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二十六

前翰林院检讨加詹事府赞善衔六合徐鼒譔

列传第十九

曹学佺胡上琛、张兆凤、李国英、郑羽仪、林说等)何楷 姜一洪(熊纬、徐复仪、陆清源)

曹学佺(胡上琛、张兆凤、李国英、郑羽仪、林说等)

何楷姜一洪(熊纬、徐复仪、陆清源)

曹学佺字能始,侯官人。弱冠,举万历乙未(一五九五)进士。由户部主事,调南大理寺正。居冗散七年,益肆力于学。累迁南户部郎中,出为四川右参政。蜀府毁于火,估修资七十万金;学佺以宗藩例却之。中察典,议调。天启二年(一六二二),起广西右参议。初,梃击之狱,刘廷元主疯癫;学佺着「野史纪略」,直书本末。至六年(一六二六)秋,迁陕西副使,未行;而廷元附魏忠贤大幸,劾学佺私撰野史,淆乱国章,遂削籍,毁其书。广西大吏疑忠贤且杀之,羁留以待;久之,乃释归。

崇祯初,起广西副使,不赴;著书所居石仓园中,结社谈燕。着有「十二代诗选」、「石仓全集」,闽人士以为归。尝谓二氏有藏,儒何独无?采辑四库书为儒藏;功未竣,两都继覆。隆武帝立于福州,拜太常寺卿;迁礼部右侍郎兼侍讲学士,晋尚书,加太子太保。丙戌(一六四六)春,徐孚远上「水师合战」之议,请上亲征;而己招吴淞诸义军相犄角。学佺谓天之幸,在此一举;捐饷万金速其行。

八月,王师入福州,奔鼓山佛前问休咎。甫下拜,见绳一缕,携之归;题壁上曰:『生前一管笔,死后一条绳』。自缢死。友人徐英者,亦奇士也;哭之,伏尸呕血死。我朝赐通谥,曰「忠节」。

胡上琛字席公,世袭福州右卫指挥使。好读书,能诗。年十八,赴京袭职,复举武乡试。隆武时,官锦衣卫指挥、署都督佥事,充御营总兵官。从至汀州遇变,奔还福州;谓家人曰:『吾世臣也,不可苟活』!其妻刘,年甫二十,愿与俱;上琛喜曰:『尔妇人,亦能之邪』!遂冠带,同仰药死。我朝赐通谥,曰「节愍」。

张兆凤,长汀人。长身伟貌;使铁刀,重六十觔。崇祯壬午、癸未(一六四二~四三)联捷武科,以游击用。丙戌(一六四六),王师入福州;帅闻其勇,欲官之,兆凤杜门不出。强之再三,辞曰:『吾故明进士,不能树尺寸,何面目出而相见乎』!束发整冠,投井死。又李国英者,汀州卫人。崇祯中,以功授守备。亦死于难。我朝赐兆凤、国英通谥,俱「节愍」。

郑羽仪字敬生,闽县人。崇祯癸未(一六四三)进士,授中书舍人;典试粤中。闽亡,殉难死。我朝赐通谥,曰「节愍」。

林说字傅公,莆田人。性恬淡,嗜学;举崇祯乡荐。敝衣徒步;遇山水,朋友乐处,辄赋诗见志。闽亡,挈家入深山,绝粒死。

时同死者,文臣则怀远知县泰宁江振鹏及其子白龙、怀龙、前建阳知县临颍崔攀龙,未仕者,进士则永定吴煌、举人则莆田林曾宾、福清林化熙、卓震、贡生则侯官元纶、廪生则同安张璇光、武举则永福赵子章、民人则闽县赵卯:虽其事不可详述,而姓名犹可考焉。我朝赐振鹏、攀龙通谥,俱「节愍」(补)。

何楷字符子,漳州镇海卫人。生有异质,读书过目不忘;尤邃于经学。举天启乙丑(一六二五)进士;值魏奄乱政,不谒选。归建紫芝书院,讲学其中。

崇祯时,授户部主事,进员外郎;改刑科给事中。贼毁皇陵,疏劾巡抚杨一鹏、巡按吴振缨罪;言『振缨为温体仁私人,一鹏为王应熊座主。逆贼犯皇陵,神人其愤:陛下辍讲避殿,感动臣民。而二辅臣漫然视之,欲令一鹏、振缨戴罪自赎。情面重、皇陵轻、朋比深,而天下讥刺且不恤。臣所以愤于中,言不能已』。忤旨,镌一秩视事。已应熊疏辨;楷复言:『臣疏未奉旨,应熊先一日摭引臣词,必有漏泄禁中语者』!帝意动,应熊竟以是罢。累迁工科给事中。

十一年(一六三八)五月,帝以火星逆行,减膳修省。尚书杨嗣昌方主款议,历引前史以进;楷乃案条驳奏。比嗣昌夺情柄政,楷又劾其『入阁视事,吉服烂然;臣恐天下士民,有以窥辅臣深浅也』!复忤旨,贬二秩,为南京国子监丞。就迁礼部郎中;母忧,归。

弘光时,擢户部右侍郎、督理钱法兼工部右侍郎;连疏请告,不许。南都破,走杭州;从隆武帝入闽,进户部尚书。时郑芝龙、鸿逵兄弟横甚,郊天时称疾不出;楷言:『礼莫大于郊。二勋臣不陪祀,无人臣礼;宜正其罪』!上奖其风节,命掌都察院事。已而鸿逵挥扇殿上,楷呵止上;二郑交恶。知不为所容,请告去。中途遇盗截去一耳;盖芝龙使部将杨耿为之也。

后漳州破,抑郁而卒。

姜一洪字开初,余姚人。万历丙辰(一六一六)进士;历礼、户二部员外郎转郎中。出守江西,迁河南兵备、分巡汴梁。时流寇犯河北,一洪设法防御,叶县、鄢陵、彰德、怀庆千里之内,赖之以安。叙功,擢福建按察使;转广东布政使左参议,迁太仆卿。

甲申(一六四四)之变,与左都御史刘宗周议举义旗,不果。

隆武时,大学士黄道周荐之;晋吏部侍郎,旋升户部尚书。丙戌(一六四六)秋,奉命赴赣;在道闻上出奔,徒步追从之。抵赣之木榔庵,力竭;恸哭赴江死。有同行陈若水者,亦竭蹶力尽死;而爵里不可考。

一洪子二:长天植、次廷梧。偕走四千余里,负楬椟以还。中途屡遘官军,械天植为逃丁。而廷梧方总角少年也,辄膝行马前求为兄代;一时以孝友称。后亦赍恨卒(廷梧妻祁德渊自有传)。

熊纬字文江,南昌人。崇祯癸未(一六四三)进士,官行人。两都既覆,每饮酒,辄涕泗横流。其友曰:『昔狼瞫有言:「吾未获死所」。子既有志,盍求所乎』?纬乃走谒隆武帝于延平,擢兵科给事中。扈行至汀州遘变,从官迸散,纬独号哭入行宫。说之降,不屈;乃被杀。我朝赐通谥,曰「烈愍」。

徐复仪字汉官,上虞人;崇祯癸未(一六四三)进士,兵部尚书人龙族子也。南都授刑部员外郎;按治逆臣罪,有能声。出典云南乡试,未至,南都破,人心汹汹;而复仪讲宾兴礼如故。夜谒黔国公沐天波,使陈兵卫镇抚之;土夷遂不敢肆。

乙酉(一六四五)闰六月,闽中起翰林院编修。丙戌(一六四六)八月闽败,复仪幅巾、草履走千里,归辞父母妻妾,独居山中,日诵「离骚」;或从危崖撺身下,累不得死。一日,风雨昼晦;恸哭,急投谷中死,目犹张。其父承宠趋视,持其首哭之;乃瞑。我朝赐通谥,曰「节愍」。

陆清源,字嗣白,平湖人;崇祯甲戌(一六三四)进士。由知县擢云南道御史,巡按福建。隆武时,奉命犒浙东军,为马士英部将赵体元所杀(或曰江上兵溃,清源投水死)。我朝赐通谥,曰「忠节」。

猜你喜欢
  卷之九十二·佚名
  卷之五百六·佚名
  一百七十一 苏州织造李煦奏进佩文韵府样书并请示刷钉部数摺·佚名
  ●郑氏史料续编卷六·佚名
  五一四 浙江巡抚王亶望奏查缴应毁各书并查无《历志》一书折·佚名
  施案纪略·吴德功
  江式传·魏收
  河间公拓跋齐传·李延寿
  ●牧令须知卷三·刚毅
  卷七·佚名
  卷第一百二十七·佚名
  职名·孔毓圻
  卷二十七·陆宗楷
  卷九十四·佚名
  路敏行·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楔子·贾仲明

    (旦同荆楚臣上,云)小生想来,堂堂七尺之躯,生于天地间,被人如此数说。大丈夫必当立志,况兼朝廷春榜动,选场开,凭小生文学,必夺取一个状元回来。但不知姐姐意下如何!(正旦云)楚臣主见不差,男子汉当以功名为念。你若肯去进取,妾解下

  • 五言巻二十三·洪迈

      五言〈原缺〉

  • 岳州行郡竹篱·张说

    山郡不沟郭,荒居无翳壅。 爱人忠主利,善守闭为勇。 苟非小勤瘁,安得期逸宠。 版筑恐土疏,襄城嫌役重。 藩栅聊可固,筠篁近易奉。 差池截浦沙,缭绕缘隈垄。 矗似长云亘,森如高戟耸。 预绝豺狼忧,知免牛羊恐。 闾里宽矫步,榛丛恣

  • 列传第二十八 武二王·沈约

    ○彭城王义康 南郡王义宣 彭城王义康,年十二,宋台除督豫、司、雍、并四州诸军事、冠军将军、豫州刺史。时高祖自寿阳被征入辅,留义康代镇寿阳。又领司州刺史,进督徐州之钟离、荆州之义阳诸军事。永初元年,封彭城王,食邑三

  • 卷二百七十 列传五十七·赵尔巽

      郝浴子林 杨素蕴 郭琇   郝浴,字雪海,直隶定州人。少有志操,负气节。顺治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八年,改湖广道御史,巡按四川。时张献忠将孙可望、李定国等降明,为桂王将,据川南为寇,师讨之,郡县吏率军前除授,恣为贪虐。浴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五十三·佚名

    万历三十六年十二月甲寅朔大学士叶向高<锍-釒>请补阁臣以重政本言 皇上试思御极以来阁臣承恩遇善始终能几何人小者败名大者丧身虽人品行业之不齐亦以登进难而在事者退步息肩之不易耳今一年之间连丧二辅若不旁求名

  • 卷之一千三百八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三十八·佚名

    光绪二年。丙子。八月。己丑朔。上诣钟粹宫。问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安。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丁巳皆如之。外记注○命工部左侍郎何廷谦。提督顺天学政。大理寺少卿杨鸿吉。提督安徽学

  • 卷首·宇文懋昭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首 大金初兴本末 金国本名珠噜凖番语舌音讹为女真或曰鲁尔锦避契丹兴宗名又曰女直渤海之别族也或曰三韩辰之後姓那氏唐贞观中靺鞨来中国始闻女真之名世居混同江之东长白山下其山乃鸭

  • 一 从园说起·周作人

    《朝华夕拾》的第六篇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起头的几段是说百草园的情状的,其文云:“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

  • 唐纪七十六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上之下乾宁二年(乙卯、895)·司马光

    唐纪七十六 唐昭宗乾宁二年(乙卯,公元895年) [1]春,正月,辛酉,幽州军民数万以麾盖歌鼓迎李克用入府舍;克用命李存审、刘仁恭将兵略定巡属。 [1]春季,正月,辛酉(初三),幽州的军队百姓几万人张起伞盖、敲锣打鼓、载歌载舞欢迎李克用

  • 卷六十二·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六十二儒行儒行是记有道德者所行也张子曰旧多疑儒行今观之亦多善处鲁哀公问於孔子曰夫子之服其儒服与孔子对曰丘少居鲁衣逢掖之衣长居宋冠章甫之冠丘闻之也君子之学也博其服也乡丘不知儒服

  • 附︰解惑四則·欧阳竟无

    前作《辨虛妄分別》,廣《瑜伽法相辭典?敘》末段之義,其根本之點,在《辨法法性論》說分別是無,與彌勒非空非不空宗有無並舉不合,不得視為彌勒學。此學說異也。而又五論未決,無梵可核,更分別與計度譯名有違,故雲翻譯不可不慎耳

  • 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卷二之余·智旭

    古吴后学蕅益智旭述(壬)中根领解白佛自陈中。二重颂二。初颂法说。二颂譬说。(癸)今初尔时摩诃迦叶。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我等今日。闻佛音教。欢喜踊跃。得未曾有。佛说声闻。当得作佛。无上宝聚。不求自得。(癸)二颂譬说

  • 式海法师六旬寿序·太虚

    近今世变繁剧,而佛门亦时在惊涛骇浪中;非有真修实行之士,自立立人为之砥柱,则法轮之转几乎息已!回忆癸丑春,予初识法师于宁波观堂,仪肃神泰,不愧天人师表!时设佛教宏誓会,从之者皆一时龙象,兹弹指十五年矣。虽则渺隔河山,不复一面

  • 以大同的道德教育造成和平世界·太虚

    ──十六年八月提议──民国十二年开第一次世界教育会议于旧金山,予时办佛学院于武昌,曾以有关教育之一文,托中华大学陈叔澄校长携至会上宣布。比闻去年八月开第三次会议于坎拿大,分组讨论内有道德教育组、教育和平组,而尤

  • 五分比丘尼戒本·明徽

    梁建初寺沙门释明徽集大姊僧听。春时一月过少一夜。余有一夜三月在。老死至近佛法欲灭。诸大姊。为得道故。一心勤精进。所以者何。诸佛一心勤精进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况余善道法。  合十指爪掌  供养释

  • 三弥勒经疏·憬兴

    亦称《弥勒经料简记》。佛典注疏。唐新罗僧憬兴撰。一卷。是沮渠京声译《弥勒上生经》、鸠摩罗什译《弥勒下生经》及竺法护译《弥勒成佛经》的注释书。释《弥勒上生经》部分分为五个方面:(1)述教兴缘起;(2)广辨教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