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一出 李婆求亲

【菊花新】

(外唱)光阴相催紧如箭,一年一度也易见。添得我老人白鬓边,并无男嗣卜怙谁人奉侍?

金井梧桐叶落枝,返头不觉又一年。幸遇新春好时节,玉楼人醉杏花天。老夫姓黄名忠志,谢天安乐,那(另)是可惜无男嗣,单养一孜娘仔,名叫五娘。性格温柔,未曾对亲。多少郎君卜求,我只心中都不愿,那爱一仔婿有志气,合我的(个)心意。

(丑上)当初十七八岁,头上缚二个(个)鬓袋。多少(都少)人问我乞生月,我拣选卜着处。今老来无理会,人见我一面亲像西瓜皮。

(三合笑介)只处正是九郎门前。

(相见介)九郎公万福。

(外)李嫂来贵干?

(丑)婆仔无事不上高门,那因西街林大爹托婆仔来乞五娘仔亲情,不知九郎公你可准呵不?

(外)那是(另是)西街林大官厝,只人也是有名的(个)人,未知是值枝头?

(丑)那(另)卜问枝头,婆仔都不晓得。那是(另是)许富,富富的(个)。

(外)古人说得好:当田买地是一时,现某(ㄙ)嫁婿是一世。也着合婚算命,那好(另好)便乞伊。

(丑)整事!算命合婚,死某(ㄙ)改婿。相叫相★(上毛下火),到老齐眉。许看命都白贼。我许后生时节,人来乞生月,阮母叫卜看命合婚,我叫不使,好怯(佉)是我命,随我去。今阮二人今年食五六十岁,阮公夭句可疼我。古人说:一斤金不如四两铅。九郎,许看命都白贼。

(外)李婆你听说。

【赏宫花】

(外)男婚女嫁,古人有只例。也卜门户相当,郎君有志气(心气)。月老也凭结红丝,算来注定无差移。

(丑)九郎听说起:我做(佐)媒人有拙时。说合几个(个)郎君共子弟,不识花嘴(口)共花舌,二边相停合体例。

(外)来,李嫂,凭你障说,生月乞伊去看,看那好(另好)拣一好日子,乞伊来捧定。

(丑)正是乞伊去看。

自古嫁娶着媒人,男婚女嫁卜一同。

有缘千里终见面,无缘对面不相逢。

猜你喜欢
  赵鼎臣·唐圭璋
  葛胜仲·唐圭璋
  论声调第十五·王骥德
  ◆吴礼部师道(礼部集)·顾嗣立
  ●三槐书屋诗钞跋·金朝觐
  卷四·白居易
  大隠居士诗集卷下·邓深
  巻七·皇甫冉
  金渊集卷一·仇远
  卷二 古體詩·王士祯
  卷一·王琦
  沧浪集钞·吴之振
  御选宋诗卷七十八·康熙
  ○序一·王廷绍
  五集 二卷·钱德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吴殳

      或问曰:“初盛中晚之界如何?”答曰:“商、周、鲁之诗同在《颂》,文王、厉王之诗同在《大雅》,闵管、蔡之《常棣》与刺幽王之《》、《宛》同在《小雅》,述后稷、公刘之《豳风》与刺卫宣、郑庄之篇同在

  • 北郭集卷四·徐贲

    (明)徐贲 撰○五言律雨后过桃花坞林晚带城阴斜光里巷深过时思燕赏感物废行吟暂岀畦间蝶将栖桞外禽乱离虽有恨能到亦娯心咏邻家桃花绮树隔园邻墙阴得见春艶香还可挹芳质未容亲頼有情勾蝶羞无语向人灵源纔咫尺不用觅通津

  • 卷四·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厯代赋彚卷四天象月赋           【汉】公孙乘月出皦兮君子之光鹍鸡舞于兰渚蟋蟀鸣于西堂君有礼乐我有衣裳猗嗟明月当心而出隠悬岩而似钩蔽修堞而分镜既少进以增辉遂临庭而高映炎日匪明皓

  • 志第二十五 舆服·刘昫

    昔黄帝造车服,为之屏蔽,上古简俭,未立等威。而三、五之君,不相沿习 ,乃改正朔,易服色,车有舆辂之别,服有裘冕之差,文之以染缋,饰之以絺绣,华虫象物,龙火分形,于是典章兴矣。周自夷王削弱,诸侯自恣。穷孔翚之羽毛,无以供其侈;极随和之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四十二·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十有一年冬十月丙寅朔上谓大臣曰人主之权在乎独断金国之主幼而无断权归臣下往年之和出于乌珠今年之战出于达赉或和或战国之大事而皆不出于人主无断如此何以立国知不足畏矣丁卯宝文阁直学士枢密都承旨

  • ●顾命纪事·高拱

    隆庆六年正月下旬,上有疾,且有腕疮在理。越月稍平,以闰二月十二日出视朝。既鸣钟,百官入班,臣拱暨张居正自阁出北上过会极门,望见御路中乘舆在焉,疑曰:“上不御座,竟往文华殿耶?”亟趋赴,乃有内使数辈飞驰而来,传呼宣阁

  • 卷之一百六十·佚名

    洪武十七年三月戊戌朔命礼部颁行科举成式凡三年大比子午卯酉年乡试辰戌丑未年会试举人不知额数从实充贡乡试八月初九日第一场试四书义三道每道二百字以上经义四道每道三百字以上未能者许各减一道四书义主朱子集注经义

  • 卷之六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五 列传四十五·纪昀

    列传唐 【四十五】○唐四十五李栖筠【吉甫】李勉李墉【磎】崔从【能】李栖筠李勉李墉崔从△李栖筠李栖筠字贞一世为赵人幼孤有远度庄重寡言体貌轩特喜书多所通晓为文章劲迅有体要不妄交游举进士擢高第调冠氏主簿太 守

  • 通志卷七十三·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金石略第一上代文字 钱谱 三代欵识 秦 两汉 三国 晋 两朝 隋 唐 唐六帝 唐名家金石序序曰方册者古人之言语款识者古人之面貌以后学跂慕古人之心使得亲见其面而闻其

  • 一一九二 军机大臣奏将李清所辑《合订南唐书》销毁并将原书进呈片·佚名

    一一九二 军机大臣奏将李清所辑《合订南唐书》销毁并将原书进呈片乾隆五十二年三月二十七日查李清所辑《合订南唐书》三本,臣等随同诸位阿哥详细阅看,除签出各条外,别无另有违碍之处。理合奏明销毁,并将原书进呈。谨奏。

  • 历代名贤确论卷一百·佚名

    五代通论五代人君得失兴亡【东坡 何去非 子由】唐庄宗周世宗【温公】五代无全臣【六一】冯道【温公 子由】世家附南唐【荆公】五代人君得失兴亡东坡论曰商周之兴始于稷卨而至于汤武凡数百年之间而后得之于天下其成

  • 第三十二章 清党与宁汉分裂·李宗仁

    一蒋总司令在离开安庆东下时曾告诉我说,他现在是直下上海,希望我将部队暂交夏、胡二指挥全权指挥,自己也往上海一行。在蒋去后约三四日,我便电令夏、胡二人各率所部沿长江北岸向东推进,我自己则乘轮东下,于3月27日

  • 第四章 新莽的改制·吕思勉

    当秦汉之世,实有一从东周以降,悬而未决的社会问题。制民之产,在古代的政治家,本视为第一要事。“先富后教”,“有恒产而后有恒心”,民生问题不解决,政治和教化,都是无从说起的。汉代的政治家,还深知此义。“治天下不如安天下,安

  • 泾野子内篇卷三·吕柟

    东林书屋语郑子訚问礼庶子为所生母练冠麻衣縓缘为父后者无服父死始为其母缌今亦斩衰何先生曰由父视之有妻妾也由子视之知其母不敢知其妾也生身之恩莫大焉而不三年非所以存其子也故孟子曰虽加一日愈于己且继母慈母养母

  • 卷十五·彭绍升

    居士传十五李长者传李长者。名通元。唐宗室子也。为人美须髯。朗眉目。丹唇紫肌。天禀超特而学无常师。迹不可测。少留情易道。妙尽微旨。年四十余专精内典。甞游五台。入善住院。逢异僧授以华严大旨。将别。长者曰。

  • 山堂肆考·彭大翼

    二百二十八卷,补遗十二卷。明彭大翼撰。彭大翼字云举,又字一鹤,号林居。扬州(今属江苏省)人。万历中曾知云南沾益州。张幼学补遗十二卷。张幼学为彭大翼之孙婿。是书辑录群书故实,于万历二十三年(1595)类编成帙。后有损佚

  • 毛诗注疏·孔颖达

    亦称《毛诗正义》。经学著作。唐代颁布的官书《五经正义》之一。汉毛亨传、郑玄笺、 唐孔颖达疏。40卷,每卷末附核勘记。民国25年 (1936)上海中华书局缩印《四部备要》本。此书以 隋刘焯《毛诗义疏》,刘炫《毛诗述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