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七发

汉枚乘作。本文假设楚太子患病,吴客往问,用七种不同类型的事启发楚太子,故名《七发》。文中开头一段作为序曲,叙述此文写作的缘起,下面依次陈说音乐、美食、车马、游观之乐,但都引不起太子的兴趣;再说以田猎、观涛,太子略有起色;最后吴客说到要向太子推荐有道之士“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非。”太子听了据几而起,出了一身大汗,霍然病愈。本文的格式明显是从《楚辞》中的《招魂》、《大招》演化而来,但淡化了咏叹抒情的成分,加强了“铺叙的功能”。全文规模宏大,前后脉络贯串,对所写事物,无不极力摹状,穷形尽象,文中“观涛”一段,是最为后人所称道的,其文曰:“其始起也,洪淋淋焉,若白鹭之下翔;其少进也,浩浩澧澧,如素车白马帷盖之张。其波涌而云乱,扰扰焉如三军之腾装。其旁作而奔起也,飘飘焉如轻车之勒兵。六驾蛟龙,附从太白。……”这段文字对涛的形状,远近、气势的描写层次分明,语汇丰富,比喻贴切而新鲜,可谓酣畅淋漓,惊心动魄。《七发》是从骚体赋演化出来的一种新的表达形式,它为汉代大赋的兴起开辟了道路,司马相如、扬雄、班固的辞赋,都受到枚乘的影响;《七发》以后,还产生了沿袭这种形式的“七”体,如傅毅《七激》、张衡《七辩》、王粲《七释》、徐干《七喻》、陆机《七微》等不胜枚举。

《七发》全部章节目录

(1)七发原文
(2)七发译文注释

猜你喜欢
  阳春集·冯延巳
  怀清堂集·汤右曾
  耕烟草堂诗钞·戴梓
  孏窟词·侯寘
  午溪集·陈镒
  争报恩三虎下山·佚名
  曲藻·王世贞
  杨氏女杀狗劝夫·萧德祥
  词洁辑评·先著
  邯郸道省悟黄粱梦·马致远
  廿一史弹词·杨慎
  河东赋·扬雄
  国朝诗话·杨际昌
  花草蒙拾·王士祯
  张公艺九世同居·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四百八十八·彭定求

        卷488_1 【荐冰】卢钧   荐冰朝日后,辟庙晓光清。不改晶荧质,能彰雨露情。   且无霜共洁,岂与水均明。在捧摇寒色,当呈表素诚。   凝姿陈俎豆,浮彩映窗楹。皎皎盘盂侧,棱棱严气生。   卷488_2 【荐冰】范

  • 卷二百二十六·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二十六杜甫蜀相【诸葛亮祠在昭烈庙西】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堦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一作多】好音三顾频烦【一作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

  • 卷八·沈季友

    钦定四库全书檇李诗系卷八平湖沈季友编明朱大理逢吉逢吉字以贞崇德人洪武初为中书掾授寜津知县有异政擢湖广佥事坐事谪屯关中移戍山丹着童子习牧民心鉴二书再起陜西佥事入为大理丞同修国史寻命视苏湖水利及畿内屯田单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八·佚名

    万历二十五年三月辛卯朔 孝肃皇后忌辰遣官祭 裕陵○壬辰兵科左给事中徐成楚条陈武备六事守重地核守臣振武吏销内衅杜外隙练土著○职方司郎中申用<棥心>奏军机紧急题覆久稽乞赐早断以安边疆不报○礼部请举行 皇长子

  • 八四六 军机大臣等奏遵旨拟赏四库全书议叙人员及未经引见名单片(附单)·佚名

    八四六 军机大臣等奏遵旨拟赏四库全书议叙人员及未经引见名单片(附单)乾隆四十七年二月初二日臣等遵旨拟赏四库全书议叙一、二等人员名单,并将未经引见议叙人员另单一并进呈,恭候钦定。谨奏。附单拟赏议叙人员名单一等二

  • 弇山堂别集卷十四·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异典述九天子赐名髙帝时靖江王铁柱赐名炜再赐名守谦邓卫公友德赐名愈李曹公保儿赐名文忠杨左丞晔赐名宪陈御史大夫亮赐名宁江阴吴侯初为指挥名国兴赐名良魏国公徐允恭既嗣爵赐名辉祖及诸弟増寿添福膺绪

  • ●皇朝通典卷十·佚名

    食貨十 ○食貨十 錢幣 △錢幣 (臣)等謹按國朝錢幣目太祖太宗應運龍興即已頒鑄錢文所以足國裕民之規模至為宏遠矣逮定鼎燕京府事孔修內則設寶泉寶源二局外則設各省局凡開停鼓鑄增減鑪座無時不以便民為計邇自回疆底定月竁

  • 卷一百二十五之九·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二十五之九 朱批鄂尔泰奏摺 雍正六年十月二十日云贵总督【臣】鄂尔泰谨 奏为恭谢 圣恩事雍正六年九月二十八日【臣】齎摺家奴蒙恩赏给驿

  • 卷一百一 袁盎晁错列传第四十一·司马迁

    袁盎【索隐】:音如周礼“盎齐”,乌浪反。者,楚人也,字丝。父故为群盗,徙处安陵。高后时,盎尝为吕禄舍人。及孝文帝即位,盎兄哙任盎为中郎。集解如淳曰:“盎为兄所保任,故得为中郎。”绛侯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自

  • 阳货篇·孔子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ldquo;来,予与尔言。&rdquo;曰:&ldquo;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rdquo;曰:&ldquo;不可。&rdquo;&ldquo;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rdquo;曰:&ldquo;不

  • 卷下·佚名

    是时杂类众生。无有贪欲瞋恚愚痴慳妒等心。各各唯有善心慈心安乐之心,犹如父母兄弟姊妹,当於是时一切众生得如是等心行安乐欢喜踊跃遍满诸根。无复寒热及以忧愁。如是一切众生乐心具足。不闻高声及诸大声。复此大地平正

  • 卷下·佚名

    尔时辅相大坚固婆罗门即时来诣黎努王所。到已伸敬退坐一面。时王欢喜顾嘱慰安。辅相亦复肃恭对答。王言:大坚固。汝今为我度此国境分为七分。我与六人童子各各分理。是时辅相受王命已,即时度量分此地界。正北北隅。其界

  • 大乘密嚴經科文·欧阳竟无

      ●密嚴道場品  此品談常住廣大微妙刹土   ┌佛俱密嚴人   ┌先示刹土名及生者德         ┌修觀名如來藏   ├佛入密嚴場┌長行┤       ┌初刹土無量     ├不滅名涅槃法界  

  • 怎样平世界两个不平·太虚

    ──二十二年十月作──十月二十三日申报的时评,标题曰:“世界两个不平”,颇能将现世界种种纷扰不安之总病症诊出:今日世界危险之局势,一言蔽之:不外两种不平之现象所造成。在国内由于人民所享受物质苦乐之不平,在国际由于列

  • 不空罥索咒经·佚名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逋多罗山顶观世音宫殿所居之处。于彼山中多有娑罗波树多摩罗树。瞻卜华树阿提目多迦华树等。更有种种无量无边诸杂宝树。周匝庄严。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复有无量首陀

  • 卷下(之三)·道宣

    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之三)头陀行仪篇第二十一夫报力增上行成精洁。故能高超众累。竦拔不群。是以释迦一化盛称斯德。故凡所制者并为多贪。凡开教中先扬此行。欲使进疲怠之客趣禅定之城。策染尘之去登尸罗之陛。

  • 大明律集解附例·高举

    明代人高举撰写。共30卷。汇编《大明律》、《问刑条例》等诸例,并对《大明律》进行了注释。清光绪三十四年法律馆刻本

  • 靖海纪事·施琅

    军事史料书。清初施琅撰。琅,字尊侯,号琢公,福建晋江人。随郑芝龙降清,康熙间任水师提督,率兵出征台湾。是书系其出征台湾及善后处理诸事的奏疏、告示、祭文以及官方嘉奖文等汇编。凡二卷,共39篇,皆按时序编次。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