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竹书统笺凡例

一纪年一书自周隠王十七年瘗于梁襄王冡至晋武太康二年乃得此书凡五百七十九年其时考正者有和峤束晳卫恒荀朂王庭坚王接潘滔挚虞谢衡诸人皆博物多闻之士晋隋唐诸志皆有是书梁沈约始为附注约好言符瑞于事实罕有明今特为统笺逐事分载以纪其详

一统笺之下所引书辞义相同者则连书之其稍有不同则加又按其确有征騐可辨析者则加据字例皆放此

一是书于纪年中逐字详注而谓之笺者仿郑氏诗笺之例所以别于注也谓之统笺者不特于纪年笺之附注笺之诸凡所引书间有譌误亦并笺之也

一纪年逐条之下间有细字皆休文附注故各于笺按之上加圈以别之至歴代某帝某王推原其先世祥之自亦皆大字仅低一字者世误以为竹书之本文今并见宋书符瑞志中实亦休文所自撰采后世防纬诸书而成当时谓之附注以为竹书本文者由未读宋书故也乃附注之外又有所为约按者以其非习闻而自为立説者也实亦附注之例也

一纪年初瘗之嵗下距始皇燔书之嵗八十六年则是书在未焚之前信而可征也至今以经校之一一符合

一纪年始于黄帝盖黄帝使大挠作甲子自是而后始得以甲子纪年故也周礼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易大黄帝之前有神农伏羲孔安国书序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温公稽古録亦始伏羲故特仿司马承祯三皇补纪之例列之于前非好为蛇足也

一刘道原通鉴外纪金仁山前编皆依邵尧夫经世纪年以竹书较之多有不合如外丙仲壬经世所无征辰弗集于房经世以为在仲康元年唐一行大衍推合在仲康五年与竹书合小雅十月之交朔日辛卯孔仲达疏据王基之説谓在共和以前梁虞推合幽王六年乙丑与竹书合如此类不可枚举近世耳学者每于通鉴编年下乃云据经世正之殊可叹也

一纪年最可议者莫如太甲潜出自桐杀伊尹一事方是时齐田和迁康公于海上晋三卿徙桓公于屯留往往假伊尹放君之名以为解释时作纪年者特设为潜出杀尹一案以见战国诸君为臣所放皆可潜杀其臣也不然前言命尹为卿士后言祠保衡此独言潜出杀尹不亦自相矛盾哉故沈约谓此文与前后不类葢后人所益

一刘知几作史通不知杀季歴者为文丁误以文丁为文王韦昭注国语杜预注左皆以携王为伯服不知为王子余臣如此类者甚伙不有竹书乌从而证之此余之统笺所由作也

一纪年杂述裒诸简端无分先后亦容斋随笔例也俗儒眇见寡闻多以纪年为齐东野语稗官脞録殊不知晋隋诸史列之中经取证经史毫无差谬古今来博物君子著书立説未有不取证于是书者观之杂述了了可见而俗儒转不之信束广微校正竹书而外又有防一记者其亦有感而作者与

一纪年杂述之下凡有譌舛宜辨者只用按字不言笺按葢自述謏闻管见无与于笺注之例故也

一同里马君晴川好古工诗蓄书甚富其令嗣长君葵斋绩学精进广读父书以余为通家世好遇笺注所有纰谬一一是正无隠故是书或罕有讥弹者葵斋力也

一崔子郁岑英年嗜学沉静寡言尝见余所纂山河两戒考管城硕记披阅再四有疑必问余喜其笃志深造非徒以好古博虚名者因并以纪年属之雠校其有匡余不逮者不敢以年少忽之故并録其姓字于前

一是刻非余意也余年八十有二始笺注此书阅三寒暑而后成不过以是书譌误颇多俾稍拈出示儿辈读史之法初何敢出以问世适马崔二子来谒因出是编以就正二子以余为世好各受铅黄悉加昰正力为怂恿以授梓或有诮之者曰彼既与位山有旧何不为位山藏拙余因辞之二子来复曰合河孙总宪奉新甘大司马华亭张宫詹皆当代伟人也常以先生所著述达之

天听近抚宪卫公以先生经学特荐于

朝何必前工后拙且昔是而今非也余无以应遂听之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 王亮 张稷 王莹·姚思廉
  列传第九·刘昫
  本纪第四 则天皇后 中宗·欧阳修
  ●卷六·杨循吉
  第十四回 高梁河宋师败绩 雁门关辽将丧元·蔡东藩
  ◎回力球场老板唐海安·佚名
  ●海东逸史卷四·佚名
  卷五十八·傅恒
  卷二十一·傅恒
  列传卷第三十二 高丽史一百十九·郑麟趾
  世家卷第二十四 高丽史二十四·郑麟趾
  李轨传·欧阳修
  庞安时传·脱脱
  卷四·徐一夔
  卷二十七·孔毓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九十四·彭定求

        卷194_1 【长安道】韦应物   汉家宫殿含云烟,两宫十里相连延。晨霞出没弄丹阙,   春雨依微自甘泉。春雨依微春尚早,长安贵游爱芳草。   宝马横来下建章,香车却转避驰道。贵游谁最贵,   卫霍世难比。何能

  • 范成大·唐圭璋

      成大,“全”已见。   鹧鸪天   仗下仪客笔下文。天风驾鹤住仙真。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   经圀志,立朝身。暂烦高手活吴民。明朝莫遣书丹篆,怕引新符刻玉麟。   洞仙歌   碧城风物,有湖中天地。

  • 白朴·隋树森

    小令 【仙吕】寄生草 饮 长醉后方何碍,不醒时有甚思。糟腌两个功名字,醅淹千古兴亡事,曲埋万丈虹霓志。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 【仙吕】醉中天 佳人脸上黑痣 疑是杨妃在,怎脱马嵬灾。曾

  • 卷六·梅鼎祚

    <集部,总集类,古乐苑钦定四库全书古乐苑卷六明 梅鼎祚 编燕射歌辞【一晋 宋 齐】【周礼大宗伯之职曰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以宾射之礼亲故旧朋友以飨燕之礼亲四方之宾客大行人掌大宾之礼大客之仪以亲诸侯以九仪辨

  • 第十一出 李婆求亲·佚名

    【菊花新】(外唱)光阴相催紧如箭,一年一度也易见。添得我老人白鬓边,并无男嗣卜怙谁人奉侍?金井梧桐叶落枝,返头不觉又一年。幸遇新春好时节,玉楼人醉杏花天。老夫姓黄名忠志,谢天安乐,那(另)是可惜无男嗣,单养一孜

  • 卷七十二下·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七十二下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六十九下 技术 吴 吴范 刘惇 赵逹【皇象】 陈训 葛洪 谨案吴范传阙 刘惇字子仁平原人也遭乱避地客游庐陵事孙辅以明天官达占数显

  • 六十八、新闻记者开场·包天笑

      我到了上海的几天内,即到时报馆去访问狄楚青、陈景韩两君。那时候的时报,是在福州路巡捕房对面广智书局的楼上。走上去是一条黑暗的楼梯,到了楼上,始见光明。时报是在一九○四年,清光绪三十年间开办的,到这时候,大概有一

  • 赵光逢传·薛居正

    赵光逢,字延吉。曾祖父赵植,是岭南节度使。祖父赵存约是兴元府推官。父亲赵隐任右仆射。赵光逢与弟弟赵光裔,都以文学德行知名。赵光逢年幼时爱读经典书籍,一举一动都很守规矩,当时的人把他看作像“玉界尺”那样正直温和的

  • 卷九十七水利·冯煦

    皖省为禹贡扬州及徐、豫之域,四渎道皖者三,盖古泽国也。泽国之所积实为利薮,而害亦因之。阴阳旱涝之偏灾,岁以上陈,朝廷轸念民生,今岁蠲租,明年告赈,自春徂冬,灾患繦属不绝,而民益惫甚,则皇皇焉。临时补苴固不如平日修浚河渠,广兴

  • 元年·佚名

    庚子春正月1月1日○丁巳朔,禮曹啓曰:「以工曹判書閔應亨所啓,有供上量減之命,䘏民除弊,瞻聆感聳。第日用如或不足,則亦涉苟簡,請朔封三十卷中,減除五卷。」上曰:「太少,七卷減之。」○持平閔光熽、呂聖齊以病未赴召,引嫌退待,掌令

  • 卷十七·夏僎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十七宋 夏僎 撰武成武王伐殷往伐归兽识其政事作武成此篇葢武王胜商之后归马放牛偃武修文史官于是自往伐之始至归兽之后记录其始终设施之政事作武成之书故其序所以言武王伐殷往伐归兽识其政事

  • 卷十七·乾隆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钦定礼记义疏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十七五制第五之三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殡三月而葬三年之丧自天子达正义郑氏康成曰尊者舒卑者速春秋传曰天子七

  • 第十三卦:《同人》·佚名

    同人,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白话】《同人卦》象征与人和睦相处:和别人亲密地走在宽广的原野上,亨通,有利于渡过大河急流,有利于君子坚守正道。《象》曰: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白话】《象辞

  • 凡学之道(1)·戴圣

    ——师道何日再尊严【原文】凡学之道,严师为难(2)。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③:当其为尸(4),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5),所以尊师也。【

  • 卷之三十五·邵经邦

    弘道录卷之三十五礼朋友之礼《孟子》:舜尚见帝,帝馆甥於贰室。亦飨舜,迭为宾主。是为天子而友匹夫也。录曰:天地之气,起于子,交会于午;帝王之运,出乎震,相见乎离。而尧之兴也,以火德得天地之中数;舜之兴也,以土德得天地之中气。是

  • 佛说三摩竭经·智旭

    吴天竺沙门竺律炎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五百菩萨俱。帝王人民及诸天龙鬼神无复央数。尔时有难国王名分陂檀。不信佛法但好外道。日于宫中饭诸尼揵万余人。难国王常喜贡高。自谓智慧

  •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十八卷·佚名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十八卷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时彼城中所有人民。皆悉聚集而作誓言。今者不听沙门释种弟子入城。尔时彼中。复有于佛教中信行之者。有净心者。作如是言。佛出世难。但令沙门释种弟子入城。还共

  • 诗谱·陈绎曾

    诗论著作。元陈绎曾著。一卷。此书非诗法、诗格之作,实近于诗评。倡言魏晋古诗,所评均主于情真、事真,并不泥于古。全篇末云:“故君子贵自主,不可随流俗也。”有《说郛》本、《历代诗话续编》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