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五·唐

【张说】  〔字道济。母梦玉燕飞入怀,已而孕说。则天初革命,大搜遗逸之士,应制者向万人。则天御雒阳城南门,亲自临试,说对为天下第一。则天以近古已来,未有甲科,乃屈为第三等。玄宗即位,以佩刀献,决策诛太平公主,召为中书令,封燕国公。〕

张说初谪岳州,常郁郁不乐。时宰相以说机辩才略,互相排摈。苏方大用,说与其父瑰善,因为《五君咏》,致书封其诗以贻,诫其使当候忌日近暮送之。使者近暮至,吊客多先公僚旧。览诗,至“凄凉丞相府,余庆在玄成。”呜咽流涕。翌日言于上,因降玺书劳问,迁荆州长史。由是陆象先、韦嗣立、张庭、贾曾,皆以遣逐岁久,因加甄叙。以父之执友,事之甚谨。(开元中,说为宰相,有人惠说一珠,绀色有光,名曰:“记事珠。”或有阙忘之事,则以手持弄此珠,便觉心神开悟,事无巨细,涣然明晓,一无所忘。说秘而宝之。又有石绿镜台,得自明川道士。玄宗闻其有异,取以精炭十车烧之,不变,乃已。)

张说二子均、,并有文名,尚明皇公主,帝特深恩宠,许于禁中置内宅,侍为文章,尝赐珍玩不可胜数。时均亦供奉翰林院。常以所赐示均,均戏谓曰:“此妇翁与女婿,非天子赐学士也。”

张说最衷爱均,岳州别均云:“离筵非宴喜,别酒正消魂。念汝犹童孺,嗟予隔远藩。津亭拔心草,江路断肠猿。他日将何见?愁来独倚门。”

安禄山僭号,张均为伪中书令,肃宗以说有旧勋,诏免死,流合浦。岭外作云:“瘴江西去火为山,炎徼南穷鬼作关。从此更投人境外,生涯应在有无间。”

张燕公女嫁卢氏,尝为舅求官,候父朝下而问焉。燕公初无言,但指扌耆床龟而示之,女拜而归室,告其夫曰:“舅得詹事矣。”

【苏】  〔字廷硕,父瑰,武后朝拜相,封许国公。玄宗朝亦拜相,袭封许,世称小许公,与张燕公称望略等,号“燕许大手笔。”有一锦纹花石,镂为笔架,置于砚席间,每天欲雨,即津出如汗,逡巡而雨,每以此为雨候。〕

苏年五岁时,裴谈尝过其父,方诵庾信《枯树赋》,避谈字讳,因易其韵曰:“昔年移柳,依依汉阴,今看摇落,凄怆江浔。树犹如此,人何以任?”谈吹异之,知其他日必主文章。(庾信赋“昔年移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苏瑰初未知,常处于马厩中,与佣仆杂作,一日,有客指瑰,候于厅所,拥彗趋廷,遗坠文书。客取视之,乃咏《昆仑奴》诗也。其词曰:“指头十挺墨,耳朵两张匙。”客心异之,而瑰出与客淹留,客笑语之余,因咏其诗并言形貌,问:“何人?非足下宗族庶蘖耶?若加礼收举,必苏氏令子也。”瑰自是稍稍亲之。适有人献瑰兔,悬于廊庑间,瑰乃召咏之,立呈,诗曰:“兔子死阑殚,持来挂竹竿。试将明镜照,何异月中看。”瑰大惊奇,骤加礼敬。

有京兆尹访苏,既去,瑰令咏“尹”字,乃曰:“丑虽有足,甲不成身。见君无口,知伊少人。”(唐时有甘洽者,与王仙客友善,固以姓相嘲,洽曰:“王计尔应姓田,为你面拔獭,抽却你两边。”仙客应声曰:“甘,计你应姓丹,为你头不曲,回脚向上安。”)

中宗尝召宰相苏瑰、李峤之子进见,时皆同年,帝谓曰:“汝等各以所通书,取宜奏者为言之。”应曰:“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峤之子奏曰:“斫朝涉之胫,削贤人之心。”帝曰:“苏瑰有子,李峤无儿。”

长安盛春游园林,日无间地。苏应制诗云:“飞埃结红雾,游盖翻青云。”玄宗览之嘉赏,遂以御花插巾上,时人荣之。

苏与李义对掌文诰,八月十五夜,于禁中直宿,诸学士玩月,备文酒之宴。时长天无云,月色如昼。苏曰:“清光可爱,何用灯独。”遂使撤去。(明皇尝问苏:“草书谁可?”曰:“臣不知其他。臣男为文甚速,可备使令。然性嗜酒,幸免沉醉,足以乃事。”令召至,则酒未解,犹呕殿下。命中贵人扶卧御幄前,明皇亲举衾覆之。既醒,援笔立就。明皇抚背曰:“知子莫若父。”东明观道士周彦云欲为其师立碑,谓曰:“成其志不过烦相君诸子,五郎父,六郎书,七郎致石。”大笑,口不言而心服其公。五郎,也。)

苏晋,之子也,学浮屠术,尝得胡僧慧澄绣弥勒佛一本,宝之,尝曰:“是佛好饮米汁,正与吾性合,吾愿事之,他佛不爱也。”

【李邕】  〔字泰和。北海太守,以文名天下,时号翰林六绝。其书皆自刻石,所言“黄鹤仙”、“伏灵芝”,假托耳。初为左拾遗,言事甚力。或谓其造次,邕曰:“不颠不狂,其名不章。”后为李林甫谮死。〕

崔颢有文无行,娶妻择美,不惬即去之者三四。初李邕闻其名,虚舍邀之。颢至,首献《王家少妇》诗云:“十五嫁王昌,盈盈入画堂。自怜年最小,复倚婿为郎。舞爱前溪绿,歌怜子夜长。闲来斗百草,度日不成妆。”邕叱曰:“小儿无礼。”不与接而去。

徐安贞,始名楚壁,应制举,三登甲科。开元中,为中书舍人,帝属文多令视草。天宝后,以林甫故,避罪衡山,为东林寺掇蔬行者,诈为喑哑。数年后,值修建佛殿,僧中选善书者题梁,徐行者跨过,掌事怒,以杖连击其背。徐乃画地曰:“某口虽不言,昔年曾学大书,乞题数行。”诸僧皆服,因遣尽书之。时李北海游岳,观其题处曰:“不知徐公在此。”乃召至,握手言曰:“朝列于公已息论矣。”遂解其布褐,易以簪裳,因戏徐曰:“‘岘山思驻马,汉水忆回舟。暮雨衣犹湿,春风帆正开。’侍郎抑能记否?”徐曰:“喑哑之时,亦默咏之。”即与同载北归,至长沙,谓守者曰:“潇湘逄故人,若幽谷之观太阳,不然,委顿岩穴矣。”

【张九龄】  〔字子寿。母梦九鹤自天而下,飞集于庭,遂生公。时号“文场元帅”。少时养群鸽,与亲知书,则系足依教往投,谓之,“飞奴”。里第侧有古柘,尝因狂风发其一根,解为器具,花纹甚奇,人以公之手笔冠世,目之曰文章树。公父为韶州别驾,卒于任,遂居曲江,故天下皆以曲江公称之。〕

张曲江与李林甫同列,玄宗以文学精识深器之,林甫嫉之若仇。曾将加朔方节度使牛仙客实封,九龄称其不可,甚不叶帝旨。他日,林甫请见,屡陈九龄颇怀诽谤。于时方秋,帝命高力士持白羽扇以赐,将寄意焉。九龄惶恐,因作赋以献,又为《燕》诗以贻林甫,曰:“海燕何微眇,乘春亦暂来。岂知渥泞溅,只见玉堂开。绣户时双入,华轩日几回。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林甫览之,知其必退,恚怒稍解。

【李适之】  〔字昌,常山王孙。〕

天宝初,李适之代牛仙客为左相,朝退,每邀宾客谈谐赋诗,曾赋云:“朱门长不闭,亲友恣相过。年今将半百,不乐更如何?”后为李林甫所谮罢,适之杜门无以自遣,咏诗曰:“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林甫益谮之,遂累贬宜春太守。复因御史过宜春,恐之,使药自杀。

【贺知章】  〔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性好饮,忽鼻出黄胶数盆,医者谓饮酒之过。〕

贺秘监、顾著作,一越人,一吴人,朝英慕其机捷,竞嘲之,乃谓“南金复生中土。”贺知章挫之曰:“镂银盘盛蛤蜊,镜湖莼菜乱如丝。乡曲近来佳此味,遮渠不道是吴儿。”顾况和曰:“镂银盘盛炒虾,镜湖莼菜乱如麻。汉儿女嫁吴儿妇,吴儿尽是汉儿爷。”

贺知章年八十六,卧病,冥然无知,疾损,上表乞为道士,以宅为千秋观。敕赐镜湖二顷,诏令供帐东门,百僚相饯,御制诗赠行云:“遗荣期入道,辞老竟抽簪。岂不惜贤达,其如高尚心。环中得秘要,方外散幽襟,独有青门饯。群英怅别深。”又云:“筵开百壶饯,诏许二疏归。仙记题金,朝章换羽衣。消然承睿藻,行路满光辉。”

【萧颖士】  〔字茂挺。开元中举进士,补秘书正字,名播天下,时号萧夫子。后客死汝南逆旅,门人谥文元先生。性严酷异常,有一仆事之十余年,每加楚,辄百余,不堪其苦。人或激之使去,其仆曰:“我非不能他从,所以迟留者,特爱慕其博奥耳。”〕

李林甫慕萧颖士名,欲拔用之,乃召见,时颖士寓广陵,居母丧,即缭麻而诣京师,径谒林甫于政事省。林甫素不识,据见麻,恶之,即令斥去。颖士大忿,乃为《伐樱桃赋》以刺林甫云:“擢无庸之琐质,蒙本枝而自芘。洎群林而非据,专朝廷之右地,虽先寝之或荐,岂和羹之正味!”(李林甫不识字,以“犬杜”为“杖杜”,韦侍郎默不敢言。及萧作《伐樱桃赋》以讥之,时人语曰:“侍郎悲杖杜,处士伐樱桃。”)

邹象先尉临渔,萧颖士自京邑无成东归,以象先同年生也。作诗赠之,来年,萧补正字,象先寄诗重述前事云:“六月度关云,三峰玩山翠。尔时黄绶屈,别后青云致。”萧答云:“桂枝常共擢,茅茨冀同荐。一命何阻修,载驰各州县。壮图悲岁月,明代耻贫贱。回首无津梁,祗令二毛变。”

萧功曹文爽兼人,而矜躁为甚。尝至仓曹李韶家,见歙砚颇良,既退,语同行者:“君识此砚乎?盖三灾石也。”同行不喻而问之,曰:“字札不奇,研一灾;文辞不优,研二灾;窗几狼籍,研三灾。”(颖士少梦有人授纸百番,开之,皆是绣花。又梦裁锦。因此文思大进。时李华文辞绵丽而乏宏杰之气。颖士健爽白肆,人谓华不及颖士。华自疑过之,乃著《吊古战场文》杂置梵书中,他日与颖士读之,颖士称工。华问:“谁可及?”颖士曰:“君加精思,便可及此。”华愕然而服。)

臧武仲名纥,音切为“瞎”,而世多呼为“纥”。萧颖士闻人误呼武仲名,因曰:“汝纥字也不识。”后人遂误以为“瞎字也不识。”

萧颖士卒,惟一子存,字伯诚,为金部员外郎,有功曹文风,恶裴延龄,弃官归庐山。存子东,从事邕南,以女妻柳淡,字中庸,韩文公少时受存之知,自袁州入为祭酒,经庐山,过其山居,知诸子凋谢,唯二女在,乃为诗曰:“中郎有女能传业,伯道无儿可保家。今日匡山过旧隐,空将衰泪对烟霞。”(颖士常密游于陈留逆旅,方食之次,忽见老翁曰:“观郎君状貌有似一人,不觉怆然。”萧问:“似何人!”老人曰:“郎君一似齐鄱阳王。”王即萧八代祖。遂惊问曰:“王即某八代祖,因何识之?”老人泣曰:“某姓左,昔为鄱阳书佐,遭难入山修道,遂得度世。”萧敬异之,问其年,乃三百二十七年矣。)

【王昌龄】  〔字少伯,江宁人。开元中登第,晚节不矜细行,贬龙标尉,往返惟琴书一肩,令苍头拾败叶自爨。溪蛮慕其名,时有长跪乞诗者。〕

开元中,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齐名,时风尘未偶,而游处略同。一日,天寒微雪,三诗人共诣旗亭,贳洒小饮,有犁园伶官十数人会燕,三诗人因避席煨映,拥炉火以观。俄有妙妓四辈,寻续而至,奢华艳曳,都冶颇极。旋则奏乐,皆当时名部也。昌龄等私相约曰:“我辈各擅诗名,每不自定甲乙。今可密观诸伶所讴,若诗入歌词之多者为优。”俄而,一伶拊节而唱,乃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昌龄引手画璧曰:“一绝句。”寻又一伶讴曰:“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适引手画壁曰:“一绝句。”寻又一伶讴曰:“奉帚平明金殿开,强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昌龄又引手画壁曰:“二绝句。”之涣自以得名已久,因谓诸人曰:“此辈皆巴人下俚词耳。《阳春白雪》之曲,俗物岂敢近哉!”因指诸妓中最佳者曰:“待此子所唱,如非吾诗,即终身不敢与子争衡矣。”须臾,次至双鬟,发声则曰:“黄沙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之涣即揶揄二子曰:“田舍奴,我岂妄哉!”因大谐笑。诸伶不喻其故,皆起诣曰:“不知诸郎君何此欢噱?”昌龄等因话其事,诸伶竞拜,乞俯就筵席,三子从之饮,醉竟日。

开元中,王昌龄自吴抵京国,舟行至马当山,属风便,而舟人云:“贵贱至此,皆谒庙。”昌龄不能驻,亦先有祷神之备。见舟人言,乃命使赍酒脯纸马献于庙,及草履致于夫人。题诗云:“青骢一匹昆仑牵,奏上大王不取钱。直为猛风波滚骤,莫怪昌龄不下船。”当市草履时,兼市金错刀一副,贮在履内,至祷神时忘取之,误并将往。昌龄至前程求错刀,方知其误。又行数里,忽有赤鲤鱼可长三尺,跃入昌龄舟中,呼使者烹之,既剖腹得金错刀,宛是误送庙中者。

【祖咏】  〔洛阳人,张说引为驾部员外郎。〕

祖咏应试,赋《终南望余雪》题云:“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才得四句即纳于有司,或诘之,咏曰:“意尽。”

开元中,进士唱第尚书省,落第者至省门散去,祖咏吟曰:“落去他,两两三三戴帽子。日暮祖侯吟一声,长安竹柏皆枯死。”

【崔曙】  〔宋州人。〕

崔曙应进士举,作《明堂火珠诗续帖》,曰:“夜来双月满,署后一星孤。”当时以为警句。及来年曙卒,唯一女名星星。人始悟其自谶。

【陶岘】  〔开元末,制三舟,一自载,二宾客,三饮馔,与孟彦深、孟云卿、焦遂,人置仆妾、女乐一部于舟中,奏清商曲。吴越之士号为水仙。〕

陶岘好泛游江湖,后省亲南海,获昆仑奴名摩讠哥,善泅水。至西塞山下,泊舟吉祥佛寺。见江水深熏,谓必有怪物,投剑命摩谓下取。久之,支体桀裂,浮于水上。岘流涕回棹,赋诗自叙,不复游江湖矣。诗云:“匡庐旧业是谁主?吴越新居安此生。白发数茎归未得,青山一望计还成。鸦翻枫叶夕阳动,鹭立芦花秋水明。从此舍舟何所诣,酒旗歌扇正相迎。”

猜你喜欢
  ●卷二·杨循吉
  第九十五回 泄机谋鸩死许后 争座位怒斥中官·蔡东藩
  ●卷第二十八·胡三省
  唐鉴卷七·范祖禹
  班马异同卷八·倪思
  卷之三百二十五·佚名
  卷之四百九十·佚名
  第三卷 田赋考·缪荃孙
  第九节行·佚名
  通志卷八十上·郑樵
  外集卷十六·宋名臣言行录
  二六 俟堂与陈师曾·周作人
  卷二百十·雍正
  卷一百五十三·雍正
  卷一百六 吴王濞列传第四十六·司马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八出 劝农·汤显祖

    【夜游朝】〔外引净扮皂隶,贴扮门子同上〕何处行春开五马?采邠风物候 秾华。竹宇闻鸠,朱轓引鹿。且留憩甘棠之下。〔古调笑〕“时节时节,过了春 三二月。乍晴

  • 卷八十六·陈焯

    <集部,总集类,宋元诗会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八十六兵部主事陈焯编成廷珪【字原常广陵人元统至正间隐居不仕四方士之过淮东者必主其家所与游多至尊显以廷珪性甘隐退亦遂无荐用之者生平读书好古尤工於诗临川危素序其

  • 卷之二百九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一千一百七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五十三册 天命八年五月至六月·佚名

    第五十三册 天命八年五月至六月五月二十六日汗降书曰:&ldquo;西乌里额驸、爱塔,著尔等将所得之粮及於盖州、复州选取之盐,交纳齐布侍卫与富拉塔,以账无粮之蒙古。&rdquo;二十九日,致书衮济曰:&ldquo;我於衮济亲家,稍有过失,

  • 一一七五 四川总督保宁奏本年查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数目折·佚名

    一一七五 四川总督保宁奏本年查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数目折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四川总督臣保宁谨奏,为遵例奏闻事。案查钦奉上谕,《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条,令各督抚遵照颁发原书抽改,仍着于年

  • 金坛狱案·佚名

    计六奇金坛风土,趋名而鹜利。故周锺同祖七进士,俱以美锦而多染粪秽;虞来初兄弟会魁,文章、材干一时称大名家,缘京、计二典两挂弹章,遂自蹈珰禁。凡名与利之所在,不转计也。如海寇一案,屠戮灭门、流徙遣戍,不止千余人;其起祸之因

  • 江潮·周诒春

    江潮 字山寿。年二十六岁。生于江苏太仓。未婚。初学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宣统三年。以官费游美。入理海大学。习矿业工程。民国四年。得矿工程师学位。被选入名某誉学会。得演说比赛第二名奖。民国四年回国。任湖高南

  • 桓公问第五十六·管仲

    齐桓公问管子曰:“吾念有而勿失,得而勿忘,为之有道乎?”对曰:“勿创勿作,时至而随,毋以私好恶害公正,察民所恶以自为戒。黄帝立明台之议者,上观于贤也,尧有衢室之问者,下听于人也。舜有告善之旌,而主不蔽也。禹立谏鼓于朝,而备讯唉

  • 卷八·钱时

    钦定四库全书融堂书解卷八宋 钱时 撰説命上髙宗梦得説使百工营求诸野得诸傅岩作説命三篇营求者经营而求也王宅忧亮隂三祀既免丧其惟弗言羣臣咸谏于王曰呜呼知之曰明哲明哲实作则天子惟君万邦百官承式王言惟作命不言

  • 卷六·黄仲炎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通说卷六     宋 黄仲炎 撰僖公下十有五年春王正月公如齐楚人伐徐楚自召陵之後虽复崛强然兵车徜徉犹未离乎近楚之国也今徐居下邳而临淮泗於齐鲁为近而去楚远矣而楚乃远攻至于徐以撼齐鲁若涉无

  • 十誦羯磨比丘要用·欧阳竟无

      劉宋釋僧璩依律撰出   〈[一]羯磨隨事乃有衆多.且依戒文略出要用.若餘不盡在於大本。凡在大衆内欲作羯磨.作羯磨者集。唱僧今和集   欲作何事.僧中一人[二]應隨答作[三]某羯磨。又唱不來諸比丘說欲.說已唱白

  • 由三种所依显念佛胜义·太虚

    ──二十五年一月在汕头庵埠各界欢迎会讲──佛法在离言自证,本无可以宣说的文字语言。而佛以方便利人故说法,则法法皆显不思议理,随举一句一偈,皆可总持全体佛法,无欠无缺。现在即举出三句义,对佛法全体作概略的说明:一 迷

  • 西方合论 第五卷·袁宏道

    西方合论 第五卷第五理谛门夫即性即相。非有非空。理事之门不碍。遮表之诠互用。言无者如水月镜花。不同龟毛兔角。言有者似风起云行。不同金坚石碍。是故若滞名著相。即有漏凡夫。若拨果排因。即空见外道。梦

  • 翻译名义集卷第五·法云

    仙趣篇第十六楞严云。复有从人不依正觉修三摩地。别修妄念存想。固形游于山林人不及处。有十种仙。梵语茂泥。此云仙。释名云。老而不死曰仙。仙迁也。迁入山也。故制字人傍山也。庄子云。千岁厌世。去而上仙。抱朴子

  • 易笺·陈法

    八卷,清陈法著。以《易》是专言人事之书,彖辞、爻辞所言天地,雷、风等象也不是讲阴阳。《系辞》所说错综指揲蓍而言,谓错综七八六九之数, 以确定各卦之象。来知德以错综诸卦定象,是先错综其象,又以错综言数,是错综其

  • 中州人物考·孙奇逢

    明末清初孙奇逢撰。八卷。是书为作者晚岁居夏峰村时所撰,所收二百余人,均系明代河南人。分理学、经济、忠节、清直、方正、武功、隐逸七类,每类又以世次为序。各人传赞详略不等,由于史料无征,少的仅一行,并不以详略定褒贬。

  • 文殊师利菩萨问菩提经论·佚名

    二卷,一名伽耶山顶经论,天亲菩萨造 元魏北天竺沙门菩提留支译 有经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