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洪武时代的僧律

明太祖对兵燹之后的中国僧寺,颇多整理,其情状有符现实可举而施之者,录之以备有心人之注意。

洪武二十四年令:‘今天下之僧多与俗混淆,尤不如俗者甚多,是入其教而败其行,理当清其事而成其宗。令出后,禅者禅,讲者讲,瑜珈者瑜珈,各承宗派,集众为寺。有妻室愿还俗者听,愿弃离者听。

‘一令之后,敢有不入丛林,仍前私有眷属,潜住民间,被人告发到官或官拿住,必“枭首”以示众;容隐窝藏者,流三千里’!

洪武二十七年令:‘凡僧之处于市者,务要三十人以上聚成一寺,二十僧以下者悉令归并;其寺宇听僧拆改,并入大寺,如所在官司有将寺没官及改充别用者,以赃论。

‘僧带妻室者,许诸论捶辱之,更索取钞五十锭;如无钞者,打死勿论。带妻室僧人愿还俗者听,愿弃离修行处者亦听,若不还俗又不弃离,许里中邻人擒拿赴官;循私容隐不拿者,发边远充军。

‘今后,秀才并诸邑人等,无故入寺院坐食僧人粥饭者,以罪罪之。今后僧寺不许收养儿童!……令出后,敢有收留儿童为僧者,首僧凌迟处死;其儿童之父母,迁发化外。若有出家者,务要本人二十三十者情愿为僧’。

接金陵梵刹志载:金陵灵谷、天界、报恩三大寺,直属僧录司。一、灵谷寺隶次大刹栖霞寺,中刹铜井院至草堂寺等十刹。二、天界寺隶次大刹鸡鸣寺、静海寺,中刹清凉寺至接待寺等十二刹。三、报恩寺隶次大刹能仁寺、弘觉寺,中刹高座寺至幽栖寺十一刹。而铜井院等中刹,又隶吉禅庵等小刹或八九或五六或一二不等。诚如葛寅亮序所云:“以三大寺为纲,而次大中刹丽之,小刹又丽于中刹,棋布星罗,联络不涣”。今中国佛教会章程之修订草案,分寺于三等,虽不能如明制之整齐,要亦有所本而能略近之矣。(见觉群九期)


猜你喜欢
  卷六十四(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说无垢称经疏卷第五(末)·窥基
  显扬圣教论 第九卷·无著
  卷第三十一·佚名
  上海佛法僧园法苑之新建设·太虚
  新青年救国之新道德·太虚
  卷八·聂先
  上三·元照
  卷二百八十三·佚名
  大般涅槃经疏 第十八卷·灌顶
  摩利支天一印法·佚名
  佛说大乘观想曼拏罗净诸恶趣经卷下·佚名
  佛说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卷上·佚名
  卷第九·佚名
  大乘百福相经全文·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游次公·唐圭璋

      次公字子明,号西池,建安人。范成大帅桂林,以文章见知,参内幕。曾为安仁令。淳熙十四年,通判汀州。   贺新郎   宫词   暖霭浮晴籞。锁垂杨、笼池罩阁,万丝千缕。池上晓光分宿雾,日近群芳易吐。寻并蒂、阑干凝伫。

  • 卷54 ·佚名

    程公许 亨泉词 有必兮寒泉,运而往兮几何年。 地灵兮启秀,不我后兮不我先。 川媚珠兮圆折,莲吐岫兮便娟。 坤文郁兮瑞世,所思邈兮西都之虞渊。 芳至今兮未沫,世载英兮昌维。 其已考盘兮山之啊,

  • 列传第五十八·刘昫

    ○韦见素 子谔 益 益子顗 崔圆 崔涣 子纵 杜鸿渐 韦见素,字会微,京兆万年人。父凑,开元中太原尹。见素学科登第。景龙中,解褐相王府参军,历卫佐、河南府仓曹。丁父忧,服阕,起为大理寺丞,袭爵彭城郡公。坐事出为坊州司马

  • 第一百五十三回 宴中兴孙美瑶授首 窜豫东老洋人伏诛·蔡东藩

      却说曹锟贿选成功,正在兴头,不料奉、浙和西南各省,都已通电反对,兵革之祸,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因此直系大将吴佩孚,十分注意,凡由各省来洛的人员,无不详细询问各该省情形,以便应付。吴氏亦大不易。一日,忽报马济回洛,吴佩孚立

  • ●宋季三朝政要题辞·佚名

    此书不知何人所作谛观数四葢有下乔木入幽谷之悲乎余尝掇拾里中故老旧闻譔厓山小志二卷皆宋史所未具者藏笥中未及梓行丙午夏于役金陵以前笥寓于旧馆主人弗戒遂为祝融氏夺去今于吴闗偶得此书于市肆中则胜国善本与余厓山

  • 卷之十·佚名

      ○顺治元年甲申十月乙丑卯刻雾色苍白。  ○升都察院副理事官雷兴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天津等处。  ○丙寅升工部主事于连跃为山东按察使司佥事兖西兵备道礼部郎中房之骐为山东按察使司佥事提调学政。  ○工科

  • 嘉靖东南平倭通录·徐学聚

    自嘉靖元年罢市舶司,番货至邦时□□商□□□□□□不肯偿,番人泊近岛遣人生索不得,番人泠□□汶海上为盗久之,百余艘舰据海洋,日□□□□不肯去,小民好乱者相率入海从倭,凶徒、逸囚、罢吏、黠僧,及衣冠失职书生,不得志群不逞者

  • 三国史记卷第二十。·金富轼

    输忠定难靖国赞化同德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太保门下侍中判尙书吏礼部事集贤殿太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致仕臣[金富轼]奉宣撰。二零卷高句丽本纪八零零零零高句丽本纪第八。[ 阳王][建武王{荣留王}]。二零卷高句丽

  • 卷二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大金集礼卷二十七仪仗上行仗      立仗【阙】行仗天眷三年九月幸燕仪衞用法驾【总数稍异具行幸门】摄官【六百九十九人】将军大将军四十三人折冲果毅一百二十六校尉五十六郎将三十四帅兵官二百四十

  • 卷二百九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九十一舆地考【二十三】牧厰【臣】等谨按冀北之野良马所自出战国时燕赵擅骑射之利故兵雄於北而自元魏及辽并以马之蕃耗觇国之强弱金立羣牧使皆在

  • 卷二·熊过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明志録卷二     明 熊过 撰桓公惠公子隐公弟名轨史记一名允弑兄自立在位十八年諡法辟土服远曰桓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即就也先谒庙明继祖也还就阼阶之位见百官以正君臣也事毕而反凶服焉其礼如伊

  • 卷六十九·沈廷芳

    <经部,五经总义类,十三经注疏正字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六十九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春秋公羊传注疏【案马氏通考云春秋公羊疏崇文总目不着撰人名氏援证浅局出于近世或云徐彦撰陈氏书録解题云广川藏书志云世

  • 一切经音义卷第九十一·唐慧琳

       翻经沙门慧琳撰  此卷从第一尽第五。  音续高僧传第一卷  彝伦(上以之反孔注尚书云彝常也考声樽名也周礼有六彝说文云宗庙常器象形字也从米从糸从二十音拱拱持器中实也王声也王音京又反传中从分作彝书误

  • 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卷第四·知礼

    宋四明沙门知礼述次释中三。初设二问答示观心所以二。初明解须行成故于心作观二。初问起者。前已广约譬喻附文当体。释金光明。足显法性深广圆融。今何更立观心释耶。二释出二。初正释。此一段文须得心佛高下之意。方

  • 隱元禪師語錄卷第十三·隐元

    嗣法門人弘宣編詩偈金粟解制禪關透脫絕纖塵,剔起眉毛一斬新,瓦屋冰消長夜夢,梅花凍解小園春。人情恰好難分離,道眼初開別假真。喝散白雲千萬里,縱橫何處不相親?訪青雲巖關主不遇踏破青雲路幾層,出頭始見嶺南能。途中迷悟千般

  • 三峰藏和尚语录卷第三·三峰法藏

    吴虎丘山云岩寺嗣法门人弘储记住苏州邓尉山圣恩禅寺语癸酉元旦上堂拈香毕就座乃云五彩泥牛耕大地一犁锹动天和气七十二峰如笋生峰头似草和烟细幸勿作西来的的大意良久云今日新正元旦特特上堂举扬佛祖因缘用祝圣明山僧

  • 繁辞集·王统照

    现代散文集。容庐(王统照)著。上海世界书局1939年7月初版。列为郑振铎、王任叔等主编的“大时代文艺丛书”之一。收1938年间在上海《文汇报·世纪风》上连载的《炼狱中的火花》、《繁辞》两组哲理小品54则。卷首的《

  • 春秋诗话·劳孝舆

    先秦诗歌史料著作。5卷。清代劳孝舆辑。作者于旧巢故垒中力开生面,择取《左传》中与诗相关者集为此书。卷1《赋诗》收集了《左传》所载各国公卿大夫在宴享赠答诸活动中赋诗的事例31则,体现了春秋时期在政治活动及日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