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四·唐

【明皇隆基】  〔小字三郎。梓潼县有上亭驿,帝幸蜀,问黄幡绰曰:“车上铃声颇似人言语。”对曰:“似言三郎郎当,三郎郎当。”故又名琅驿。〕

万岁通天元年铸九鼎成,置于东都明堂之庭,武后自制《曳鼎歌》,令曳鼎者唱和,其蔡州鼎铭曰:“羲农首出,轩昊应期。唐虞继踵,汤禹乘时。天下光宅,域内雍熙。上玄降灵,方建隆基。”(明皇御名,已兆于此。)开元二年,太子宾客薛谦光献《东都九鼎铭》,紫薇令姚崇奏曰:“圣人启运,休兆必彰。请宣付史馆。”

左丞相张说、右丞相宋、太子少傅源乾曜同上官命宴东堂,赐诗云:“赤帝收三杰,黄轩举二臣。由来丞相重,分掌国之钧。我有握中璧,双飞席上珍。子房推要道,仲子讶风神。复辍台衡老,将为调护人。鸾同拜日,车骑拥行尘。乐聚南宫宴,觞连北斗醇。俾予成百揆,垂拱问谁伦。”

玄宗幸宁王宪宅,与诸王宴,探韵赋诗,曰:“鲁卫情先重,亲贤尚转多。冕旒丰暇日,乘景暂经过。戚里申高宴,平台奏雅歌。复寻为善乐,方验保山河。”

明皇性俊迈,不好琴,会听琴,一弄未毕,叱琴者出,谓内诗曰:“速令花奴将羯鼓来,为我解秽。”花奴,汝阳王小字也。帝酷爱羯鼓,云“八音之领袖。”春雨初晴,景物明媚,帝曰:“对此景岂可不与他判断之乎!”乃命高力士取羯鼓,临轩纵击一曲,名《春光好》,回头柳杏皆发。上笑曰:“此一事,不唤我作天公,可乎!”又制《秋风高至》、《秋高迥彻》,奏之,必远风徐来,庭叶飞下。(帝每后宫春宴,使妃嫔各插艳花,亲捉粉蝶放之,蝶止者幸焉。)

江采,莆田人,九岁能诵二《南》,语父曰:“我虽女子,期以此为志。”父奇之,故名采。开元中,高力士选归侍明皇,大见宠幸。善属文,自比谢女。淡妆雅服,而姿态明秀。性喜梅,所居悉值梅。上因其所好,戏名梅妃。会太真杨氏入侍,宠爱日夺,竟为杨氏迁于上阳东宫。帝每念之。时在花萼楼,有夷使贡珍珠者至,命封一斛,密赐妃,妃不受,以诗付使者:“为我进御前也。”上览诗,怅然不乐,令乐府以新声度之,号《一斛珠》。诗曰:“桂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湿红绡。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杨贵妃字太真,小字玉奴,又名玉环。初承恩召,与父母相别,泣涕登车,时天寒,泪结为红冰。每至夏月,汗出,红腻而多香,或拭于巾帕上,色如桃红。)

明皇于便殿赏牡丹,谓程修己曰:“今京邑人传牡丹诗,谁为首?”修己对曰:“中书舍人李正封诗‘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时杨妃侍,上曰:“妆台前宜饮以一紫金盏酒,则正封之诗见矣。”

杨太真中酒,衣褪,微露乳,帝扪之曰:“软温新剥鸡头肉。”安禄山在傍曰:“滑腻凝如塞上酥。”帝笑曰:“信是胡儿,只识酥。”(帝谓太真曰:“汉成帝获飞燕,身轻不禁风,制七宝避风台以护之,尔则任风吹。”盖贵妃微有肌也。一日,登沉香亭,召大真,是时,妃子卯酒未醒,高力士扶掖而至,残妆醉韵,不能再拜。帝曰:“真‘海棠睡未足’耶!”妃每宿酒初消,肺热渴,则游后苑吸花上露润肺。)

开元中,以太常礼仪、声乐之司属亦择才。太祝、奉礼与秘书省校书郎、正字相埒,而校正俸禄微少,孤寒英杰者居之,或有不办匹马,乘驴入省,而太祝、奉礼,每月请明衣绢布及胙肉,俸禄又多,乃公卿子弟居之,衣马比校正颇轻肥。时有语曰:“正字、校书,咏诗骑驴。奉礼、太祝,轻裘食肉。”

开元中,颁赐边军纩衣,制于宫中。有兵士于短袍中得诗,曰:“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畜意多添线,含情更着绵。今生已过也,重结后身缘。”兵士以诗白帅,帅进呈,明皇命以诗遍示宫中曰:“作者勿隐,吾不汝罪也。”有一宫人自言万死。玄宗深悯之,遂以嫁得诗者。仍谓之曰:“我与汝结今生缘。”边人皆感泣。

天宝末,玄宗尝乘月登勤政楼,命梨园弟子歌数阕,有唱李峤诗者,云:“富贵荣华能几时,山川满目泪沾衣。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时上春秋已高,问是谁诗,或对曰:“李峤。”因凄然涕下,不终曲而起,曰:“李峤真才子也。”又明年,幸蜀,登白卫岭,览眺久之,又歌是词,复叹曰:“李峤真才子也。”高力士以下挥涕久之。

李遐周颇有道术,开元中,尝召入禁中,后求出,住玄都观。天宝末,禄山豪横跋扈,远近忧之,而上意未寤。一旦,遐周隐去,不知所之。但于其所居壁上题诗数章,言禄山僭窃及幸蜀之事。其末篇曰:“燕市人皆去,函关马不归。若逢山下鬼,环上系罗衣。”当时人莫能晓,后方验云。

明皇初自蜀回,夜阑倚勤政楼南望,烟月满目,因歌曰:“庭前琪树已堪攀,塞北征人尚未还。”盖北齐卢思道诗也。歌毕,里中隐隐如有歌者,谓力士曰:“得非梨园旧人乎?迟明为我访来。”翌日,力士求于里中,召至,果是。其夜复乘月登楼,左右惟力士及妃子侍者红桃在焉,遂命歌《凉州》。《凉州》,即贵妃所制,亲御玉笛为《御楼曲》。曲罢,无不掩泣,因广其曲,传于人间。

明皇在南内,尝梦中见妃子于蓬山太真院,作诗遗之,使焚于马嵬山下,云:“风急云惊雨不成,觉来仙梦甚分明。当时苦恨银屏影,遮隔仙姬只听声。”又作妃子所遗罗袜铭,曰:“罗袜罗袜,香尘生不绝,细细圆圆地下得。琼钩窄窄兮兮,手中弄初月。又如脱履露纤圆,恰似同衾见时节。方知清梦事非虚,暗引相思几时歇?”(马嵬坡,太真缢死地,在咸阳西。店媪于梨树得锦袜一只,过客传玩,每出百钱,由此致富。妃坟上有土似粉,洗面能去垢。)

【崔氵是】  〔仁师之子。弟澄、液,从兄莅,并有文翰,列居清要。每私宴,自比王谢之家。氵是党太平公主,被流岭南,至荆州,夜梦讲坐下听法而照镜。占梦曰:“崔令公大恶。梦坐下听讲,法从上来也。镜,金旁竟也。其竟于今日乎!”寻有敕令自尽。〕

崔氵是初执政时,年二十七,容止端雅,文词清丽,尝暮出端门下天津桥,马上自吟曰:“春还上林苑,花满洛阳城。”张燕公时为工部侍郎,望之杳然而叹曰:“此句可效,位可得,其年不可及也。”

【王湾】  〔登先天进士第,开元初为荥阳主簿。马怀素欲校正群籍,湾在选中。〕

王湾词翰早著,为天下所称。《游吴中江南意》云:“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来观气象,唯向此中偏。”张燕公居相府,手题“海日生残夜”一联于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

【张敬忠】  〔平卢节度使。〕

先天时,王主敬为侍御史,自以才望华妙,当入省台前行,忽除膳部员外郎,惟有怅惋。张敬忠时为吏部郎中,戏咏曰:“有意嫌兵部,专心望考功。谁知脚蹭蹬,几落省墙东。”盖膳部在省最东北隅也。

【邵景】  〔安阳人。初授汾阴尉,累迁右台监察,考功员外。〕

玄宗即位初,邵景与殿中御史萧嵩、韦铿俱升殿行事,职掌殊别,而制出,景、嵩俱受朝散大夫,铿独不沾命。景、嵩状貌类胡,景鼻高而嵩须多,同时履朱绂,对立于庭。铿乃于帘中窃窥而咏曰:“一双胡子着绯袍,一个须多一鼻高。相对厅前捺旦立,自惭身品世间毛。”举朝以为欢笑。他日睿宗御承天门,百僚备列,铿忽风眩而倒,铿肥而短,景意酬其前嘲,乃咏之曰:“飘风忽起团旋,倒地还如著脚捶。莫怪殿上空行事,却为元非五品才。”时人无不讽咏。

【任端】  〔即侍御史任正名也。〕

开元中,任正名为御史,时置里行无员数。或有御史里行、殿中里行、监察里行,以未为正官也。台中咏之曰:“柱下虽为史,台中未是官。何时闻必也,早晚见任端。”

元福庆拜右台监察,与韦虚名、任正名颇事轩昂。殿中监察评之,咏曰:“韦子凝而密,任生直且狂。可怜元福庆,也学坐痴床。”正名闻之,乃自改为“俊且强”。

【郑繇】。〕

开元初,岐王范为岐州刺史,郑繇为长史,范失白鹰,深所爱惜,因为《失白鹰》诗以致意,其诗曰:“白锦文章乱,丹霄羽翮齐。云间呼踅下,雪里放还迷。梁苑惊池鹜,陈仓拂野鸡。不知廖廓外,何处别依亻妻。”甚为时所讽咏。

【史育】。〕

开元初,零陵史育上表自荐:“臣闻曹子建七步成章,臣若赐召试,五步之内,可塞明诏。”明皇试以《除夜诗》,遂应口出云:“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气色空中改,容颜时里催。风光人不觉,已入后园梅。”明皇称赏,授左监门卫将军。

【薛令之】  〔字珍君,长溪人。肃宗思东宫旧德,嘉叹其廉,敕其乡曰廉村,水曰廉溪。〕

开元中,东宫官僚清谈,闽人薛令之为右庶子,别无史职,而俸廪甚薄。戏题其壁曰:“朝日上团团,照见先生盘。盘中无所有,苜蓿长阑干。饭涩匙难绾,羹稀箸易宽。只可谋朝夕,何由度岁寒。”上幸东宫见之,索笔续之曰:“啄木嘴距长,凤凰毛羽短。若嫌松桂寒,任逐桑榆暖。”令之惧而谢病归,逐不复用。

【李昂】。〕

开元中,考功员外郎李昂主俊秀科。昂性刚急,集贡士曰:“文之美恶,悉知之矣。如有请托,当悉黜之。”既而,昂外舅荐李权于昂,昂怒召权庭数之,又斥权章句之疵,权曰:“鄙文不臧,已闻命矣。执事诗云‘耳临清渭洗,心向白云闲。’今天子春秋鼎盛,不揖逊于下,而洗耳何哉?”昂诉于执政,朝廷以郎官权轻,自是改用礼部侍郎。

【刘晏】  〔十岁召入禁中,贵妃坐膝上,为施粉黛,与戴巾栉。〕

开元时,明皇御勤政楼,大张音乐,教坊王大娘善戴竿,于百尺上为木山,状瀛洲方丈,命小儿持绛节出入其间,舞亦不辍。时刘晏以神童授秘书省正字,上问:“晏为正字,正得几字。”晏曰:“天下字皆正,唯朋字未正。”贵妃令咏王大娘戴竿,晏应声曰:“楼前百戏竞争新,惟有长竿妙入神。谁谓绮罗翻有力,犹自嫌轻更著人。”上与贵妃为之绝倒。

【刘朝霞】。〕

天宝初,上游华清宫,有刘朝霞者献《贺幸温泉赋》,词调倜傥,杂以俳谐,其略曰:“若夫天宝二年十月后兮腊月前,办有司之供具,命驾幸于温泉。天门乾开,露神仙之福凑;銮舆划出,驱甲仗以骈阗。青一队兮黄一队,熊踏胸兮豹背。朱一团兮绣一团,玉镂珂兮金镂鞍。述德云直攫得盘古髓,掏得女娲瓤。遮莫尔古时千帝,岂如我今日三郎。”其自叙云:“别有穷奇蹭蹬,失路猖狂,骨懂虽短,伎艺能长。梦里几回富贵,觉来依旧凄惶。今日是千年一遇,叩头莫五角六张。”帝览而奇之,命改去“五角六张”字。奏云:“臣草此赋时有神助,自谓文不加点,笔不停缀,不愿从天而改。”上顾曰:“真穷薄人也。”授以卫职。

【黄幡绰】。〕

安西牙将刘文树口辩,善奏对,明皇每嘉之。文树髭生颔下,貌类猴,上令黄幡绰嘲之。文树切恶猿猴之号,乃密赂幡绰不言之,幡绰许而进嘲曰:“可怜好个刘文树,髭须共颏颐别住。文树面孔不似猢狲,猢狲面孔强似文树。”上知其遗赂,大笑。

玄宗问黄幡绰“是勿儿得怜?”(勿儿犹言何儿。)对曰:“自家儿得人怜。”时贵妃宠极中宫,号禄山为子。肃宗在东宫常危,上闻幡绰言,亻免首久之。

玄宗尝登苑北楼望渭水,见一醉人临卧水,问左右是何人?左右不知,将遣使问之,幡绰曰:“臣知之。此是年满令史。”上曰:“你何以知?”对曰:“更一转入流。”上大笑。又与诸王会食,宁王对御座喷一口饭,直及龙颜,上曰:“宁哥何以错喉?”幡绰曰:“此非错喉,是喷嚏。”

【叶法善】  〔尝引帝入月宫闻仙乐,帝归,但记其半,遂于笛中写之,名《霓裳羽衣曲》。〕

开元中,正月望日,玄宗谓叶仙师曰:“四方何处灯极丽?”对曰:“无逾广陵。”帝曰:“何法观之?”俄而虹桥起于殿前,师奏桥成,但勿回顾。帝与太真、高力士、黄幡绰、乐工数人从行。俄至广陵,灯火、士女,陈设华丽,帝大悦,命伶官奏《霓裳羽衣曲》。数日,奏仙人现五色云中,明皇与诗云:“清溪道士人不识,上天下天鹤一只。洞门深锁碧窗寒,滴露研朱点周易。”授银青光禄大夫。(宋建炎末有向宗厚者,美须髯,善滑稽,尝裹华阳巾,缠足极弯,长于钩距。同舍王俏戏之曰:“唐明皇时四人,今君合为一。”向顾闻之,王曰:“君状类黄幡绰,头巾类叶法善,脚类杨贵妃,心肠似安禄山。”席闻一笑。)

【高力士】。〕

天宝末,高力士从明皇还京,明皇徙西内,居十日,为李辅国所谮,肃宗信之,除籍,长流巫州。巫地多荠而不食。力士因感而咏曰:“两京秤斤卖,五溪无人采。夷夏虽不同,气味终不改。”宝应初赦还,见二帝遗诏,北向哭,呕血卒。

【郭绍兰】。〕

长安女子郭绍兰适任宗,贾于湘中,数年不归,绍兰睹堂中有双燕戏梁间,因呼而语曰:“我闻燕子自海东来,往复必经湘中,我婿离家数岁,蔑有音耗,欲凭尔附书可乎?”言讫泪下。燕飞鸣上下,似有所诺,复飞于兰膝上,兰吟诗云:“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与薄情夫。”小书系于其足,燕遂飞鸣去。任宗时在荆州,忽见一燕飞鸣头上,讶之,燕遂泊肩上,见有一小封书系足,解而示之,乃妻所寄诗也,宗感而泣下,次年归。张说为传其事。

猜你喜欢
  第六十三回 罪仇鸾剖棺正法 劾严嵩拚死留名·蔡东藩
  纲目续麟彚览卷下·张自勋
  读礼通考卷六十七·徐乾学
  卷七·陈康祺
   后 记·老舍
  卷一百三十五·杨士奇
  卷之一百三十一·佚名
  卷之一百零七·佚名
  ◎均是贼也·李定夷
  二百四十二 曹(兆页)奏请圣安并报雨水粮价摺·佚名
  九三四 署直隶总督英廉奏运往盛京文溯阁头拨全书已送至山海关交奉尹接运折·佚名
  流求传·李延寿
  元坦传·李延寿
  翟进传·脱脱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十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二十四·彭定求

        卷224_1 【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杜甫   配极玄都閟,凭虚禁御长。守祧严具礼,掌节镇非常。   碧瓦初寒外,金茎一气旁。山河扶绣户,日月近雕梁。   仙李盘根大,猗兰奕叶光。世家遗旧史,道德付今王。   

  • 卷六补编·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唐诗卷六补编李白登锦城散花楼【谯周益州志成都织锦既成濯于江水其文分明胜于初成他水濯之不如江水也元和郡国志锦城在成都县南十里故锦官城也一统志散花楼在子城东北隅锦官城在万里桥南因其有锦官故

  • 卷二十三·陈衍

    ●元诗纪事卷二十三侯官陈衍辑袁介王祯张端俞俊高志道陈干富陈孔彦周棐察级陵希惠施坦熊不易朱得先师晦文胡晋何致中汪士深刘得之梅德明吴锳缪思恭唐朝林彦华程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八·佚名

    弘治十一年六月丙寅朔 丁卯命泰宁候陈璇五军营右哨坐营管操○戊辰虏数入宣府独石马营等处军士前后死者七人伤者二人男妇被虏者十人下巡按监察御史勘问以守备右监丞徐玉都指挥陈雄分守右监丞唐禄指挥穆荣并诸提调管理

  • 卷八十四下上·郝经

    <史部,别史类,郝氏续後汉书>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八十四下上  元 郝经 撰 録第二下上 历象 历法上 夫历先王正时之书也其大法出於易本於太极着於隂阳形於天地错综於八卦流行於五行运转

  • 通志卷七十九下·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宗室传第二魏曹仁【弟纯】曹洪 曹休 曹眞【眞子爽 何晏 邓飏 丁谧 毕轨李胜 桓范 爽从弟文叔妻夏侯氏】武帝二十五子任城威王彰 陈思王植【子志】萧懐王熊 丰愍王昂

  • 钦定执中成宪卷三·佚名

    唐太宗皇帝旧唐书贞观元年陈君賔转邓州刺史州邑丧乱之后百姓流离君賔至才期月皆来复业二年天下诸州并遭霜涝君賔一境独免当年多有储积蒲虞等州户口尽入其境逐食太宗下诏劳之曰朕以隋末乱离毒被海内率土百姓零落殆尽州

  • 四、我家的童仆阿芳·林语堂

    我家里有个童仆,我们姑且叫他阿芳,因为阿芳,不是他的名字。他是一位绝顶聪明的小孩子。由某兑换铺雇来时,阿芳年仅十五,最多十六岁。现在大约十八岁了,喉管已经增长,说话听来已略如小雄鸡喔喔啼的声调了。但是骨子里还是一身

  • 一〇 入京和北上·许寿裳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一月一日临时政府成立,定都南京,蔡孑民先生任教育总长。其时一切草创,规模未具,部中供给膳宿,每人仅月支三十元。我被蔡先生邀至南京帮忙,草拟各种规章,日不暇给,乘间向蔡先生推荐鲁迅。蔡说:&ldquo;我久慕

  • 崔猷传·令狐德棻

    崔猷字宣猷,博陵安平人,是汉朝尚书崔萛的十二代孙。祖父崔挺,曾任魏国光州刺史,封泰昌县子,追赠辅国将军、幽州刺史,谥号为“景”。父亲崔孝芬,曾任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兼任吏部尚书,被齐神武杀害。崔猷自小喜好学习,风度闲静

  • 朱滔传·刘昫

    朱滔,叛贼朱氵此之弟。平州刺史朱希彩任幽州节度使时,因朱滔和自己同姓,很是爱重他,常令他率领心腹亲兵。及至朱氵此任节度使,便派朱滔率三千强兵前往京师,奏请在诸军中率先守备边塞。自从安禄山反叛,山东、范阳虽表面上表示

  • 原儒·章太炎

    儒有三科,关达、类、私之名。达名为儒。儒者,术士也(《说文》)。太史公《儒林列传》曰,秦之季世坑术士,而世谓之坑儒。司马相如言,列仙之儒,居山泽间,形容甚臞。(《汉书&middot;司马相如传》语。《史记》儒作传,误。)赵太子悝亦语

  • 卷一百一十一·佚名

    △净信童女会第四十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菩萨摩诃萨八千人。一切皆是众所知识。得陀罗尼辩才无碍。具足诸忍降伏魔怨。逮诸如来所得之法。其名曰持世菩萨。持道菩萨。持地菩萨

  • 诸法众缘生唯识现·太虚

    一 诸法众缘生 甲 名义 乙 不圆澈的诸法众缘生义 丙 圆澈的诸法众缘生义 1 诸法众缘生故毕竟空 2 诸法毕竟空故众缘生 3 诸法即缘生空即空缘生二 诸法唯识现 甲&nbs

  • 郑开阳杂著·郑若曾

    地理杂志。明郑若曾撰。十一卷。若曾有《筹海图编》已著录。郑氏曾自编文集,康熙中其五世孙起泓及子定远又删汰重编为一帙。即为该书。分《万里海防图论》 二卷、 《江防图考》一卷、 《日本图纂》一卷、 《朝鲜图说

  • 杂纂续·王君玉

    唐代诗人李商隐曾撰《义山杂纂》一书,专记市井琐谈,俚语习俗。后亦时有仿作者。宋有《杂纂续》,称王君玉撰。

  • 图绘宝鉴·夏文彦

    中国画史论著作。元代夏文彦撰。五卷。完成于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次年刊行。主要版本有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刻本、明正德十四年(1519)苗增刻本、崇祯《津逮秘书》本、康熙三年(1664)刻本、《四库全书》本、《丛书

  • 春秋世族谱·陈厚耀

    一卷。清陈厚耀撰。杜预《春秋释例》中有《世族》一篇,载春秋周王室及列国诸侯大夫世系,但此书宋以后即湮没不见。陈厚耀据孔氏《正义》所引,并旁参他书,作此以补杜书。其书体例为表格体。首为《周世次图》,后附周王室之卿