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平定三逆方略卷四十

卷四十
  康熙十七年八月庚午,诏撤海澄公黄芳泰等还京。大将军康亲王杰书等言:海澄公黄芳泰年少柔懦,不胜兵事。上谕:海澄公黄芳泰,功臣之嗣。既年少不能军,而仍授以兵;苟至失律,恐反为彼罪,且于地方无益。可令黄芳泰及黄芳世之子并其家属俱赴京师,务安置得所,以副朕终始保全至意。其标下官兵,督、抚等察其可用者,补入各营;罢老不堪者,量行安插得所。又谕兵部:向因靖南王耿精忠剿贼外出,遣镇平将军耿昭忠赴闽暂理旗务;今精忠还省城,昭忠可携其祖父骸骨来京。
  甲戌,敕将军觉罗舒恕仍守南雄。先是,尚之信奏:宜章地甚要,守不可不固;臣于七月二日遣都统王国栋、署总兵官宁天祚等率兵前往。请敕将军舒恕同赴宜章统辖官兵,协同防守。上谕:南雄、韶州若无虞,将军舒恕即赴宜章;否则,速以状闻。至是,舒恕奏:南维诸处为江西、广东、湖南接壤要地,不可轻离。上命舒恕仍驻南雄。
  己卯,诏授贝勒察尼为安远靖寇大将军。大将军贝勒尚善于是月四日以疾卒于军,固山贝子章泰以闻。上命多罗贝勒察尼代贝勒尚善为安远靖寇大将军,赴岳州统其军。
  甲申,诏谕亲征。上谕议政王等曰:今日之事,岳州最要,不可不速行攻取。乘此民心雠贼、群相内向之时,朕欲亲统六师,躬行伐罪。若逾此机,恐满兵不耐水土,因而挫锐;所遣诸将军破贼无期,后虽勉图,终成掣肘。国家所赖,在于佥谋;此外如有早戡逆乱、救民水火之策,并宜预筹。尔等其详议之。于是议政王等上言:吴逆首启乱阶,诸方震扰;皇上特抒神略,命将出师,分路进征,剿抚并用。陕西、福建、江西、浙江、广东诸省,以次削平;仅三桂困守一隅,旦夕可灭。缘臣等才智疏浅,不能仰副宸谟,议多谬误;在外诸将亦不能仰体圣意,迅扫妖氛,逆首逋诛,致烦睿虑。伏读诏谕,深中机宜;臣等敢不遵奉。但皇上一身关天下之重,今宸驭所至,虽贼不足平;然京师要地,万一车驾远行,奸宄因而窃发,此亦事之未可料者。臣等以为皇上不必躬临戎阵,但宜居中指麾内外臣僚,相机调度。请敕大将军贝勒察尼:或见困岳州水陆兵之外,更增立营于九贵山,则岳州可下。或虽增立营垒,战舰不可久泊湖中,岳州似难克;则宜掣调水军如前固守,而以余兵益安亲王岳乐军进定湖南,或益顺承郡王勒尔锦军进定常德、澧州。令王贝勒等详议敷陈,再为筹度。上从之。
  臣谨按:是时闽、粤、江、浙、陕右皆已底定,民心雠贼,亟望王师。湖南诸将正宜及时征讨,荡定滇、黔,而彼此观望、按兵不进;虽奉诏旨屡趣,授以方略,犹迁延如故。皇上虑进剿更复稽缓,陷贼人民因之觖望,他方奸宄或将窃发;爰下亲征之诏,无非欲迅扫贼氛,出斯民于汤火也。以议政王等恳切谏阻,故暂留未发;敕令行间诸将,详议进剿事宜。于是诸将始皆震竦惶媿,请戮力办贼。皇上乃停六飞之驾,复授策于察尼等添营要害,断贼饷道;及湖水消涸,又令多益官兵,围守严密。未几,岳州果下,而诸路逆贼遂次第削平。是皇上虽未亲行,而布昭圣武、振作军威,所以能使阃臣感奋,克奏肤功也。
  丙戌,尚之信请罢遣都统王国栋赴宜、郴;上不许。之信奏:自漳州、海澄告变,惠、潮震惊;又郁林失守,梧州可虑,高、雷、廉三府逆贼肆行。兼之海贼杨二侵扰沿海之地,官兵不足分遣。请令都统王国栋勿赴宜、郴。上谕:今逆贼犯永兴,肆行猖獗;宜章、郴州地属重要,都统王国栋仍速率兵往援,已命将军莽依图等暂止勿进广西。潮州有警,尚之信随宜策应。
  命设福建水师提督。提督杨捷奏:福建水陆进兵,势不能兼顾。上谕:提督杨捷可专辖陆路兵,水师提督别行补授。当此海寇鸱张之会,统辖水师非才略优长、谙练军事之人不可;总督姚启圣、提督杨捷、巡抚吴兴祚其遴选保奏。
  调山东、河南、江南绿旗兵赴福建。提督杨捷奏:臣向在山东,深悉山东、河南兵熟习交枪、鸟枪者甚多,乞各发千人;江南兵有熟习弓箭、火炮者,亦发千人赴闽。上谕:福建土著兵丁未谙行阵,虽经召募,无裨实用;若得久习营伍之士,随到即可成功。总河靳辅、山东巡抚赵祥星其各发标下兵善交枪、鸟枪者千人,河南巡抚董国兴发河南兵善鸟枪者亦千人,前赴福建。所遣兵缺,速行募补。
  辛卯,命大将军康亲王杰书调兵援泉州。总督姚启圣奏:臣前启大将军康亲王调提督石调声等兵并省城满兵同援泉州,臣愿亲统绿旗协力进剿。而漳州绿旗兵止一万,攻守不足;请发江西赣州总兵官哲勒肯、广东潮州总兵官马三奇、惠州提督侯袭爵各标官兵共五千名来援。上谕:泉州地要,大将军康亲王俟署副都统岳尔多兵至日,酌发满、汉官兵往援。顷者已调驻守潮州靖南王耿精忠、侍郎达都等率兵救泉州,提督侯袭爵往潮州;而江西绿旗兵屡经调赴湖南,哲勒肯等标兵不便更遣,可速檄耿精忠等统率官兵驰赴漳州会同将军拉哈达、赖塔、总督姚启圣两路夹击,务解泉州之围。
  大将军康亲王杰书条奏事宜;上不允。杰书奏:请简旗下老成历练总兵官调补潮镇,以代马三奇;其潮州镇标见在委署各伪员,宜速改调。至将军刘进忠标员,宜分布各标或发广西将军军前效力。又如续顺公沈瑞降贼,受其侯爵、结为姻娅,恐其勾连起衅;宜黜其分爵,所属旗兵分隶督、抚、提、镇各标,家口宜徙山西诸省。上谕:康亲王曾言马三奇材力精强,行间茂着劳绩,因擢潮州总兵官;且潮州将士已发援泉州,今无故妄有猜疑,辄行改调,使效力者且至心寒。续顺公沈瑞及标下官兵素怀忠义,缘众寡不敌,为贼所胁。向者副都统张梦吉等言伊等身在行间,请发家口入京;朕以道路辽远,不必迁徙来京,令暂驻潮州,已有成命。所奏请黜沈瑞公爵,分其标兵、徙其家口,俱不准行。
  癸巳,敕尚之信等保高州。总督金光祖奏:祖逆败窜广西、收集余党,势必纠合大队肆行侵扰。况贼既陷郁林,必乘势犯高州;所关甚巨,亟宜预筹。上谕:顷命将军莽依图等整顿军械暂驻,以俟机会。今既不急进广西,如贼犯高州,平南亲王尚之信、将军莽依图、额楚、傅宏烈、总督金光祖等或增遣满、汉官兵赴高州协力剿贼,或遣兵攻北流、郁林以分贼势,俾不得侵高州。其公同酌议,务令高州诸处勿有疏虞。
  甲午,命将军穆占帅师赴永兴、将军华善帅师赴郴州、副都统夸岱率兵赴茶陵。先是,调华善自安仁赴永兴,与护军统领拉赛等协力固守、剿御逆贼。既而华善奏:臣欲移会永兴护军统领拉赛等,因道阻难通;复自郴州大路发檄,迄今尚未得报。且兵力单弱,不能前进,致行期稽滞。上谕:授华善为将军,调赴永兴为日已久,即宜率兵驰赴;乃借口兵单道阻,逗留不前,殊属不合!应即治罪。但见在行间,暂缓处分;俟事平旋师,再行察议。永兴关系重要,华善务设策相闻、约期夹击,速退逆贼;如未便夹攻,华善可求他道前往永兴,合力而举。寻穆占奏:臣启大将军简亲王,速遣将军华善星夜驰赴郴州,俟其到日,委以地方;臣遵谕率随征游击马升标兵火炮,前赴永兴讨贼。其总兵官赵应奎标兵,请速发至臣军。上谕:前以永兴地要,曾敕穆占亲往;今既称亲率兵丁前赴永兴,宜如所请,移文将军华善不必前往永兴,率兵驰赴郴州。并移文大将军简亲王遣总兵官赵应奎携其标兵火炮,速赴穆占军;令按察使马斯良催征郴州诸处粮饷运至永兴,毋误军需。简亲王喇布复奏:若总兵官赵应奎兵从将军穆占调往,则茶陵、攸县、安仁诸处兵力单弱;请增遣兵防御。上谕:永兴警急,赵应奎兵可速行发往。俟陕西调至副都统夸代所统每佐领兵二人抵彬州日,大将军贝勒察尼等,视马罢者易以岳州兵丁健马,速遣至简亲王军,听其随宜调遣。已而喇布遵谕图绘永兴城池、我兵营垒及逆贼盘踞形势,进呈御览。议政王等因奏:省阅来图,永兴殊为困迫;宜再趣穆占、华善等各率兵星赴所指处所。上谕:前屡敕华善速赴永兴,竟不如期而往,殊玷将军之职!今若更有延滞,不即至郴;兵部题参,从重治罪。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九 寇隽 韩褒 赵肃 张轨 李彦 郭彦 裴文举 高宾·令狐德棻
  列传第八·刘昫
  卷三百四·列传第一百九十二·宦官一·张廷玉
  卷四十八·朱熹
  卷之三十四·佚名
  卷之八百三十六·佚名
  卷之九十三·佚名
  卷之四十七·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六十七·阿桂
  平定金川方略卷三十二·来保
  六朝通鉴博议卷八·李焘
  卷六中·佚名
  管晏列传第二·司马迁
  厍士文传·李百药
  元弼、元晖业传·李延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小河·周作人

    一条小河,稳稳的向前流动。经过的地方,两面全是乌黑的土,这不像我朋友平时的声音,被轻风搀着走上沙滩来时,经过的两面地方,都变成一片锦绣。田边的桑树,也摇头说,——生满了红的花,碧绿的叶,黄的果实。现在变了青黑,水要保他的生

  • 二集卷七十三·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七十三古今体一百三十二首【丁丑八】南廵回銮驻跸圆明园之作麦登秋穰黍全耕喜气迎銮达帝京又此南廵成北返恰看夜雨值朝晴【是夜微雨】康功灾壤怜羣赤勤政明廷

  • 卷五十九·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五十九段成巳下【以下从二妙集补入】寿梦庵张信夫一杯瓮头春持寿丹山客洗盏至客前共坐林下石酒酣语益真道合意自适东风吹醉眼高兴寄空碧人生天地间迅若驹过隙胡为就羁缚惴惴从物役

  • 卷三百九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九十二李贺追和何谢铜雀妓佳人一壶酒秋容满千里石马卧新烟忧来何所似歌声且潜弄陵树风自起长裾压高台泪眼看花机【同几】送秦光禄北征北虏胶堪折秋沙乱晓鼙髯胡频犯塞骄气似横霓灞水楼船

  • 隐帝纪上·薛居正

    隐皇帝,讳承祐,高祖第二子也。母曰李太后,以唐长兴二年,岁在辛卯,三月七日,生帝于邺都之旧第。高祖镇太原,署节院使,累官至检校尚书右仆射。国初,授左卫大将军、检校司空,迁大内都点检、检校太保。乾祐元年正月二十七日,高祖崩,秘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七十二·佚名

    嘉靖三十八年五月壬申朔汝安王及嫡妃李氏次妃晋氏归葬西山赐祭如寿定王例仍给继妃李氏禄米一千石庄田八百二十顷有奇○升吏部文选司郎中张守直为太仆寺少卿○先是舟山倭遁至旧浯屿结剧贼洪泽珍等栖泊海山水陆分扰巡抚

  • 卷之五十八·佚名

      顺治八年。辛卯。秋七月。丙子朔。享太庙遣贝子巩阿岱行礼。  ○谕刑部等衙门朕今八年二月初十日上昭圣慈寿皇太后尊号。恩诏颁发。自二月十一日昧爽以前凡罪在应赦者。内外各衙门自应遵诏奉行。数月以来。问

  • 第一二○申光绪七年十一月八日一一三一○-二·佚名

    新竹知县徐,申覆岑巡抚:县署自行买给灯油,并无取之于差役,差役亦无需索之弊同知衔、台北府新竹县知县,为申覆事。本年十一月初五日,蒙宪台札开:「照得本部院访闻:台湾各县衙门(云云照文叙至)毋违,特札」等因

  • 第四十三卷清雍正·缪荃孙

    世宗雍正元年春正月壬辰,陈鹏年以病剧,奏以齐苏勒署河道总督。乙未,谕户部:“原任两江总督常鼐劾奏两淮巡盐御史张应诏科派加斤银两,经工部尚书李先复等审明复奏。尔部驳诘,以为加斤银两去年众商既已供为张应诏所派,今常鼐身

  • 三○○ 谕内阁《明纪辑略》不必禁毁并着撮叙唐桂二王及死事诸臣本末事迹刊附《通鉴辑览》之末·佚名

    三○○ 谕内阁《明纪辑略》不必禁毁并着撮叙唐桂二王及死事诸臣本末事迹刊附《通鉴辑览》之末乾隆四十年闰十月二十五日乾隆四十年闰十月二十五日,内阁奉上谕:前据各省查送应毁书籍内,有朱璘《明纪辑略》一种,详加披阅,其

  • 一九二 闽浙总督钟音等奏不解遗书查无关碍字迹暨再派妥员查办折·佚名

    一九二 闽浙总督钟音等奏不解遗书查无关碍字迹暨再派妥员查办折乾隆三十九年九月二十二日闽浙总督臣钟音、福建巡抚臣余文仪谨奏,为钦奉上谕事。乾隆三十九年九月初十日准浙江抚臣三宝札开,承准大学士于<敏中>字寄,乾隆

  • 惊枝未稳·胡兰成

    惊枝未稳欧陽修诗:&ldquo;黄鸟飞来立,动摇花间雨。&rdquo;就像是说的我在温 州。我在温 州,总是处处小心,因为懮患是这样的真。但是我亦随缘喜乐。旧历年关,温 州街上一般是鱼鲜摊南货店绸布庄热闹,那些鱼鲜南货与布料还在

  • 二十七年·佚名

    (壬辰)二十七年大明嘉靖十一年春正月1月1日○庚戌朔,對馬島主宗盛長遣皮古灑文來。1月4日○癸丑,御朝講。○憲府啓曰:「常時罷職之人,若不緊關於仕,則爲學官,而仕於成均館,例也。其有關係物論之人,則須自上有成命,然後可以擬望,自

  • 泰录第十一·鹖冠子

    入论泰鸿之内,出观神明之外,定制泰一之衷,以为物稽,天有九鸿,地有九州,泰一之道,九皇之傅,请成于泰始之末,见不详事于名理之外。范无形,尝无味,以要名理之所会。范者味之正也,味者气之父母也,精微者天地之始也。不见形脔,而天下归美

  • 卷六·朱熹

    <经部,四书类,四书或问钦定四库全书四书或问卷六宋 朱子 撰论语学而第一【凡十六章】或问学之为效何也曰所谓学者有所效于彼而求其成于我之谓也以已之未知而效夫知者以求其知以已之未能而效夫能者以求其能皆学之事

  • 三宝感应要略录卷之中·非浊

    释子非浊集第一有人将读华严经以水盥掌所沾虫类生天感应(出经田及游记)执师子国沙门释迦弥多罗。此云能友。是第三果人也。麟德之初。来仪晨旦。情圣迹遍历名山及寺。至京师西大原寺。励诸僧转读花严经典。乃命译语问

  • 卷第七十五·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七十五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佛不思议法品第三十三之余 【经】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无二行自在法何等为十所谓一切诸佛悉能

  • 楚石梵琦禅师语录·楚石梵琦

    凡二十卷。全称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又作楚石禅师语录、楚石录。元末僧梵琦(1296~1370)撰,祖光、昙绍、良彦等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四册。编集福臻寺语录、天宁永祚寺语录、大报国寺语录、本觉寺语录、秉拂小参、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