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小说家盛称杨家枪法,盖亦有本。

无锡朱氏,相传其先世业农,偶掘地,得一人头,乃金所铸成,不知何代物也。朱氏因居积致富,族姓綦蕃,号为“金头朱家”云。

回教之初入中国也,所订教规曰诸肉不食。嗣徒党不能遵守,乃改为猪肉不食。或驳是说,谓回语名彘,不曰与诸同音之猪。然对于中国教徒而言,固宜作中国语矣。凡由回籍服官者,荐擢至三品,即须出教。以例得蒙赏吃肉,不能辞也。

朱竹《静志居琴趣》,《绣鞋词》云:“假饶无意与人看,又何用描金ㄓ绣。”语意刻深,令人无从置辩,罗泌《咏钓台诗》云:“一著羊裘便有心。”

通于斯旨矣。

九言诗,昔人间有作者。长句劲气,于古体为宜,若作九言律体,亦如七言律之妥帖易施,则求之名人集中,殆亦仅见。明杨升庵《咏梅花》云:元冬小春十月微阳回,绿萼梅蕊早傍南枝开。

折赠未寄陆凯陇头去,相思忽到卢仝窗下来。

歌残水调沈珠明月浦,舞破山香碎玉凌空台。

错认高楼三弄叫云笛,无奈二十四番花信催。

是诗余旧喜诵之。

相传赵次山尚书开潘皖省时,访闻有伪造关防者,以象箸合并锲刻成文,无茧发炙F32。箸凡二十一,不用,则二十一人分藏之,亦防其败露也。尚书侦得其钤用之顷,掩捕之,无一脱者,皆自知罪重,涕泣莫敢仰视。尚书第令立尾其箸,其人则发往书局,供剞劂之役,皆巧工也。

氵更阳托活络尚书忠敏生平撰著,以考订金石为大宗,其它有韵妃丽之文间见一二,率工整熨帖,甚似词流藻构,不类屏臣政暇之作。《游盘山》诗云:十万松声夕吹哀,稠云大雾一时开。

方知雨后凄凉绝,悔不花时次第来。

垒石成棋天景巧,结松如笠化工才。

田盘仙去田畴老,空见岿然般若台。

黄鹤楼集句楹联云:“我辈复登临,昔人已乘黄鹤去;大江流日夜,此心吾与白鸥盟。”

康熙十六年,内廷始设南书房,凡供奉之员,不论官职崇卑统称南书房翰林,内廷供奉,唯南书房翰林称之。上书房行走者,不得同此称也。

清制:各直省儒学廪膳生员岁支廪饩。翰林院庶常馆,月之所支亦曰廪饩。

雍正十年,张相国文和议奏:“庶吉士廪饩银每人每月四两五钱。”盖庶常未经散馆,官未真除,其隶翰林院亦犹夫肄业生也。

友人广德李晓暾奉其先德忠壮公家传书后,嘱节要入《丛话》。公讳臣典,先是,从曾忠襄吉安军转战数省,每上功辄首列,屡拯忠襄于危。从攻江宁,围合,久不下。时苏、常俱复,忠襄耻独后,愤欲死之,再凿龙膊子地道,募死士先登,公与诸将誓如约。地道火发,城揭二十余丈。公冒烟火砖石直进,伤及要害,城克而病,遂死。去城破仅十许日,曾文正上公首功。奉谕:“李臣典誓死灭贼,从倒口首先冲入,众军随之,因而得手。实属谋勇过人,著加恩封一等子爵,赏穿黄马褂,并戴双眼花翎。”而公已先殒,不及拜命。忠襄咨于文正,奏请优恤。有旨将战功宣付史馆,并于吉安、安庆、金陵建立专祠。一时公私记载咸无异同。云南鹤丽镇总兵朱公洪章者,先登九将之一也。后诸将死,落不偶,与刘公联捷,为忠襄檄留江南防营,阴以报之。刘死,朱留营如故。甲午,张文襄权江督,令朱募十营守吴淞,以创发卒于军。朱在江南久,郁郁不自得,念昔与李公誓死登城,李独膺懋赏,身犹录录与偏裨伍,所奉主帅及同列诸将无一在者。思倾李为己地,昌言于人。谓“曩者之役,余实先登,李资高,适猝死,主帅与朝廷务张之,以励将士,故李独尸大名。李克城次日伤殒,忠襄慰己,以李列首。后谒忠襄,语稍不平,忠襄出靴刀授之曰:”奏名易次,吾兄主之,实幕客李某所为,盍刃之?‘又言王氏运《湘军志》乖曾氏旨,后嘱王氏定安改订,亦沿官书未改“云云。其尽屏文正原奏,及公私纪载,为此系风捕影之词,甚可骇怪。夫攻金陵,提镇效命者甚夥,何独于公以死旌伐。文正手书《日记》云:”至信字营见李臣典,该镇为克城第一首功。日内大病,甚为可悯。“又云:”闻李祥云病故,沅弟伤感之至。盖祥云英勇绝伦,克复金陵,论功第一。“据此,则奏名列首固忠襄意。幕客李者,中江李鸿裔也。论功之奏,核及殿最,李安敢以私见挠之。又王氏定安修《湘军记》时,忠壮子孙不在显列,无所顾忌。

湘潭之志,既乖曾旨,本非官书,东湖觊再起,一意媚曾,又何不可改之有。凡此皆不考情实之过也。

蕙风按:薛福成《庸庵笔记》:“曾威毅之围金陵也,既克伪天堡城,即所谓龙膊子者,在太平门外。高踞钟山之巅,俯瞰城中。提督李臣典与曾公密商,排巨炮三层于其上,昼夜对城轰击,此发彼贮,无一息停,城堞皆颓。贼不能立足,始下令军士各持柴草一束,掷之城下,高与城齐,若为恃此登城者,贼并力严备,不暇他顾。又隔于柴草,不能望。山下旧有隧道,乃前数月所开,被贼觉察而中废者。至是,贼不复防此道,派遣千人,接续开掘,至于城下,实火药三万斤于其中。筑完以土,封固以石。口门留一穴,以大布苦干匹,包火药入粗竹为导线。竹长数丈,贯穿穴中。及期,各军严阵以待。火始入时,但闻地中隆隆若殷雷,俄而寂然,众以为不发矣。顷之,砰訇一声,震撼坤轴,城垣二十余丈,随烟直上。大石压下,击人于二三里外,死者数百人。诸军由缺口冲入。”

云云。据此,则掘隧轰城,发策实由忠壮,何止奋勇先登而已。故朝廷亦有谋勇过人之谕,推为功首,孰曰非宜。

晓暾嗜歌,歌者乐得而从之游,遂亦善歌。某夕,兴之所至,竟结束而登沪张园之歌台。余愧非知音,幸此曲之得闻焉。宁乡程子大赋长句赠之,有云:“有时举酒歌莫哀,酒酣还上海边台。天吴象罔作俦侣,乃自惊涛落日之中来。”

晓暾之歌之声情激越,吾得而闻之,而其中之所蕴蓄,则吾子大知之矣。

阅近人某笔记,有“二百四十年前之孙文”一则,略云:“水月老人,姓孙,名文,字文若,水月其号也,会稽人,明末诸生。”。盖隐逸者流而狷介之士也。

见王文简《池北偶谈》及吴谷人《祭酒诗集》。按:《明外史。俞孜传》:“孙文,余姚人,幼时父为族人时行棰死,长欲报之而力不敌,乃伪与和好,时行坦然不复疑。一日,值时行于田间,即以田器击杀之,坐戍。未几,遇赦获释。”

此又一孙文,嘉靖间人也。见《图书集成。氏族典》。

又《图书集成》引《陕西通志》:“黄种,隆德人,永乐中贡士,除户科给事中,资性鲠介不苟合,久居清要。及归,行李萧然。”按:今日所称黄种,明朝人心目中,断无此等词意,当是读作种植之种耳。

晚季春明巨公往往有戏癖。光绪庚寅、辛卯间,户部有小吏曰魏耀庭,能演剧去花旦。似闻其人年近不惑,及掠削登场,演《鸿鸾禧》等剧,则嫣然十四五<门为>娃也,惜齿微涅不瓠犀耳。南皮张相国文达极赏之。相国书画至不易求,有人见其赠魏耀庭精Ψ,一面蝇头小楷,一面青绿山水,并工致绝伦。

光绪初年,朝邑相国阎文介,南皮相国张文达同入军机。阎字丹初,年六十八,张字子青,年七十二。时尚书乌拉布,孙毓汶查办江皖赣豫事件未归,乌字少云,孙字莱山,有人集杜诗为联云:“丹青不知老将至,云山况是客中过。”

绝浑成工巧。

冬月所鬻之牡丹、碧桃等,宋周公谨《癸辛杂识》谓之马塍塘花,今都门名曰唐花。“唐”即“塘”之本字,可通也。

癸丑、甲寅间,余客沪上,始识长沙叶奂彬。素心晨夕,一见如故,穷不见疑,狂不为牾,是在气类,弗可强为谋也。奂彬有书癖,书在长沙,其收藏如何美富,余未得见也。所著《藏书十约》,无一语不当行。又《书林清话》尤澹博精审,稿将及寸,余曾暇观。当时尚未卒业,刻未审锲行否矣。阅近人某笔记,载有《奂彬买书行》一首,书痴面目,刻书妙肖。余喜诵之,移录如左:买书如买妾,美色自怡悦。妾衰爱渐弛,书旧香更烈。

二者相颉颃,妄念颇相接。有时妾专房,不如书满箧。

买收如买田,连床抵陌阡。田荒防恶岁,书足多丰年。

二者较得失,都在子孙贤。它日田立券,不如书易钱。

吾年已半百,终日为书役。大而经史子,小者名家集。

二十万卷奇,宋元相参积。明刻又次之,嗜古久成癖。

道藏及佛经,儒者偶乞灵。藏本多古字,佛说如座铭。

百川汇巨,不择渭与泾。来海舶通,日本吾元功。

时有唐卷子,模刻称良工。新法颇黎版,貌似神亦同。

俾我肆饕餮,四库超乾隆。又有敦煌室,千年藏秘密。

忽然山洞崩,光焰烛天日。鲁殿丝竹遗,汲冢科斗迹。

疆吏诚聩聋,坐令怀宝失。西儒力搜求,传钞返赵壁。

此事颇稀闻,朝士言纷纭。轩使者出,残篇稍得分。

我友王柯辈,持赠殊殷勤。列架充远物,岂是坊帕群。

譬如豪家子,恋色拌一死。粉黛充后庭,复重西方美。

更嬖东都姬,爱听橐橐履。书中如玉人,真真呼欲起。

又如多田翁,槁卧乡井中。一朝发奇想,乘槎海西东。

胡麻获仙种,玉树来青葱。不问谁耕种,仓廪如墉崇。

买书胜买妾,书淫过渔色。朝夕与之俱,不闻室人谪。

买书胜买田,寝馈在一毡。祈谷长恩神,报赛脉望仙。

吾求仙与神,日日居比邻。有枣必先祀,有酒长先陈。

导我琅环梦,如此终其身。一朝随羽化,洞犬为转轮。

世乱人道灭,处富不如贫。买书亦何乐,聊以酬痴人。

猜你喜欢
  卷二百十九·列传第一百七·张廷玉
  ●卷七十二·徐梦莘
  卷二·庞元英
  第二十四回 脱楚厄幸遇戚姬 知汉兴拚死陵母·蔡东藩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七十七·佚名
  卷之一百五十六·佚名
  卷之二十九·佚名
  卷之一百六十七·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三 逆臣传七·纪昀
  卷一百二·司马迁
  第二十六章 在常德(二)·冯玉祥
  沈攸之传·沈约
  卷十·孔毓圻
  韩安夫人·周诒春
  邢契莘·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梁安世·唐圭璋

      安世字次张,括苍人。绍兴六年(1136)生,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淳熙中,官广南西路转运判官。   西江月   淳熙庚子重九,梁次张拉韩廷玉、但能   之、陈颖叔同游临桂楼霞洞,赋西江月词。   南国秋光过二,宾鸿未带初

  • 雷峰塔(杭白)·徐志摩

    &ldquo;那首是白娘娘的古墓,(划船的手指着野草深处);客人,你知道西湖上的佳话,白娘娘是个多情的妖魔。&rdquo;&ldquo;她为了多情,反而受苦,爱了个没出息的许仙,她的情夫;他听信了一个和尚,一时的糊涂,拿一个钵盂,把他妻子的原形罩

  • 卷207 ·佚名

    楼钥 廨舍小轩 衮衮群山尾,横窗更此岑。 尘埃遮物外,风物宛山阴。 作吏何妨隐,寻山不用深。 居然一丘壑,便足快登临。 楼钥 昕老自号鉴堂来住芦山山中先有鉴堂 鉴堂来住鉴堂中,两鉴相磨只一同。

  • 卷一百四十二·志第九十五·乐十七·脱脱

        ◎乐十七   ○诗乐 琴律 燕乐 教坊 云韶部 钧容直 四夷乐   诗乐 虞庭言乐,以诗为本。孔门礼乐之教,自兴于《诗》始。《记》曰:"十有三年学乐、诵诗。"咏歌以养其性情,舞蹈以养其血脉,此古之成材所以为

  • ●卷一百三十二·徐梦莘

      炎兴下帙三十二。   起建炎三年八月十四日庚寅,尽十月二十三日戊戌。   李成遣人诣行在受招安未回复反。   李成在泗州声言愿归朝廷因会刦杜充老小於汴河杀二万馀人皆尽不敢赴行在朝廷闻之遣人斋文字往招安

  • 卷之一千一百七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三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外交部·费行简

    外交部内分一厅、三司,外则各省交涉公署,及驻外公使领事官等。迩以国势危弱,不特外侮仰赖友邦之扶持,即内讧亦欲蕲与国排难解纷。外力日益膨涨。任总长者,必与元首总揆,同心合德,始克有济。故外部尊贵丰腴,亦不居财交之下,特专

  • 世祖本纪·姚思廉

    世祖文皇帝名..,字子华,始兴昭烈王长子。世祖年少时沉着敏锐气度不凡,容貌仪表俊美潇洒,留心典籍,举止高雅,行为必遵礼法。高祖十分钟爱他,常称道“此儿为吾宗之英秀”。梁太清初年,世祖梦见两日相斗,一大一小,大日光灭坠地,颜色

  • 月里麻思传·宋濂

    月里麻思,姓乃马氏。太宗九年(1237),与忽都那颜同为断事官。十年,又与阿术鲁拔都儿同为达鲁花赤,曾率军攻克南宿州。太宗十三年,月里麻思奉诏至宋国议和,随行者有七十余人,月里麻思对他们说“:我与你们奉朝廷之命南下,楚人多诈

  • 第七章 22·辜鸿铭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 其如予何?”辜讲有一次孔子遭到敌人(桓魋)对他人身的极大威胁,有人听到孔子说:“既然老天赐予我道德和智慧的力量于一身,那人对我又能怎么样呢?”

  • 蟋蟀·佚名

    ——选择活法【原文】蟋蟀在堂①,岁聿在莫(2)。今我不乐,日月其除③。无已大康(4),职思其居⑤。好乐无荒(6),良士瞿瞿(7)。蟋蟀在堂,岁聿其逝。今我不乐,日月其迈(8)。无已大康,职思其外(9)。好乐无荒,良士蹶

  • 改进藏族经济政治教育之路线·太虚

    ──三十年作──自国民政府奠都南京以后,对于边疆民族之精诚团结,融化为大中华民族而建成新中华民国,固尝深深注意,步步用心;抗战后以政府西迁,于位置极西而弥布西北西南之藏族,接触益密,尤其引起中央主管机关以至地方行政官

  • 佛说法王经·佚名

    于其光□□□□□□□□□菩萨□□□□□□□□即从坐起。绕佛三匝却住一面。五体投地悲泣流涕而白佛言。天中尊如来欲入涅槃。时欲将至。若灭度后千五百岁。五浊众生多作恶业专行十恶。如此众生福德力薄。于佛所说十

  • 荆州天王水鉴海和尚语录序·水鉴慧海

    荆州天王水鉴海和尚语录序贞元元和间人间佛理悉显宗风唯楚灯钵犹盛微直挺生其际钟湘泽之灵者也一时荆湖鼎朗之间晃晃灯明如天王天皇龙潭药德夹山诸方狞龙香象授衣付钵于其际者遂如日如月如星灿五叶儿孙几半天下矣嗣

  • 出租·高尔斯华绥

    一九二○年五月十二号的下午,索米斯从自己住的武士桥旅馆里出来,打算上考克街附近一家画店看一批画展,顺便看看未来派的“未来”。他没有坐车。自从大战以来,只要有办法可想,他从来不坐马车。在他眼睛里,那些马车夫都是一群

  • 高上玉皇本行经髓·佚名

    卷末附《传经源流》,述安成玉源仙派上清三洞五雷经箓清微明元使刘处源于元至正四年(1344年)从仙人受此经,获祐护。该经为《高上玉皇本行集经》缩本,盖出自处源之手。

  • 护诸童子陀罗尼经·佚名

    佛说护诸童子陀罗尼经,一卷,元魏菩提留支译。大梵天王说鬼神之名及咒,而护童子。佛亦为说一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