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朱天光传

..朱天光,是..朱荣的从祖哥哥的儿子。从小勇敢,有决断,..朱荣对他特别亲近,常让他参与军队的谋划。孝昌末年,..朱荣占据并州、肆州,任天光为都将,总统肆州的兵马。孝明帝驾崩,..朱荣率军至京城,将后方的事委托给他照料。建义初年,他被任命为肆州刺史,封为长安县公。..朱荣即将讨伐葛荣,把他留在州内,镇守根据地,对他说“:我力量达不到的地方,只有你才能让我称心如意。”永安年间,他与元天穆一起打败邢杲。元颢入据洛阳,他与元天穆在河内与..朱荣会面。..朱荣发兵讨伐元颢后,并州、肆州局势很不安稳,朝廷命他为尚书仆射,任并州、肆州等九州行台,仍主管并州的政务。他到达并州,对不安定的地方进行约束管理,所到之处,都宁静稳定。元颢被打败后,他回到京城,被改封为广宗郡公。

  早先,高平镇城人赫贵连恩等聚众叛乱,推举敕勒酋长胡琛为首领,称号为高平王,遥向沃野镇的贼帅破六韩忄刃夤称臣。胡琛占据高平城,派他的部将万俟丑奴进犯泾州。胡琛后来与莫折念生勾结一起,轻慢污辱破六韩忄刃夤。破六韩忄刃夤派使者费律到高平,诱杀胡琛,胡琛的军队全被万俟丑奴吞并。丑奴又与萧宝夤在安定对峙,萧宝夤失败。建义元年(528)夏天,丑奴又率军在灵州进攻萧宝夤,并将宝夤擒获,他便伪称帝号。这时,他获得西北部落进贡的狮子,因而称为神兽元年(528),并设置百官。

  朝廷对此十分忧虑,便命..朱天光为使持节、都督、雍州刺史,率领大都督武卫将军贺拔岳、大都督侯莫陈悦等讨伐万俟丑奴。天光刚出发,只有将士一千人。这时,东雍赤水蜀的贼兵拦住他的道路,他率军入关将他们打败,选取其中勇敢健壮的扩充队伍。到了雍州,又向当地征收赋税,共得布绢一万匹。因军队数量太少,所以逗留数日,没有前进。..朱荣派人去责罚他,打了他一百军棍。..朱荣又派二千人马增援..朱天光,天光令贺拔岳率一千骑兵作为先遣部队到达岐州,擒获万俟丑奴委任的行台尉迟菩萨。丑奴放弃岐州,逃向安定。天光调动雍州的军队进至岐州,与贺拔岳会合,打破丑奴,抓获萧宝夤。于是泾州、豳州、二夏,北到灵州的贼兵,以及聚集在一起的其他匪徒,全部投降。只剩下敌人的行台万俟道洛所部没有被打败,道洛率众向西据守牵屯山,凭险顽抗。

  ..朱荣责备天光没有擒获万俟道洛,又派使者打了他一百军棍,朝廷下诏将他降爵为侯。他又与贺拔岳、侯莫陈悦等人向牵屯山进军,讨伐万俟道洛,将敌人打败,道洛投奔略阳贼兵首领王庆云。庆云因道洛骁勇超群,得到他十分高兴,便认为天下可以谋图。于是自称皇帝,命道洛为大将军。天光便率军入陇,进至王庆云所占据的水洛城,攻破他的东城。敌兵便都集中在西城。城里面没有水,兵马聚集,又热又渴。有人出来投降,说庆云和道洛想要突围。天光怕抓不住贼兵首领,便派人对庆云说,可以早点投降。如果决定不下来,允许你们今天晚上一起议论。又对他说“:我知道你们缺水,现在我军稍为退却,给你们让出水源。”敌兵十分高兴,不再有逃走的想法,天光暗中派人多做一些木枪,各长七尺,到黄昏时布置人马,作防卫的架势。又埋伏士兵在木枪里面。这天晚上,庆云、道洛果然突围而出,到了木枪旁边,马都受伤倒地。伏兵四起,庆云、道洛同时被擒。敌兵处境窘迫,纷纷乞降。..朱天光、贺拔岳、侯莫陈悦等人商议,全部把俘虏活埋,死者共一万七千人。又将他们的家口分散到各地。于是,三秦、河、渭、瓜、凉、鄯善一带的人都来归顺。朝廷下诏恢复了他过去的职务和官爵。

  贺拔岳听说..朱荣在京城被杀,带兵回到泾州等待,..朱天光也东下至陇,与贺拔岳商议进攻洛阳的计划。不久,孝庄帝给天光加封爵位为广宗王,元晔又封他为陇西王。他听说..朱兆已进入洛阳,便轻骑简从,奔向洛阳,见到世隆等人,不久又回到雍州。世隆等人想废掉东海王元晔的帝位,另立一个和他们关系亲近、能力较强的人称帝,派使者将想法告诉了天光,天光与他们一起决定拥立节闵帝元恭。朝廷又加封天光为开府仪同三司、尚书令、关西大行台。天光又率军北出夏州,派部将讨伐宿勤明达,俘获后送到洛阳。这时,费也头的首领纥豆陵伊利、万俟受洛干等占据河西,没有依附其他势力。天光因高欢在信都起兵,心怀忧虑,无暇顾及伊利等人的事情,只是略加责备而已,又被授予大司马。

  这时,高欢军队的威风已经大振。..朱兆、..朱仲远等都被他打败。..朱世隆多次派人请天光出兵,天光没有答应。后来,世隆又派斛斯椿苦苦请求天光,说:“非您不能平定高欢,您难道能看着..朱氏被别人消灭吗?”天光不得已,挥军东下,与仲远等人在韩陵被高欢打败。斛斯椿等引军退还,领军在河桥把守,天光无法过去,便领败兵向西北逃走,被高欢的军队俘获,与..朱度律一起送给高欢。高欢又将他送到洛阳,在街市上斩首。

  ..朱氏专横肆虐,分裂天下,占据一方,赏罚由他们任意决定。而天光有平定关西的功劳,也不算残酷暴虐,比起..朱兆和..朱仲远,大不相同。

猜你喜欢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十九·杨仲良
  卷九 刘高卢陈李廖列传第六·陆游
  第四十五回 进李固对策膺首选 举祝良解甲定群蛮·蔡东藩
  ●卷三十·陶宗仪
  平定三逆方略卷二十九·佚名
  ○新旧俗第七·宋濂
  ●卷四·陈康祺
  卷之二百四十一·佚名
  卷之三百四十七·佚名
  ●南疆绎史勘本卷二·温睿临
  皇王大纪卷五十九·胡宏
  九三八 寄谕奉天府尹伯兴另行缮折参奏广宁县知县杨鹏翮·佚名
  高劢传·李延寿
  卷十七·黄佐
  运历一·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六十二·彭定求

        卷662_1 【夜泊义兴戏呈邑宰】罗隐   溪畔维舟问戴星,此中三害有图经。   长桥可避南山远,却恐难防是最灵。   卷662_2 【听琵琶】罗隐   香筵酒散思朝散,偶向梧桐暗处闻。   大底曲中皆有恨,满楼人

  • 冯取洽·唐圭璋

      取洽字熙之,自号双溪拟巢翁,延平(今福建南平)人。有双溪词。   贺新郎   寿张宜轩   九日明朝是。问宜轩何事,今朝众宾交至。长记每年八月八,曾庆饮仙出世。直推到、于今何意。要待千崖秋气爽,向东篱、试探花开未

  • 鲍参军集卷二·鲍照

    论国制启臣启:臣闻尺之量锦,工者裁之;袤丈之木,绳墨在焉。事无巨细,非法不行。当今世问政睦,藩国相望,君举必书,动成准式。息躬圣壤,十有余载,条制节文,宜其备矣,诸王列封,动静兼该。而窃见国之处事未尽善,臣之暗蔽,私心有惜。伏见彭

  • 列传第六十六 孙绍 张普惠·魏收

    孙绍,字世庆,昌黎人。世仕慕容氏。祖志入国,卒于济阳太守。父协,字文和,上党太守。绍少好学,通涉经史,颇有文才,阴阳术数,多所贯涉。初为校书郎,稍迁给事中,自长兼羽林监,为门下录事。朝廷大事,好言得失,遂为世知。曾着《释典论》,虽

  • 卷二百十七 熙寧三年(庚戌,1070)·李焘

      起神宗熙寧三年十一月盡其月   十一月戊子朔,詔:「河北飢民流徙京西【一】,令安撫轉運使、提點刑獄司責州縣官多方賑救存撫,察苛擾、昏耄、弛慢不職者以聞。」   己丑,詔濱州劉蒙、處州管師常、閬州雍之笴【二】賈

  • 卷之五十六·佚名

    洪武三年九月丙戌朔皇从兄嫂蒙城王夫人田氏薨 上以夫人早寡有节行甚重之及薨命中书省致祭仍命中宫皇太子及亲王各祀以少牢赠蒙城王妃护丧还葬临濠诰曰朕惟帝王厚亲亲之道必推恩及于宗族况妇以夫贵存没同荣此古今之常

  • 朱子论学切要语卷二·王懋竑

    宝应王懋竑撰辛亥答曹元可云大学之道虽以诚意正心为本而必以格物致知为先所谓格物致知亦曰穷尽物理使吾之知识无不精切而至到耳夫天下之物莫不有理而其精蕴则已具于圣贤之书故必由是以求之然欲其简而易知约而易守则莫

  • 三国史记卷第六。·金富轼

    输忠定难靖国赞化同德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太保门下侍中判尙书吏礼部事集贤殿太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致仕臣[金富轼]奉宣撰。六卷新罗本纪六零零零零新罗本纪第六。[文武王]上。六卷新罗本纪六文武王元年○[文武

  • 元文遥传·李延寿

    元文遥,字德远,河南洛阳人。北魏高祖昭成帝什翼犍的第六世孙子。五世祖为常山王拓跋遵。父亲名元..,恪守孝道。元..的父亲去世,他一直住在墓侧,直到自己去世。文遥做官显贵后,朝廷追赠元..为特进、开府仪同三司、中书监,谥号

  • 应侯失韩之汝南·佚名

    【提要】 君臣之间不乏有趣的故事,我们看看范睢是如何“编故事”而秦昭王又是如何投石问路的。 【原文】 应侯失韩之汝南,秦昭王谓应侯曰:“君亡国,其忧乎?”应侯曰:“臣不忧。”王曰:“何也?”曰:“梁人有东门吴者,其子死而不

  • 庄公卷六(起元年,尽七年)·何休

    元年,春,王正月。公何以不言即位?《春秋》君弑,子不言即位。君弑则子何以不言即位?(据继君不绝也。○君弑,申志反,下皆同。)[疏]“公何以不言即位”。○解云:隐元年传云:“公何以不言即位”,注云“据文公言即位”。然则彼已注解,是

  • 卷二十七·纳兰性德

    钦定四库全书陈氏礼记集说补正卷二十七头等侍卫纳喇性德撰祭法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夏后氏亦禘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殷人禘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集说大抵祖功宗德之宗与宗祀明

  • 卷十五·吕本中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觧卷十五宋 吕本中 撰宣公【名倭或作接文公子匡王五年即位諡法善问周逹曰宣】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公羊传继弑君不言即位此其言即位何其意也高邮孙氏曰桓弑隠而立春秋月而不王以罪天王之不能诛宣公

  • 序·道世

    ○序一式仰?迦,首崇调御。青莲焕相之辰,紫山寄庄之始。髻涌百宝,睫照四天。吉祥之瓶,广纳赤宙;智慧之药,俯接黔毗。莫不因妙以立觉,藉寂以探机。设教止乎一慈,建谛俟其顿悟。上行所届,微言已伸。复以三界昏寝,六贼攀缘。鼠入角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七·欧阳竟无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   [一]十地品第二十六之四   菩薩旣聞諸勝行 其心歡喜雨妙華 放淨光明散寶珠 供養如來稱善說.   百千天衆皆欣慶 共在空中散衆寶 華鬘[二]瓔珞及幢旛 寶蓋塗香咸供佛.   自在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记上·太虚

    ──十四年夏在宁波天童寺讲    释题    一 释经题     甲 出题名      1 别题       (一) 出今本       (二) 会异译      2 通题      3 合题     乙 彰题

  • 小学绀珠·王应麟

    十卷。宋王应麟撰。此书为便初学诵记而编。分门隶事,和其他类书,基本相同。但每门之中,以数为纲,以所统之目系于下,这是和其他类书都不一样的。以数目分隶故实,为类书别创一格。分天文、律历、器用等十七门。每门下皆以数词

  • 蜩笑偶言·郑瑗

    一卷。明郑瑗撰。此书共一卷,二十六条,约二千字,内容多论古之语,间或也有考证。有些内容殊为儗不于伦,如:“盗跖以孔子为伪,苏轼以程颐为奸,李傕以董卓为忠,田承嗣以安史为圣。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古有之矣。跖傕承嗣不足道,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