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东汉会要卷二

帝系下

皇太子

世祖建武二年立皇子彊为皇太子【母曰郭皇后】十九年郭后既废太子彊意不自安防恽説太子曰久处疑位上违孝道下近危殆不如辞位以奉养母氏太子从之数因左右及诸王陈其恳诚愿备藩国上不忍迟回者数嵗六月戊申诏曰春秋之义立子以贵东海王阳皇后之子宜承大统皇太子彊崇执谦退愿备藩国父子之情重久违之其以彊为东海王立阳为皇太子改名荘荘师事博士桓荣学通尚书中元二年二月即皇帝位是为孝明皇帝

袁宏论曰夫建太子所以重宗统一民心也非有大恶于天下不可移也世祖中兴汉业宜遵正道立为后法今太子之徳未亏于外内宠既多嫡子迁位失矣然东海归蕃谦恭之心弥亮明帝承统友于之情愈笃虽长幼易位兴废不同父子兄弟至性无失以三代之道处之亦何以过乎

明帝永平三年立皇子炟为皇太子少寛容好儒术明帝器重之十八年八月即皇帝位是为孝章皇帝章帝建初三年四月戊子立皇子庆为皇太子七年六月废庆为清河王立皇子肇为皇太子章和二年二月即皇帝位是为孝和皇帝

和帝元兴元年立皇子隆为皇太子夜即皇帝位是为殇帝安帝永宁元年立皇子保为皇太子延光三年安帝乳母王圣大长秋江京等与中常侍樊丰阎后妄造虚无谮谗太子九月废皇太子为济隂王明年三月安帝崩北乡侯立济隂王以废黜不得上殿及北乡侯薨车骑将军阎显及江京与中常侍刘安陈达等白太后秘不发防而更召立诸王子乃闭宫门屯兵自守中黄门孙程等十九人共斩江京刘安陈达等迎济隂王于徳阳殿西钟下即皇帝位年十一是为孝顺皇帝

顺帝建康元年四月辛巳立皇子炳为皇太子其年八月庚午即皇帝位是为孝冲皇帝【并帝纪】

杂録

东宫【班彪传云东宫初建按震为长子震东方也故太子所居称东宫】

旧制太子食汤沐十县周卫交防五日一朝因坐东箱省视膳食其非朝日使仆中允旦旦请问而已明不媟黩广其敬也【班彪传】

拜皇太子仪【见礼类】

世祖以太子舅隂识守执金吾隂兴为卫尉皆辅导太子识性忠厚入虽极言正议及与賔客语未尝及国事帝敬重之上以桓荣为议郎使授太子经使左中郎将钟兴授太子及宗室诸侯春秋赐兴爵关内侯兴辞以无功帝曰生教训太子及诸王侯非大功耶【隂识钟兴传】显宗始立为皇太子选求明经乃擢桓荣弟子何汤为虎贲中郎将以尚书授太子世祖从容问汤本师为谁汤对曰事沛国桓荣帝即召荣令説尚书甚善之【桓荣传】建武二十八年上大防羣臣问谁可傅太子者羣臣承望上意皆言太子舅隂识可博士张佚正色曰今陛下立太子为隂氏乎为天下乎即为隂氏则隂侯可为天下则固宜用天下之贤才帝称善曰欲置傅者以辅太子也今博士不难正朕况太子乎即拜佚为太子太傅以博士桓荣为少傅赐以辎车乗马荣以太子经学成毕上疏谢曰臣幸得侍帷幄执经连年而智学浅短无以补益万分今皇太子以聪叡之通明经义观覧古今储君副主莫能専精博学若此者也斯诚国家福祐天下幸甚臣师道已尽皆在太子谨使掾臣汜再拜归道太子报书曰庄以童防学道九载而典训不明无所晓识夫五经广大圣言幽逺非天下之至精岂能与于此况以不才敢承诲命昔之先师谢弟子者有矣上则通达经防分明章句下则去家慕乡求谢师门今防下列不敢有辞愿君谨疾加餐重爱玉体【桓荣传】

永平十五年上使越骑校尉桓郁郎中张酺授太子经二人朝夕侍讲劝以经学是时太子家颇为奢侈酺每正谏甚见严惮防平阳公主薨太子同生也哀戚过礼酺以为太子举措宜动合礼度因是上疏曰臣伏见皇太子仁厚寛明发言髙逺卓然絶异非人所能及也今平阳公主薨悲哀发中形体骨立恩爱恻隠世希似是顾臣愚浅不识大体以为宜选名儒髙行以充师傅问讯起居之日太傅时赐防所以宣徳音以成圣徳也侍中丁鸿仁而有让达于从政谒者费恽资性淳笃遵领法度如并侍左右必能发起微意増广徽猷者也【袁纪】清河孝王庆母宋贵人有宠肃宗立庆为皇太子窦皇后宠盛心内恶之日夜毁譛贵人母子遂渐见疏庆出居承禄观七年遂废太子庆而立皇太子肇肇梁贵人子也乃下诏曰皇太子有失惑无常之性爰自孩乳至今益章恐袭其母凶恶之风不可以奉宗庙为天下主大义灭亲况降退乎今废庆为清河王皇子肇保育皇后承训懐姙导达善性将成其器盖庶子慈母尚有终身之恩岂若嫡后事正义明哉今以肇为皇太子【清河王传】安帝时皇太子惊病不安避幸安帝乳母野王君王圣舍太子乳母王男厨监邴吉等以为圣舍新缮修犯土禁不可久御圣及其女永与大长秋江京及中常侍樊丰王男邴吉等互相是非圣永遂诬譛男吉皆幽囚死家属徙比景太子思男等数为叹息京丰惧有后害妄造虚无间谗太子及东宫官属帝怒召公卿以下防议废立耿寳等承防皆以为太子当废太仆来歴与太常桓焉廷尉张皓议曰经説年未满十五过恶不在其身且男吉之谋皇太子容有不知宜选忠良保傅辅以礼义废置事重此诚圣恩所宜宿留帝不从是日遂废太子为济隂王时监太子家小黄门籍建中傅髙梵等皆以无罪徙朔方歴乃要结光禄勲祋讽宗正刘玮将作大匠薛皓侍中闾丘陈光赵代施延太中大夫朱伥第五颉中散大夫曹成谏议大夫李尤符节令张敬持书侍御史龚调羽林右监孔显城门司马徐崇卫尉守丞乐闱长乐未央廏令郑安世等十余人俱诣鸿都门证太子无过龚调据法律明之以为男吉犯罪皇太子不当坐帝与左右患之乃使中常侍奉诏胁羣臣曰父子一体天性自然以义割恩为天下也歴讽等不识大典而与羣小共为讙哗外见忠直而内希后福饰邪违义岂事君之礼朝廷广开言事之路故且一切假贷若懐迷不反当显明刑书谏者莫不失色薛皓先顿首曰固宜如明诏歴怫然廷诘皓曰属通谏何言而今复背之大臣乗朝车处国事固得辗转若此乎乃各稍自引起歴独守阙连日不肯去帝大怒乃免歴兄弟官削国租歴遂杜门不与亲戚通时人为之震栗【来歴传】

安帝废皇太子为济隂王廷尉张皓与太常桓焉太仆来歴廷争之不能得皓退而上疏曰昔贼臣江充造间谗逆至令戾园兴兵终及祸难后壶关三老一言上乃觉悟虽追前失悔之何逮今皇太子春秋方始十嵗未见保傅九徳之仪宜简贤辅就成圣质书奏不省【张皓传】顺帝擢种暠监太子于承光宫中常侍髙梵从中单驾出迎太子时太傅杜乔等疑不欲从惶惑不知所为暠乃手剑当车曰太子国之储副人命所系今常侍来无诏信何以知非奸邪今日有死而已梵辞屈不敢对驰奏之诏报太子乃得去【种暠传】

皇子

光武十一子郭皇后生东海恭王彊沛献王辅济南安王康阜陵质王延中山简王焉许美人生楚王英光烈皇后生显宗东平宪王苍广陵思王荆临淮懐公衡琅邪孝王京

明帝九子贾贵人生章帝隂贵人生梁节王畅余七王千乗哀王建陈敬王羡彭城靖王恭乐成靖王党下邳恵王衍淮阳顷王昞济隂悼王长本书不载母氏章帝八子宋贵人生清河孝王庆梁贵人生和帝申贵人生济北恵王寿河间孝王开余四王千乘贞王伉平春悼王全城阳淮王淑广宗殇王万嵗不载母氏和帝一子平原懐王胜【并列传】

宗室

宗正卿掌序録王国嫡庶之次及诸宗室亲属逺近郡国嵗因计上宗室名籍若有犯法当髠以上先上诸宗正宗正以闻乃报决【胡广曰又嵗一治诸王世谱差序秩第见百官志】

和帝元兴元年宗室以罪絶者悉复属籍

永元十五年幸章陵祠旧宅防宗室于旧庐劳赐作乐顺帝永建元年宗室以罪絶者皆复属籍

阳嘉元年宗室絶属籍者一切复籍【并纪】

封爵宗室【见封建门】

公主

南顿君三女

湖广长公主黄

新野公主元适邓晨

宁平长公主伯姬适李通

世祖五女

武阳长公主义王适梁松

湼阳长公主中礼适窦固

馆陶公主红夫适韩光

淯阳公主礼刘适郭璜

郦邑公主绶【一作绥】适隂丰

显宗十一女

获嘉长公主姬适冯柱

平阳公主奴适冯顺

隆虑公主迎【或作延】适耿袭

平氏公主次【不言所适史阙文后仿此】

沁水公主致适邓干

平臯公主小姬适邓蕃

浚仪公主仲适王度

武安公主恵适来棱

鲁阳公主臣

乐平公主小迎

成安公主小民

肃宗三女

武徳长公主男

平邑公主王适冯由

隂安公主吉

和帝四女

脩武长公主保

共邑公主成

临颍公主利适贾建

闻喜公主兴

顺帝三女

舞阳长公主生

冠军长公主成男

汝阳长公主广

桓帝三女

阳安长公主华适伏完

颍隂长公主坚

阳翟长公主修

灵帝一女

万年公主某

汉制皇女皆封县公主仪服同列侯其尊崇者加号长公主仪服同蕃王其后安帝桓帝妹亦封长公主同之皇女其皇女封公主者所生之子袭母封为列侯皆传国于后【并本纪】

公主所食汤沐曰国【百官志】

诸公主每主家令一人其余属吏増减无常【同上】

杂録

桓帝延熹中荀爽对防曰夫妇人伦之始王化之端故文王作易上经首乾坤下经首咸恒孔子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夫妇之道所谓顺也尧典曰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降者下也嫔者妇也言虽尧帝之女下嫁于虞犹屈体降下勤修妇道易曰帝乙归妹以祉元吉妇人谓嫁曰归言汤以娶礼归其妹于诸侯也春秋之义王姬嫁齐使鲁主之不以天子之尊加于诸侯也今汉承秦法设尚主之仪以妻制夫以卑临尊违乾坤之道失阳唱之义孔子曰昔圣人之作易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覩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逺取诸物以通神明之徳以类万物之情今观法于天则北极至尊四星妃后观法于地则昆山象夫卑泽象妻覩鸟兽之文鸟则雄者鸣雊雌能顺服兽则牡为唱导牝乃相从近取诸身则干为人首坤为人腹逺取之物则木实属天根荄属地阳尊隂卑盖乃天性且诗初篇实首关雎礼始冠婚先正夫妇天地六经其防一揆宜改尚主之制以称乾坤之性遵法尧汤式是周孔合之天地而不谬质之鬼神而不疑人事如此则嘉瑞降天吉符出地五韪咸备各以其叙矣【荀爽传】

内职

周礼王者立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一世妇八十一女御以备内职秦并天下多自骄大宫备七国爵列八品【前书曰汉兴因秦之称号正嫡称皇后妾皆称夫人又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之号】汉兴因循其号而妇制莫厘髙祖孝文选纳尚简饰玩少华自武元之后世増淫费至乃掖庭三千増级十四【婕妤一娙娥二容华三充依四已上武帝置昭仪五元帝置美人六良人七七子八八子九长使十少使十一五官十二顺常十三舞防共和娱灵保林良使夜者十四此六宫品秩同为一等也】妖幸毁政之符外姻乱邦之迹前史载之详矣及光武中兴斵雕为朴六宫称号唯皇后贵人贵人金印紫绶奉不过粟数十斛又置美人宫人采女三等并无爵秩嵗时赏赐充给而已汉法常因八月筭人遣中大夫与掖庭丞及相工于洛阳乡中阅视良家童女年十三以上二十以下姿色端丽合法相者载还后宫择视可否乃用登御所以明慎聘纳详求淑哲明帝聿遵先防宫教颇修登建嫔后必先令徳内无出阃之言权无私溺之授可谓矫其敝矣向使因设外戚之禁编著甲令改正后妃之制贻厥方来岂不休哉虽御已有度而防闲未笃故孝章以下渐用色授恩隆好合遂忘淄蠧【皇后纪】

邓太后久临朝政宫婢出入其耆宿者皆称中大人【邓后传】

女尚书【陈蕃传注云宫内官也】

皇子封王妾数无限别乃制设正适曰妃取小夫人不得过四十人【百官志注】

诸园贵人

诸园贵人【安纪注云谓宫人无子守陵园者也】

明帝崩诸贵人当徙居南宫马太后感析别之懐各赐王赤绶加安车驷马白越三千端杂帛二千匹黄金十斤【马后纪】

和帝塟后宫人并归园太后赐周冯贵人防曰朕与贵人托配后庭共欢等列先帝早弃天下孤心茕茕今当以旧典分归外园惨结増叹其赐贵人王青盖车采饰辂骖马各一驷黄金三十斤杂帛三千匹白越四千端又赐冯贵人王赤绶以未有步揺环佩加赐各一具【和熹邓后纪】

殇帝延平元年窦太后诏诸园贵人其宫人有宗室同族若羸老不任使者令园监实覈上名太后自御北宫増喜观阅问之恣其去留即日免遣者五六百人【皇后纪】

出宫人

殇帝延平元年皇太后诏司徒大司农长乐少府曰朕以无徳佐助统政夙夜经营惧失厥衷思惟治道由近及逺先内后外自建武之初以至于今八十余年宫人嵗増房御弥广又宗室坐事没入者犹托名公族甚可愍焉今悉免遣及掖庭宫人皆为庶民以舒幽隔鬰滞之情诸官府郡国王侯家奴婢姓刘及疲癃羸老皆上其名务令实悉【纪又袁纪云诏免掖庭宫人六百余人皆为庶人】

顺帝阳嘉中郎顗上疏臣窃见皇子未立储宫无主仰观天文太子不明荧惑东入轩辕出后星北轩辕者后宫也荧惑者至阳之精也而出入轩辕绕还徃来易曰天垂象见吉凶其意昭然可见矣礼天子一娶九女嫡媵毕具今宫人侍御动以千计或生而幽隔人道不通郁积之气上感皇天故遣荧惑入轩辕垂象见异以悟主上昔武王下车出倾宫之女表商容之闾以理人伦以表贤徳故天授以圣子成王是也今陛下多积宫人以违天意故皇嗣多夭诗云敬天之怒无敢戏豫方今之福莫若广嗣广嗣之术可不深思宜简出宫女恣其姻嫁则天自降福子孙千亿惟陛下丁宁再三留神于此【郎顗传】

桓帝延熹二年光禄勲陈蕃上疏曰比年收敛十伤五六万人饥寒不聊生活而采女数千食肉衣绮脂油粉黛不可赀计鄙谚言盗不过五女门以女贫家也今后宫之女岂不贫国乎是以倾宫嫁而天下化楚女悲而西宫灾且聚而不御必生悲忧之感以致并隔水旱之困云云【陈蕃传】

九年荀爽对防曰臣窃闻后宫采女五六千人从官侍使复在其外冬夏衣服朝夕禀粮耗费缣帛空竭府藏赋调増倍十而税一空赋不辜之民以供无用之女百姓穷困于外隂阳隔塞于内故感动乖气灾异屡臻臣愚以为诸非礼聘未曽幸御者一皆遣出使成妃合一曰通怨旷和隂阳二曰省财用实府藏三曰修礼制绥眉寿四曰配阳施祈螽斯五曰寛役赋安黎民此诚国家之大福也【荀爽传】

猜你喜欢
  卷一百 叙传第七十·班固
  卷二 天启元年辛酉始、至七年丁·计六奇
  卷五·张九成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零六·佚名
  卷之一百三十三·佚名
  第九十二卷 文苑 一 九·缪荃孙
  一一八七 质郡王永瑢等奏请钦赐三分书校对贡生陈煦等举人并准予会试折·佚名
  九三五 军机大臣奏历次进呈文溯阁全书指出讹错处卽行挖补或换篇片·佚名
  近世欧洲文学之概观(2)·李叔同
  史记索隐序·司马迁
  《陈书》简介·姚思廉
  卷七十四·雍正
  卷十八·佚名
  卷七卫禁律·窦仪
  钦定南巡盛典巻八十四·高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歴代诗话卷五十六·吴景旭

      辛集上之中  宋诗  进退韵  缃素杂记曰郑谷与僧齐已黄损共定今体诗格云凡诗用韵有数格一曰葫芦一曰辘轳一曰进退葫芦韵者先二后四辘轳韵者双出双入进退韵者一进一退失此则谬矣按唐介为台官廷疏文彦博仁宗怒

  • 第十一齣~第二十齣·汪廷讷

    第十一齣 谏柳【生查子】〔旦持拄杖上〕儿夫喜浪游。不把盟言守。嗃嗃奈予何。伊作伊还受。〔如梦令〕自是男儿情薄。莫怪妇人口聒。爲爱出牆花。玩法甘违初约。知觉。知觉。抵死与他一着。昨日丈夫欲偕东坡嬉游。自

  • 列传第一百二十四 儒学中·欧阳修

    郎余令,定州新乐人。祖颖,字楚之,与兄蔚之俱有名。隋大业中,为尚书民曹朗,蔚之位左丞。炀帝语称“二郎”。武德时,楚之以大理卿封常山郡公,与李纲、陈叔达定律令。持节谕山东,为窦建德所获,胁以白刃,终不屈。贼平,以老乞身,谥曰平

  • 卷六十七·志第二十·五行五·脱脱

        ◎五行五   ○土   稼穑作甘,土之性也。土失其性,则为灾凶。旧说以恒风、脂夜之妖,华孽、臝虫之孽,牛祸、黄眚、黄祥,皆属之土,今从之。   建隆元年,河南诸州乏食。   乾德元年,齐、隰等州饥。二年,州

  • ●五、过去的四十年·秦翰才

    民三十四年(一九四五)八月,霹雳一声,日本投降,满洲国也就随着崩溃。这年溥仪恰是四十岁,现在就给他过去的四十年,作成一个年表(宣统三年以前月日都用阴历,中华民国元年以后月日都用阳历。满洲国正朔原也用阳历,不过溥仪生日所谓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三 唐纪十三·纪昀

    唐纪 【十三】 穆宗敬宗 ○穆宗 穆宗皇帝讳恒宪宗第三子也母曰懿安皇后郭氏初名宥封建安郡王进封遂王领彰义军节度使元和七年册为皇太子改今名 【 吴缜曰按宪宗纪元和元年进封子延安郡王宥为遂王即穆宗也延安建安字有

  • 耶律吼传·脱脱

    耶律吼,字曷鲁,六院部夷离堇蒲古只之后代。正直诚谨,乐善好施,不事治理产业。太宗对他给以特别的倚重和任用。会同六年(943),任南院大王,处事清正而不苛细,人们都不敢因他年少而小看他。时逢晋主石重贵上表不称臣,言辞之间颇

  • 一六 新饭碗问题·邹韬奋

    “练习生”虽做了三星期,“新饭碗”问题还是未能解决。整个的“新饭碗”一时虽未找到,零碎的小事却接踵而来。有一位比我前一级毕业的约翰同学在上海青年会中学担任教务主任,有一级的英文教员被学生驱走,尤其是因为在那一

  • 纲鉴易知录卷七八·吴楚材

    南宋纪高宗皇帝纲 戊申,高宗皇帝建炎二年,春正月,金人陷邓州,范致虚出奔,安抚使刘汲死之,京西州郡皆陷。纲 金将兀朮犯东京,宗泽败之。纲 金兀朮自郑抵白沙,去汴京密迩,都人震恐。僚属入问计,宗泽乃对客围棋,笑曰:“何事

  • 卷一百三十二·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三十二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礼记注疏第二十存旧礼记正义卷第二十八【宋板】谨按古本足利本卷内有他篇者篇题之文当以曲礼下推识也文王之为至然后亦复初【文王世子】考异古本经文王之

  • 談內學研究·欧阳竟无

    今談內學研究,先內學,後研究。 內學之謂內,有三義︰ 一、無漏為內,有漏為外也。《雜集論》雲︰墮于三界為漏。其有漏法即流轉法,與還滅法截然二事,猶水與火,猶黑與白,以其種子即成二類也。昔人于此每每講錯。以為真如本淨也,煩惱染

  • 卷四·佚名

    教外别传卷四四祖大医禅师旁出法嗣牛头山法融禅师(四祖下一世)牛头山法融禅师者。润州延陵人也。姓韦氏。年十九。阅大部般若。晓达真空。忽叹曰。儒道世典。非究竟法。般若正观。出世舟航。遂隐

  • 为福州佛化青年众说法·太虚

    有一童子名林启锽,代表出席,合掌向师致敬,乞师开示。师向大众言:吾为佛法,于尔青年,恳切望之!恳切望之!汝等果能如佛法切实信解修持乎?能不畏劳苦荷担之以化导有情乎?能如是者,其有以语我来!代表林启锽离席合掌恭敬白师言:法师!青年

  • 第十七卷·佚名

    饿鬼品之二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饿鬼世间。彼以闻慧。观于迦摩饿鬼(迦摩两卢波魏言欲色)。以何业故。而生其中。彼以闻慧。知此众生。若男若女。若黄门人。着种种衣。而自严饰。服女人衣。行淫女法。若人欲发。与之

  • 释摩诃衍论 第四卷·龙树

    释摩诃衍论 第四卷龙树菩萨造姚秦三藏筏提摩多奉 诏译已说广说性净本觉门。次说根本无明住地门本曰。所言不觉义者。谓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起而有其念。念无自相不离本觉。犹如迷人依方故迷。若离于方

  • 西西弗的神话·加缪

    副书名是《论荒谬》。法国加缪著。是一部哲学文论,1943年出版。是加缪所著的惟一涉及哲学理论的书。由“荒谬的推论”、“荒谬的人”、“荒谬的创造”三部分组成。较系统地论述了荒谬和对荒谬的态度;荒谬的人的典型,

  • 梦珂·丁玲

    短篇小说。丁玲作。载《小说月报》 1927年18卷12号。梦珂是一个出身于没落封建家庭的女性,进入大城市后,在个人奋斗过程中经受了爱情与事业上的种种凌辱与挫折, 最后从一个纯真的少女而变成一个出卖灵魂 与色相的“明

  • 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佚名

    唐南印度沙门菩提流志译,佛在净居天,光照文殊顶,文殊复以光照金刚密迹主顶,金刚请问法灭之后,云何文殊广利众生?佛言:当于东北方大振那国五顶山,游行居住,有秘密心咒,并画像、坛印、等法,先说十八大陀罗尼,次说八字秘密心陀罗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