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附录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庙学典礼六卷永乐大典本

异如是,或至元时虽有此议,实未及施行,至成宗乃补定其规制,而史未及详与。《元史》一书,自开局至告成,仅阅八月,其间潦草阙略,不一而足。诸志尤不赅备。留此一编,犹足以见一朝养士之典,固考古者所必稽矣。其中有当日文书程序,后人不能尽解,以致传写讹脱者,并详核厘正,无可考者则阙之。人名、地名、官名,译语对音,尤多舛异,今皆一一核定,俾不失其真,以纠向来流传之误焉。?不着撰人名氏。诸家书目皆不着录。核其所载,始于元太宗丁酉,而终于成宗大德间,盖元人所录也。其书杂钞案牍,排缀成编,未经文士之修饰,故词多椎模。又原序原目散佚无考,亦无从得其门类,幸其年月先后皆有可稽,尚可排比成帙。谨厘析其文,勒为六卷。虽繁复之失,在所未免,而一代庙学之制,措置规模,梗概具存,颇可与《元史》相参考。如至元六年设举学校官一条,称儒学提举司秩从六品,而《百官志》作从五品;各路儒学教授秩八品,而《百官志》作九品。至元十九年郡县学院官职员数一条,称总管府设教授二员、学录、学正各二员,散府设教授二员、学录、学正各一员,而《百官志》作总管府教授一员、学正一员、学录一员,散府上中州教授一员、下州学正一员,俱不相合。盖宋濂等修史之时,据其末年之制,而大德以前之旧典则未及详考也。又《选举志》称至元二十八年令江南诸路学及各县学内设立小学,选老成之士教之,其它先儒过化之地、名贤经行之所、与好事之家出钱粟赡学者,并立为书院,是明言小学、书院设于世祖之时,而此书载所立小学书塾乃在大德四年,以成宗时人记成宗时事,不应

猜你喜欢
  卷三百十三·列传第二百一·云南土司·张廷玉
  ●卷一百八十一·徐梦莘
  卷九 崇祯六年癸酉·计六奇
  卷第二百九·胡三省
  卷之二百十九·佚名
  卷之一千五十·佚名
  资治通鉴考异卷十四·司马光
  卷四十二·佚名
  七九七 直隶总督袁守侗奏汇缴应禁书籍情形折(附清单一)·佚名
  卷五十·高士奇
  屈突通传·欧阳修
  丘处机、祁志诚传·宋濂
  八八、庄周生卒考·钱穆
  卷一百十二·雍正
  金泰·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折·宫天挺

    某姓严名光,字子陵,本贯会稽严州人也。自幼年好游玩江湖,即今在南阳富春山畔七里滩,钓鱼为生。方今王新室在位,为君一十七年,灭汉宗一万五千七百余口,绝刘后患,天下把这姓刘的捉拿。有一人春陵乡白水村姓刘,名秀,字文叔。不敢呼

  • 沈雄·龙榆生

    沈雄字偶僧,江苏吴江人。著有《古今词话》、《柳塘词》。○金明池〔秣陵怀古〕山上围棋,渡头麾扇,那怯寒潮夜雨?重借问繁华六代,又荒堞断碑如许!愿官家世世生来,莫应似衰草斜阳垂暮。欢幕府频移,銮舆潜幸,一任

  • 卷二百二十三·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二十三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一百 刘埙 补史十忠诗【并叙】 诗以厚伦美化爲本非曰谐俗寄情而已卽千篇奚益每思张许二顔同时死国名芳唐史与天长存近代死节数公何愧往昔顾麦秀黍离无由

  • 第二十一场·田汉

    报告员:黄浦江滔滔的水波,正在引诱苦难的金妹的时候,却被渔民给救上来了。并且意外地又碰上了李新群和梁若英这两位曾经救过她的女性。〔她们忙着给金妹换衣裳。〔若英把大衣脱下来,盖在她身上。李新群 金妹,我们这是第二

  • 第四十回 万贞儿怙权倾正后 纪淑妃诞子匿深宫·蔡东藩

      却说两宫太后,既上尊号,第二种手续,便是册立皇后的问题。先是孙太后宫中,有一宫人万氏,小字贞儿,本青州诸城人氏,父贵为本县掾吏,坐法戍边,贞儿年仅四岁,没入掖廷,充小供役,过了十多年,居然变成一个绝色的女子,丰容盛,广颊修

  • 第十五回 弃南都昏主被囚 捍孤城遗臣死义·蔡东藩

      却说扬州被清兵攻入,警报传至南京,与雪片相似。马士英急遣总兵郑鸿逵,副使杨文骢,率师堵截江上。这郑杨两人,统是马党,钻营奔去,得了一个高官,晓得什么兵略,只把炮弹隔江乱放,诡报胜仗。偏这清兵故意趋避,到了炮弹声歇,他却

  • 石匮书后集卷第四十八·张岱

    马士英、阮大铖列传(附方国安)马士英阮大铖方国安·马士英,贵阳人;万曆己未进士。历官至大同巡抚、都御史,被逮论死;年友阮大铖为其夤缘,得免死谪戍,遂结为死友。崇祯壬午又以大铖力,得复原官,督师凤阳。甲申北变,福王播迁在淮,大

  •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十八·杨士奇

    宣德元年六月癸亥朔遣使赐琉球国中山王尚巴志皮弁冠服 上谓礼部尚书胡濙曰远夷归诚固是美事特赐冠服亦表异恩古人言招携以礼怀远以德朕与卿等尤当念之○敕守肃州都督王贵曰比闻外夷以羊马来与军民为市尔宜戒饬下人必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七·佚名

    万历十九年六月甲午朔以工部左侍郎陈于陛总督漕运巡抚凤阳○兵部覆题雷廉珠池自涠州设有专官外寇远遁内盗随擒游击陈震参政龚锡爵等功当首叙从之○以原任山海关参将吴惟忠任蓟镇统兵游击○乙未以翰林院修撰萧良有升右

  • 總序·佚名

    ○大明隆慶元年。明宗大王二十二年丁卯六月二十八日辛亥,明宗大王薨于景福宮之寢殿。前二十七日,上疾猝重,日午尤篤。時,右議政權轍朝京,大臣只有領議政李浚慶、左議政李蓂及藥房都提調沈通源三人而已。右承旨尹斗壽,手書宋

  • 论孟精义纲领·朱熹

    明道先生曰仲尼元气也顔子春生也孟子并秋杀尽见仲尼无所不包顔子示不违如愚之学於後世有自然之和气不言而化者也孟子则露其才盖亦时焉而已矣 又曰仲尼天地也顔子和风庆云也孟子泰山岩岩之气象也仲尼无迹顔子微有迹孟

  • 松阳讲义卷八·陆陇其

    赠内阁学士陆陇其撰论语先进于礼乐章这一章是圣人欲以周初文质得中之礼乐挽周末文胜之礼乐礼乐只是一个礼乐用之却不同文胜不指变礼易乐者説当周之初文武周公制礼作乐斟酌尽美而当时风俗淳厚用礼乐者莫不彬彬文质得中

  • 能知的地位差别上之所知诸法·太虚

      ──十五年初夏在佛学院讲──  一 引言  二 吾人的能知上所知之天地人物  三 五趣有情各类能知上所知之宇宙  四 三乘共慧上之所知蕴等  五 大乘根本智之现证真如  六 大乘后得智之唯识如幻诸

  • 解脱道论 第三卷·佚名

    解脱道论 第三卷阿罗汉优波底沙梁言大光造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罗译分别行品第六尔时依止阿阇梨。以数日观其行。其行相应行处应当教。于是行者十四行。欲行嗔恚行痴行信行意行觉行欲嗔恚行欲痴行嗔痴行等分行信意

  • 百论疏卷上·吉藏

    释吉藏撰释舍罪福品第一此论玄义已入大科。今释品名开为六意。明品偈第一。释偈义第二。办多少第三。释相生第四。释品名第五。简舍破第六。此论梵本有于百偈。肇师云。后五十偈于此土无益。故阙而不传。依其本名犹称

  •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安居事一卷·佚名

    大唐三藏义净奉 制译佛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与诸苾刍。于此住处。三月雨安居。时有众多苾刍。于其夏中。遂向余处。人间游行。不善护身。伤杀虫蚁。时诸外道。咸起讥嫌。作如是语。此沙门释子。无有慈

  • 卷第七·元来

    无异禅师广录卷第七 住博山法孙 弘瀚 汇编 首座法孙 弘裕 同集 住金陵天界禅寺语录 金刚殿拈香。三门高耸临霄汉。廓尔方知祖道玄。今日脚跟亲蹋着。优昙花影遍三千。 天王殿拈香。从来愿力展慈威。烁破虚空毫相

  • 定山集·庄昶

    诗文集。明庄昶(1437—1499)撰。十卷,补遗一卷。昶字孔旸,江浦(今属江苏)人。成化进士。授翰林检讨。因疏谏内庭张灯忤旨,谪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丁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学者称定山先生。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