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二十八

万历二十六年十一月壬午朔先是倭奴分据三路联络固守我兵四路齐下水陆并进西路行酋已在围中东路亦破其三寨中路如晋州望晋山永春昆阳三四城寨相继而取而贼之老营如泗川左臂如东阳仓亦一时并焚止有临海新寨一坚巢耳不意诸将轻敌失防因惊丧师倭军一合马步皆逃追奔逐北所伤寔多是役也见敌先奔临阵四溃全无将纪大偾王师者都司马呈文游击郝三聘也号令不严致临戎失火施救无策因而避敌偷生者步兵彭信古茅国器叶邦荣蓝芳威马兵师道立柴登科祖承训总兵董一元筹倭既无胜算对垒益多轻率按法定罪均无可贳该总督邢玠分别<锍-釒>参诏斩马呈文郝三聘以徇彭信古等充为事官董一元革宫衔降府职三级各戴罪立功

○甲申隆宗门兴工遣侍郎余继登姚继可祭告

○夺保定巡抚李盛春直隶巡按黄纪贤各俸四月以查简店税银两久不进角□羊故也

○丙戌御史许闻造上言臣本年正月内蒙 皇上命臣巡按甘肃臣泛舟回南由徐至淮八十里河身全徙而不复为国家之用由陆赴任自梁入秦四千余里亢旸不雨所在有盗贼之虞及过河南裕叶嵩卢之矿得不价失而掊克于大户入狭西临潼商雒之矿全无所得而巧取诸条鞭在 陛下徒取诸山泽在矿使实夺诸闾阎凡所经临惨毒万状科臣赵完璧包见捷等言之按臣姚思仁绘图陈说又详言之不蒙采纳两载之间虎狼半天下残民逞欲以夺造化之权雨旸焉得时若运道焉得安流不报

○丁亥初秦府中尉怀土□侵越关奏扰 上以叫冤故辙贷之至是科臣杨应文因潞藩微行事闻追论及之欲以杜滥觞之渐严未然之防也

上切责之夺应文俸一年

○先是阁臣员缺吏部钦奉 上谕会推题诣已五阅月矣未蒙允用至是大学士沈一贯备陈先年内阁多至五六员少亦不下三四员惟张居正擅权与吕调阳二人在阁年余此则覆辙所当鉴者今臣与志皋二人独膺此任且皆衰老余年精神耗竭一起一仆共济实难乞将新推阁臣立赐点用仍谕首辅速出以无误国事 上曰览奏情词恳切具见忠爱元辅便遣官宣谕守催即出以慰倚任伫望至意简用阁臣吏部知之  ○兵部言狭西之松山界在甘宁实两镇往来通路靖固藩篱自流虏窃据而镇番中卫因之断隔贼遂得以窥我两河矣今督抚诸臣藉累胜之威大行搜剿著宰既已归套宾阿移遁贺兰举三十年经营兔窟一旦扫除五百里沦没故疆尽行恢复功岂不伟哉第恢复不易保守尤难及今筑墙筑堡移将移兵亟举而力图之虽经数年费钜万不惜断匈奴之右臂联甘宁之辅车作靖固之屏障此一劳永逸之计事机之会何可失也 上然之报曰松山为诸虏窃据流毒两河已非一日督抚官分道出师扫空恢复功绩可嘉以后作何修守永固藩篱令虏不敢复聚其集该镇详计以闻

○己丑黄河之役先是漕臣力主复故道之议新河臣有漕河并治之议又以复故道为治本挑运河为治标据议勘估工食费用四十七万有奇其搜括在工零余支剩并援例陈乞者二十五万有奇尚有二十余万无从措处科臣韩学信上言该部应从长计议果钱粮接济如数及期一听河臣料理 上以河徙无常议复故道迂远烦难下漕河臣再酌议之

○辛卯诏永和王庶第二子敏洼管理府事

○壬辰初朝议以东征师久无功汹汹谓当撤兵户科给事中郝敬上疏曰臣闻智者不贵计目前之利钝而贵有久安自固之策为今之计宜降敕一道数诸将以不宜亟战之罪论朝鲜君臣以勉图自存之策增修城池设建寨堡如朝廷念其残破之后物力虚乏更以帑金数万助其修筑留文武将吏各一员分兵数万与之使协济固守假以十年之力一切便宜不必上请有功则不次尊显之其余兵马尽撤还辽屯种操练以固守门庭大学士赵志皋亦言兵疲饷竭结局无期请令督臣邢玠仍归本镇与蓟辽抚臣一意制虏而以东方之事悉委抚臣万世德量留兵将分布坚守要害互为声援 上令府部九卿科道集议

○特旨降九江府经历樊国充杂职以湖口税监李道劾其阻挠商税故也

○癸巳以灾伤免萧县等县本色钱粮

○先是 上以没官积盐一事盐臣与田应璧所言互异命巡按御史同内监鲁保勘议于是御史马从聘具奏臣行运司等官偏查两淮三十盐场并无没官积盐具结确报向非 皇上洞烛情弊责令查实则国家二百年边计几坏于田应璧之一言户部具覆 上责其偏听执奏仍行差去内官会同巡盐御史查勘以闻  ○兵科给事中姚文蔚奏言东征之役凡议罢兵者不过欲掩前日封贡之失无复愿国家之安危乞饬在事诸臣益图战守机宜务出万全不得浪战国是一定神气自张东师必有结局之期矣 上谕兵部会府部科道议之至是给事中张辅之亦言朝鲜为我藩篱救朝鲜所以自为捍御计耳盖国家建都北平京师其腹心蓟镇为肩背从此而西至清海玉门延袤八九千里是右之肩背长而环抱颇固从此而东至辽左鸭绿逶迤仅二千里是左之肩背短而环抱亦疏兼之岁若虏患痿痹不仁所恃朝鲜固外卫而消内忧可坐视而不竭力以拯其难乎惟愿 皇上速罢会议之举一切战守听边臣及勘科会同监军御史据平日目击之真共图方略上报得策而百年无事则二臣当其功失策而他日基祸则二臣任其罪有不畏威承德悉心定计者否也上曰东征屡有旨朝廷不遥制还著一意进剿务旼荡平之功不必会议

○福建巡抚金学曾奏报关酋平秀吉死内难将作且与小西行长平素不睦必自相图倘水陆交攻歼此鲸鲵或其时也乞敕朝鲜经督诸臣再加侦实相机进剿以彰天讨毋为清正狡谋所疑章下兵部

○丁酉四川巡按赵标上言大工肇兴采办方始须材于蜀多在夷方往年止携盐茶绢布给赏任我出入无复阻搪近者西南诸夷酋在在离心角□羊体无论播酋负恩稔恶杀掳内地所有木枋闭关禁绝往来即建昌永宁素称产木之地原派木植全未完角□羊倘当事竟尔因循狂酋藐无畏惮攘臂雄据不惟阴阻大工亦且明弃疆宇臣所以腐心蒿目不容不直陈也章下该部

○升四川参议范涞为浙江按察使河南参政王之猷为浙江兵备按察使

○戊戌诏武安侯郑惟忠弟惟孝袭祖爵

○己亥 孝惠皇后忌辰遣宁阳侯陈应诏祭茂陵

○ 孝烈皇后忌辰遣惠安伯张元善祭 永陵

○庚子慈圣宣文明肃皇太后圣旦文武百官朝贺命妇免

○壬寅升狭西副使李景元为山西参政原任江西参政李维贞为四川参政南京兵部郎中杨维先为河南兵备佥事刑部郎中朱思明为河南参议

○甲辰诏国公张惟贤承袭祖爵  ○以冬至节遣祭 九陵并 景皇帝陵寝 哀冲 庄敬二太子陵园

○乙巳升狭西参政李国仕为广西按察使浙江副使王之麟为山东参政

○浙江金华府经历胡奉正捐米三千石助饷

○丙午冬至 大祀 天于 圜丘遣侯陈良弼恭代

○狭西上笆篱寨坪苽 巾□匝等族番人渰竹等进贡方物马匹给赏如例

○赐淮府南康王厚□□火谥安懿

○戊申谕选 皇长子婚万历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礼部钦奉 圣谕朕惟册立分封东宫及亲王乃 祖训大典嫡庶长幼一定自有次序缘因皇长子禀质清弱气体未充况皇后年在妙冲又屡遭不讳大难姑不得已迟缓少俟耳非有别意乱危国家昨者 大行皇妣之服已满虽无三殿其二宫不日落成皇长子龄已过期体已充足尔该部便具选婚旧仪来看其册立加冠礼少俟二宫落成之日行朕又思三皇子五皇子六皇子七皇子俱已长成若再少待恐又费一番事不若亦于二宫完日一并加冠分封之日庶免烦扰内皇三子皇五子年岁稍长待分封之日可著出阁读书亲近儒臣朝夕训诲以开蒙塞礼部知之

○己酉兵部奏东事自今夏以来廷议部覆一切战守机局听候勘科会同督抚监军查议不谓中路溃师人情复惑一时阁科诸臣各抒所见致有异同其议撤兵者抱虚内事外之忧欲息肩而省耗费其不欲撤兵者执攘外安内之议期灭贼以图全胜臣等奉旨会议间寻蒙 皇上俞科臣张辅之等请罢会议一意以进剿为事及查往年碧蹄挫败误中狡倭止兵之令一下遂致不可收拾而封议起比时按功罪者犹然痛惜当事不肯励兵讲武自失转败为胜之机今虽丧失而见在水陆之师犹不啻倍蓰往昔天下事尚可为可遂馁马自阻乎且倭所占据全庆海滨按图才得全属之十一而其十九固在我也今我之坚壁貔虎即为扼塞更合鲜人教之击剌修筑事事著实不为虚文相机而动动必万全倭众不逃必将立尽但不得无谋浪战耳何可并什九者而捐之也夫以行间数万之众斗士岂至乏人特患诸将之心疑贰不坚鼓舞无术或为弱徒悍卒所累往往有之明功罪公赏罚问疾苦恤死伤执此鼓舞而士卒不用命者未之有也语曰千里馈粮士有饥色今不止千里矣既不胜其供亿之病又不胜其庚癸之虞倘欲从长计处盍查自来兵集朝鲜之日迄今用过该国本色若干酌定岁额使主客不致倒置如该国残破之后力惫不支亦当计其各道之入稍为调剂勿令专倚办于中国庶乎经久可行至于经理既为朝鲜专设该国之事一切部署战守屯筑选练悉宜委之督臣兼制倭虏仍各于适中调度与夫在事文武尤宜合志同心期于平贼利钝久速皆所不拘也 上曰倭奴逆天悖德当以尽剿为期前旨朕所独断中外便宜恪遵不许更生异说惑乱军心所奏鼓舞士卒酌定饷额及部署战守同心任事等项俱依拟申饬著实举行该奏请的不时奏请朝廷但责荡平不拘久速信赏必罚决无假借军中亦要捐除嫌忌明别功罪勿纵勿枉使人踊跃用命仍须审度机宜详慎进止毋但以浪战为事若有违犯朕命必尽法处治  ○升福建副使张鼎思为浙江参政广东副使陈鸣华为湖广参政长沙知府罗鲲为云南副使

○先是行取各官职名吏部久已疏请留中不发至是 上命复列其名以奏竟不报

○兵部覆查勘科臣徐观澜劣帅宜更<锍-釒> 上曰参核可据传闻处置须当审核各将罪状著彼处督抚科按等官会同虚心详议勿令枉纵致有从言

○辛亥兵科给事中张辅之奏东事当勘者有四而其不必轻听者亦有四幕南空庭且多物故吾安保士马之不损伤而多寡悬绝当勘者一市租兼金出入不问吾安保粮草之不耗费而乾没多寡当勘者二赏信罚必师之善经能无罔上邀功夺级掩罪乎当勘者三倭残属国久在目中能无汛埽奇谋结局长策乎当勘者四此四者皆 明旨之所及而诸臣有所凭以勘者也凡人对一人则相与专而其情易昵对众人则指视广而其私难投彼违众逞臆者一不必听凡人背相讥则雌黄一任乎口吻面相质则尔我难掩乎真情彼背后腾谤者二不必听诗称属耳岂无讹传况流言之远布证佐之挟同乎三不必听书载武成尚难尽信况箧笥之蠹遗道路之俚语乎四不必听此四者皆 明旨之所不及而诸臣无所凭以勘者也会同查勘诸臣亦当抱赤秉公矢诸天日可也诏兵部看奏

○升浙江按察使吴献台为浙江右布政河南副使刘大武为狭西参政

○以原任给事中挂有根补兵科右给事中原任御史牛应元补河南道御史

○兵部尚书张学颜卒学颜广平肥乡人嘉靖三十二年进士授曲沃知县擢工科给事中历佥事参议副使升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前后在镇三年斩获功多赐金绮有加复以逆酋王杲献俘土蛮要挟得捷晋兵部侍郎历右都御史兼理京营戎政兵部尚书以六年考满加太子少保寻晋太保乞休回藉至是卒诏与祭葬如例

明神宗实录卷之三百二十八终

猜你喜欢
  卷九十八·志第七十四·艺文三·张廷玉
  卷九十七·志第六十四·柯劭忞
  第六十二回 侍宴乞封两姨争宠 轻装观剧万目评花·蔡东藩
  卷第一百二十·胡三省
  乙酉扬州城守纪略·戴名世
  卷之一百七十六·佚名
  卷之二百六十四·佚名
  九三八 寄谕奉天府尹伯兴另行缮折参奏广宁县知县杨鹏翮·佚名
  绎史卷九十五之二·马骕
  ·康熙戡定台湾记·丁曰健
  ·请班师书·丁曰健
  索虏传·沈约
  提要·允禄
  卷二百一下·雍正
  礼仪·朱元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九·葛立方

    岁时有祓除不祥之具,而元日尤多,如桃版、韦索、磔鸡之类是也。饮屠苏酒,亦所以祓瘟禳恶,而法必自幼饮何耶?顾况(《历代诗话》本作“光”)《岁日口号(《历代诗话》本作“号”)》云:“还丹寂寞羞明镜,手

  • 卷十六·陈耀文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花草稡编> 钦定四库全书 花草稡编卷十六 明 陈耀文 辑 中调 柳初新           柳耆卿 东郊向晓星杓亚报帝里春来也柳擡烟眼花匀露脸渐觉緑娇红姹妆点层台芳榭运神功丹靑无价 别

  • 附録【上】·汪元量

    恭宗皇帝送汪大有南还诗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读汪水云诗集纳 新水云汪元量字大有钱塘人以善琴受知宋主国亡奉三宫留燕甚久世祖皇帝尝命奏琴因赐为黄冠师南归时防主瀛国公福王平原郡公赵与苪驸马

  • 滕王阁序·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

  • 卷十二·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十二赵秉文四发枣社夜发枣社驿褰帷见明月月照断崖氷风吹隂磴雪山重复峻岭十歩九盘折两崖夹深濶线路仅容辙缒车下百尺轣辘声未絶坡陁到平地稍喜见雉堞隔城闻钟鼓星斗何歴歴故人相劳

  • 读礼通考卷一百十八·徐乾学

    异俗礼下倭后汉书倭人死停丧十余日家人哭泣不进酒食而等类就歌舞为乐晋书倭人死有棺无椁封土为初丧哭泣不食肉已葬举家入水澡浴自洁以除不祥隋书倭国死者敛以棺椁亲宾就尸歌舞妻子兄弟以白布制服贵人三年殡于外庶人

  • 卷之一百七十四·佚名

      康熙三十五年。丙子。六月。乙酉朔上驻跸昂几尔图地方  ○命理藩院檄青海萨楚墨尔根台吉等、谕以噶尔丹败逃、及达赖喇嘛、已死九年、第巴匿之、假其言诳诱噶尔丹作乱之故。令探听噶尔丹声息。倘彼西走、即行

  • 三国史记卷第十五。·金富轼

    输忠定难靖国赞化同德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太保门下侍中判尙书吏礼部事集贤殿太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致仕臣[金富轼]奉宣撰。一五卷高句丽本纪三零零零零高句丽本纪第三。[大祖大王{太祖大王}][次大王]。一五卷高

  • 伯颜不花的斤传·宋濂

    伯颜不花的斤字苍崖,畏兀儿族人。驸马都尉、中书丞相高昌王雪雪的斤的孙子,驸马都尉、江浙行省丞相、荆南王朵尔的斤的儿子。平素洒脱不羁,好学习,通诗文音韵。初年因父荫封同知信州路事,后调任建州路。徽州人民起义,攻遂州

  • 世宗宪皇帝谕行旗务奏议卷六·允禄

    大学士兼管翰林院掌院事张廷玉奏称皇上日理政务凡属内阁部院奉防事件俱交起居注衙门登记档案惟八旗具奏奉防事件向例不交起居注衙门【臣】等无从记载请自雍正五年为始凡八旗具奏奉防事件及拣选人员补授官职之处俱交送

  • 第一章 总 论·吕思勉

    论史者率以汉、唐并称,其实非也。隋、唐、五代,与后汉至南北朝极相似;其于先汉,则了无似处。何以言之?先汉虽威加四夷,然夷狄之入居中国者绝鲜,后汉则南单于、乌丸、鲜卑、氐、羌,纷纷入居塞内或附塞之地,卒成五胡乱华之祸。而

  • 易经·系辞下传·第九章·佚名

    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 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 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 初辞拟之,卒成之终。 若夫杂物撰德,辨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噫! 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 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二与四位,同功而异位

  • 门人陈九川录·王守仁

      〔1〕正德乙亥,九川初见先生于龙江。先生与甘泉先生论“格物”之说。甘泉持旧说。先生日;“是求之于外了,”甘泉曰:“若以格物理为外,是自小其心也。”九川甚喜旧说之是。先生又论“尽心”一章,九川一闻却遂无疑。后家

  • 近代人生观的评判·太虚

    ──九年春作──依照平常的做人习惯做去,在平常的人、对于做人本不发生什么问题,所以也用不著什么解决人生问题的人生观;独到了依照平常人习惯有些做不过去的时候,于是遂发生了:做人是什么样的?做人是为什么的?何必要做人?人

  • 第十四則 雲門對一書·胡兰成

    第十四則雲門對一書舉:僧問雲門禪師:如何是一代時教?雲門云:對一說。釋迦成道後住世四十九年,於三百六十會,開談頓漸權實,謂之一代時教。但一切的答案同時皆即是問題。因為宇宙的存在自身是滿蓄著未知的變動,滿蓄著否定的,所以

  • 耳食录·乐钧

    文言小说集。清乐钧撰。初编十二卷,续编八卷,坊刻石印本五卷(残帙)。钧原名宫谱,字元淑,号莲裳,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嘉庆举人,翁方纲弟子。工诗,有才名,书法家。《清史稿》及《清史列传》有传。著有《青芝山馆诗文集》。

  • 杀子报·佚名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敬文堂刊本《杀子报》扉页书影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敬文堂刊本《杀子报》正文书影清代白话长篇侠义公案小说。一名《清廉访案》、《杀子报全传》。六卷二十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

  • 我们夫妇之间·萧也牧

    当代短篇小说。萧也牧著。初载《人民文学》1950年第1卷第3期。小说以四、五十年代之交的北京城市生活为背景,描写一对革命夫妻进城后由于思想意识上的差异,在生活中不断发生矛盾,由隐忍而争吵,愈演愈烈,几至离异,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