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事记续编卷五十四

唐则天顺圣皇后武氏圣厯元年正月甲子朔庐陵王出居于房州改元【以通鉴脩】

解题曰宋庠纪年通谱将复召庐陵王故改元

三月己巳召庐陵王于房州戊子庐陵王至自房州【以新纪脩】

解题曰按新旧史列传后欲以武三思为太子以问宰相众莫敢对狄仁杰曰臣观天人未厌唐德今欲继统非庐陵王莫可后怒罢议久之召谓曰朕数梦双陆不胜何也于是仁杰与王方庆俱在二人同辞对曰双陆不胜无子也天其意者以儆陛下乎【洪迈曰新史载旧史不载通鉴但书鹦鹉折翼一事而考异云双陆之说世传李邕所作狄梁公传有之词多鄙诞故不取艺文志有李蘩说纂其忠节门曰武后问石泉公王方庆曰朕夜梦双陆不胜何也盖谓宫中无子意者恐有神灵儆夫陛下后召庐陵王复其储位俾石泉公为宫相辅翊之新史盖兼采二李之说而莫辨其为王狄也通鉴去之】文皇帝身蹈锋镝勤劳而有天下传之子孙先帝寝疾诏陛下当国陛下掩神器而取之十有余年又欲以三思为后且姑侄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庐陵王则千秋万嵗后常享宗庙三思立庙不祔姑内史王及善宻赞其谋后【旧史本文作则天后仿此】亦渐悟右肃政台中丞吉顼素与张易之兄弟亲善俱为控鹤监内供奉易之兄弟以宠盛思自全问顼计安出顼曰公家以幸进非有大功于天下势必危吾有不朽防愿効之非止保身且世世不絶胙易之流涕请顼曰天下思唐久矣庐陵斥外相王幽闭上春秋髙须有付托武氏诸王殊非属意公盍从容请建立庐陵及相王以副人望易吊为贺之资也易之昌宗然其言遂乗间奏请后知顼预谋召见问状顼曰庐陵相王皆陛下子先帝顾托于陛下当有主意后意乃定遣徐彦伯迎庐陵王于房州王至后匿王帐中召见仁杰【时吉顼已贬琰州尉】语庐陵事仁杰敷请切至涕下不能止后乃使王出曰还尔太子仁杰降阶泣贺已奏曰太子归未有知者人言纷纷何所信后然之更令太子舍龙门具礼迎还中外大悦余见通鉴初王庆之等请立武承嗣为太子宰相岑长倩格辅元陈其不可竟以坐死赖李昭德发明未闻侄为姑立庙之论又进姑侄何如父子之说后始畧为之感动然有私谒皇嗣而斩者告皇嗣有异图者诬皇嗣庐陵与南北牙同反者犹踵见此承嗣三思所以营求愈切也仁杰每从容言文皇天下当传之子孙取昭德姑侄立庙之意兼举而力陈之后方且对以家事不当预知及吉顼为二张谋承间屡言后意乃定顼之精忠虽未必如仁杰然当机之发不费辞而事济固不可以人废言也旧史亦称中宗在房陵吉顼李昭德皆有匡复谠言固未有非之者而犹或讥其假善以济私盍亦深攷其故也

四月辛丑娄师德为陇右诸军大使【以新纪脩】八月突厥冦边豹韬卫将军阎知微降之【以新纪脩】戊戌太子太保武承嗣卒【以通鉴脩】庚子春官尚书武三思检校内史狄仁杰兼纳言【以新纪脩】遣司属卿武重规等为大总管四道击突厥【以新纪脩】九月甲子夏官尚书武攸宁同三品【以新纪脩】壬申庐陵王立为皇太子复名显甲戌为河北道行军元帅击突厥狄仁杰副之时突厥据地万里西北诸夷皆附之【以新纪脩】十月命河内王武懿宗九江王武攸归领都下屯兵【以通鉴脩】癸卯狄仁杰为河北安抚大使【以新纪脩】夏官侍郎姚崇同平章事【以新纪脩】夷阎知微三族【以通鉴脩】

唐则天顺圣皇后武氏圣厯二年正月皇太子在东宫【以朱熹纲目脩】壬戌以皇嗣为相王【以新纪脩】甲子司卫卿张易之为控鹤监银青光禄大夫张昌宗为控鹤监内供奉【以通鉴脩】腊月戊子左肃政台中丞吉顼为天官侍郎右肃政台御史中丞魏元忠为凤阁侍郎并同平章事【以新纪通鉴脩】辛亥赐皇太子姓武氏【新纪】二月庚申武攸宁罢【以新纪脩】三月娄师德为纳言【新纪】四月吐蕃论赞婆降【以通鉴旧纪脩】壬辰魏元忠为天兵军大总管娄师德副之以备突厥【以新纪通鉴脩】八月娄师德薨【以吕祖谦标目脩】戊申武三思为内史【以新纪脩】唐则天顺圣皇后武氏久视元年正月皇太子在东宫【以朱熹纲目脩】戊午贬吉顼为琰州尉【新纪】壬申武三思罢【新纪】腊月丁酉狄仁杰为内史【新纪】一月作三阳宫【新纪】五月己酉朔日有食之【以新纪脩】癸丑改元罢天册金轮太圣号【以新旧纪脩】

解题曰宋庠纪年通谱疾平改元故取老子久视长生之语

六月改控鹤为奉宸府以张易之为令【以通鉴脩】闰七月丁酉吐蕃冦凉州陇右诸军大使唐休璟败之于洪源谷八月庚申魏元忠为陇右诸军大总管击吐蕃【以新纪脩】九月辛丑梁文惠公狄仁杰薨所荐荆州长史张柬之监察御史桓彦范秦州刺史敬晖等数十人【以吕祖谦标目脩】解题曰范仲淹曰商有三仁弗救其灭汉有四皓正于未夺呜呼武暴如火李寒如灰何心不随何力可囘我公哀伤拯天之亡逆长风而孤骞遡大川以独航金可革公不可革孰为乎刚地可动公不可动孰为乎方一朝感通羣隂披攘天子既臣而皇天下既周而唐七世发灵万年垂光噫非天下之至诚其孰能当余见通鉴

十月甲寅复唐正月【以新纪脩】

解题曰皇太子既在东宫所以用唐正月也

唐则天顺圣皇后武氏长安元年春正月皇太子在东宫【以朱熹纲目脩】丁丑改元大足【以新纪脩】

解题曰宋庠纪年通谱成州有大人之迹故改元大足

五月魏元忠为灵武道大总管以备突厥【以新纪脩】九月壬申杀皇太子子邵王重润等【以新纪脩】丙申以相王旦知左右羽林卫大将军事【以吕祖谦标目脩】十月壬寅如西京辛酉改元【以新纪脩】丙寅魏元忠同三品【新纪】十一月壬申武三思罢【新纪】戊寅改含元宫为大明宫【以吕祖谦标目脩】以主客郎中郭元振为凉州都督【以旧纪通鉴脩】

唐则天顺圣皇后武氏长安二年春正月皇太子在东宫【以朱熹纲目脩】乙酉设武举【朱熹纲目】突厥入冦【以旧纪脩】九月乙丑朔日有食之不尽如钩【以新纪脩】十月姚元崇同平章事【新纪】十一月命监察御史苏颋按覆来俊臣等所推狱雪免者甚众【以吕祖谦标目脩】十二月戊申置北庭都护府于庭州【以通鉴脩】

唐则天顺圣皇后武氏长安三年春正月皇太子在东宫【以朱熹纲目脩】三月壬戌朔日有食之【以新纪脩】七月壬寅正谏大夫朱敬则同平章事【以新纪脩】九月庚寅朔日有食之既【通鉴】

解题曰胡寅曰吕后末年日食既后恶之曰此为我也未几而卒武后至是日食再既明年亦卒日者至阳之精人君之表今乃为女主之应乎夫阳不竞而隂慝作理固然也今武氏反隂为阳居中履极掩唐虞之旧域颁正朔于八荒其气焰所感上致日星之变不亦宜乎

丁酉贬魏元忠为髙要尉【以新旧纪脩】十月丙寅如神都【以新纪脩】是嵗西突厥为突骑施所并【以吕祖谦标目脩】

唐则天顺圣皇后武氏长安四年春正月皇太子在东宫【以朱熹纲目脩】丁未毁三阳宫作兴泰宫【以通鉴新纪脩】二月壬申朱敬则罢【以新纪脩】三月出凤阁侍郎韦嗣立等二十人为刺史【以吕祖谦标目脩】六月辛酉姚崇罢【以新纪脩】乙丑天官侍郎崔暐为鸾台侍郎同平章事壬午相王府长史姚崇兼夏官尚书同三品【以新纪脩】十月辛酉姚崇为灵武道安抚大使崇举秋官侍郎张柬之甲戌柬之同平章事【以通鉴脩】

解题曰鼂补之曰按狄仁杰传则天尝问仁杰朕要一好汉任使仁杰曰岂非文士龌龊思得竒才用之以成天下之务乎则天曰此朕心也仁杰曰荆州长史张柬之其人虽老宰相才也乃召拜洛州司马它日又求贤仁杰曰前言张柬之未用也则天曰已迁矣仁杰曰臣荐宰相今为司马非用之也又迁为秋官侍郎竟召为相果兴复中宗而柬之传乃专言姚崇荐之以其时攷之仁杰初荐在荆州时再荐乃为秋官侍郎逮崇之荐时已在秋官矣或者则天闻仁杰之言已深知柬之因崇继荐遂至大用非崇一言便为相也又传曰仁杰所拔用至公卿者数十人崇自是仁杰荐用则天信重二人固自有间旧史未深攷尔余见通鉴【叶适曰柬之作相数月便能诛二张返正使其处仁杰地位必不如是迟缓也】

御史中丞宋璟请下张昌宗狱不从【以通鉴目録脩】

猜你喜欢
  ●崇禎長編卷之六十五·汪楫
  第十七回 破釜沈舟奋身杀敌 损兵折将畏罪乞降·蔡东藩
  本语卷二·高拱
  名山藏卷之七十·何乔远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佚名
  卷之七十九·佚名
  ●郭青螺先生崇论卷之七·李衷纯
  第二二甘结状嘉庆二十五年一一二○一-一·佚名
  青燐屑下卷·应廷吉
  刘熙古传·脱脱
  卷八十九·佚名
  卷十六·黄训
  卷十一下·雍正
  帝系二·徐松
  卷31·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八·陈衍

    一、自来文人好标榜,诗人为多,明之诗人尤其多。以诗也者,易能难精,而门径多歧,又不能别黑白而定一尊,於是不求其实,惟务其名,树职志,立门户,是丹非素,入主出奴矣。明太祖时,吴则有“北郭十子”,为高启、杨基、张羽、徐贲

  • 卷三百四十八 列传一百三十五·赵尔巽

      赛冲阿温春 色尔滚 苏尔慎 阿哈保 纶布春格布舍 札克塔尔桑吉斯塔尔 马瑜蒲尚佐 薛大烈罗声皋 薛升   赛冲阿,赫舍里氏,满洲正黄旗人。袭云骑尉世职,充十五善射,授健锐营参领。征台湾力战,赐号斐灵额巴图鲁,图形紫光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十八·佚名

    嘉靖二年六月庚子朔诏设福建镇海卫儒学○辛丑○升凤翔府知府成文为狭西按察司副使整饬固原兵备○壬寅○以江西兵荒命停徵逋欠布疋厨料○癸卯○御史杨朝凤以天变陈言陛下改元嘉靖盖取义于□高宗之嘉靖殷邦也高宗肜祭有

  • 卷之一百七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三百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九·叶盛

    ●水东日记卷九圭斋题彭氏程文酌定白鹿书院记夏忠靖鸱吻诗院画皆有名义东里抑庵春帖刘三吾与陈南宾书宋儒批选文章○圭斋题彭氏程文予性颇不喜场屋程文,异时所作四书经义亦不多,惟书经大小题俱有破

  • 卷二十七·温达

    <史部,纪事本末类,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卷二十七七月乙卯朔皇长子禔奏闻遵防颁行之事禔奏言【臣】于五月十九日留驻拖陵八旗兵汉军火器营兵到后宣父皇防谕领兵

  • ●二 帝幸金营·佚名

    靖康二年正月朔日,金遣人入城朝贺,君臣不成礼。初九日,北主下令粘罕曰: 比闻尔已破汴邑,所献物色,不甚为急。可速择异姓,立以为主,以慰民望。矧我素居北土,南方非我所便。南宋二主,可令来朝,事贵速行。 十一日,粘罕遣人请车驾至军

  • 傅慎微传·脱脱

    傅慎微,字几先。他的祖先是秦州沙溪人,后来迁徙到建昌。傅慎微移居长安。宋朝末年,他中了进士,逐渐升任河东路经制使。宗翰攻下汴京后,派娄室平定陕西。傅慎微率领军众迎战,战败被俘,被送到元帅府。元帅宗翰喜爱他的才学,不杀

  • 十·沈从文

    我们所经营的事业,既在极其合理情形中宣告失败,三种刊物皆停顿了,自然也就轮到我们想起一件事情,便是如何设法来还债了。按照情形说来,则单是上海方面各书店积欠《红黑》的账款,若可结算清楚,已经就是一笔很可观的数目。但这

  • 卷七 甘誓第二·孔颖达

    启与有扈战于甘之野,作《甘誓》。夏启嗣禹位,伐有扈之罪。○启,禹子,嗣禹为天子也。扈音户。有扈,国名,与夏同姓。马云:“姒姓之国,为无道者。”案京兆鄠县即有扈之国也。甘,有扈郊地名,马云:“南郊地也。”甘,水名,今在鄠县西。誓

  • 春秋管窥原序·徐庭垣

    窃观春秋一书与礼经相表里礼存其体而春秋着其用故必先达于礼而后能达于春秋也昔鲁史记注本周公遗制史书旧章卓然俱有法式是以韩宣子适鲁见易象与鲁春秋叹曰周礼尽在鲁矣厥后史失其官赴告防书或不能尽如法式夫子取而修

  • 《仪礼》的主要内容·佚名

    上述冠、婚、丧、祭、乡、射、朝、聘八项,概括了《仪礼》十七篇的主要内容。邵懿辰《礼经通论》对于此八类礼的意义作了一个概要的说明:&ldquo;冠昏丧祭射乡朝聘八者,礼之经也。冠以明成人,昏以合男女,丧以仁父子,祭以严鬼

  • 卷二十九·佚名

    △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三师子吼言:世尊,如佛所说,一切诸法有二种因。一者正因。二者缘因。以是二因应缚解。是五阴者念念生灭。如其生灭谁有缚解。世尊,因此五阴生後五阴。此阴自灭不至阴。虽不至彼能生彼阴。如因子生芽

  • 卷十七·赞宁

    ◎护法篇第五(正传十八人附见一人)○唐京师大庄严寺威秀传释威秀,不知何许人也。博达多能,讲宣是务,志存负荷,勇而有仪。其于笔语脄张,特推明敏。无何,天皇即位,龙朔二年四月十五日敕勒僧道咸施俗拜。时则僧徒惶惑,罔知所裁。秀

  • 十住毗婆沙論卷第十一·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助念佛三昧品第二十五   菩薩應以此 四十不共法 念諸佛法身 佛非色身故。   是偈次第略解四十不共法六品中義.是故行者先念色身佛次念法身佛.何以故.   新發

  •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十七卷·一行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十七卷沙门一行阿阇梨记秘密八印品第十四尔时毗卢遮那世尊。观察大众会。告金刚手言。彼秘密主。有秘密八印甚极秘密者。如来前品中。说入住秘密漫荼罗法竟。时诸大会复作此念。如是秘密

  • 周易玩辞困学记·张次仲

    清张次仲撰。十五卷。《四库全书》本。此书解《易》,尽弃象数、谶纬旧说,专主义理,其大旨多切于人事。《四库全书提要》指出:“是书前有《自序》,谓:赋性颛愚,不敢侈谈象数,又雅不信谶纬之说,惟于语言文字间求其谛当有益于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