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七十九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

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三年。戊午。十月。乙未。皇太子金棺发引。上幸撷芳殿赐奠。  

○谕曰、江南崇明镇总兵陈伦炯。督运米石赴闽。往返需时。崇明镇印务紧要。着狼山镇总兵许仕盛、暂行署理。  

○丙申。谕、据额驸策凌奏称、遣往准噶尔侍郎阿克敦等、与噶尔丹策零使臣哈柳等、于十月二十日左右。可到巴里坤。此次遣使之事。其始原系额驸策凌办理。现在军营无事。且夷使至京。尚有应议一切。着额驸策凌。于十二月初十日后、夷使未到之前、按程至京。其将军印信。着暂交雅尔图护理。  

○又谕、据额驸策凌奏、已移知安西提督李绳武。着即行文查郎阿、夷使至肃州时。照管存留人畜。及贸易货物等事。着派一干办道员。与肃州总兵官。妥协办事。至来使进京、所需牲畜路费等项。仍照例给予。  

○又谕、今年南河水势甚大。河道总督高斌。督率河员防范得宜。秋汛已过。工程平稳。甚属可嘉。高斌及办理工程官员。俱交部议叙。  

○调礼部尚书任兰枝、为户部尚书。刑部尚书赵国麟、为礼部尚书。工部尚书史贻直、为刑部尚书。以吏部右侍郎赵殿最、为工部尚书。礼部侍郎杨永斌、为吏部右侍郎。  

○调四川学政陈象枢、提督湖南学政。湖南学政张仕遇、提督四川学政。广西学政潘允敏、提督河南学政。河南学政张考、提督广西学政。  

○额驸策凌奏报、鄂尔昆等处秋成收粮、共八千七百五十三石有奇。下部知之。  

○丁酉。谥皇太子永琏、为端慧皇太子。  

○谕、前据直隶总督李卫奏称、近患黄疸之疾。难以办事。恳请解任回籍调理。朕心轸念。特遣太医王炳、前往诊视。今据王炳奏称。病势一时未能即愈。必须宽期静养。而李卫又复恳请再三。着准其解任调治。以期速痊。即行奏闻来直办事。直隶总督印务。着吏部尚书孙嘉淦、速行前往署理。孙嘉淦未回部之前。着甘汝来暂行协办吏部尚书事务。  

○戊戌。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幸圆明明园。  

○己亥。户部议覆、大学士前总理浙江海塘管总督事嵇曾筠疏报、湖州府属之安吉、乌程、长兴、孝丰、等四县。及湖州所、金华府属之东阳县、山田被旱。所有本年额赋。请分别暂予缓徵。并酌量被灾轻重。先动库项。一体赈恤。应如所请。从之。  

○礼部议覆、正黄旗汉军参领王廷臣疏请、八旗武职官员。每月初一初十二十等日常朝之期。添派礼部司官二员。鸿胪寺序班二员。于左右翼引领坐班。但臣部虽司朝会。武职实隶兵部。请嗣后每月朝期。臣部会同兵部。各派司官二员率领。从之。  

○刑部议准、甘肃按察使包括疏请、甘肃原无佐贰之州县。印官公出。遇有命案。令吏目典史、先往验明。写立伤单。俟印官回日。查验通报。从之。  

○工部议覆、调任福建巡抚卢焯疏言、福、兴、延、建、等府属。城垣官署等项。水冲坍损。确估共须工料银五万一千三百六十六两有奇。请动司库存公银兴修。应如所请。从之。  

○提督步军统领鄂善参奏、武闱冒名代考四案。请将武生赵大武、高震、高乾、茹峨山、文生姚成治、萧天玉、民人张东里、张挺等。交部审拟。其稽察科场之员。一并交部查议。得旨。武闱乡试。大典攸关。赵大武等、辄敢代倩作弊。目无法纪。着交部严审定拟具奏。科场设立稽查各员。原拟防范弊端。今代倩竟至多人。伊等毫无觉察。着将稽察之御史、及顺天府办理科场大员。交部严加议处。  

○又参奏、山西木商王承耀、私嘱工部瓦作张德兴、转贿本部主事盛安、将木厂仍移峪口。盛安已经工部参革解部。其中情节。请交部究拟。得旨。前览工部所奏。似盛安自行检举。今据步军统领鄂善等参奏、盛安代人说事受财。俱经自认。揆此显系盛安知此事已被步军统领拏获。冀徼幸免罪。在该堂官处具呈。似此诡计巧饰。殊属可恶。盛安着交部严行定拟具奏。  

○调署甘肃西宁镇总兵卢度瑾、署凉州总兵印务。  

○庚子。谕、本月二十三日。皇太子初祭之期。朕躬亲往。  

○朝鲜国王李昑、表贺加上崇庆慈宣皇太后徽号。并贺册封皇后。又表谢恩封世子。赐予有加。所进方物。并蒙准作年贡。奏入。报闻。  

○命提督贵州学政邹一桂、仍留任。  

○吏部疏请、礼部尚书赵国麟等降级之案。可否开复。得旨。赵国麟降级留任之案。准其开复。归宣光不准开复。  

○又议覆、盛京刑部侍郎觉罗吴拜疏言、盛京刑部档房。改造参库。凡拏获私参。俱交库收贮。岁底始行解京交纳。请添设司库一员。库使二员。应如所请。从之。  

○工部议准、署理苏州巡抚许容疏报、沛县城垣。年久颓废。请确估分别修葺。从之。  

○免福建台凤等厅县额徵社饷。并粟石折价银八千四百二十五两有奇。各社鹿皮折价银一百六十九两有奇。减徵台属各县贌番地贴饷银一半。  

○调任福建巡抚卢焯疏报、莆田县本年民垦田、一十六顷十五亩有奇。  

○辛丑。训士子留心经学。印发官本经书。谕、士人以品行为先。学问以经义为重。故士之自立也。先道德而后文章。国家之取士也。黜浮华而崇实学。我朝养士。已将百年。渐摩化导。培护甄陶。所以期望而优异之者。无所不至。为士者当思国家待士之重。务为端人正士。以树齐民之坊表。至于学问必有根柢。方为实学。治一经必深一经之蕴。以此发为文辞。自然醇正典雅。若因陋就简。祗记诵陈腐时文百余篇。以为弋取科名之具。则士之学已荒。而士之品已卑矣。是在各省学臣。谆切提撕。往复训勉。其有不率教者。即严加惩戒。不少宽贷。至于书艺之外。当令究心经学。以为明道经世之本。其如何因地制宜。试以经义。俾士子不徒视为具文者。在学政酌量行之。务期有益于胶庠。各省亦不必一辙。我皇祖御纂经书多种。绍前圣之心法。集先儒之大成。已命各省布政司敬谨刊刻。听人印刷。并准坊间翻刻广行。恐地方大吏。不能尽心经理。则士子购觅。仍属艰难。不获诵读。着督抚藩司等、善为筹画。将士子应读之书。多为印发。以为国家造士育才之助。  

○又谕、各省驻防兵丁生息银两。皆系咨部、转交八旗查核摺奏。而督抚提镇。则皆具本报销。事不画一。此项生息银两。乃国家加惠兵丁之特恩。非正项钱粮可比。嗣后着各省督抚提镇。每年咨达兵部。兵部逐一查核。一省汇为一摺。陆续奏闻。  

○工部议覆、大学士前总理浙江海塘管总督事稽曾筠疏报、仁和县涌金等各门、城垣坍损。请确估分别修葺。应如所请。从之。  

○壬寅。上□田村。赐奠端慧皇太子。  

○癸卯。上御勤政殿听政。  

○户部议准、漕运总督查克丹奏、江南江、兴、等帮、雍正二四八十等年。应追行粮、盘耗、漕赠、等项银、七千一百二十二两有奇。米、二百九十石有奇。江西铅山等帮、雍正八九十等年。截留漕船。应追回耗余米、三万四千二十七石有奇。河南临清等卫、雍正十二年。截留漕米。应追行粮润耗银、二千四百三十八两有奇。俱系实欠在丁。应请豁免。从之。  

○工部议覆、湖广总督宗室德沛奏、湖北施南府属各县、衙署祠宇桥梁道路船只等项。均须修葺。确估共需工料银四万四千九十二两有奇。动支乾隆三年地丁银兴修。应如所请。从之。  

○以鸿胪寺少卿杨嗣璟、为通政使司右通政。  

○甲辰。申命通商转运米石、接济灾区。谕、顷据苏州织造海保奏称、江南总督那苏图奏准、江苏地方。岁旱歉收。凡商贩米船过关时。询明前往被灾各邑售卖者。给与印照。免其纳税。臣随即出示通行晓谕。已经旬日。而愿往灾邑者甚少。及细察其故。因商人见部文内有给与印照、责令到境呈送地方官钤印。令其回空验销之语。惟恐禀请钤印。难免守候稽延。是以尚多观望。抚臣许容、与臣面同商酌。稍为变通。凡询明实系运往灾邑粜卖米船。随时给照免税。随即开明商名米数。行知该邑印官。查果到境。立时申报查考。毋得守候留难。至所给过关免税照票。听其随便回空缴销。地方官不必钤印。在关既有该邑申报到境印文。即可据以存案报部等语。朕因上下两江。民食艰难。百计筹画。以期接济外。又举行通商转运之法。广致米谷。惠我烝黎。若其中稍有阻滞稽延。则非朕降旨之本意矣。今览海保所奏、与许容商酌办理之处甚是。着该部即速行文与各处关差。凡有商船贩米至被灾之州县者。俱照此例行。至于商船先报前往某县。若此县贩运者多。米粮已可敷用。即不妨准其转移于邻邑。总之歉收之地。乏食之民。皆吾赤子。不容歧视也。是在该督抚董率有司。酌量本地情形。善为经理。以鼓舞商人。不必拘定前议。务使商贾踊跃趋事。源源而来。获贸易之利。无守候留难之苦。免吾民艰食之虞。此则善体朕心。克尽父母斯民之职者矣。  

○户部议覆、甘肃巡抚元展成疏言、靖逆卫雍正六年、报垦地四十三顷十一亩有奇。应徵正粮马粮等项。均于乾隆二年。照例入额徵收。嗣奉旨甘省马粮。着自乾隆三年为始。一概豁免。该卫马粮。自宜并请免徵。应如所请。从之。  

○工部议、闽浙总督郝玉麟疏言、闽省水师营。并长乐、福清、等县营。衙署营房等项。风雨损坏。确估共需工料银四千五百七十八两有奇。请拨司库存公银兴修。应如所请。从之。  

○实授孙嘉淦、为直隶总督。甘汝来、为吏部尚书。以广西巡抚杨超曾、为兵部尚书。湖北布政使安图、署广西巡抚。湖南按察使严瑞龙、为湖北布政使。直隶清河道彭家屏、署湖南按察使。  

○乙巳。谕、朕降旨将杨超曾补授兵部尚书。伊未来京之前。兵部事务。着甘汝来暂行兼管。  

○故直隶总督李卫遗疏上闻。得旨。李卫才猷干练。实心办事。封疆累任。宣力多年。勇往直前。无所瞻顾。畿辅重地。正资料理。前闻患病沉重。准其解任调治。特遣太医驰往诊视。颁赐参药。冀其痊可。今闻溘逝。深为悼惜。着侍卫往奠茶酒。柩榇起程之日。除该省官员。照属员之礼奠送外。其经过地方。文武官员。在二十里以内者。俱差人护送照看出境。所有应得恤典。该部察例具奏。  

○故户部尚书世袭三等男高其倬遗疏上闻。并请将伊子高恪等、钦定袭爵。得旨。高其倬练达老成。宣力年久。由外任简用司农。正资料理。昨闻溘逝。深为悼惜。其柩榇回旗。已经降旨、令沿途文武官弁护送照看。所有应得恤典。着察例具奏。余着议奏。该部知道。  

○刑部议准、御史王柯奏称、刑部定拟罪名。除正律正例外。凡成案未着为定例者。嗣后概不准混行牵引。如督抚办理。果有与旧例相合。可援为例者。令于本内声明。由部详核奏请审定。从之。  

○调户部左侍郎吕耀曾、为仓场侍郎。仓场侍郎陈世倌、为户部左侍郎。  

○丙午。谕、去年八月十五夜。福建福州等处。飓风忽发。闻有水师营快字八号桨船一只。烽火营庆字十二号双篷艍船一只。海坛镇标左营、永字十号赶缯船一只。俱遭风击碎。因各船非系出洋遇风。不应动支钱粮补造。应令该管各官赔补。朕念去岁福州等处。风势猛急。与平时不同。人力难以防范。尚非有意疏忽。此时责令赔补。力量艰难。着支正项钱粮成造。免在各旗营赔追。后不为例。  

○户部议覆、江西巡抚岳浚疏言、宁都县一埠。与连界福建之汀属、同销潮盐。缘配宁之盐。向多红黑。居民贩食邻私。请嗣后该埠额盐。一半拨发海隆白盐。一半配给招收东界之盐。其各乡适中之萧田寺等处。召募土着商人。开设子埠。以便乡民买食。应如所请。从之。  

○又议、大学士仍管川狭总督查郎阿疏言、狭西绥德州仓贮粮石。仅存谷七百一十八石有奇。州属地方。现被雹灾。秋收歉薄。请拨米六千石。豫备抚绥。其米、查延安府。有题运榆林粮一万石。除已运外。仍存米四千四百十六石有奇。可以转运接济。不敷。于延长县仓米内拨足。应如所请。从之。  

○又议、四川巡抚硕色疏言、四川捐贮仓谷事例。谨就本省情形。遵旨详议。一、各属地方。大小不同。宜酌定数目捐贮。应如所请。大县捐谷一万五千石。中县一万二千石。小县一万石。其直隶州、府属各州、如大县之数。松潘、叙永、二厅。如中县之数。卫所、如小县之数。一、各处产谷。多寡不齐。宜酌量变通交纳。查成都等十三府州所属地方。俱系产谷之区。自应如该抚所请。每谷一石。抵银六钱。照部捐银数。令各生俊交谷。保宁等府州厅县卫所。地既不产米谷。积贮尤为紧要。若令折交银两。与移捐本色原旨不符。不便准行。应令该抚另行妥议、具题到日再覆。一、各属贮谷。既定额数。宜先尽本处报捐。应如所请。令各生俊、如本州县额数尚未捐足。无许赴未足之邻近州县报捐。一、各属仓廒。不敷积贮。宜酌请添建。应如所请。即令查明应建之处。确估造报工部。其工料银两。准于司库存公银内动支。一、捐收谷石。费用繁多。宜酌量收给。应如所请。捐银百两。加纳银三两。以为造册纸笔、及书役工食等项公用。从之。  

○实授顾琮为河道总督。  

○免故淮徐道潘尚智入官田地佃欠租银、三百九十六两。米、六千六百十五石有奇。  

○丁未。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还宫。  

○遣官祭浙江海神祠。  

○谕、都统荦密。患病日久。着原品休致。  

○吏部议覆、署广东巡抚王謩等疏言、粤省文风。渐次振兴。所有雍正八年。广东观风整俗使焦祈年奏准、自江西拨至该省。按季巡试之额外教职十二名。均请裁汰。应如所请。从之。  

○戊申。上诣奉先殿、寿皇殿、行礼。  

○是月。两江总督那苏图奏、江南今年被旱。刑部郎中王概奏请、将山东沿海州县米石。听商贩运接济。部议以现准直隶商贩。再运江南。恐不足供两省之用。奉旨行文山东巡抚。查明妥议。查江南旱灾。业已蠲缓折徵。分别赈济。山东年虽丰稔。所产多系襍粮。江南民不便食。又江、广、产米之地。一水相通。官买商贩络绎。价不甚昂。山东襍粮。贩至恐难发卖。至米谷出洋。例禁綦严。目下贩运直隶。系因时变通之特恩。江南与直隶。情形不同。未便援引。致滋透漏。且山东沿海州县。不过登、莱、青、一带。诚如部议、民间有限之粮。不足供两省之用。似可无庸举行。惟徐、邳、海、通、一带。接壤山东。民俗相近。襍粮亦可济用。只须就近于济宁等处贩买。毋庸远藉海运。得旨。所见甚是。知道了。  

○又奏、江苏各属、本年被旱之州县卫。业经题明蠲缓折徵。分别赈济。惟是地广民多。乾隆二年。曾奉谕旨。令各省督抚、将城郭工程。豫为估报。遇有水旱。即可以工代赈。今查江苏被灾县内。并沿江沿海紧要处所。应修城垣。确估共需银三十一万一千余两。除可缓银十七万八千余两。急需工料银十三万三千余两。并前咨准部覆、各属已经发修城工。应找银九万八千三百余两。共急需银二十三万一千三百余两。将存库匣费。尽数支给。尚缺银一十六万余两。请拨发正项。及时兴修。工竣后、仍于匣费内陆续归还。得旨。着照所请、具题办理可也。  

○又奉、上下两江。本年被旱州县。业经先后动支两省藩库银五十万两。委员分往江、广、等处采买。并咨明江西巡抚。于该省存仓谷内。碾米十万石。运赴江南。又将上江不被灾州县。应徵漕粮。全行截留。赈济平粜所需。不敷有限。闽省为海疆重地。本地不多产米。邻省拨运维艰。既因仓贮空虚。请拨江、广、谷石。若将应运谷三十万石。截留三分之二。倘有需用。难免周章。请将原议改截、接济江南之闽运江广谷石。只留十万石。仍以二十万石。拨归闽运。得旨。此见甚属可嘉。实封疆大臣之度也。  

○署理苏州巡抚许容奏报、查明藩司书办。经管金山卫城工之薛昌禄。经管海州城工之朱炳文等。假公济私。先后得过多银。即督臣与臣衙门书办薛锡畴等。亦各染指。伏查书吏舞文婪赃。固为长技。工程侵冒尤多。承办之员。藉端浮估。通同朋分。积习已久。现今各属灾歉。方将寓赈于工。若不惩既往。难儆将来。除将各犯、发交布按两司。再加研鞫、审拟追赃。该州县一并揭参外。仍令该司、以乾隆元年为始。通查凡有工程各属。一切与受银两。令据实自首。姑免治罪。其所侵之帑。追缴还库。得旨。可嘉之至。勉力为之。方今之人。无不以姑息为宽仁。殊不知养奸之为大害也。且钓誉者。亦未见其受益也。  

○又奏报、江省现在蠲缓赈恤一切情形。并请将该督前议、截留江广运闽谷十万石。概留上江。下江不敷。统俟酌定数目。于本省起运漕粮内。另请截留。至商米赴被灾地方粜卖。已经恩免关税。其中贩运麦谷者。应请一例宽免。得旨。所奏俱悉。赈恤一事。乃地方大吏第一要务。勉力行之。勿使有赈恤之名。而灾黎不得受赈恤之实惠也。  

○又奏、苏城自雍正十一年以来。每逢岁底。煮赈一月。今岁长吴等县被灾。更宜举行。并请加赈一月。其米薪等费。即于司库闲款无碍银内、动用二千两。无庸更派商民。嗣后此项银两。一例造册咨部。遇有动支。题报核销。将闲款名目。永远删除。得旨。所见甚是。即照议行。  

○江西巡抚岳浚遵旨奏明、本年拨运闽谷二十万石。系用漕斛兑交。因请亦用漕斛采买还仓。并无向来缺额。借此浮买补足掩饰之弊。得旨。知道了。但汝各属。何以有仓斛漕斛之异耶。拨闽省之米用漕斛。其补项自应漕斛。然则各属出入。究竟以何斛耶。  

○大学士嵇曾筠奏谢天恩。恳停止海塘议叙。并陈足疾就痊。但肢体软弱。俟调理平复后。再趋阙廷。办理永定河工。得旨。卿之经理得宜。即交部议叙。亦不足以尽朕嘉悦之怀。何辞之有。顷闻卿足疾。颇廑朕念。今见此奏。喜慰殊甚。卿其善为调理。缓缓就道。至永定河一事。实有资卿料理处也。  

○又奏报、交代日期。并陈明任内办理海塘诸务一切情形。得旨。所奏俱悉。海塘一事。赖天地神明垂佑。卿之经理得宜所致。然守而勿失。尤在后任之料理妥协也。其备悉告之卢焯。令彼知之。  

○闽浙总督郝玉麟等奏报、闽省台、凤、二县旱灾情形。并办理赈恤缓徵缘由。得旨。台地远处海外。赈恤之事。更宜周详。不可以素称产米之区。而稍有所忽也。  

○署理福建巡抚王士任奏谢天恩。得旨。朕拔汝于俦人之中。而畀以封疆之任。汝其莫负倚任之意。与督臣郝玉麟、和衷共济。听其训示。则有益于汝者不浅也。  

○湖南巡抚张渠奏报、湖南地方。民情好讼。吏治因循。得旨。是。湖南吏治。原属平常。端赖汝之整饬。莫以空言应故事而已也。  

○湖南镇筸镇总兵谭行义奏谢天恩。得旨。览。此镇为楚省门户、第一要镇。故特调汝。汝其免之。莫负委用之意也。  

○河南巡抚尹会一奏请、剔除河南科场积弊。一、诸生改经。应于科试录遗之日。呈明学政改正。不得临场、试卷上更易混填。一、豫省试卷。前幅起草处所。向无一定起止字样。士子不谙。多致真草相连。违例贴出。请照北闱之例。一体注明。一、越号混坐。豫省士子。每有此弊。除本科出示严谕。并通饬各属教官。于平日月课。不时训诫。痛改积习。以肃场规。一、场内供应。均关正帑。向来官役人等。任意索取。多逾定额。累及行户。臣于入闱之前。出示严禁。不许滥派。并于场中设立支单。以杜冒滥。得旨。知道了。应如是办理者。  

○西安巡抚张楷遵旨覆奏、狭西凿井灌田之事。除延、榆、鄜、绥、山岭环叠。不能开井外。其西、凤、等处。原报开井六万六千六百二十二眼。内不成井三万三千六百七十七眼。细访井灌之法。不虑开凿之不多。而虑民力之不给。车井用牲口引戽。得水颇多。然非殷实之家。不能开造。其用辘轳桔槔汲引者。所灌止二三亩。每井须三四人、转引提曳。数口之家。不过竭蹷一二井而止。前抚臣崔纪。务期速效。井数徒增。而人力不周。不能收多井之利。今未成之井。已任民填塞耕种。已成、听民酌量留用。应疏浚者。仍劝民疏浚。并饬地方官、不得委任吏胥查察。致滋纷扰。得旨。知道了。只可如此办理者也。  

○狭西固原提督李绳武奏报、侍郎玉宝、先抵哈密日期。并侍郎阿克敦、带来夷使。月底可到哈密。所需供应。俱经料理妥协。得旨。知道了。供应彼者。固宜妥协。即我之军装营制。亦宜整齐。使彼有不可测之容方是。想汝等早已料及矣。  

○总理青海夷情事务副都统巴凌阿奏、请定散饷扣饷之例。散饷、照例文员监散。扣饷、即于散饷之时。花名册内、详注应领应扣数目。送监散文员。公同察核。应扣之项。即行扣除。不许先给整数。散后收回再扣。得旨。知道了。但此事恐行之滋扰。待朕酌量。  

○云南提督蔡成贵奏陈、云南地方一切情形。仍不时查缉从前猓夷不法、漏网党羽。得旨。如此甚是。但须还朕一实字。闻汝虽年老。精神尚健。果然乎。若自觉不能支持。则不必勉强也。  

○又奏、云南大理城三十里之喜州地方草厂。向为提督牧马之区。因有旷废余地。于乾隆二年。借备工本银二百两。置买牛只农器。募垦成田三百余亩。本年募民耕种。得京石租米一百二十石。请即以为提标养济孤寡租田。令臣标中军参将经管。其应行升科额赋。并请加恩豁免。得旨。着照所请行。然亦令督抚知之。则日久而无弊矣。  

卷之七十九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五十七 凉武昭王(子士业)·房玄龄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佚名
  卷之四百四十三·佚名
  第三六二保结状道光二十四年四月三十日一二二○三--二九·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十 唐纪十·纪昀
  元儒考略卷一·冯从吾
  列传卷第十一 高丽史九十八·郑麟趾
  司马子如传·李延寿
  张守聀传·欧阳修
  卷之六十九  蓬軒類記二(明)不著撰人·邓士龙
  卷八十五·雍正
  卷十·佚名
  卷二十九·佚名
  第一章 秦之统一及其政策·吕思勉
  卷七·叶隆礼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一十一·彭定求

        卷811_1 【归山作】护国   喧静各有路,偶随心所安。纵然在朝市,终不忘林峦。   四皓将拂衣,二疏能挂冠。窗前隐逸传,每日三时看。   靳尚那可论,屈原亦可叹。至今黄泉下,名及青云端。   松牖见初月,花间礼

  • ●卷二·徐陵

    ○魏文帝于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一首与君结新婚,宿昔当别离。凉风动秋草,蟋蟀鸣相随。冽冽寒蝉吟,蝉吟抱枯枝。枯枝时飞扬,身体忽迁移。不悲身迁移,但惜岁月驰。岁月无穷极,会合安可知。愿为双黄鹄,比翼戏清池。 ○又清河

  • 巻五·孙绍远

    钦定四库全书声画集卷五宋 孙绍逺 编林木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杜子美】老夫清晨梳白头都道士来相访握髪呼儿延入户手提新画青松障障子松林静杳冥凭轩忽若无丹青阴崖却承霜雪榦偃葢反走虬龙形老夫平生好奇古对此兴

  • 载记第二十五 乞伏国仁 乞伏乾归 乞伏炽磐 冯跋(冯素弗)·房玄龄

    乞伏国仁,陇西鲜卑人也。在昔有如弗斯、出连、叱卢三部,自漠北南出大阴山,遇一巨虫于路,状若神龟,大如陵阜,乃杀马而祭之,祝曰:“若善神也,便开路;恶神也,遂塞不通。”俄而不见,乃有一小儿在焉。时又有乞伏部有老父无子者,请养为子

  • 第十五册 天聪颁发汉官臣敕书·佚名

    第十五册 天聪颁发汉官臣敕书汗曰:“佟养性,尔原系抚顺城商人,因与我通好,为时帝监禁於辽东城。迨获释後,来归有功,妻女为婿,授副将职,克辽东後,升为总兵官,交办俘获汉民事务,倘失职获罪,依法赎罪。此职子子孙孙世袭罔替。&

  • 贾岛传·欧阳修

    贾岛的字叫浪仙,范阳郡人,先当了和尚,法名叫无本。后到了洛阳,当时洛阳县令下令僧人中午以后不能外出。贾岛写诗伤感,韩愈喜欢他,就教他写文章,他于是还了俗,去考进士。他在苦苦吟诗的时候,即使碰到达官显贵,也不会察觉。有一天

  • 后晋纪四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下天福七年(壬寅、942)·司马光

    后晋纪四后晋高祖天福七年(壬寅,公元942年) [1]春,正月,丁巳,镇州牙将自西郭水碾门导官军入城,杀守陴民二万人,执安重荣,斩之。杜重威杀导者,自以为功。庚申,重荣首至邺都,帝命漆之,函送契丹。 [1]春季,正月,丁巳(初二),镇州牙将从西廓

  • 卷四十三·徐天麟

    钦定四库全书西汉会要卷四十三宋 徐天麟 撰职官十三改官名秦兼天下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其後稍有所改【表】孝景中六年更命廷尉为大理将作少府为将作大匠主爵中尉为都尉长信詹事为长信少府将行为大

  • 卷十六·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明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十六户部一诸司职掌尚书侍郎之职掌天下户口田粮政令按古其属有四曰民部度支金部仓部洪武二十三年为天下庶务浩繁钦改为十二部曰浙江江西湖广陕西广东山东福建北

  • 泾野子内篇卷一·吕柟

    云槐精舍语介问观书先生曰其上以我观书其次以书观我其次以书观书何谓也曰其上行有余力而学文可以作圣其次体圣人言可以作贤其次恣记诵之博无身心之实误天下苍生者皆以书观书者也周生问治乱之故先生曰中人而与君子为友

  • 洪范统一·赵善湘

    宋 赵善湘 撰惟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王乃言曰呜呼箕子惟天隂隲下民相协厥居我不知其彞伦攸叙商曰祀周曰年洪范周书称祀盖箕子自序其事而周史因而书之也王访于箕子就见之也武王可使箕子归周不能使箕子朝王道不可屈也方

  • 卷九·杨甲

    钦定四库全书六经图卷九     宋 杨 甲 撰毛邦翰 补黄目以黄金为目黄者中也目者清明也酌于中清明于外祭天用瓦甒盛五齐受五斗口径一尺脰髙二寸乐记云治乱以相即柎也亦节乐以韦为表装之以糠有虞氏梡俎足四如案

  • 儒行集传卷上·黄道周

    明 黄道周 撰服行章第一【古未有称儒者鲁之称儒有道艺之臣伏而未仕者也其首行曰待聘待问待举待取待者需也故儒之为言需也易曰云上于天需天下所待其膏雨也而失者以为柔濡故天下无知儒者也天子无儒臣则道义不光礼乐不

  • 增壹阿含经卷第三十一·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力品第三十八之一(一)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六凡常之力。云何为六。小儿以啼为力。欲有所说。要当先啼。女人以嗔恚为力。依嗔恚已。然后所说。沙门

  •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佚名

    大唐三藏沙门义净奉 制译  灭业障品第五  尔时世尊住正分别。入于甚深微妙静虑。从身毛孔。放大光明。无量百千种种诸色。诸佛刹土。悉现光中。十方恒河沙校量譬喻。所不能及。五浊恶世。为光所照。是诸众生。作

  • 佛说灌顶咒宫宅神王守镇左右经卷第五·佚名

        东晋天竺三藏帛尸梨蜜多罗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摩竭国。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菩萨万七千人。清信士三万人。清信女万二千人。诸天人民鬼神龙王不可称计。皆悉来集听佛说法莫不乐闻。  佛语目连。波罗阅国

  • 第八十二章 齿舍利尊神变示现·佚名

    父[奇奢耶婆夫王]殁后,名婆罗加摩普奢王,住三西哈罗悉统一大众,(一)等于天王之彼[王],装饰快适之都,弟一先举行即位大祝典。(二)彼为贤者故,自己得加利加罗、沙喜奢,萨般柔、般提达(加利期全知之贤者)所知之称号。(三)彼对其弟普瓦礼加普

  • 礼记正义·郑玄

    六十三卷,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所用《礼记》为《小戴记》,四十九篇。《隋书·经籍志》谓《小戴记》四十六篇,后马融增《月令》、《明堂位》、《乐记》三篇,才有四十九篇,前人已辨其为误说。东汉时,郑玄据《小戴记》为之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