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姚崇

唐史官称姚崇善应变以成天下之务,宋璟善守文以持天下之正。斯言固二人之所长也,然应变者要不失正而后可。孟子有言:“所恶于智者,为其凿也。如智者若禹之行水,则无恶于智矣。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如智者亦行其所无事,则智亦大矣。”唐玄宗豪俊之君也,而崇复以豪俊事之。方其君臣遇合,天下事迎刃而解,若无足为者。虽然,以水济水,后将有不可食者。开元四年,天下大蝗,民祭且拜之,坐视食苗而不敢捕。崇奏遣御史为捕蝗使,分道杀蝗。群臣多不以为然,帝亦疑之,而崇行之愈力,蝗亦为息。捕蝗虽古之遗法,然遇灾而惧,修德以答天变,古之正道也。崇置之不言,而专以捕为事,已可疑矣。既而,崇所亲吏赵诲以赇死,崇惧还政。时帝将幸东都,而太庙屋坏。宰相宋璟、苏颋皆言三年丧未终,不可巡幸,坏压之变,天戒也。请罢东巡,修德以答至谴。帝以问崇,崇曰:“此苻坚故殿也,山有朽坏而崩,水蠹而折,理无足怪,但坏与行会,非缘行而坏也。今关中无年,馈饷劳弊,出幸东都,所以为人,非为己也。百司已戒,供拟已具,请车驾即东,而迁神主太极殿,更作新庙,此大孝也。”帝用其言,崇由此复相。开元末,帝在东都,欲还长安,裴耀卿等皆言农人场圃未毕,须冬可还。李林甫独曰:“二都本东西宫耳,车驾往来,何用待时?假令妨农,独赦所过租赋可也。”帝大悦,即驾而西。崇建东幸之计,林甫献西还之议,其意同耳,孰谓崇独贤乎?从崇之议,使人君上不畏天戒,中不敬宗庙,下不恤人言。三者皆忠臣之所讳,而崇居之不疑,何哉?其后崇、璟既没,玄宗愈老,愈轻蔑群臣。方任张九龄,而废太子瑛;用牛仙客,则听李林甫;方嬖杨国忠,而纵安禄山,则用辅璆琳,专以适己为悦。类崇有以启之也,故吾谓开元之治,虽出于崇,而天宝之乱,亦崇之所自致。此人臣之至戒也。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六十·毕沅
  内篇 断限第十二·刘知几
  ●卷一百十八·徐梦莘
  卷第二百五十八·胡三省
  第五章 复明运动(附钱氏家难)(七)·陈寅恪
  卷之一百一十二·佚名
  通志卷一百十一上·郑樵
  卷十一·佚名
  读例存疑卷四十·薛允升
  卷二十七 下上 五行志 第七下之上·班固
  殷景仁传·沈约
  刘辟传·欧阳修
  第六十五章 从副总统到代总统·李宗仁
  许隽人·佚名
  二十九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提要·朱弁

      《风月堂诗话》二卷,宋朱弁撰。弁有《曲洧旧闻》,已着録。是编多记元佑中欧阳修、苏轼、黄庭坚、陈师道、梅尧臣及诸晁遗事,首尾两条皆发明锺嵘“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明月照积雪羌无故实”之义,盖其宗旨所在

  • 卷六·应劭

      ○声音《易》称:"先王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诗》云:"钟鼓,磬管仓,降福穰穰。书曰:"击石拊石,百兽率舞。"鸟兽且犹感应,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夫乐者,圣人所以动天地,感鬼神,按万民,成性类者也。故黄帝作咸池,颛项作

  • 志第十八五行六·范晔

    日蚀 日抱 日赤无光 日黄珥 日中黑 虹贯日 月蚀非其月光武帝建武二年正月甲子朔,日有蚀之,在危八度。《日蚀说》曰:「日者,太阳之精,人君之象。君道有亏,有阴所乘,故蚀。蚀者,阳不克也。」其候杂说,《汉书·五行志》着之

  • 列传第三十四 良政·萧子显

    傅琰虞愿刘怀慰裴昭明沈宪李圭孔琇之太祖承宋氏奢纵,风移百城,辅立幼主,思振民瘼。为政未期,擢山阴令傅琰为益州刺史。乃捐华反朴,恭己南面,导民以躬,意存勿扰。以山阴大邑,狱讼繁滋,建元三年别置狱丞,与建康为比。永明继运,垂心

  • 卷七十一·志第二十二·礼乐五·宋濂

        ◎礼乐五   ○乐服   乐正副四人,舒脚幞头,紫罗公服,乌角带,木笏,皂靴。   照烛二人,服同前,无笏。   乐师二人,服绯,冠、笏同前。   运谱二人,服绿,冠、笏同前。   舞师二人,舒脚幞头,黄罗绣抹额,紫服,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九十六·杨仲良

      哲宗皇帝   用旧臣下   元祐二年三月辛巳,太师文彦博表乞致仕,右仆射吕公著以旱乞退,皆答诏不允。   四月丁亥,吕公著再乞罢,不允,诏公著勿复请,且召公著入对,遣使押赴都堂。公著即归私第,时閤门及通进司皆被旨,无得

  • 资治通鉴后编巻一百十八·徐乾学

    宋纪一百十八【起柔兆困敦正月尽屠维单开十二月凡四年】髙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徳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绍兴二十六年春正月戊申张九成复秘阁修撰知温州 己酉金羣臣上其主尊号曰圣文神武皇帝金主自九月废朝不出有急奏召左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佚名

    正统十年六月癸卯朔遣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讲学士王英祭南镇会稽山之神通政使司右参议汤鼎祭西岳华山之神西镇吴山之神以浙江台宁绍三府狭西西安府各奏瘟疫故遣赍香币灵以庇民物也○故永平大长公主府中使青山言主坟在

  • 卷之七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六十五·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六十五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东方朔传第三十五 东方朔字曼倩【师古曰倩音千见反】平原厌次人也【师古曰高祖功臣表有厌次侯爰类是

  • 六一 我的母亲·邹韬奋

    附录六一 我的母亲说起我的母亲,我只知道她是“浙江海宁查氏”,至今不知道她有什么名字!这件小事也可表示今昔时代的不同。现在的女子未出嫁的固然很“勇敢”地公开着她的名字,就是出嫁了的,也一样地公开着她的名字。不久

  • 卷一百一十四 东越列传第五十四·司马迁

    闽越【集解】:韦昭曰:“闽音武巾反。东越之别名。”【索隐】:案:说文云“闽,东越蛇种也”,故字从“虫”。闽音旻。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摇者,其先皆越王句践之後也,姓驺氏。【集解】:徐广曰:“驺,一作‘骆’。”【索隐】:徐广云一作

  • 孟子集疏卷三·蔡模

    宋 蔡模 撰公孙丑章句上【凡九章】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复扶又反○公孙丑孟子弟子齐人也当路居要地也管仲齐大夫名夷吾相桓公霸诸侯许犹期也孟子未尝得政丑盖设辞以问也】孟子曰子诚齐人也

  • 读孟子劄记卷上·李光地

    大学士李光地撰梁惠王篇霁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章前半章发其仁民之心至老吾老一段结後半章导其仁民之政至五亩之宅一段结 始则使之返求於一念爱牛之微既笑而不自解告之以故乃戚然而自伤然後用心之轻重可得而叩也继又

  • 卷二·程端学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本义卷二    元 程端学 撰隐公四年春王二月莒人伐杞取牟娄【杞音起牟亡侯切】孔氏曰杞姒姓公爵夏禹之苗裔武王克殷求禹之后得东楼公而封之扵杞九世成公迁陵此年杞国未知定

  • 持品第三十五·佚名

    尔时三千大千国土。诸四天王及诸阿迦腻吒诸天子。语释提桓因言:仁者,当受持般若波罗蜜。讽诵习念守行般若波罗蜜。供养讽诵念者,诸馀恶法悉当消灭。诸善功德当具足生。受持般若波罗蜜者,增益诸天众减损阿须伦众。三宝之法

  • 辩正论卷第二·法琳

    三教治道篇第二(下)公子问曰。窃览道门斋法。略有二等。一者极道。二者济度。极道者。洞神经云。心斋坐忘至极道矣。济度者。依经有三录七品。三录者。一曰金录。上消天灾保镇帝王。正理分度大平天下。二曰玉录。救度

  • 秉烛谈·周作人

    散文集。周作人著。列为“文艺新刊”之一。北新书局1939年12月初版。收散文24篇。其中有关于人物的品评与忆述,如《关于俞理初》、《记太炎先生学梵文事》等;有浏览书籍的札记与随感,如《读书随笔》、《人境庐诗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