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事记续编卷五十五

唐中宗皇帝神龙元年

解题曰宋庠纪年通谱古者人君即位嵗中不改元所以申孝道逾年必改元所以正君统二者国体之本以礼为界虽圣哲愚乱皆勉企及中宗遭罹废黜中兴唐祚既逾年而不改武周之朔非无法之甚欤

春正月壬午朔皇太子在东宫【以朱熹纲目脩】改元癸卯麟台监张易之春官侍郎张昌宗谋作乱张柬之崔暐及羽林卫将军敬晖桓彦范司刑少卿袁恕己等率羽林兵入禁中诛之并其兄司礼少卿同休等洛州长史薛季昶请诛武三思不从甲辰皇太子监国袁恕己为凤阁侍郎同平章事丙午皇太子复位相王旦为安国相王太尉丁未迁武氏于上阳宫戊申上尊号曰则天大圣皇帝庚戌张柬之袁恕己同三品崔暐守内史敬晖为纳言桓彦范守纳言余官赏有差二月甲寅复国号唐郊庙百官服色皆如故以神都为东都北都为并州【以新旧纪通鉴脩】

解题曰按新旧唐书纪传栁芳唐厯实録则天不豫张易之昌宗恐后为皇太子所诛入阁侍疾潜图逆乱张柬之与桓彦范敬晖等建防将诛之柬之谓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曰将军居北门几何曰三十年曰将军贵宠当代非大帝恩乎多祚泣数行下曰死且不忘柬之曰今在东宫乃大帝子而嬖竖擅朝危逼宗社国家废兴在将军将军诚有意乎曰茍利国家惟相公处分不敢顾身及妻子因指天地以自誓遂定谋初柬之代扬元琰共乗舻江中私语外家革命元琰悲沸慷慨志在王室柬之执政引为右羽林将军谓曰江上之言君讵忘之今可以勉又以彦范敬晖李湛并为左右羽林将军委以禁兵易之等疑惧灵武大总管姚崇自屯所还遂参计议以武攸宜为羽林大将军易之乃安时太子于北门起居彦范晖因得谒见宻陈大计太子从之癸卯晖柬之彦范晖湛左威卫将军薛思行等率左右羽林兵及千骑【千骑后为万骑又为龙武军】五百余人讨易之昌宗令湛多祚太子典膳部王同皎就东宫迎太子至武门指麾将士太子拒不许同皎曰逆竖反道显肆不轨诸将与南衙执事刻期诛之须殿下到以系众望太子曰上方不豫得无不可乎同皎曰将相毁家族以安社稷奈何欲内之鼎镬乎太子自出谕之众乃止太子犹豫同皎即扶上马从至武门殿中监田归道押千骑宿卫武门晖等遣使就索千骑拒不与斩闗入斩易之等庑下湛率所部兵直至太后所寝长生殿环绕侍卫因奏臣等奉令诛逆臣易之昌宗恐漏大谋不获预奏顿首请归死后曰我于而父子不薄亦豫是耶后见中宗曰乃汝耶竖子诛可还宫彦范进曰太子今不可以归往天皇弃羣臣以爱子托陛下今久居东宫羣臣思天皇之德不血刃清内难此天意人事归李氏惟陛下传位万世不絶后乃卧不复言又令金吾将军收易之兄汴州刺史昌期司礼少卿同休从父弟通事舍人景雄悉斩之并枭首天津桥南士庶见者莫不相贺或脔割其肉一夕都尽袁恕己从相王统南衙兵【南衙者诸卫兵也时彦范等将北军故恕己统南衙兵】以备非常甲辰皇太子监国大赦天下恕己为鳯阁侍郎平章事乙巳传位皇太子丙午即皇帝位赦天下惟易之党与不在原限为周兴来俊臣所枉陷者咸令雪免内外文武官加两阶三品已上加爵二等入五品等特减三考相王拜太尉同凤阁鸾台三品公主加镇国太平公主丁未太后徙上阳宫【韦述两京记在皇城西南南临洛水西距糓水新史志在禁苑之东东接皇城之西南隅上元中置髙宗之季常居以聴政】戊申帝率百官上尊号曰则天大圣皇帝庚戌柬之为夏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晖为内史恕己同凤阁鸾台三品敬晖桓彦范为纳言李多祚封辽阳郡王同皎为右千牛将军琅邪郡公李湛为羽林大将军赵国公余封各有差余见通鉴孙甫曰旧史书武后传位于中宗盖史官讳其事也然彦范传书武三思以武后为彦范等所废常深愤怨是废之为实唐之天下髙祖太宗之天下也髙宗以子托后后夺其位僭窃大号毒流内外逾二十年不道至此若终身无祸何以垂戒于后况实废之安可讳也若以彦范等奉子而废母于事不顺是不达其理春秋庄公元年夫人孙于齐以悖乱之事去其氏而贬之春秋之法可见矣用春秋之法为唐贬絶罪人则可以垂戒于后矣

贬凤閤侍郎同平章事韦承庆为髙要尉流正谏大夫同平章事房融于髙州【以新纪通鉴脩】姚崇罢【以新纪脩】甲子复皇后韦氏赠其父贞上洛王【以吕祖谦标目脩】大赦【新纪】复宗室死于周者官爵【新纪】丙寅太子賔客武三思为司空同三品【以新纪脩】贬谯王重福为濮州刺史寻徙之均州【以通鉴脩】丁卯散骑常侍武攸暨为司徒【以新旧纪脩】

解题曰按新旧史列传二张之诛也张柬之勒兵景运门【长安志在东内京辅黄图西内太极宫宫城南面东畔第一门未知孰是防要外命妇朝参景运门放出】将遂夷诸武洛州长史薛季昶劝曰二凶虽诛产禄犹在请除之防日暮事遽彦范不欲广杀因曰三思机上肉尔留为天子借手季昶叹曰吾无死所矣朝邑尉刘幽求谓桓彦范敬晖曰三思尚存公辈终无地若不早图噬脐无及不从【按旧史薛季防敬晖传唐统纪唐厯狄梁公传皆以为张柬之敬晖不欲诛三思通鉴因之韩琬御史台记云张柬之勒兵于景运门将收诸武诛之彦范不従新史盖本此叶适乃云柬之等初不欲除三思止是薛季防有言不知新史何所据而云然是殆未深考也】事见通鉴

辛未安国相王旦罢【新纪】丁丑武三思武攸暨罢【新纪】立子二人为王【以本纪脩】三月甲申诏昭洗文明后破家者【以新纪脩】夏四月辛亥桓彦范为侍中袁恕己为中书令【以新纪脩】以方士郑普思为秘书监尚衣奉御叶静能为国子祭酒【以通鉴脩】丁卯魏元忠为卫尉卿同平章事【以通鉴脩】辛未敬晖为侍中甲戌魏元忠崔暐检校益府长史韦安石并为吏部尚书凉州都督唐休璟为辅国大将军同三品乙亥张柬之为中书令【以新纪通鉴脩】五月壬午迁武氏神主于崇恩庙乙酉立太庙社稷于东郊【新纪】甲午敬晖等五人罢为郡王寻出崔暐为梁州刺史【以吕祖谦标目脩】降河内王武懿宗等十二人爵为公【以通鉴脩】甲辰特进豆卢钦望唐休璟为左右仆射六月癸亥钦望共平章军国重事是后专拜仆射者不复为宰相【以新纪通鉴脩】韦安石为中书令魏元忠为侍中【新纪】秋七月辛巳太子賔客韦巨源同三品【以新纪脩】出张柬之为襄州刺史【以通鉴脩】追册妃赵氏为皇后【新纪】九月癸巳韦巨源罢【新纪】冬十月帝幸龙门猎于新安【新纪】辛未魏元忠为中书令【以新纪脩】十一月戊寅上帝后尊号【以吕祖谦标目修】己丑帝幸洛城南门观泼寒胡戏【以新纪修】壬寅则天大圣皇后崩废崇恩庙【以新纪通鉴修】

唐中宗皇帝神龙二年春正月戊寅吏部尚书李峤同三品【以新纪脩】闰正月丙午制公主开府【以吕祖谦标目修】出敬晖桓彦范袁恕己为诸州刺史【朱熹纲目】三月乙未礼部尚书韦巨源为刑部尚书同三品【以新纪修】丙申遣十道巡察使【新纪】

解题曰按防要通典贞观十八年遣十七道巡察二十年遣二十一人以六条巡察四方垂拱二年诸道巡察使科目四十四件神龙置一道二人再朞而代景云改按察使道各一人开元十年省十七年复置二十二年改置采访处置使

三月甲辰韦安石罢户部尚书苏瓌守侍中戊申唐休璟罢【以新纪修】庚戌杀光禄卿驸马都尉王同皎等【以新纪修】解题曰按新旧史列传武三思烝浊王室同皎恶之与张仲之祖延庆周璟李悛冉祖雍谋须武后灵驾发伏弩射杀三思防播州司兵参军宋之愻以外妹妻延庆延庆辞之愻固请乃成昏延庆不复疑故之愻子昙得其实之愻兄之问尝舍仲之家亦得其谋令昙宻语三思遣俊上急变且言同皎欲拥兵阙下废皇后帝殊不晓大怒斩同皎于都亭驿余见通鉴

大置员外官【以吕祖谦标目脩】夏四月杀处士韦月将黄门侍郎宋璟争之寻出为具州刺史【以通鉴脩】

解题曰范祖禹曰自古杀谏臣未有不亡国者中宗愚闇足以取亡而髙祖太宗德泽未逺人心天命未厌唐也故祸及其身而已矣事见通鉴

五月庚申合则天大圣皇后于干陵【以新纪通鉴脩】六月戊寅贬敬晖桓彦范袁恕己崔晖张柬之为逺州司马【以朱熹纲目修】秋七月戊申立卫王重俊为皇太子【以吕祖谦标目脩】丙寅魏元忠为右仆射兼中书令李峤守中书令【以新纪脩】流敬晖桓彦范袁恕己崔暐张柬之于远州武三思寻杀之【以吕祖谦标目脩】冬十月癸巳苏瓌为侍中【新纪】戊戌帝至自东都【以吕祖谦标目脩】十一月戊午流郑普思于儋州【以旧纪脩】十二月己卯突厥入冦灵武大总管沙咤忠义败于鸣沙【以新纪通鉴脩】

解题曰按元和郡县志神龙二年鸣沙为默啜所冦遂移县于废丰安城即今县治西枕黄河人马经此沙随有声故号【新史地理志咸亨以灵州故鸣沙县地置威州有鸣沙县今环州地也通典沙州炖煌有鸣沙山非此】

丙申魏元忠为左仆射【以新纪脩】时帝女安乐公主用事【以吕祖谦标目脩】

解题曰按新史列传公主私请废太子求为皇太女帝以问左仆射魏元忠元忠曰公主而为皇太女驸马都尉当何名主恚曰山东木彊安知礼阿母子尚为天子天子女有不可乎元忠固称不可自是语塞余见通鉴

唐中宗皇帝景龙元年春二月丙戌复武氏庙陵置韦氏庙陵【以通鉴脩】夏四月辛巳以公主妻吐蕃【以吕祖谦标目脩】六月丁卯朔日有食之【新纪】秋七月辛丑皇太子重俊与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诛武三思及其子崇训兵溃重俊等见杀【吕祖谦标目脩】

解题曰按新旧史列传元忠嫉三思专权用事思有以诛之防节愍太子起兵与闻其谋太子已诛三思引兵走阙下遇元忠子太仆少卿升于永安门胁使从战太子兵至武楼下多祚等犹豫不战元忠又持两端由是不克升为乱兵所杀帝以其尝有功且为髙宗武后素所礼置不问宗楚客纪处讷大怒固请夷其族不聴元忠不自安上政事及国封诏以特进齐国公致仕余见通鉴【唐书备阙孝和以韦氏专权与三思奸又欲加三思虎贲三百人欲为弑逆乃宻诏太子与多祚等诛三思及多祚被杀百官来朝反悲泣说太子枉杀三思赖韦后保护朕躬闻者莫不嗤笑】

八月丙戌上帝后尊号【以新纪脩】魏元忠罢寻贬死【以新纪通鉴修】九月丁酉吏部侍郎萧至忠为黄门侍郎兵部尚书宗楚客左卫将军纪处讷同三品【以新纪脩】庚子改元【以新旧纪脩】解题曰宋庠纪年通谱受尊号即位涉三年始改元云

辛亥韦巨源纪处讷为侍中苏瓌罢【以新纪脩】壬戌改羽林千骑为万骑【以旧纪脩】冬十月戊寅杀习艺馆内教苏安恒【新纪】壬午彗星出于西方【以新纪脩】十二月乙丑朔日有食之【以新纪脩】

唐中宗皇帝景龙二年春二月癸未有星陨于西南【新纪】三月丙辰朔方大总管张仁愿筑三受降城于河上【新纪】解题曰按新史地理志在丰州元和郡县志东城本汉云中郡地在胜州榆林县东北八里后属振武节度中城本汉五原郡有天德军西城汉朔方郡地在豊州西北八十里【李华张仁亶庙碑据河山翫其动静纳行旅归之袵席凭墉而望匹马单兵不匿形影虏由是械手足而刳腹心朝廷无草窃之虞天下减征役之半矣】

秋七月癸巳朔张仁愿同三品【以吕祖谦标目脩】冬十一月庚申西突厥突骑施酋婆葛犯塞杀使者癸未将军牛师奬战于火烧城败死安西陷以娑葛为可汗【以吕祖谦标目脩】解题曰按新史突厥传突骑施乌质勒西突厥别种贺鲁灭屯碎叶西北稍攻得碎叶居之谓碎叶川为大牙弓月城伊丽水为小牙其地东隣北突厥西诸胡东直西庭州神龙封怀德郡王其子娑葛袭封余见通鉴

是嵗皇后妃主昭容卖官行墨敕斜封【以新纪脩】

唐中宗皇帝景龙三年春二月己丑帝及后幸武门观宫女拔河为宫市【以新纪脩】壬寅韦巨源为左仆射同三品三月戊午宗楚客为中书令萧至忠为侍中太府卿韦嗣立守兵部尚书并同三品中书侍郎崔湜守兵部侍郎赵彦昭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戊寅礼部尚书韦温为太子少保同三品太常少卿郑愔守吏部侍郎同平章事【以新旧纪脩】夏五月出崔湜为襄州刺史郑愔江州司马【以新旧纪脩】秋七月丙辰娑葛降【以新纪脩】八月乙酉李峤同三品萧至忠为中书令特进韦安石为侍中【以新纪通鉴修】九月吏部尚书苏瓌为右仆射同三品【以新纪脩】冬十一月乙丑祀南郊皇后亚献【以新旧纪脩】甲戌豆卢钦望薨【以新旧纪脩】十二月壬辰唐休璟为太子少师同三品【以新纪脩】

猜你喜欢
  孝献帝纪第九·范晔
  列传第五十三 顾和 袁瑰(子乔 乔孙松 瑰弟猷 从祖准 准孙耽 耽子质 质子湛豹) 江逌(从弟灌 灌子绩 车胤 殷顗 王雅)·房玄龄
  志第二十 刑法·房玄龄
  卷三十三·本纪第三十三·脱脱
  國朝獻徵錄卷之一百七·焦竑
  ●丙编·姜侠魂
  石匮书后集卷第二十四·张岱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二·佚名
  第五三谕光绪七年十一月七日一一二○七-一二·佚名
  明儒言行録原序·沈佳
  田儋列传第三十四·司马迁
  弇山堂别集卷九十四·王世贞
  卷一百七·雍正
  六年·佚名
  五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五十九·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五十九蔬菜类五言古雨后行菜        【宋】苏 轼梦回闻雨声喜我菜甲长平明江路湿并岸飞两桨天公真富有乳膏泻黄壤霜根一蕃滋风叶渐俯仰未任筐筥载已作杯桉想艰难生理窄

  • 读礼通考卷一百五·徐乾学

    变礼五丧中冠子嫁子娶妇【止备冠礼其昬嫁详违礼条】杂记大功之末可以冠子可以嫁子父小功之末可以冠子可以嫁子可以取妇己虽小功既卒哭可以冠取妻下殇之小功则不可【注此皆谓可用吉礼之时父大功卒哭而可以冠子嫁子小功

  • 一百四十二 内务府总管赫奕等奏御用缎匹跳丝落色请令江宁织造赔偿摺·佚名

    康熙五十年十一月十五日 江宁织造送来上月满地风云龙缎、蟒缎、妆缎(中略)宫绸、宁绸、纱等九百四十五匹,官用大立蟒缎(中略)等二千八百十五匹,两项共三千七百六十匹,其中跳丝及擦后落色之上用缎、明纱十二匹。苏州织造送来

  • 第三七七出示同治七年二月三十日一二二○九--一三·佚名

    淡水分府严,斥革九芎林等庄总理、董事,出示庄民不得与之私相受授署淡水总捕分府严为出示晓谕事。照得总董之设,原为办理地方公事,协拿命盗案犯,当选取诚实、谙练者出为充当;不应以贪婪者滥充斯缺,为乡民

  • 第五十九卷 忠节 三·缪荃孙

    苏 州 府 二 明 (中)许 琰许琰,字玉仲,长洲人。幼有至性,尝到臂疗父疾。为诸生,磊落不羁。闻京师陷,帝殉社稷,大恸,誓欲举义兵讨贼。走告里中荐绅,皆不应。端午日过友人,出酒饮之,琰掷杯大诟曰:今何日,我辈读圣贤书,尚

  • 第一册 天聪元年正月至二月·佚名

    第一册 天聪元年正月至二月天聪元年,丁卯正月初一日。诸贝勒大臣及文武官员等,五更未集於大殿,各按旗序排列。黎明,天聪汗率众贝勒大臣,诣堂子拜天,即行三跪九叩头礼。还,汗陞殿落座,众贝勒大臣及各旗依次行三跪九叩头礼。行

  • 一五○九 寄谕礼部尚书纪昀原办文津阁书错讹不一而足·佚名

    一五○九 寄谕礼部尚书纪昀原办文津阁书错讹不一而足【真按:文津阁四库全书之版本优劣.真按:你看又是在避暑时御览的.】乾隆六十年七月十四日大学士 伯和<珅>字寄礼部尚书纪<昀>,乾隆六十年七月十四日奉上谕:昨于几暇,取

  • 卷四十 蜀书十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陈寿

    (刘封传、彭羕传、廖立传、李严传、刘琰传、魏延传、杨仪传)刘封传,刘封其人,本是罗侯寇氏的儿子,长沙刘氏的外甥。刘备到荆州,因为当时没有儿子,就收刘封为养子。及至刘备入蜀,从葭萌还军进攻刘璋,当时刘封二十多岁,有武艺,力气

  • 褚炫传·萧子显

    褚炫字彦绪,河南陽翟人。祖父褚秀之,在宋朝任太常。父亲褚法显,曾任鄱陽太守。其兄褚火召,字彦直,少有高风亮节,一只眼盲,官至国子博士,没拜受。常非议堂兄褚渊身事奉两朝君主,听说褚渊拜受司徒之职,叹息说:“如果褚渊在中书郎职

  • 卷四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四十八礼部七皇太后上尊号仪洪熙元年定告祭前期太常寺官具奏致斋三日遣官祭告天地宗庙社稷上亲告太宗皇帝几筵大行皇帝几筵上册宝前期礼部移文各衙门是日鸣钟鼓百官具朝服随班行礼前一日内侍官於

  • 同治七年二月十五日·曾国藩

    未黎明,至大程子祠主祭,祭毕回署。早饭后清理文件。见客,坐见者二次,雪琴坐甚久。习字一纸。围棋二局。批校杜诗至未正毕,凡十二叶。中饭后清理文件。至后园一览。写对联五付、挂屏二幅,约二百字。申正核批稿各簿。傍夕小睡

  • 二十九年·佚名

    (丁卯)二十九年大明正統十二年春正月1月1日○甲子朔,百官行望闕禮于景福宮,又詣時御所,進表裏鞍馬,諸道進箋。1月3日○丙寅,命還給盧重禮職牒。司諫院啓:「重禮於中宮大漸之時,奉藥不謹,罪不容貸,請收是命。」上曰:「重禮,旣已懲矣

  • 待轩诗记卷四·张次仲

    明 张次仲 撰小雅【郑谱小雅大雅者周居西都时之诗也小雅自鹿鸣至鱼丽皆文武时诗自南有嘉鱼下及菁菁者莪周公成王时诗陈氏曰周家之治至于文武其礼文寖以繁缛故周公因一事以作一诗其目二十有二以其诚意太史録之其

  • 第十二章 18·辜鸿铭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辜讲上面刚提到的贵族(季康子)被国内频繁发生的抢劫搞得心烦意 乱,他问孔子该怎么办。孔子回答:“假如您向他们表现出自己不喜欢钱财,即使是偷盗有 奖,人们也不会

  • 无羊·佚名

    --牧歌中的诗意【原文】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谁谓尔无牛?九十其淳①。尔羊来思,其角濈濈(2)。尔牛来思,其角湿湿③或降于阿④,或饮于池,或寝或讹⑤尔牧来思,何蓑何笠(6),或负其猴(7)。三十维物(8),尔牲则具。尔牧

  •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卷第四·佚名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尔时网明童子菩萨白佛言。世尊。若有菩萨。悕望功德利而发菩提心者。不得名为发大乘也。何以故。一切诸法无功德利。以无对治处故。世尊。菩萨摩诃萨不应为功德利故发菩提心。但为大悲故。

  • 急救仙方[四库本]·佚名

    方书。又名《救急仙方》。北宋时作品。撰年撰人均无考。本书原是道教徒抄录的若干种方书的汇编,现有《四库全书》本和《道藏》本二种。六卷。不著撰人。《四库全书》辑自《永乐大典》,断为宋代之作。此书卷一为背疮治

  • 辩中边论述记·窥基

    凡三卷。又作辩中边论疏、辨中边论述记。唐代窥基着。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四册。本书为玄奘译之辩中边论现存唯一注释书。辩中边论另一译本为真谛译之中边分别论,其注释书有新罗元晓之中边分别论疏四卷(仅存卷三),元晓之疏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