于履癸部下,为元帅统军之职。今有天乙,在履癸手下,为方伯之职。此人背了履癸之恩,自领一枝人马,与俺交锋,量你湫洼之

  • 卷五百七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七十八温庭筠送李亿【一作忆】东归黄山远隔秦树紫禁斜通渭城别路青青柳弱前溪漠漠苔生和风澹荡归客落月殷勤早莺灞上金樽未饮讌歌已有余声开圣寺路分谿石夹烟丛十里萧萧古树风出寺马嘶秋

  • 列传第八 赵贵 独孤信 侯莫 陈崇·令狐德棻

    赵贵字符贵,天水南安人也。曾祖达,魏库部尚书、临晋子。祖仁,以良家子镇武川,因家焉。贵少颖悟,有节概。魏孝昌中,天下兵起,贵率乡里避难南迁。属葛荣陷中山,遂被拘逼。荣败,尔朱荣以贵为别将,从讨元颢有功,赐爵燕乐县子,授伏波将

  • 卷一百三十四·列传第三十一·柯劭忞

      耶律留哥 薛阇 收国奴 古乃 善哥 蒲鲜万奴 王珣 荣祖   耶律留哥,契丹人,仕金为北边千户。太祖起兵,金人疑契丹遗民有异志,下令契丹一户,以二女其户夹居防之。留可不自安,近至隆安、韩州,聚众剽掠。时有耶律的,与之合,

  • 资治通鉴后编卷四十七·徐乾学

    宋纪四十七【起上章执徐五月尽十二月凡八月】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康定元年五月甲寅朔诏前殿奏事毋过五班余对后殿命太官赐食 乙夘再赠金明都监李士彬为宿州观察使仍以其从兄内殿承制士绍为金明

  • 卷二十六·张九成

    <经部,四书类,孟子传钦定四库全书孟子传卷二十六宋 张九成 撰告子章句上告子曰性犹栁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栁为桮棬孟子曰子能顺栁之性而以为桮棬乎将戕贼栁而后以为桮棬也如将戕贼杞栁而以为桮棬则亦将戕

  • 卷之四百三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汤济武先生之被刺·刘以芬

    自研究系被反对党谥为阴谋派,于是汤济武先生遂俨然成为阴谋之魁。在不识先生者,其想象中,必疑之为深沉阴鸷,机诈百出,实则先生和易近人,时时显露书生本色,绝非如外间所云者。先生对党素主由政治结合,进为道义结合,故每接晤党员

  • 永隆·周绍良

    №永隆001【盖】唐故高君墓志之铭【志文】故戡黎府旅帅上骑都尉高君墓志铭并序君讳感,字敏,渤海人也。承齐国□□後,时因迁宦,而家上党。粤以祚启隆周,列上卿而奉国;祉流大汉,运方□□匡时。藻思霞开,架芳声於文

  • 高车传·魏收

    高车部,是古代赤狄族的余脉,最初叫做狄历,北方将它称之为敕勒,中原称之为高车、丁零。这个部族的语言同匈奴大体相同但略有差异,有人说它的先祖是匈奴的外甥。高车族的分支有狄氏、袁纥氏、斛律氏、解批氏、护骨氏、异奇斤

  • 乐韶凤传·张廷玉

    乐韶凤,字舜仪,全椒人。博学擅长文章。于和阳谒见太祖,从太祖渡江,参与军事。洪武三年(1370),授予起居注,多次得以晋升。六年任命为兵部尚书,与中书省、御史台、都督府制定教练军士的法则。改任侍讲学士。与承旨詹同修正解释

  • ●卷之二·吕坤

    乡甲至要 乡甲事宜 ○乡甲至要 一乡约原为劝民保甲原为安民行之而善则民乐于行行之扰民不惟无益而又害之如约长保长不许用无身家棍徒使挟倚外需索一不扰约保不许出一里之内人不许拘数惟令一处住居者行之则近便易行二

  • 目录·子华子

    目录#1序卷一阳城胥渠问卷二孔子赠卷三北宫子仕卷四虎会问卷五晏子卷六晏子问党卷七执中卷八大道卷九北宫意问卷十神气#1目录原缺,据正文标题补。

  • 近思録集注卷十二·江永

    【朱子曰此卷改过及人心疵病】濓溪先生曰仲由喜闻过令名无穷焉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防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噫【通书】○伊川先生曰徳善日积则福禄日臻徳逾于禄则虽盛而非满自古隆盛未有不失道而丧败者也【泰九三传

  • 卷五六·邱濬

    ▲郊祀天地之禮(上) 《虞書》:肆類於上帝。朱熹曰:“類是祭天之名,與旅上帝同,其義不可曉。” 胡宏曰:“夫聖人名必當物,祀上帝而謂之類者,本乎天者鹹在其中也。” 臣按:祀典之載於禮者莫先於《舜典》也,上

  • 卷八·郑方坤

    ●钦定四库全书经稗卷八兖州府知府郑方坤 撰○春秋传受牒左氏传王子朝之乱晋命诸侯输周粟宋乐大心不可晋士伯折之乃受牒而归今世台府移文属郡曰牒盖春秋时霸主于列国已用之矣(鹤林玉露)昭公孙齐春秋之世列国之君失守社

  • 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佚名

    二十卷。作者不详。是书卷首载王洙、王安石、胡宗愈、蔡梦弼等四家序言。书中所采之注不过百家,但为了夸耀繁富,故虚称千家,与事实大不相符。其诗句、篇后之评论,皆为刘辰翁之语。《四库全书》编辑者怀疑此书为高楚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