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武灵皇后胡氏传
宣武灵皇后胡氏,安定临泾人,司徒胡国珍的女儿。母亲皇甫氏生她的那天,天上红光四射。京兆山北县,有个叫赵胡的人,善于卜卦相面,胡国珍请他来给女儿相面。赵胡说:“您的女儿,是大富大贵之相,将成为天下之母,生出天下之主。这件事,不要让第三个人知道了。”胡氏的姑母是位尼姑,善于宣讲佛教经义,世宗宣武帝元恪即位之初,被召入宫中讲授佛经教义。过了几年,这位姑母授意左右的人称赞胡氏的姿色品行,宣武帝元恪听到了,便将胡氏召入后宫,封为承华世妇。当时后宫之中,因为太子的生母将被处死的旧有制度,人人都争先恐后地祈祷,祝自己生王、生公主,没人愿意生太子。只有胡氏经常对同伴们说:“天子怎么可以独独没有儿子,怎么能够怕自己被杀,就让皇室断子绝孙呢?”等到胡氏怀上肃宗孝明帝元诩时,同伴们更用太子生母被处死的先例来恐吓她,劝她早点想办法,弄下腹中的胎儿。胡氏打定主意,毫不动摇,半夜一个人对天发誓,说:“但愿所怀的是个男孩,按次序能成为长子,即使生下儿子就被处死,也在所不辞。”生下元诩后,进封为充华嫔。先前,宣武帝元恪的皇子屡次夭折,元恪觉得自己年纪大了,怕后继无人,所以对元诩特别加以保护。元诩的乳母、保姆,都是从良家妇女中挑选来的。将元诩放在另外的宫殿抚养,连皇后和胡氏都无法前去探视。
等到肃宗孝明帝元诩即位,胡氏被尊为皇太妃,后来又被尊为皇太后。胡太后主持朝政之初,大臣们只称她为殿下,她发布命令,只称“令”。后来改“令”为“诏”,群臣上报奏章,也都称她为陛下,她也就自称为“朕”了。
胡太后天资聪慧,悟性很高,多才多艺,因为姑母是尼姑,而胡太后自幼又与她在一起,所以也略微懂得一些佛经大义。胡太后亲理万机,亲笔批阅公文、起草诏书。曾到西林园法流堂,命左右的侍臣们射箭给她看,射得不好的,就加以惩罚。而她自己将细小的针孔作为箭靶,竟然射中了。非常高兴,将布帛按照等级赏赐给左右的侍臣。先前,胡太后下诏制作申诉车,经常驾驶着申诉车,从云龙大司马门出来,行驶到皇宫西北面,从千秋门进去,以接纳百姓投诉的冤情。
胡太后曾去游览嵩高山,夫人、九嫔、公主以下的各级随从,共有数百人,一齐登上山顶。胡太后废除了各种不合礼制的祭祀,而独独保留了对胡人天神的祭祀。胡太后曾巡视国库,随同前往的王公、嫔妃、公主以下的各级随从人员,共有一百多人,胡太后让各人根据自己力气的大小,尽力背扛绢布,能拿走多少,就赏赐多少,于是背得多的,超过了二百匹,背得少的,也有一百多匹。惟独长乐公主只用手拎走了二十匹,她之所以没空手而归,只是为了不显得与众不同,于是世人都称颂她的廉洁。仪同三司、陈留公李崇,章武王元融都因为背的绢布太多,支撑不住摔倒在地,李崇摔伤了腰,元融扭伤了脚。世人讥笑他们道:“陈留公、章武王,摔得腰疼脚又伤。贪婪败类恶名扬,玷污英明君主好声望。”
当时,胡太后把持朝政,大权独揽,倚仗她的权势,威逼清河王元怿与她通奸,肆无忌惮地寻欢作乐,婬乱不堪,深为天下人所耻笑、憎恶。领军元叉、长秋卿刘腾等人,发动宫廷政变,在显陽殿迎请孝明帝元诩亲政,将胡太后软禁于北宫,并在皇宫中杀害了元怿。后来,胡太后的侄儿都统胡僧敬,与备身左右张车渠等数十人,密谋杀死元叉,迎接胡太后重新主持朝政,但未能成功,胡僧敬被流放到边疆地区,张车渠等人被处死,胡太后家族的成员大多被免去官职。后来,孝明帝元诩到西林园朝见母亲胡太后,宴请文武大臣,宴会一直持续到傍晚。元叉起身走到太后面前,为自己的行为辩解,说是因为外面传言太后要加害他和刘腾,所以他们才发动了政变。胡太后回答说:“没有这种说法。”到夜幕降临时,太后起身拉着孝明帝的手,一起走下殿堂,说道:“我们母子二人很久没有相聚了,今天晚上就住在一起,诸位大臣送我们进去吧。”于是胡太后带着孝明帝元诩,向东北方的小殿阁走去,左卫将军奚康生想趁此机会杀掉元叉,但没有成功。
自从刘腾死后,元叉对胡太后的防范日益松懈。胡太后与孝明帝和高陽王元雍定下计策,解除了元叉的领军职务。胡太后再次临朝摄政,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孝昌”。从此之后,北魏的朝政日趋衰败,法纪松弛、赏罚不明,朝廷失去了威信,各地行政长官大肆贪污受贿。郑俨与胡太后在宫中欢婬无度,深得太后宠爱,因而权倾天下;李神轨、徐纥这样的小人,也都深受太后的宠信。只一二年间,他们三人就官居要职,受封为王,左右朝政,大施婬威,深为天下人所憎恶。于是文武百官人心涣散,国家的政治军事局面陷于混乱,北魏王朝的土崩瓦解,就起源于此时。胡僧敬因此聚集胡氏亲族,痛哭流涕地劝谏太后道:“陛下以母后的身份统治天下,怎能像这样不自重呢!”胡太后大怒,从此不再召见胡僧敬。
胡太后因为自己行为不检点,害怕招致皇族宗室的不满,因此在宫中培植党羽,以掩人耳目。孝明帝所宠信的人,胡太后总是找借口将他们杀掉。于是胡太后与孝明帝母子之间,因相互猜疑,屡次发生冲突。郑俨惟恐大祸临头,便与胡太后商议对策,恰好充华嫔潘氏生了一位皇女,胡太后便诈称生了一位皇子,宣布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武泰”。孝明帝元诩的死亡,非常突然,当时人们都认为他是被胡太后与郑俨、徐纥合伙毒死的,因此朝野群情激愤。胡太后用潘嫔的女儿冒充太子,宣布太子即位。过了几天,胡太后见人心已经安定,才宣称潘嫔原本生的是皇女,现在应重新选择皇位的继承人。于是立临洮王的儿子元钊为皇帝,年纪才三岁,天下舆论一片哗然。
武泰元年(528),尔朱荣起兵南下,渡过黄河,胡太后只好召集孝明帝元诩的全部嫔妃,命她们全都出家当尼姑,胡太后自己也剃光了头发。尔朱荣派骑兵将胡太后与幼帝押送到河陰。胡太后在尔朱荣面前,极力为自己的行为辩解,尔朱荣却拂袖而去。命人将胡太后与幼帝,沉入黄河溺死。胡太后的妹妹冯翊君,将太后的尸首安葬于双灵佛寺。出帝(孝武帝)元修时,才按照皇后的礼仪安葬胡太后,并给她追加谥号。
猜你喜欢 元明事类钞卷二十八·姚之骃 卷十二·陈均 八五 陕西学政杨嗣曾奏请拓取陕甘碑刻折·佚名 志卷第二十四 高丽史七十·郑麟趾 第29章 武汉失守后·冯玉祥 三国史记卷第九。·金富轼 顾野王传·李延寿 日本传·张廷玉 吴悌传·张廷玉 金声传·张廷玉 卷三百三十九·杨士奇 魏纪十 元皇帝下景元三年(壬午、262)·司马光 卷三十·乾隆 卷七十八·佚名 吏学指南卷之八·徐元瑞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