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钦定南巡盛典巻八十四

名胜【江南淮安徐州扬州】

龙泉荘在宿迁县为入江南首程距山东接壤之红花埠三十五里

銮辂时巡向皆

驻跸行幄乾隆己亥嵗督臣奏请添搆

便殿数楹钦奉

谕防勿事浮靡因于旧基西南二里度地营建恭备临幸自此防峿山色骆马湖光永焕彩于云楣松栋间

矣庚子

御书堂额曰行春聫曰境因径曲诗情逺山为林稀画

开甲辰

御书聫曰对时真惬农桑庆寕道非关视聴娱

顺河集在宿迁县运河遥隄之旁过永济桥五里北拱三山南绕六塘乾隆庚辰嵗恭建

行馆以供憇宿自后

车驾经临屡奉

清跸焉壬午

御书额曰泽国敷春聫曰百里控长隄利筹行水三间开朴字安厪同民又聫曰暇当绨几身聊憩景入纱疏意与存甲辰

御书聫曰寒勒梅岩红始吐润含麦坂緑方蕤

林家荘在桃源县乾隆己亥嵗督臣奏请于旱营旧基酌添

行殿敬体

圣心诸従朴斵弗施丹艧恭逢

羲驭经临

天章锡咏仰见

省方观民庆行恵施稽之前古无以加云庚子

御书斋额曰展义又额曰风日清美聫曰徧野麦针含露润夹衢栁线烟防又聫曰骋目不遮斯畅矣栖心惟静总宜焉甲辰

御书聫曰何处不堪体物理于斯亦未忘民艰

陈家荘在桃源县

皇上三幸江南俱

驻跸扵鲁家荘营盘乾隆二十九年钦奉

谕防即于旧营酌备座落数宇省带布城一分以节防运之烦大吏钦遵相度以陈家荘地势较髙与旧营相去无防恭建

行馆扵此庚子

御书堂额曰同和

杨家荘在清河县先是督臣于桂家荘恭建

行宫近李家荘新运口乾隆四十五年

皇上以漕艘商舶皆愿行杨家荘中河旧口因

命移建于此

翠华临幸得以

阅视堤工猗欤至哉一

跸途暂憇之所而俯顺民情若此

大圣人如天之仁岂诵説所能尽也庚子

御书斋额曰融春

陶荘河神庙在淮安府清河县自河淮合流清水不能刷黄恒有倒漾之患仰防

皇上睿防

训示周详扵陶荘开濬引河越丁酉春蒇功于是河流

北移清口畅逹二渎乂寜

御制碑文纪其事归功于

天佑

神相

命于新口石坝建庙妥

神并

锡以迎神送神乐章恭逢

翠华临莅

崇祀升香仰见

至诚歆感扵万斯年安澜永庆诗所称懐柔翕河犹未

足以方斯昭贶也庚子

御书额曰功佑宣流聫曰河势而成清黄交頼神庥

顺以助南北胥恬

恵济祠在淮安府清河县祠临大堤中祀

天后明正徳二年建嘉靖中赐额曰恵济其神福河济运孚应若响祠前黄淮合流地当形胜为全河之枢要

国朝乆邀崇祀我

皇上临幸升香荐帛礼有加隆焉乾隆辛未

御书祠额曰福佑河漕曰协顺资灵曰道光玉宇聫曰璿源顺效安澜庆玉粒长资飞挽功又聫曰灵昭云马风樯防绩奏河清海晏时又聫曰神契元符传玉简妙紫炁閟金庭又

御书恵济祠行殿额曰继述平成曰风帆沙屿聨曰极目云涛思利济关心沮洳切畴咨又聨曰上策评量懐贾让一时词赋忆枚皋丁丑

御书额曰恵济壬午

御书聨曰韶光喜不蔵隄树緑意看将漾沚苹乙酉御书聨曰天光水态披襟袖岸芷汀兰入画圗又聫曰湖山入画迎人翠鳬雁当春得意鸣又聫曰长隄罨画青连墅新水涟漪緑映船

天寜寺在扬州府拱宸门外旧为晋大傅谢安别墅义熈间梵僧译华严经于此禇叔度请于谢琰遂舍为寺名谢司空寺宋政和间改今名乾隆丙子嵗扵寺之右恭建

行宫自后

圣驾南巡俱邀

驻跸乙酉于寺内

题省方设教四字掲之楣间臣民仰瞻益敬颂

大圣人勤民之至意云辛未

御书寺额曰淮南香界曰浮山华海聨曰花雨南天灵文传妙谛香云蜀阜旧墅表名区丁丑

御书寺额曰淮南丽瞩曰神威拥防聫曰闾里讴歌闻乐恺轩烟景适清嘉又聨曰楚尾吴头开画镜林光鸟语入吟轩壬午

御书寺殿聫曰西竺驻祥轮三摩合证东山留浄业二谛俱融又聫曰琉璃瓶水资功徳璎珞龛云现吉祥又聫曰众香馥郁疑华盖多寳光明驻法轮又聫曰寳地生欢喜香台普吉祥

御书行宫堂额曰大观聫曰树将暖旭防笼牖花与香风并入帘又聫曰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蘓又聫曰钧陶锦绣化工鬯松竹笙簧仙籁谐又聫曰牕意延山趣春工鬯物情乙酉

御书寺楼曰万佛楼殿曰大雄寳殿又聫曰商鼎周彛

自典重槛葩苑树相芬芳庚子

御书行宫额曰东壁流辉又额曰文滙阁聨曰成隂髙树天然爽过雨闲花自在香又聨曰虚含爽籁座静接朝岚甲辰

御书聫曰问景讵寜欣若缋甄心益觉勅惟防

万夀重寜寺在天寜寺后乾隆癸夘嵗鹾【臣】

奏请恭建为淮商祝

厘之所臣民嵗时延集僧众建设经坛恭祝

圣夀以致爱戴之忱寺旁为东园

翠华临莅多邀

睿藻焉甲辰

御书额曰勅赐万夀重寜寺又额曰普现荘严曰妙香

花雨又

赐寺旁东园堂额曰春熈曰俯鉴室曰琅玕丛聫曰水木自清华方壶纳景烟云共澄霁圆镜涵虚又聨曰春色芳菲入圗画化机活泼悟鱼鸢又聨曰倚岩松翠龙鳞蔚入牖篁新鳯尾娑又聫曰自觉云林延静赏喜従香界覔新题

栁湖春泛在倚虹园之西湖心垒石为山建亭其上小桥通之桥之西北亭榭掩映芦荻参差荷叶田田一望无际

冶春诗社在虹桥之西与倚虹园东西相望皆郡人上已修禊之所今为冶春楼取王士正诗名之又有香影楼懐仙馆秋思山房

浄香园在虹桥之东筑堂以奉

宸憩堂左则仿泰西营造法为室五重过此层栏绕屋曲槛临波曰荷浦薰风由春波桥折而之北则接趣园矣乾隆壬午

御书额曰浄香园聫曰结念底须懐烂漫洗心雅足契清凉又聫曰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乙酉

御书堂额曰怡性聫曰雨过浄倚竹夏前香想莲甲辰御书聫曰水以澄渟谋目静山惟平逺致心闲

青琅玕馆在浄香园之右蓺竹万竿中置亭馆石笋林立掩映葱青春雨抽萌秋风响箨自饶佳趣香海慈云在浄香园之北碧沼数亩澄明如镜中为海云龛奉大士像其南为来薰堂堂之东为春波桥

长隄春栁由虹桥而北沿海皆髙栁长条踠地如行图画中桥之东为跨虹楼迤逦而北有浓隂草堂晓烟亭曙光楼

趣园旧称四桥烟雨四桥者南为春波北为长春西为玉版又西则曰莲花春水方生千顷一碧而层轩洞豁曲槛逶迤髙下掩映每当暝烟羃防小雨亷纎环望四桥如防虹蜿蜒出没波间极水云缥缈之趣乾隆壬午

御题额曰趣园聫曰萦回水抱中和气平逺山如蕴借人又聫曰目属髙低石步延曲折廊乙酉

御书聫曰何曾日涉原成趣恰值云开亦觉欣甲辰御书额曰半亩塘聫曰妙理清机都逺俗诗情画趣縂

怡神

水云胜概在趣园之西徧有胜概楼吹香草堂春水廊小南屛其右则莲花桥也

梅岭春深即长春岭也岭上多植梅花故名两水合流萦绕山麓虚亭曲槛防缀有致

桃花坞在保障河西岸西通法海桥春日繁花齐放望如错绣有蒸霞堂澄鲜阁山半有髙楼可以逺眺

莲性寺旧名法海寺四面环水白塔峙其中又有夕阳双寺楼云山阁诸胜桥则法海跨其前莲花踞其后迤北青帘白舫每萦拂于春秋佳日也乾隆丁丑

御书额曰众香清梵

白塔晴云与莲性寺白塔隔水相对故名有花南水北之堂积翠轩林香草堂诸胜

望春楼与白塔晴云相连琢石为池左右二桥弯环如月其对岸即熈春台也

香阜寺在扬州江都县运河之东土脉隆起如山俗名小五台冈阜陂陀松篁苍翠与金碧名蓝掩映髙下山灵亦若有知敷荣耸秀欣然而望

幸焉乾隆丁丑

御书额曰台麓化城聫曰绀宇晴空翠岚浮蜀阜祗林

香霭禅月湛防流

竹西芳径在扬州城北十里唐杜牧诗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名由此而着有上方寺寺旧蔵石刻寳志像唐吴道子画李白賛顔真卿书亦称三絶又壁有石刻为宋苏轼送李孝博诗寺旁为竹西亭乾隆甲辰

御书额曰竹西精舎聫曰慧草阶前亦生意徳山户外

自佳隣

平冈艳雪在草河南植红梅数百本中搆亭馆早春花放不减嵰山之雪也近水则防以长隄垂栁疎筠引人入胜

临水红霞在平冈艳雪之左其地多桃花每春深花放烂如锦绮中为桃花庵清磬疎钟声出林表亦栖禅之胜地也

杏花村舎在草河北岸东连迎恩桥竹篱茅舎颇具野趣

防上农桑在迎恩河西岸敬仿

圣祖仁皇帝耕织圗扵河北艺嘉谷树条桑井陌蠺房恍如

圗绘

皇上教养之恩

圣代恬熈之象举此可见以视豳风七月殆有加焉

慧因寺向为舍利禅院恭逢

车驾临幸

赐今名旁有小园丛桂古松境絶清逈中有悟香亭寺钟初动梵唱同声时得静中之趣西为曲廊水榭低贴水际北折为防顔曰绿杨城郭右为芍园多异种小筑数椽亦饶秀野静闲之胜乾隆辛未

御题额曰慧因寺丁丑

御书额曰慈縁胜果

卷石洞天在城河北岸叠石为山玲珑窈窕岩壑天然其旁为宛委山房契秋阁

堞云春暖在北门外城隅临水为园屋宇参差竹树蓊鬰大有濠濮间想

倚虹园本元崔伯亨园址为虹桥修禊之所傍城西濠三面临河有领芳轩饯春馆诸胜乾隆壬午

御书园额曰倚虹聫曰栁拖弱缕学垂手梅展芳姿初试嚬又聫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乙酉

御书楼额曰致佳聫曰花木正佳二月景人家疑近武

陵溪甲辰

御书亭额曰润竹聫曰钧陶锦绣化工畅松竹笙簧仙

籁谐

西园曲水在城河西北水自北而东折若半壁然依水曲折以置亭馆有新月楼觞咏楼拂栁亭春台祝

夀在保障河西岸为两淮人士献

夀呼嵩之所其左为曲楼数十楹与篠园相属

篠园花瑞在熈春台左园广数十亩徧栽芍药其种有并头三蕚者尤为罕觏因作瑞芍亭以纪盛云

平流涌瀑在熈春台右有竹亭水由亭下过石桥入保障河又有镜泉楼含珠堂亦于登眺为宜水竹居

皇上临幸赐名也山石壁立屈曲若展画屏中有花潭竹屿又玉兰数十本环绕精舎花时清辉照人如在瑶林琼树间循廊而西巨石临水上镌石壁流淙四字水由石罅落池中悬流防防冬夏不竭其间为堂为楼为亭为花坞曲折交互最后万竿浄绿一镜拖蓝水竹幽竒于斯为最乾隆乙酉

御书额曰水竹居又书轩额曰静照聫曰水色清依榻

竹声凉入牕

髙咏楼在蜀冈朝旭之左旧传宋苏轼题西江月词于此乾隆壬午

御书额曰髙咏楼聫曰山堂返棹闲留憩画阁开牕纳

景光甲辰

御书堂额曰清韵聫曰水月清懐同迥照神仙翰墨有

余芬

蜀冈朝旭在髙咏楼之右其地近连蜀冈初日照万松间如浮金叠翠所谓西山朝来致有爽气者也有来春堂旷如亭初日轩皆登眺之所

春流画舫在蜀冈朝旭之北临水为屋四壁垂帘波纹荡漾

锦泉花屿在保障河东岸南接水竹居北连功徳山入门而左为锦云轩牡丹开时烂若叠锦西有微波馆泉出涧中泠泠不竭

功徳山山有观音寺亦名观音山在蜀冈最髙处天花佛火僧戒梵音俨在灵鹫峯头也上有小池畜文鱼数百头临池为屋以邀

睿览乾隆乙酉

御书额曰天池聫曰渌水入澄照青山犹古姿山亭野眺在功徳山之半前为南楼可以眺逺山后临池为屋顔曰芰荷深处

平山堂在法浄寺之右宋郡守欧阳修建以南徐诸山环拱望与槛平故名其时梅尧臣王安石蘓轼秦观诸人皆有唱和之什堂之前为行春台初建扵宋守刁约堂之西曰第五泉复显扵明僧沧溟其余楼阁池台颇饶胜赏恭防

列圣留题

天文舄奕

皇上复叠颁

奎藻宠锡逾常贤守名山何幸七百余年以后邀此殊荣乾隆丁丑

御书聫曰诗意岂因今古异山光长在有无中甲辰

御书额曰天然三友又聨曰对时真惬农桑庆寜道非

关视聴娱

法浄寺古栖灵寺又称大明寺寺枕蜀冈旧有浮圗九级见于大观圗经唐刘长卿髙适诸人俱有诗乾隆乙酉

车驾重幸

赐名法浄寺

御书聫曰竹里寻幽径梅间卜野居

万松叠翠园与蜀冈相对万松森立滴露飘花近落衣袖

小香雪在蜀冈平衍处东接万松亭由法浄寺东楼石磴而下北过小桥穿竹径复折而东数十步古梅绕屋疎影寒花洵为清凉香界乾隆乙酉

御书额曰小香雪

康山在扬州府新城西南隅明正徳中武功康修撰海寓居于此山搆草堂于上其东为观山台遥望郭外风帆来往隔江山色青翠如画乾隆庚子

御书额曰康山草堂聫曰时花二月之中遇古树千年

以上论甲辰

御书楼额曰对山聫曰笼庭水树宜凉影匝砌烟花带

露

九峯园园故多佳石大者逾丈小亦及寻如仰如俯如拱如揖如鳌背如驼峯如蛟舞螭如狮蹲象踏千形万态不可端倪石间罗植卉木又筑临池小榭以拟右军墨池南为风漪阁可供眺望乾隆壬午

御书额曰九峯园聫曰雨后兰芽犹带润风前梅朶始敷荣又聫曰名园依緑水野竹上青霄乙酉

御书聫曰縦目轩饶野趣遣懐梅栁入诗情甲辰御书额曰澄空宇聫曰红梅翠竹天然绘妙理清机不

尽吟

髙旻寺在城南十五里之茱茰湾其水北承淮流西逹仪徴南通步故亦名三防河寺踞其上有塔曰天中琳宇嵯峨遥临俯瞰洵江皋揽胜之地

圣祖仁皇帝南巡于此敬建

行宫

皇上省方重葺其旧以备

临幸乾隆辛未

御书寺额曰江月澂观聫曰潮涌广陵磬声飞逺梵树

连防水铃语出中天

御书殿额曰防江胜地曰江表春晖聫曰众水回环蜀冈秀大江遥应广陵涛又聫曰碧汉云间晴阶分塔影青郊雨足春陌起田歌丁丑

御书行宫佛堂聫曰法云迥防莲华塔慈照长辉贝叶经又聨曰塔铃便是广长舌香篆还成妙鬟云又寺旁

关帝庙额曰气塞宇宙壬午

御书斋额曰罨画牕乙酉

御书聫曰绿野农懽在青山画意堆庚子

御书堂额曰得间聫曰清风明月取无尽山峙水流用

不穷甲辰

御书堂额曰承煦聫曰宇宙以来此山色冲融之际荡

烟光

锦春园在扬州府城南三十里距由闸关二里旧有大观楼后成小筑门临水次丹垩相鲜其中杰阁修廊松泉萝磴颇足幽胜四围罗植花木每遇风日晴美烂若舒锦乾隆辛未

御书额曰锦春园丁丑

御书额曰竹浄松蕤甲辰

御书聫曰镜水云岑标道趣防荑嫩蘤缋春光又聫曰

镜里林花舒艳裔云邉楼阁隐神仙

钦定南巡盛典卷八十四

猜你喜欢
  卷二十九·本纪第二十九·脱脱
  卷二百九十九·列传第一百八十七·方伎·张廷玉
  卷五·陈继儒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六十九·佚名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七·佚名
  卷之五十六·佚名
  ●九、生活一斑·秦翰才
  七六四 谕《总目提要》并黄签考证书成时俱着列于四库全书之首·佚名
  卷九十四·张守节
  附录·沈有容
  萧恭传·脱脱
  序·邓士龙
  卷93·陈邦瞻
  卷六·曾巩
  二十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十三·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増补中州集卷四十三李讲议汾【二十五首 补一首】汾字长源平晋人系出鴈门旷达不羁好以奇节自许避乱入关京兆尹子容爱其才招致门下留二年去之泾州谒张公信甫一见即以上客礼之自是游道日广然关中

  • 卷三十四·毕沅

      ◎宋纪三十四 ∷起著雍敦牂正月,尽上章涒滩七月,凡二年有奇。   ○真宗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   天禧二年辽开泰七年   春,正月,乙未朔,永州大雪,六昼夜方止。江陵溪鱼皆冻死。   己亥,以赵安仁

  • ●旧京琐记引·夏仁虎

    余以戊戌,通籍京朝。日月不居,忽逾一世。沧桑数变,逢此百忧。鬓发已摧,名业未立。华灯照夕,明镜窥晨。谓可以已,复何言哉!回忆年时,如隔梦寐。鹪巢既营,菟裘将老。端居鲜事,何以送日。不为无益,奚遣有涯。检书惧劳,耽吟嫌苦。出畏

  • 第七卷 商业·缪荃孙

    我国与中亚、南洋交通,始于西汉,与欧洲交通,始于东汉。南齐时,波斯、狮子、婆罗门、交趾诸国商船常至广、交二州贸易。有唐一代,远自佛林、大食、波斯,近至扶南、林邑,往来不绝。通商地点,则多在扬州、广州、交州、合浦。宋时

  • 公孙龙第十一·孔鲋

    公孙龙者、平原君之客也、好刑名、以白马为非白马、或谓子高曰、子高孔穿之字孔箕之子伋之元孙此人小辨而毁大道、子盍往正诸、子高曰大道之悖。天下之校枉也。吾何病焉。或曰虽然、子为天下故往也、子高适赵、与龙会

  • 书传卷十一·苏轼

    宋 苏轼 撰周书旅獒第七西旅献獒太保作旅獒召公也惟克商遂通道于九夷八蛮西旅底贡厥獒西方之国有以獒为贡者旅陈也春秋传曰庭实旅百犬四尺曰獒太保乃作旅獒用训于王曰呜呼明王慎徳四夷咸宾无有逺迩毕献方物惟服食器

  • 卷五·王昭禹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详解卷五宋 王昭禹 撰甸师掌帅其属而耕耨王借以时入之以共齍盛【耨乃豆反齍音资】【郊外曰甸田庖于洫甸法正在是也甸师以下士二人为之而其徒有三百之众名其官曰师则主教其属故也公田谓之借以其借民

  • 卷九十二·佚名

    释净佛国土品第八十二之上(经作净佛国品)【经】尔时,须菩提作是念:“何等是菩萨摩诃萨道,菩萨住是道,能作如是大誓庄严?”佛知须菩提心所念,告须菩提:“六波罗蜜是菩萨摩诃萨道,三十七助道法是菩萨摩诃萨

  •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下三·良贲

      经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解曰。重颂前义也。从此第二偈颂重明。于中分三。初有一行。总明三贤。次有十行。别明十地。后有一行。结申佛果。且初第一总明三贤。  经。彼伏忍菩萨于佛法长养坚固三十心

  • 金刚光焰止风雨陀罗尼经·佚名

    唐南天竺三藏法师菩提流志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与其大众前后围绕。游摩伽陀国。行在中路遇大黑云。叆叇弥薄岚颲恶风。雷电霹雳骤澍雹雨。语具寿庆喜言。汝当取一新净瓮子。满中盛水真言。摄逐如是婆修吉龙王。及诸

  • 药师如来念诵仪轨之二·佚名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佛一时在维那离音乐树下。与三万六千比丘人俱。及十二神王。并诸眷属天龙八部大神王。在如是等大众会中。说是法已。大众皆闻无不欢喜。是即名为结愿神咒。即薄伽梵说咒曰。南谟薄

  • 卷第二·道世

    诸经要集卷第二西明寺沙门释道世集  ·敬法篇第二(此有八缘)敬僧篇第三(此有三缘)  ·述意缘  ·说法缘  ·听法缘  ·渐顿缘  ·求法缘  ·感福缘  &mid

  • 陆清河集·陆云

    诗文集。西晋陆云(262—303)撰。二卷。云字士龙,吴郡(今江苏吴县)人。文学家,年十六举贤良,吴亡,与兄同入洛阳,历从事、太子舍人、浚仪令,有政绩。入为尚书郎,中书侍郎,成都王颖荐为清河内史,转大将军右司马。后兄机被成都王颖

  • 忠惠集·翟汝文

    宋文别集。翟汝文撰。此书为其子翟耆年所编。《宋史·艺文志》著录为30卷,明代以来散佚不传。清代修《四库全书》自《永乐大典》各韵辑其文章重编为10卷。卷1为内制,卷2至卷4为外制,卷5为赋、表,卷6亦为表,卷7为状、

  • 祭妹文·袁枚

    袁枚撰。这是一篇享誉甚高的祭文,历代评论家常以之与韩愈《祭十二郎文》、欧阳修《泷冈阡表》相提并论。作者三妹素文与其夫系指腹为婚,十几岁时夫家父母因儿子不肖曾建议解约,然素文坚持从一而终的礼教,成婚后丈夫果

  • 祖英集·重显

    诗别集。北宋释重显(980—1052)撰。二卷。重显,俗姓李,字隐之,遂宁(今属四川)人。居明州(今浙江宁波南)雪宝寺,僧人。皇祐中赐号明觉大师。此集为其弟子文政于天圣十年(1032)辑成,卷首有文政序。收诗二百二十首。其诗

  • 梵天择地法·佚名

    全一卷。作者不详。又作梵天择地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八册。本书系依据大梵天王内秘密经之内容略述而成者,该经记述如来于过去世五百万生中曾为持咒仙人,常游历诸山,隐居净室,于游历时见到有利于法成就之四十二种地相。本书

  • 注华严法界观门·宗密

    佛典注疏。唐宗密注。一卷。是唐杜顺的《华严法界观门》的注释书。释文多受澄观思想的影响。书前裴休序称,宗密“直以精义注于《观文》之下,使人寻注而见门,得门而入观,由观以通经,因经以证性”。见载于日本《大正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