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国朝宫史卷二十一

官制二

额数职掌

敬事房

总管三员

内宫殿监督领侍一员宫殿监正侍二员俱四品每月银八两米八斛公费银一两三钱

副总管六员

俱六品宫殿监每月银五两米五斛公费银一两一钱

委署总管

无定额以七品执守侍委署仍食本职银米公费

首领二名

俱七品执守侍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一两

笔帖式四名

俱八品侍监每月银三两米三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二十六名

内三名每月银三两米三斛五名每月银二两五钱米二斛半十八名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俱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遵奉

上谕办理宫内一切事务及应行礼仪承行内务府各衙门文移收取外库钱粮甄别调补宫内太监查视各门啓闭廵察火烛关防等事首领笔帖式以下专司掌案办事承行内务府来文廵防火烛坐更等事

乾清宫

首领四名

内七品执守侍二名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一两八品侍监二名每月银米同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二十四名

内三名每月银三两米三斛五名每月银二两五钱米二斛半十六名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俱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尊藏

列祖实録

圣训江山社稷金殿香烛收贮赏用器物本处陈设洒

扫及

御前坐更等事

乾清门

首领二名

俱八品侍监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十二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陈设

御门聼政

宝座黼扆晨昏啓闭稽察大小臣工出入呈报值宿

侍卫名单及洒扫坐更等事

昭仁殿兼 龙光门

首领二名

俱八品侍监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十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陈设洒扫坐更等事

弘德殿兼 凤彩门

首领二名

俱八品侍监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十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陈设洒扫坐更等事

端凝殿兼自鸣钟

首领一名

七品执守侍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一两

太监十名

内三名每月银三两米三斛五名每月银二两五钱米二斛半二名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俱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近

御随侍

赏用银两验自鸣钟时刻及陈设洒扫

御前坐更等事

懋勤殿兼本房

首领二名

俱七品执守侍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一两

太监十名

内三名每月银三两米三斛五名每月银二两五钱米二斛半二名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俱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伺候

宸翰及收掌文房书籍笔墨物件登载

内起居注

御前坐更等事

四执事

首领一名

七品执守侍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一两

太监三十五名

内十五名每月银三两米三斛十五名每月银二两五钱米二斛半五名每月银二两米二斛公费银俱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伺候

御用冠袍带履随侍执伞执炉承应

上用甲胄收贮备赏衣服

御前坐更等事

四执事库

首领一名

七品执守侍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一两

太监十八名

内五名每月银三两米三斛五名每月银二两五钱米二斛半八名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俱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收掌

上用冠袍带履铺陈

寝宫帏幔坐更等事

奏事处

不设首领属四执事首领管辖

太监十八名

内奏事太监四名每月银四两米四斛随侍太监二名记档太监四名每月银三两米三斛使令太监八名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以上公费银俱六钱六分六厘其有

恩赐官职者各按品级给银米公费

专司传宣

谕旨引带

召对人员承接题奏事件随侍

御前坐更等事

日精门

首领二名

俱八品侍监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八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啓闭关防洒扫坐更等事

月华门

首领二名

俱八品侍监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八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啓闭关防洒扫坐更等事

南书房

不设首领属月华门首领管辖

太监四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应候内廷翰林出入坐更等事

上书房

不设首领属 日精门首领管辖

太监四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供献

先师孔子香烛陈设洒扫坐更等事

尚乘轿

首领二名

俱八品侍监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三十二名

内十名每月银三两米三斛十名每月银二两五钱米二斛半十二名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俱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承应请轿随侍

御前坐更等事

御药房

首领二名

俱八品侍监每月银三两米三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二十名

内三名每月银三两米三斛五名每月银二两五钱米二斛半十二名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俱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带领御医各官请脉煎制药饵坐更等事

交泰殿

首领二名

俱八品侍监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六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尊藏

御宝收贮勲臣黄册验自鸣钟时刻陈设洒扫坐更

等事

坤宁宫兼 坤宁门

首领二名

俱八品侍监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十二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供奉

神前香烛陈设洒扫关防坐更等事

东暖殿兼 永祥门

首领一名

七品执守侍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一两

副首领一名

八品侍监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十四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陈设洒扫坐更等事

西暖殿兼 增瑞门

首领一名

七品执守侍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一两

副首领一名

八品侍监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十四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陈设洒扫坐更等事

景和门

隆福门

基化门

端则门

以上四门首领各二名

俱八品侍监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各八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本处啓闭关防洒扫坐更等事

内左门

首领二名

俱八品侍监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十二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啓闭关防洒扫坐更等事

内右门

首领二名

俱八品侍监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十二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啓闭关防稽查茶膳房人等出入衆太监等出入每晚起更时候宫内等处报无事毕具单呈送敬事房并洒扫坐更等事

景仁宫

永寿宫

承乾宫

翊坤宫

锺粹宫

储秀宫

延禧宫

啓祥宫

永和宫

长春宫

景阳宫

咸福宫

以上十二宫首领各二名

俱八品侍监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十二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本宫陈设洒扫承应传取坐更等事

近光左门

不设首领属 景仁宫首领管辖

太监五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啓闭关防洒扫坐更等事

近光右门

不设首领属永寿宫首领管辖

太监五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啓闭关防洒扫坐更等事

养心殿

重华宫

建福宫

以上三处首领共四名

内七品执守侍二名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一两八品侍监二名每月银米同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四十五名

内十名每月银三两米三斛十名每月银二两五钱米二斛半二十五名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俱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陈设器具及收贮赏用物件洒扫坐更等事

养心殿内兼 吉祥门

总管一员

五品宫殿监副侍每月银六两米六斛公费银一两二钱

首领五名

内七品执守侍二名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一两八品侍监三名每月银米同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五十名

内十名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十名每月银三两米三斛十名每月银二两五钱米二斛半二十名每月银二两米二斛公费银俱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近

御随侍收掌内库钱粮及古玩书画陈设洒扫御前坐更等事

御书房

首领一名

八品侍监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十二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收贮书籍古今字画洒扫坐更等事

古董房

首领一名

八品侍监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十二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收贮古玩器皿坐更等事

御茶房

首领七名

内七品执守侍三名每月银五两米五斛公费银一两八品侍监四名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四十五名

内十名每月银三两米三斛二十名每月银二两五钱米二斛半十五名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俱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

上用茗饮果品及各处供献节令宴席随侍坐更等

御膳房

总管三员

俱七品执守侍每月银五两米五斛公费银一两

首领十名

俱八品侍监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一百名

内二十名每月银三两米三斛二十名每月银二两五钱米二斛半六十名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俱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

上用膳馐各宫馔品各处供献节令宴席随侍坐更

等事

鸟枪处

首领一名

七品执守侍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一两

太监四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随侍

上用鸟枪

御前坐更等事

弓箭处

不设首领属鸟枪处首领管辖

太监四名

每月银二两米二斛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随侍

上用弓箭

御前坐更等事

按摩处

不设首领属鸟枪处首领管辖

太监六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随侍请

御前坐更等事

南果房

首领一名

八品侍监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八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收贮乾鲜果品坐更等事

鹰房

首领二名

俱八品侍监每月银三两米三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八名

每月银二两米二斛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畜养鹰鹞随侍等事

狗房

首领二名

俱八品侍监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十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畜养猎大随侍承应

御前坐更等事

养牲处

首领一名

八品侍监每月银三两米三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三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畜养禽兽坐更等事

鸽子房

不设首领属 苍震门首领管辖

太监三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畜鸽坐更等事

苍震门

首领二名

俱八品侍监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八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启闭关防祭神房人等出入洒扫坐更等事

遵义门

首领二名

俱八品侍监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太监八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启闭关防洒扫坐更等事

斋宫

首领一名

八品侍监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八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陈设洒扫坐更等事

御花园

首领二名

俱八品侍监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副首领二名

俱八品侍监每月银三两米三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二十四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园内

斗坛四神祠香烛培浇花树饲养仙鹤池鱼洒扫

坐更等事

天穹殿

首领二名

俱八品侍监每月银三两米三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八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香烛洒扫坐更等事

祭神房

首领二名

俱八品侍监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副首领一名

无品级每月银二两米二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二十六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祭

神省牲坐更等事

中正殿

首领一名

无品级每月银三两米三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八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香烛洒扫等事

英华殿

首领一名

无品级每月银三两米三斛

太监四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

专司香烛洒扫等事

钦安殿兼城隍庙

首领三名

俱八品侍监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十二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俱充道士专司诵经懴焚修香火等事

夀皇殿

首领一名

八品侍监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四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供奉

御容前香烛洒扫坐更等事

兆祥所兼遇喜处

首领一名

无品级每月银三两米三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十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洒扫等事

打扫处

首领一名

八品侍监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七十五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各处洒扫运水添缸一应杂差坐更等事

熟火处

首领二名

俱八品侍监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二十五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各处安设熟火一应杂差坐更等事

柴炭处

首领二名

俱八品侍监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二十五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各处运送木柴煤炭一应杂差坐更等事

烧炕处

首领二名

俱八品侍监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二十五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宫内烧炕一应杂差坐更等事

造办处

首领二

俱八品侍监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二十五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带领造办处外匠造办一切物件

北小花园

首领一名

无品级每月银二两五钱米二斛半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六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培灌花树洒扫等事

读清字书房

不设首领属敬事房首领管辖

太监六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习学清文

读汉字书房

不设首领属瀛台首领管辖

太监十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习学汉文

皇太后宫

副总管二员

俱六品执守侍每月银五两米五斛公费银一两一钱

首领五名

俱八品侍监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四十六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茶房首领一名膳房首领一名药房首领一名

俱八品侍监茶膳房首领每月银四两米四斛药房首领每月银三两米三斛公费银俱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三十六名

内茶房十名膳房二十名药房六名每月俱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太妃位下

首领二名

俱八品侍监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十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太嫔位下

首领一名

八品侍监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八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膳房首领三名【总司承应  太妃  太嫔等位】

内七品执守侍一名每月银五两米五斛公费银一两八品侍监二名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三十二名

内膳房二十四名药房八名不设首领属御药房首领管辖每月俱银二两米一

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慈寜宫

首领十名

无品级内充僧者二名每月俱银三两米三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充喇嘛者二名每月银米同无公费

太监五十二名

内充僧者六名每月俱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充喇嘛者二十名每月银米同无公费

夀安宫

副首领二名

无品级每月银三两米三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六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宁夀宫

首领四名

无品级每月银三两米三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十六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皇子每位下

首领一名

八品侍监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二十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公主每位下

首领一名

无品级每月银三两米三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四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景山

总管一员

七品执守侍每月银五两米五斛公费银一两

首领二名

俱八品侍监每月银三两米三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委署首领

无品级无定额每月银三两米三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

无定额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其

恩加月银者亦无定额其

恩赐品级者即按品级给银米公费

南府

总管一员

七品执守侍每月银五两米五斛公费银一两

首领四名

俱八品侍监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委署首领

无品级无定额每月银三两米三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

无定额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其

恩加月银者亦无定额其

恩赐品级者即按品级给银米公费

瀛台

首领一名

八品侍监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副首领一名

无品级每月银三两米三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二十二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永安寺

首领一名

八品侍监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副首领一名

无品级每月银三两米三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十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春雨林塘

首领一名

八品侍监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副首领一名

无品级每月银三两米三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八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阐福寺

不设首领属永安寺首领管辖

太监二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雍和宫

首领一名

七品执守侍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一两

副首领一名

八品侍监每月银三两米三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六名

每月银二两米二斛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陈设洒扫等事

圆明园兼 长春园 静寄山庄

总管三员

内六品宫殿监一员七品执守侍二员每月俱银五两米五斛公费银一两

首领十名

俱七品执守侍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一两

副首领十八名

俱八品侍监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委署首领四十二名

无品级每月银三两米三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四百六名

内各处当差太监三百三十六名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技勇太监七十名每月银三两米四斛公费银俱六钱六分六厘

清漪园

静明园

静宜园

总管二员

俱七品执守侍每月银五两米五斛公费银一两

清漪园

首领三名

俱八品侍监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一两

副首领五名

无品级每月银三两米三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一百四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静明园

首领一名

八品侍监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副首领二名

无品级每月银三两米三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五十四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静宜园

首领一名

八品侍监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副首领二名

无品级每月银三两米三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四十四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畅春园

总管二员

俱七品执守侍每月银五两米五斛公费银一两

首领十名

无品级每月银三两米三斛

副首领五名

无品级每月银二两五钱米二斛半

太监四十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

汤山

首领一名

无品级每月银三两米三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四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避暑山庄

总管一员

七品执守侍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一两

首领二名

无品级每月银三两米三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二十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内务府所属

掌仪司

首领五名

俱八品侍监每月银三两米三斛

副首领八名

无品级每月银二两五钱米二斛半

太监一百名

每月银二两每年米十六斛

恩赏每月公费银四十分每分银六钱六分六厘

司乐太监六十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

恩赏每月公费银四十分每分银六钱六分六厘

圆清太监六名

每月银二两每年米十六斛

筋斗太监十四名

每月银二两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銮仪卫

副首领四名

无品级每月银二两五钱米二斛半

太监三十名

每月银二两每年米十六斛

营造司

首领二名

俱八品侍监每月银三两米三斛

副首领三名

无品级每月银二两五钱米二斛半

太监四十名

每月银二两每年米十六斛

恩赏每月公费银十五分每分银六钱六分六厘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

首领四名

无品级每月银三两米三斛

太监十名

每月银二两每年米十六斛

文华殿

太监二名

每月银二两每年米十六斛

武英殿

太监二名

每月银二两每年米十六斛

奉先殿

首领二名

无品级每月银三两米三斛

副首领五名

无品级每月银二两五钱米二斛半

太监二十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

景山

首领二名

无品级每月银三两米三斛

太监八名

每月银二两每年米十六斛

尚衣监

太监二名

每月银二两每年米十六斛

武备院

太监二名

每月银二两每年米十六斛

酒醋房

首领一名

无品级每月银三两米三斛

太监三名

每月银二两每年米十六斛

奉宸苑

首领二名

无品级每月银三两米三斛

太监十名

每月银二两每年米十六斛

礼部所属

万善殿

首领四名

无品级正副各二俱充僧每月银三两米二斛

太监十五名

俱充僧每月银二两米二斛

番经厰

首领二名

无品级充喇嘛每月银二两五钱米一斛半

太监十名

俱充喇嘛每月银一两五钱米一斛半

汉经厰

首领二名

无品级俱充僧每月银二两五钱米一斛半

太监六名

俱充僧每月银二两五钱米一斛半

道经厰

首领二名

无品级俱充道士每月银一两五钱米一斛半

太监十名

俱充道士每月银一两五钱米一斛半

工部所属

门神库

首领一名

无品级每月银一两五钱米三斗

太监八名

每月银一两米三斗

帘子库

首领一名

无品级每月银一两五钱米三斗

太监八名

每月银一两米三斗

太常寺所属

太庙

首领一名

无品级每月银三两米三斛

太监二十名

每月银二两每年米十六斛

社稷坛

首领一名

无品级每月银三两米三斛

太监四名

每月银二两每年米十六斛

传心殿

首领一名

无品级每月银三两米三斛

太监四名

每月银二两米十六斛

陵寝内务府所属【凡首领太监等缺出由内务府奏明知会宫殿监拟名奏派其银米等俱

於陵俸内支给】

陵寝

首领二名

无品级每月银四两米四斛

太监十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

妃园寝

不设首领属本

陵首领管辖

太监六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

国朝宫史卷二十一

猜你喜欢
  卷三十 端拱二年(己丑,989)·李焘
  ●卷二百十五·徐梦莘
  第十六回 纳降诛叛西徼扬威 逐枭擒雏南京献俘·蔡东藩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四·佚名
  卷之六十九·佚名
  卷之一千四百七十六·佚名
  卷之一千七十七·佚名
  卷之六百八十九·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五 列传二十五·纪昀
  通志卷一百七上·郑樵
  九五五 户部为再行酌定续办四库全书事致稽查房移会(附黏单)·佚名
  续集卷四·宋名臣言行录
   六、从人文主义回到基督信仰·林语堂
  附 《卞昆冈》序·陆小曼
  十五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万树

    <集部,词曲类,词谱词韵之属,词律  钦定四库全书词律卷五宜兴万树撰贺圣朝【四十七字】       杜安世牡丹盛折春将暮羣芳羞妒几时流落在人间半开仙露 馨香艳冶吟看醉赏叹谁能留住莫辞持

  • 卷三十一·王琦

    钦定四库全书李太白集注卷三十一钱塘 王琦 撰序志碑传【十二首】草堂集序          李阳氷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蝉聨珪组世为显着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与【缪本作为】名然自穷蝉至舜五世

  • 卷四百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一元稹寄吴士矩端公五十韵【此後竝江陵士曹时作】昔在凤翔日十岁即相识未有好文章逢人赏顔色可怜何郎面【吴生小字何郎】二十才冠饰短髪予近梳罗衫紫蝉翼伯舅各骄纵仁兄未摧抑事业若杯盘

  • 卷九十 天禧元年(丁巳,1017)·李焘

      起真宗天禧元年六月盡是年十二月   六月戊辰朔,上封者言:「伏見召太常博士許式、武定基,欲以擢陞臺省。伏緣曲臺博士若踐諫垣,即拜司諫。唐之拾遺、補闕,如陳子昂、元稹、白居易皆以文學兼人【一】,賢良入等,乃充是選

  • 卷之九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一·张资平

    我的故乡是广东梅县。在前清,称为嘉应州。嘉应州是直隶州,辖有四县。但它自身也直辖有相当面积的区域。辛亥革命后,改这直辖区域为县区。故认真说来,嘉应州和梅县是不能混称的。因为现在的梅县,在地域上说,只是从前的嘉应州

  • 十国春秋卷九十五·吴任臣

    检讨呉任臣撰闽六列传韩偓 崔道融 杨沂丰韩偓字致光京兆人唐龙纪元年进士累迁谏议大夫翰林学士昭宗幸鳯翔进兵部侍郎承防昭宗反正励精政事偓处分机宻率与意合欲相之屡让不受朱全忠忌偓贬濮州司马昭宗执偓手流涕曰左

  • 李特传·房玄龄

    李特,字玄休,巴西宕渠人,他的祖先是廪君的后代子孙。从前,武落的钟离山倒塌,出现了两个石洞,其中一个红色如丹砂,另一个像漆一样黑。有从红色石洞出来的人,名叫务相,姓巴氏。有从黑石洞出来的人,共四姓:..氏,樊氏,柏氏,郑氏。五个姓

  • 总目·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总目氏族略【凡十卷】卷一【至】卷十六书略【凡三卷】卷十一【至】卷十三七音略【凡四卷】卷十四【至】卷十七天文略【凡六卷】卷十八【至】卷二十三地理略【凡八卷】卷二十四【至】卷三十一都邑

  • 梅华铨夫人·周诒春

    梅华铨夫人 母氏江。名和珍。生于香港。永久住址。上海北四川路三十二号。初毕业于檀香山麦坚尼学校。宣统三年。自费游美。入加利佛尼大学。习文科。民国二年。得学士学位。入哥仑比亚大学。民国四年。得学士学位。

  • 季氏篇第十六·钱穆

    (一)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lsquo;陈力就列,不

  • 卷第七十八·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尔时,善财童子合掌恭敬,重白弥勒菩萨摩诃萨言:“大圣!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我未知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云何修菩萨道?“大圣!一切如来授尊者记,一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一生当得无上菩提,则已

  • 成唯识论演秘卷第七(本)·智周

    沙门智周撰论。此所妄执至自性差别者。问法中自性差别可知。我二云何 答但总为我名为自性。遍常等差名为差别。即离蕴等皆悉准知。亦即因明我为自性差别等也。论。皆似所取能取现故者。问何以得知似能.所取皆名为执 

  • 法华经安乐行义·慧思

        陈南岳思大禅师说  法华经者大乘顿觉。无师自悟疾成佛道。一切世间难信法门。凡是一切新学菩萨。欲求大乘超过一切诸菩萨疾成佛道。须持戒忍辱精进勤修禅定。专心勤学法华三昧。观一切众生皆如佛想。合掌礼

  • 机器岛·凡尔纳

    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是一部科学幻想小说,同时又是一幅描写“美国生活方式”的讽刺画,全书共2卷28章。美国资本家异想天开地用钢铁造了一座长七公里宽五公里的流动岛,作为他们的休养地。这座岛的两侧装有强大的推

  • 桐谱·陈翥

    植物学著作。北宋陈翥撰。1卷。庆历间,翥与兄弟分居,以所分山地植桐、竹。披榛棘,陟峰峦,采集良种,选地而艺。至皇祐时已植桐数百株。遂据实践经验撰为此书。皇祐元年(1049)作序,三年后,全书完成。书共16,000余字,分

  • 双殉·程小青

    在我国科举制度盛行的时代,有两句形容所谓“读书人”的得意话,就是:“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凭现代眼光看,这两句话似乎已近乎陈腐而不合时宜,可是类乎这话的事实却是依旧有的。例如我的小学时老同学伍子楚结婚的那天,有

  • 曹源道生禅师语录·曹源道生

    全一卷。全称曹源和尚住饶州妙果禅寺语录。宋代僧曹源道生撰,法嗣痴绝道冲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一册。辑录妙果寺上堂语、信州(江西上饶县西北)龟峰寺上堂语及小参、赞颂十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